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17+1”,就是17个中东欧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机制,最初只是16+1,后来因为希腊的加入,变成17+1。自2012年以来,每年开会一次,由各国领导人参加会议。参加“17+1”合作机制的中东欧国家有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希腊。
今年2月,立陶宛议会外交委员会已经通过决议,退出“17+1”合作机制,并且呼吁参加这一合作机制的其他国家也退出。
2020年,“17+1”因新冠疫情没有举行会议。今年2月9日中国以视频方式主持第9次年会,中国领导人在会议的开幕式上称:“17+1大于18”,但是由于有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六个国家降级参加会议,被法国媒体讽刺这次会议为“17-6小于11”。
今年3月,立陶宛外长兰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曾公开表示,该机制对欧盟27国构成了“分裂”因素。他认为,欧盟成员国应当放弃“分裂的‘17+1’模式”,转而采用“更有效、更团结的‘27+1’模式”来一致应对中国。“当欧盟所有成员国和欧盟机构共同行动时,欧盟才是最强大的。”兰斯伯格斯称,“27个成员国的团结是欧盟与外部伙伴关系成功的关键,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
上星期四,5月20日,立陶宛议会通过决议,宣布中国的“新疆人权问题”为“种族灭绝”,参加了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的“大合唱”。22日,议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退出“17+1”合作机制。
中国对这一事件作低调反应,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共同倡议成立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不会因个别事件受影响。
立陶宛最近几月多次主动采取令北京气愤的举动:否决中国投资以及在台湾开设商业办事处。中国外交部3月4号曾经提出抗议,“强烈反对”立陶宛在台湾建立官方机构。
立陶宛是一个人口不到300万的弹丸小国,为什么对中国态度如此强硬?德国媒体分析称,立陶宛一向支持“北约”,美国是“北约”的最重要支柱,立陶宛为了引起华盛顿对该国的关注,它的种种反中行为,都是为了讨好美国,从而形成远大于该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方媒体称,这是立陶宛对美国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