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北京四合院 //www.sinovision.net/?3442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座城,两扇门,几座院落,数条胡同,组成历史的记忆。这才是我熟悉的北京,挥之不去的记忆!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烟袋斜街:新名号如何绵延老街魂?

已有 1324 次阅读2014-2-13 13:24 |个人分类:北京胡同| 如何 分享到微信

       什刹海畔,沉淀着无数老北京人记忆的烟袋斜街,从2011年起,有了一个新名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也是继国子监街之后,本市第二条获此殊荣的老街。
        中间步道石砖铺就,两侧商铺青砖灰瓦。经过了10年的渐进式修缮改造,800岁“高龄”的烟袋斜街,如今处处透着历久弥新的精气神。杨金平,祖祖辈辈四代人居住在烟袋斜街,街里的点滴变化全都看在眼里。
        地安门大街上立着写有“烟袋斜街”匾额的牌楼,这儿是街东口。打这里进入,抬头就见一排清末风格的房屋。“这些房子比我父亲岁数都大。”天命之年的杨金平拍着门脸上的木头柱子说,曾经这屋子已经破得看不出样子了,经过修缮才恢复了原样,如今再看它,屋檐、门窗一点儿没变,都还是儿时记忆中的样子。
        像这样从破旧不堪中“解放”出来的老屋,在斜街里还有很多。西城区政府从2000年起即对烟袋斜街进行整治改造,拆除违章建筑,铺装青石板路面,整修老屋门脸……232米的街上、60多家商铺这才有了今天青砖灰瓦的模样。
        清末老屋斜对面,是街内唯一一处欧式建筑西洋门,它和老屋同时进行的保护与修复,如今已是斜街里的一景。“还有前面的广福观。”杨金平拉着记者走向前。一个小巧而古朴的山门展现眼前。“虽然门脸不大,但它已有500多年历史了,明代全国管理道教的机构‘道录司’曾设于此。我们小时候常跑到这里玩,后来成了居民大院,看不出道观的模样了。”说着,我们推门而入。
        如今的广福观已完成腾退,900多平方米的正院中,飞檐斗拱的正殿、配殿排列俨然。修缮后的广福观加入了老北京元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眼下,它已经以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形式对社会开放。“来到这里就想起小时候淘气的事。”杨金平踱着四方步笑说。
        走出广福观,只见阳光越过对面的平房屋顶,打在熙来攘往的行人脸上,映出惬意、闲适的笑容。“前一阵,我们这里的居委会请来画家,综合能找到的历史资料,画出了烟袋斜街的旧貌。后来经文物专家对比,认定这条街的肌理几百年来都没有变,今天‘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头衔算是实至名归。”
        说话间,已走到银锭桥畔,200多米的烟袋斜街虽短,但它留给北京人的记忆却是如此绵长。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