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拜登的视频会谈长达三个半小时,会谈后没有发表“联合公报”,除了各自表述对各热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更没有任何突破。
会谈的具体内容在今后几天内可能会有较多的披露,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是《新华社》所发表的有关本次会谈的通稿(点击这里)。根据《新华社》所披露的会谈内容,我们还是可以在若干重要问题上看出一些端倪。
关于今后的中美关系,美方将之定义为“合作、竞争、对抗”,但美方眼里的“合作”,其范围十分狭窄,仅限于“气候”和“限核”等问题,美方认为今后两国关系的主要特征是“竞争”,而且是激烈的全方位的竞争。中方则提出,正确的两国关系应该是“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美方也承认需要和中方“共处”,但中方强调“和平”两字,而美方眼里的共处其实就是“新冷战”下的“共处”。
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是“台湾”,美方的态度是:“维持现状,如果中方对台湾动武,美方将采取行动。” 中方的态度是:“愿意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行动。” 而且强调中方对此是有耐心的。这两种看似针锋相对的表述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即如果“红线”被突破,中方避免使用“红线突破之日即武统台湾之时”的提法、美方也避免使用“如果中方对台动武,美方将出兵协防”的提法。双方都不想把话说死,只说将”采取行动“,却又都不说将采取什么行动。这一点虽然很微妙,但是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说明双方都不希望在这一问题上引起冲突和对抗。
美方为了避免“激烈竞争”变成“冲突”,要求管控行为,设立“护栏”,并一再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这一点似乎是双方的共识,但是对于如何管控行为,设立什么“护栏”,似乎还缺乏明确的“行为准则”之类的具体规定。中方也表示要“遵守规则”,但这个“规则”必须是双方所共同接受的,即“联合国”的宪章和各项协议、法规,但即便是“联合国”宪章和各项协议、法规,中、美双方也有不同的解读。
从已知的情况来看,本次会谈中双方最大的共同点是都希望避免冲突和对抗,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也没有任何突破,双方能够“心平气和”进行沟通,坦诚把各项分歧摆到桌面上,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核心利益和“红线”,理性对待两国之间的分歧,就是跨出了改善两国关系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