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发布了一个关于芯片供应情况的报告,根据商务部对150个企业的调查统计,这些企业的芯片平均存货量从2019年的“40天”降低到现在的“5天”,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芯片存货只够应付5天的需求。
雷蒙多拉响了警报,恳求美国国会尽快通过议案,扶助美国的芯片制造业,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眼看当下的“芯片荒”似乎越演越烈。今天早上,拜登通过电视发出警告:“芯片荒”已经开始威胁到国家安全。
拜登和美国政府正在施加压力,要求美国国会尽快通过参议院已经高票通过而遭到众议院搁置的《CHIPS议案》,该议案要求国会提供520亿元针对美国芯片行业的资助。为了应付政府的压力,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老太太也急忙宣布,众议院将提出一个更为广泛的关于解决美国供应链问题和提高竞争力的一揽子议案,其中包括520亿美元对美国芯片业的资助。
但520亿美元对解决“芯片荒”恐怕仍然是“杯水车薪”,扩大生产、提高产量主要还需依靠各大芯片企业。
美国《英特尔》已经宣布在亚利桑那州投资两个芯片厂,最近又宣布,在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建造两个能在2025年投产的芯片厂,并将继续投资到总额为1000亿美元,计划开设8个芯片厂,在当地打造一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该公司还宣布,不论美国政府是否出钱资助,他们的投资计划不变。
去年,《台积电》也宣布要在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生产,其中包括600亿美元在台湾建设新厂,200亿美元在美国美国亚利桑那州开设芯片厂。
去年,《三星》也已宣布,要在三年内投资2050亿美元,包括在美国设厂生产芯片。
但是,新厂从破土兴建到建成投产,也许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看来,直到这些新厂都开始投产,全球性的芯片供应紧张还将继续下去。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了全球性的“芯片荒”?依我看,原因可能有三,一是2019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二是新的产品设计,例如汽车,越来越趋于智能化,从而需要更多的芯片;三是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打压,阻碍了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和扩充。
本月21日,拜登在访问俄亥俄州的《英特尔》新厂时说,30年前,美国生产全球40%的芯片,如今不到10%。《英特尔》执行长格尔辛格(Patrick P. Gelsinger)告诉他,芯片在今天的汽车中占比4%,但是到2030年,芯片在汽车中的占比将提高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