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率团来美国进行第二轮贸易谈判。中、美两国的舆论,都出现了乐观情绪,相信双方都会作出一定的让步,最终达成协议。
谈判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意味着“妥协”,否则各行其是,没有必要谈判了。有一种看法,认为“妥协”就是“投降”,就是“认怂”,这种看法完全错误。
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谁也不能否认。对于这种“失衡”状态,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各方的认识也许还有很大差别,但是这种失衡,中方处于“获利”地位,这也是公认的事实。
最近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一次企业家集会上表示:“我认为,你们(美国)有巨额赤字而我们有巨额盈余,这确实不应该继续下去。”他又说,“我认为这不会继续下去。对我们来说,这种失衡已经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好处。” (点击这里)崔大使曾经对中、美“贸易战”发表过一些“狠话”,如今这一番话,十分诚恳,说明中、美两国在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上的意向是一致的。
那么,分歧究竟在哪里?中国希望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放宽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降低某些美国商品(例如汽车)的关税...... 美国欢迎中方的这些举措,但是坚持要有一个具体的“降差”目标和时间限制,那就是在一年内降低1000亿美元,在两年内降低2000亿美元的贸易差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方认为有必要对中国商品征税,甚至希望通过征税,把部分工厂从中国搬回美国。
无论如何,既然双方都希望减少贸易差额,那么这就是一个可以谈判妥协的问题。美方虽然要价很高,但是最后的折扣可能也很大。
《中兴》是一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表面看,美国制裁《中兴》,不是为了解决贸易失衡问题,而是因为美国的国家安全,但是从目前双方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来看,特朗普明显把这一问题当作贸易谈判的筹码,先是“开高价”,然后“做好人,给折扣”,换取中方在贸易谈判中的让步。这种态度,令美方很多人感到不满。有人误以为特朗普怂了,其实是他的谈判手段。
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强烈,这也是事实,表现在不愿意向中国出售高科技产品,不愿意购买中国的通讯产品,这就使得贸易失衡问题更难解决。
在美国经济不断上升的大环境中,失业率下降,工资上涨,消费者信心也大为提高。这一切都刺激了进口商大量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订货,由此造成的两国贸易进一步失衡,是美国自己大量购买的结果,的确不能责怪中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