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8
6月18日,英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发表了一项有关上海疫情的大样本数据研究报告,由张文宏教授和马昕教授领衔的19位专家所撰写,病人的来源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据报道,自2022年2月末上海奥密克戎疫情暴发以来,截至6月17日,上海已有本土确诊病例5810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91499例(未核减)。
报告纳入了今年3月22日至5月3日期间上海的33816名早期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对他们的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他们首先将病人分为两组:“高危组”(24556人)和“非高危组”(9260人),最后发现,只有22人进展为重症,而且全部在“高危组”。也就是说,重症者在“全部感染者”中占比0.065%(22/33816),在“高危组”中占比0.238%(22/9260),在“非高危组”中占比为0%。
这份报告的主要结论是(1)奥密克戎变体的高传播性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负担。在高危因素较少的病例中,绝大多数奥密克戎感染并不严重。(2)在上海奥密克戎浪潮中,最初非重症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非常低(0.065%,22/33,816)。(3)这项研究为完善 COVID-19 公共卫生战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区域医疗资源不堪重负的风险提供了证据。
所谓“高危组”人群指的是60岁或以上有“慢性病”的人群,所谓“慢性病”主要是指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肺部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
报告指出: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应该识别轻症患者,找出脆弱人群,对脆弱人群实施精准性防控,以降低脆弱人群的病死率,将奥密克戎的伤害降到更低。” 报告还指出,高危人群的疫苗普及率严重偏低。
这份报告似乎间接地告诉我们,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多次重复的全员核酸检测,也没有必要把检测阳性和密接者集中隔离起来,更没有必要“封城”,真正需要做的,是集中医疗资源保护“高危人群”,首先是要他们打疫苗。
张文宏医生是新冠抗疫中的“精准派”,他的研究结论支持了他的主张。
打假名人方舟子发表意见称:张文宏医生的结论不可信,但是他没有提出为什么不可信的任何理由。
报告的英文版原文已被删除,但有关报道还可以在163.com和今日头条上找到:
国内网友的跟帖评论
这篇19位专家的研究报告,已经被全网封杀,现在找不到了。
报告又重新出现在英文《中国疾控中心周报》首页
只是保留了报告的标题,不提供链接
看不到报告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