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北京四合院 //www.sinovision.net/?3442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座城,两扇门,几座院落,数条胡同,组成历史的记忆。这才是我熟悉的北京,挥之不去的记忆!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说说北京人和北京的外地人

热度 1已有 1058 次阅读2014-4-29 09:37 |个人分类:话说北京| 北京人, 外地人 分享到微信

看到这个题目,请不要以为是又要挑起北京人与外地人的纷争,只是想比较客观地分析一下北京人与在北京的外地人的生活状态。
记得有一篇文章里是这样形容老北京人的:一老爷子,清晨五六点钟就起了,提着两个鸟笼子上公园里遛上一圈,那公园里有练嗓子的,有打太极的,有抖空竹的,迎着七八点钟的太阳遛鸟回来,在家门口的早点摊儿,“师傅,来俩油饼儿,一碗豆浆”,这就是典型北京老爷子一个早晨的生活方式。
我想说的是,北京,尤其是老北京,生活总是透着一种自信。也许他们家里没有董事长也没有总经理,也许他们家没有几十万的存款,也许他们家的儿子闺女就是工厂里的普通维修工和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但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总是透着这么两个字“自信”。
有人认为这叫自大。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祖祖辈辈生活在皇城根儿底下,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什么大事没经历过,所以,对什么也都不放在眼里。甭管你是什么部长什么委员,只要你管不着我今天晚上吃香的喝辣的,就甭跟我来这一套,咱俩井水不犯河水,你尊敬我,我尊敬你,你要是摆谱儿,也别怪我不搭理你。
北京人的生活讲究一个其乐融融。各位来北京的外地朋友可以上十里河华声天桥、潘家园旧货市场去看看,逗蛐蛐儿的,玩儿鸟儿的,养鱼的,玩儿风筝的,收集古玩的,反正是玩儿什么的都有。但北京人一般玩儿的东西还都不贵,几块钱几十块钱,足够满足你的爱好。
这就像北京人吃饭一样。北京人吃饭一般不讲究吃得贵,只图吃得好,吃得舒服。一碗炸酱面,再来上根儿黄瓜,穿着小褂儿当院儿一坐,花不了几个钱,吃得那叫一个香。柿子椒黄瓜西红柿,三种原料我至少可以给你炒出十样菜来。
北京人为人处事还讲究一个“礼”字。老北京在外面问路,挂在嘴边最多的一个词儿就是“师傅”,“师傅,请问到大栅栏儿怎么走?”“您啊,从前门楼子往南走,到一个路口儿右转就看见了。”有些没礼貌的人上来就是“ei(一声)——大栅栏儿怎么走”,那北京老大爷的回答肯定就是“不知道”,有些老北京可能还会给你指条错路,等你走后还会说“ei(一声)谁呢你”。
下面再说说在北京的外地人,在这里用了“在北京的”这么一个定语,说的不是全体外地人,也是为了准确一点吧。下面文章里提到的“外地人”,都指的是这样一个群体。
首先,我比较佩服在北京的外地人,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来的朋友。甭管怎么说,这些人都是怀着一颗上进的心来到北京的。中关村的白领是,街头卖菜的也是,来北京,都是为了多挣点儿钱,都是为了养家糊口,都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家乡的父母儿女。
但是,奋进同时带来的就是竞争。在北京的单位里,外地人的争强好胜明显超过北京人。这是由于来北京的外地人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想出人头地,因为想回家给父老乡亲一个交待,所以必须争。而北京人就不一定,即使不争,我在这儿还有个家,当不上总经理街里街坊的也不会说我不好。有人说北京人懒,外地人勤,北京人不求上进,外地人刻苦努力,也是这个道理。
外地的朋友,不要说初来北京,即使你来到这个城市三五年,也依然不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因为北京充其量只能称为你的第二故乡。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一切会让自己陷入寂寞,而事业不好的朋友还会陷入恐慌。所以说,外地人有可能喜欢这个城市,爱上这个城市,但轻易不会认为自己属于这个城市。有人说北京人排外,其实北京人是最不排外的。我最看不起的就是有些纯旅游城市的某些行为,就像全体人民一起骗外地游客一样,至少,北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北京人排的,只是那些小偷小摸、抢劫、不懂规矩的外地人,对于大多数外地人,北京人虽然不一定喜欢,但是也绝对不排挤。
现在北京人普遍认为外地人破坏了这个城市的治安。怎么说呢,我也没具体统计过,只能说,这可能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有的正常现象。人在异乡本来受的约束就少,再加上寂寞、空虚甚至是被骗、拮据,要回家了,没法给父老乡亲一个交待,有些人就会做出一些骗、抢、偷等等的勾当,这在北京每年的春节前都会显现。北京人也有违法犯罪的,但必竟家在本地,受的约束多一些,自然比例会低一点。
有位官员说要限制北京外来人口,立刻遭到了反对和谩骂。其实我觉得这位官员提出的问题是对的,只是解决的办法是错的。北京就这么大块地方,不可能无限制的让外地朋友、外地车辆流入。就像一间100平方米的房子,住三个人正好,四个人有点挤,五个人达到极限,六个人可能就会为抢一个卫生间而打架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行政的限制,而是努力减小北京和外地的差距。在北京的上海人并不多,为什么?人家那儿也很发达,没必要全家出动上你这儿淘金来。而北京属于低收入800块钱的工资可能是某些地区农村几个月的收成,轻而易举的一个月和辛辛苦苦的几个月,人家当然得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北京到底属于谁。现在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外地人的面孔占了绝大多数。有人会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呵呵,就是那么一种感觉,在不张嘴说话的情况下,北京人在街头分辨北京人和外地人,起码有80%以上的正确率。交通的拥挤、职位的竞争再加上老旧四合院的拆迁和商品房的拔地而起,北京人和外地人只能共同生活在这么一个城市中。外地人觉得北京发展了,是国际大都市了。但老北京心里却非常清楚,北京越来越不是他们印象中的北京了。
我想说的是,北京人和外地人相互学习,北京人学学外地人的努力、上进,外地人学学北京人的豁达、礼节,毕竟我们还要共同生活在这个城市,就像那句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追求的同样是幸福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