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问我,她的女儿在美国留学,由于成绩优秀,非常突出,完全有条件进入MIT、哈佛等名校深造,但是因为中、美关系恶化,她很担心女儿会被学校所拒绝。
她有此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她说她的一位朋友在国内担任军方职务,由于比较敏感,正在美国留学的孩子被学校威胁除名,除非孩子配合美方,对自己父亲作一些类似“策反”的工作,由于孩子拒绝配合,后来果然被学校除名,不得不回国。
我问她,你女儿将来准备在大学攻读什么学科?她说是政治、法律类,我说你放心吧,美国不仅不会拒绝,也许欢迎还来不及呢。但是,如果打算进入高科技类别的专科,那么就不好说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个月11日与刘鹤在白宫开记者招待会时曾经承认,政府内部的确存在一些限制中国留学生的说法,但是被他所否定。他宣布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国留学,但是他没有明确表示,是否也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国攻读高科技学科。
特朗普本人过去曾经公开发表过一些言论,怀疑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现在为了和中国达成“阶段性贸易协议”,又改变说法。
国内媒体报道,美国驻华大使近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公开撰文,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国留学,受到赞扬,但是他也没有明确表示,美国是否也欢迎中国留学上来美国攻读高科技学科。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两党的鹰派议员正在国会发动立法,要求美国政府防范中国留学生进入美国大专院校的高科技学科,以免美国的知识产权被盗窃。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美国国务院在鹰派国务卿蓬比奥的具体主管下,加严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查力度,限制此类留学生进入美国的高科技院校,我相信是实际存在的。
美、中两国最近有可能达成“阶段性协议”,两国关系有可能开始转暖,美国商业部也在准备对一些美国企业开放出口许可证,向中国的“华为”提供产品。但是这一切,都不会改变美国已经对中国所产生的怀疑、敌意和防范心理。
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国务卿蓬比奥在他们最近的“对华政策”演说中,都明确表示美国今后将继续与中国保持“接触”,不会和中国“脱钩”,但是由于两国政治体制和价值观上的根本对立,他们都视中国为“结构性的恶意竞争对手”,都对中国充满敌意,因此无可避免的出现“经济上合作,政治上对抗”的两面性。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矛盾现象,这其实正是“亦敌亦友,非敌非友”关系的实际反映。
例如,美国商业部即便开放美国企业对“华为”的出口许可,我相信也只会开放“非敏感”产品,而不会开放“敏感”产品的供货。
最近,美国鹰派智库甚至提出了“部分脱钩论”的说法,即美国既要保持和中国的“接触”,又要在很多方面与中国“脱钩”,特别是高科技方面。(点击这里)
也就是说,美国和中国有可能在“贸易战”方面达成某些协议,改善关系,但是从长远来看,政治上的对抗和冲突不仅将继续存在,甚至可能加剧。“友好”和“敌对”关系将长期共存,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