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7
今年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截至今年6月,152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他们的贸易额从2013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到2万亿美元。中国对这些国家总共投资了3000多个项目,非金融类投资达到7859亿元,其中大部分变成了当地的港口、铁路、桥梁、工业园区。
据报道,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总投资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使得“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全球性倡议”。
十年前,我记得美国等西方国家曾经流传一种说法,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搭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顺风车”。此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似乎是针对这种说法,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
当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一带一路”倡议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又出现了另一种说法,即这是一种“债务陷阱”,被引用最多的案例是斯里兰卡由于债务违约而将其汉班托塔海港让中国租用99年。此后多个非洲国家也因为债务违约而不得不要求延期还本付息,使“债务陷阱”的说法甚嚣尘上。
但是“一带一路”倡议让大批发展中国家获益,这不仅是事实,也是“一带一路”的基本面。获益最大的两个国家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中国在这两个国家的投资都超过200亿美元。巴基斯坦明显从“中巴经济走廊”中获益匪浅,而最近印尼雅加达和万象之间的高铁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耀眼亮点。
“一带一路”倡议本来就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此类投资的获利回报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和缓慢的过程,不应从其短期效益来判断其成败。
最近美、印等国家所倡议的“印度-沙特阿拉伯-欧洲经济走廊”被渲染为可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但是无论是规模和经济影响,都无法和“一带一路”相比拟。
中国以一国之力来带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经济,显然负担很重,也不可能令所有国家都满意,例如意大利就扬言要退出“一带一路”。在当前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也出现一定困难的条件下,似乎也有必要进行“精简”,以免“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