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财政部长姆努钦将于今日启程前往上海,将与中方重新开始面对面的贸易谈判,距离六月底特朗普和习近平在日本大阪的会晤,刚好是整整一个月。
过去这一个月中,谈判虽然处于停顿状态,但是双方的电话交谈不断。现在重开面对面的谈判,说明双方在电话交谈中已经取得了某些默契。
在此期内,据说已有几百万吨大豆装船运往中国,美方指望中方恢复大量采购,目前中方的采购规模显然小于美方的期望。美国方面,豁免了100多项中国商品的关税,还表示愿意适当放宽对“华为”的禁运,也同样没有满足中方的期望。中方期望美方全面撤销过去一年来美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期望美方将“华为”从“实体名单”除名,显然也没有达到目的。
贸易谈判虽然恢复了,双方似乎都不急于达成协议。特朗普认为中方可能要把谈判拖到2020美国大选之后,而他自己也已经进入竞选期,不希望贸易谈判对竞选产生不利影响。
但是,特朗普仍然坚持认为中方很希望达成协议,因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他指望中方在今后的谈判中作出较大的让步,而中方似乎对本国经济状况保持乐观,认为完全挺得住贸易战的压力,而特朗普为了竞选,急需中方恢复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有可能在今后的谈判中作出较大的让步。双方都指望对方让步,也都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误判。
白宫经济顾问博特罗上星期五对媒体表示,谈判面临种种困难,不指望短期内会有什么突破。特朗普也一改过去认为达成协议已经近在咫尺的乐观估计,改口称“可能达成协议,也可能达不成协议。”
“贸易战”已经进行了一年,打打谈谈,最大的障碍究竟在哪里?根据媒体透露的点点滴滴,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最大的障碍仍然是知识产权问题。
美方把保护知识产权放在首要地位,坚持在贸易协议中设立监督和惩罚机制。美方不仅要求中方按照美方的要求进行结构性改革,制定符合美方要求的法律,放弃强制性技术转让条件,还要求中方同意美国在中国设立机构,进行监管,这些都使中方感到国家主权受到侵犯,难以接受。有消息称,中方其实已经在原则上接受了美方的这些要求,只是在协议文字上过于令中方难堪,有损国家尊严。
在减少贸易不平衡问题上,中方承认美方诉求的合理性,也愿意配合,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中方用大量购买美国产品的办法来减少贸易顺差,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也没法强买强卖,更何况中方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购买力疲软,而美方除了关税,也没有其它抑制进口增长的有效手段。我看到一份资料称,目前中国居民收入的一半是在还贷,可支配收入减少,很可能是消费难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中方无法保证大量购买的情况下,看来美方目前也不可能取消已经加征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