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州的新冠疫情,前后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去年4月中旬,第二个高峰期是今年1月中旬。第二波的感染人数远高于第一波,但是纽约去年4月间的那种恐怖场面和恐慌情绪却没有再出现,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已经对疫情习以为常了?
根据《大西洋杂志》所提供的疫情数据(点击这里),我对纽约州前后这两波疫情高峰作了以下对比:
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今年1月中旬的每日新增感染人数(7502)远超过第一波(2708)达数倍之多。由于去年4月的检测量太少,漏网的可能很多,检测所得的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可能被严重低估。
住院人数也许更能代表疫情。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二波的感染人数虽然比第一波的增加了很多,住院人数(7798)却比第一波(9128)减少了18%之多。这说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无需住院的感染人数大量增加了。
别的国家出现了病毒变异,病毒的传染性和毒性似乎在增加中,美国至今还没有出现本地的病毒变异,境外输入的病毒变异目前也还没有广为流传,感染人数增加而住院人数减少,说明本地病毒的毒性似乎在弱化中。此外,疫苗不仅可以防止感染,似乎还有一种即便感染也能减轻病情的能力,随着疫苗的普及,这个特点将开始显露。
我不想效仿特朗普故意贬低病毒的危害性,但是数据似乎说明病毒的毒性确实大不如前了。
再看病死人数的情况。由于病死人数滞后于住院人数,我用10天后的病死人数来进行对比,即用下月上旬的病死人数和本月中旬的住院人数相对应。数据指出,第二波10天后的每日平均病死人数(130)远低于第一波(287),减少了达55%之多。
医术肯定比以前高明了,纽约州长早就发现病人只要上了呼吸机,就凶多吉少,现在的治疗可能尽量避免上呼吸机,而新出现的特效药,例如“抗体鸡尾酒”等,都可能增加治愈人数而减少病死人数。
眼下,全美国和纽约州的的各项疫情数据都在明显下降中,而疫苗也在越来越普及中,前景令人鼓舞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