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北京,灰瓦、灰墙,丽日、蓝天,有鸽子从空中飞过,它们或飞翔于普通四合院的上空,或盘旋于故宫的金黄色屋顶。阵阵鸽哨不时发出的悦耳之音,时远时近,衬托出北京城冬日的宁静闲适。
美丽的鸽子,清脆的鸽哨,是留在老北京记忆深处的美好。养鸽子是老北京的几大玩之一。旧城改造之前,许多居住在四合院里的老北京人喜欢养鸽子,一条胡同里养鸽子的最少也有三五家。有条件的在前庭的跨院里坐北朝南搭上个鸽子房,没条件的则因陋就简在自家房上搭起个简单的鸽子窝,每天蹬梯子上房养鸽放鸽,乐此不疲。
老北京养鸽子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挑品种。普通点儿的是玉翅、凤头白、两头乌、雪花、道士帽儿等;名贵的有短咀儿、铁头、白鹭、飞乌牛、青毛鹤、麒麟斑等,数不胜数。养鸽子是为了赏飞翔,老北京把养鸽子叫盘鸽子。24只鸽子叫一拨,盘鸽子至少得在两拨以上。早上打开鸽子窝放出鸽子叫起盘,起盘的鸽子少说也有几十上百只,它们带着鸽哨摆着阵势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这样的风景北京独有。
老北京养鸽子的风雅之气应该源于晚清的八旗贵族子弟。一代又一代的八旗子弟,被束缚在当兵吃饷的道路上,然而又长期无战事,八旗子弟最终成为有闲又有钱的阶层,在声色犬马中消磨时光,养鸽子、养鸟成为他们主要的消遣方式,也许鸽子翱翔于天空的那份自由自在,正好寄托了八旗子弟渴望飞翔的意愿吧。漫漫时光中,他们把这种消遣变成了生活的艺术。
这种优雅、悠闲的生活方式最终被沦为贫民的八旗子弟传到了市井民间。养鸽子、栽花,说书、唱戏,那份雅致、闲逸成为北京文化的特色。
老舍和曹禺等北京作家大都写过北京的鸽子。在《北京人》中,曹禺用养鸽子来表现曾文清玩物丧志、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以及他排遣苦闷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著名学者、京城玩家王世襄先生玩过鸽子,并写就《北京鸽哨》一书。该书曾被译成多国文字,畅销国际。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四合院成片消失,加上禽流感、机场安全等原因,北京的天空渐渐失去了鸽子可爱的身影和划过长空充满诗意的鸽哨声。
飞翔的鸽子、动听的鸽哨,连带着那份文雅、洒脱之气,从此存在了老北京永恒的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