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喜乐花园 //www.sinovision.net/?34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我行我素,此生无悔!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位美国智库学者访问中国后的印象

热度 11已有 7380 次阅读2023-4-19 16:27 分享到微信

一位美国智库学者访问中国后的印象_图1-1

甘思德


       美国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商业与经济理事会”主席甘思德(Scott Kennedy) 于20229月至10月访问中国。他是中国“动态清零”期内访问中国几乎绝无仅有的美国学者。中国媒体广泛报道了他的这次访问。甘思德将他访问所获的的中国印象发表在今年4月份CSIS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该报告的题目是:《破冰:学者交流对稳定中美关系的作用》。

       今将他“中国印象”中的部分内容介绍如下:

--------

中国对双边关系的看法

       尽管中国国内生活的变迁呈现出一幅令人担忧而又喜忧参半的画面,但我看到和听到的美中关系更令人担忧。我发现了对某些问题的一系列意见,但官方和学术界似乎在实质性政策问题和更广泛的关系动态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缺乏直接的面对面交流正在加剧这种观点的强化。

       在一次又一次的会晤中,我与官员和学者们反复听到了关于各种双边和全球问题的共同观点,这些问题凸显了中美之间的分歧有多远。对于中国观察家来说,这些观点中的大多数并不令人惊讶,但重复、发表评论时的情感活力以及额外的分析都增加了信息的分量。

       有人抱怨美国将这种关系定性为战略竞争。多位人士强调,中国不想取代当前的国际秩序和美国成为世界主导的超级大国。他们认为,双方必须以建设性的方式界定这种关系。否则,中国与一个将其视为竞争对手的国家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人认为竞争是一种内在对立关系的同义词,几乎类似于敌人,而不是产生积极结果的生产机制,例如市场竞争。

       关于俄乌冲突,对话者一再提到北约的东扩和乌克兰与西方的结盟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了威胁,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俄罗斯决定必须采取反制措施。有人说, 美国支持乌克兰不是为了捍卫民主,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全球霸权,使用美国的武器和乌克兰人的生命。

       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的访问引发了对台湾的抱怨,这次访问发生在我到达前六周。国民党评论员胡锡进曾暗示,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可能会击落这架飞机,这促使许多中国人观看了她的飞机抵达台北的直播。没有人告诉我解放军采取这种行动是合理的,但他们显然对他们认为令人尴尬的挑衅感到不满。对话者强调,她的访问是美国政府和国会为掏空其一个中国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的一部分,美国已经从强调防止战争转向公开选边站队。

       这包括确保台湾永久与中国大陆隔离,并嵌入美国在该地区的安全架构中,以此削弱和遏制中国。

       华盛顿对技术日益增长的限制一直被认为是使美国和中国经济脱钩、阻止中国发展并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一些人引用了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20229月中旬发表的评论,即美国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中国的技术领先地位,而不仅仅是领先几代人。美国商务部10月初宣布对半导体及相关制造设备和工具实行广泛限制,也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的。与此同时,一些对话者强调中国需要发展自己的技术,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尽管中国追求自主创新的努力早于美国最近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地方),但培育国内先进技术的理由一直被认为是对美国限制的回应。

       在经济方面,许多人强调,美国和中国在过去二十年中经济互补,并发展了互利的分工,这正受到以下威胁:美国努力改变供应链,制裁中国公司,并更广泛地限制商业关系。与此相关的是,一些人表示,鉴于美国国防部长期以来对领先技术的支持以及《CHIPS和科学法案》和《降低通货膨胀法案》的通过,对中国产业政策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认为这是公然的产业政策,甚至比中国的政策更具保护主义。当有证据表明中国的支出规模特别高时,典型的反应是提到中国政府需要增加支出,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或者数据低估了美国政府支持美国工业的方式,例如通过货币政策人为地保持低利率。

       虽然在大多数问题上达成了实质性的共识,但在国际事务的两个领域,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首先,尽管大多数人批评美国和西欧向乌克兰运送军事武器,但有些人批评本国政府对俄罗斯立场和行动的大力支持。他们对俄罗斯的获胜能力并不乐观,认为即使如此,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也永远不会恢复,因为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因此损害了中国。

       第二个分歧点涉及中国是否有能力承受以美国为首的技术限制并开发国内替代品。我在政策层级中走得越高,我见到越乐观的看法,认为对半导体和其他行业的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将刺激中国的创新,而只是暂时的挫折。我越往下走,在与中国科技企业家的交谈中,我就越听说这些限制会阻碍中国的技术进步。没有人说解决方案是改变中国的外交政策,以更明确地安抚华盛顿并确保技术的持续流动(所有人都认为限制很难逆转),但对中国技术未来的期望存在重要差异。

