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点击这里)称:美国和台湾进行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TIFA对话,出席对话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助理贸易代表麦卡廷(Terrence J. McCartin)和台湾“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副总谈判代表杨珍妮。据媒体报道,谈判从美东时间6月29日晚7点开始,到6月30日凌晨3点结束,长达8小时,用视频方式进行。
美、台《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是1994年双方(”美国在台协会“与“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的。从1995年开始,已经举行了10次会谈,这一次是第11次,与上次相隔了5年,现在重启对话,不仅提升了对话的代表地位,也许还有特殊图谋。中方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强烈反对美国和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
美国USTR办公室在声明中指出:台湾是美国的第9大贸易伙伴,2020年的美、台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双向贸易总额为1060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总额为909亿美元。
美、台贸易和中、美贸易相比,其地位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在美国“重组供应链”的大背景下,台湾的地位显得尤其突出,就以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芯片荒”的压力下,美国亟需台湾的芯片,而在“大流行”的压力下,台湾也亟需美国的疫苗。
然而美、台《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本身并不具备多少实际意义,这一对话的现实意义只是为了扫清一些双方的贸易障碍,例如台湾对美方肉类的进口限制等,其实今年一月,蔡英文不顾台湾内部的反对意见,已经开放了美国猪肉的进口。台湾所真正希望的,是和美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类似美、加和美、墨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但是美方至今既不反对,也未明确表示愿意和台湾达成这样的协议。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本星期42位美国两党参议员联名致信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要求她“采取措施为开始与台湾洽签自由贸易协定或其他的初步协定奠定基础”。参议员的联名信指出,“维持美国在当地的经济影响力并减少台湾对中国的依赖对确保当地维持自由开放至关重要”。
中国一向反对任何国家和台湾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因为这种协定必须在“国与国”的基础上才能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