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从2024年开始,日本政府将每年向顶尖“AI-人工智能”人才发放补贴,名额为2000人,每人6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0万元或4万美元),其中最顶尖的100人,将获得每人每年20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00万元或14万美元)的补贴。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行业争夺人才的竞争将加剧。据报道,日本政府上述计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更是要在国际间展开人才竞争,希望把人才留在日本。
2023年2月17日,日本政府通过了《特别高度人才制度》的决议,移民制度进一步放宽,符合条件的外国人最快1年即可拿到“永住权”(绿卡)。
根据《领英》Linkedin 网站2017年《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的统计,全世界AI人才最多的是美国(85万人),其次是印度(15万),英国(14万),加拿大(8万),法国(5万),中国(5万)排名第6。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并非发达国家,但AI人才的数量却仅次于美国。日本(1万)在发达国家中排名最后,与俄罗斯相当,甚至不如新加坡。难怪日本必须奋起直追,加速培养AI人才。
当然,以上只是6年前的情况,6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但是顶级人才的培养从来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难以走捷径“弯道超车”。
中国的AI行业发展很快,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人才竞争力报告(2023年)》,《百度》在众多“大厂”和顶级企业和高校的评比中,以85.5分的领先优势,位列“AI产业创新人才”冠军,其次是《腾讯》和《华为》,《阿里》排名第7。《清华大学》虽然排名第9,却是高校中的第一。
美国是“人工智能”的发源地,历史最悠久,基础最雄厚,其中《谷歌》拥有世界顶尖科学家团队,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使其技术储备优势较大, 同时创新能力出众,使其在技术布局上全球领先。
近年来由于中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追上甚至超过美国,例如发表的论文已经在数量上超过美国,但是在顶级的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引用次数上,美国仍然遥遥领先。
在人才的优势方面,中、美两国的差距还比较大。根据网上资料,美国对顶尖 AI人才的吸引力更大。美国高校培养了 44% 的 AI “顶会作者”(行业顶级会议中的论文作者) 但吸引了 46% 的 AI“顶会作者”在美国就业,说明美国在顶尖人才吸引力的领先地位。中国整体落后,但AI行业的头部厂商人才吸引力正在增长,例如《百度》先后引入了王海峰博士、吴华博士、贾磊博士等一大批人工智能权威科学家,同时由于人才向心力的作用,中国 AI 领域人才储备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