围绕更广泛框架内的共识

       除了关于实质性问题的辩论之外,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我遇到的绝大多数中国对话者都通过这个更广泛的框架来看待美中关系。将这一共识称为回音室是公平的,因为它似乎部分是过去几年中国与美国和其他地方同行互动减少的产物,其后果之一是减少了对传统智慧的挑战。

       最初的潜在因素是长期孤立和有限的直接接触所带来的与美国和西方的广泛疏远感。随着疫情的展开,人们很难理解美国和西方不断变化的局势。中国运营正常的时候正是美国限制更严格的时候,美国的生活在 2021 年底和 2022 年初恢复正常,而中国却实施更多封锁。此外,对话者发现很难站在美国人和其他关注中国国内事态发展和中国外交政策的人的立场上,特别是在中国处理疫情、俄乌冲突和台湾方面。尽管意识形态差异和防火长城历来使沟通具有挑战性,但实体隔离和大流行的不同时期加剧了问题。

       这种疏远随后放大了我反复遇到的一系列观点的力量和广度。这一共识的第二部分是认为美国是出于最坏的意图。

       许多人说,他们认为美国的目的不仅是保持自己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且还要打压遏制、破坏中共的统治。有人告诉我,这种对华盛顿意图的看法一直延伸到中国体系的顶端。美国声称它没有这些目标的声明从表面上看是不被接受的,因为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对中国人权、新疆和香港的批评,以及通常将中共统治描绘成非法的。

       第三,中国将中美关系恶化100%的责任归咎于华盛顿。与我交谈的大多数人都开始了他们的故事,即特朗普在2018年年中发动贸易战,2018年底试图拘留华为高管孟晚舟,以及随后于20195月对华为实施制裁。尽管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美国在2020年单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处罚。拜登政府没有回到对话时代,而是延续了特朗普的做法——唯一的区别是它努力哄骗其他国家加入美国。在他们看来,今天的中国正走在前几任领导人设定的改革开放道路上,并没有做任何值得这种待遇的事情。许多人继续使用一个常用词,解释说我们别无选择,不得不回应和捍卫自己,加倍努力技术自力更生,加大对台湾的压力,并采取对等外交措施,例如关闭美国成都领事馆和驱逐美国记者。

       共识的第四部分是认为中国在与美国的斗争中正在获胜。尽管许多人认为东方在崛起,西方在衰落的想法过于简单化,但这个模因确实概括了一种共同的看法,即中国仍然走在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国的道路上,美国是一个正在经历无情衰落的帝国。对话者列举了中国经济模式、政治稳定的优势,以及截至去年秋天在最大限度地减少Covid-19病例和死亡人数方面的成功。所有这些都与美国的病态形成鲜明对比——财富不平等恶化、通货膨胀、政治分裂、犯罪和大量 Covid-19 死亡人数。

       第五,与我交谈过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拜登政府缺乏可信度,无法与中国达成妥协或在美国政治体系内强制执行。如前所述,大多数人认为拜登政府对中国怀有恶意。但同样重要的是,大多数人认为,即使拜登政府本身想找到共同点和妥协,也不是因为害怕国内政治反弹。此外,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它以某种方式设法克服了这些担忧,美国国会将介入并破坏任何协议。拜登政府的辩护强化了这一结论,即由于三权分立,无法阻止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中国观察家们并没有因为她的访问并不意味着背离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而感到安慰,而是得出结论,美国行政部门无法再控制国会,这可能会对抗政府与中国之间的任何安排。此外,对话者认为,即使国内政治压力不能立即阻止妥协,下一届美国总统选举也可能,因为 另一个政党的候选人很可能会推翻现任政府的决定。

       最后,这一系列分析结论的结果是对关系轨迹的宿命论。尽管许多人认为扩大直接沟通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对找到足够的共同点以避免关系继续恶化持悲观态度。

       我的经历强化了我的观点,即虽然去中国旅行很困难,但这样做是有价值的。与一些人的预测相反,来自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人渴望见面并交换意见。中国对话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听取了我的意见。尽管人们在这些交流中没有改变他们的核心观点,但它允许探索假设、分析和结论,并提供确定一系列观点的机会。

       我还经常遇到一种似乎真正希望避免军事冲突并找到和平共处道路的愿望。话虽如此,几年来不断增加的摩擦,加上疫情造成的孤立,使中国人与美国疏远,对两国关系的轨迹更加宿命论。因此,实现稳定关系的成功重置将极其困难。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0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