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北京四合院 //www.sinovision.net/?34424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一座城,两扇门,几座院落,数条胡同,组成历史的记忆。这才是我熟悉的北京,挥之不去的记忆!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兔儿爷:老北京孩子的玩伴

已有 1238 次阅读2014-1-25 17:47 |个人分类:北京风俗| 老北京, 兔儿爷 分享到微信

       说起兔爷儿,别看它个头不大(大的约1公尺,小的不足3厘米),样子可神气了:衣冠毕具,执药杵,或披甲胄,或衣红袍。又有骑黑虎的、骑黄虎的、骑鹿的、骑麒麟的、带莲花座的、带云气纹的,还有背插靠旗的、头顶伞盖的,各式各样不胜枚举。兔爷儿的造型注重衣着的华丽和面目五官的神情,通常二目直视,三瓣嘴紧闭,脸蛋上施淡淡的胭脂,俊秀中含威武,端庄中有稚气,活泼生动惹人喜爱。 
  现如今,兔爷儿的境况可大不如从前了,除了在春节期间的庙会上,我们还可以见到兔爷儿的身影外,其余的时候,它可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喽!远了咱不提,其实就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兔爷儿还很多见呢,尤其是中秋节前,街巷到处都设有“兔爷儿摊子”。即使在日寇侵华期间,兔爷儿依然盛行。老舍先生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就描写了当时兔爷儿的特色,说那兔爷儿“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那么兔爷儿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先给您讲一个传说故事: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女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爷儿”、“兔奶奶”。 
  传说终归是传说。兔爷儿的产生,其实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有关月亮的传说在此产生重要影响。月中有兔的传说始于春秋时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反映了神话的内容: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这说明汉代仍流传月中有兔子的神话。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画像砖“东王公乘龙”也出现了玉兔捣药的形象。1968年,江苏省丹阳市发现了一座南朝佚名陵墓,墓中出土了两块画像砖,分别表现月亮和太阳,月亮砖中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捣药的玉兔,杵臼毕具,十分生动。 
  在民间,老百姓们都遵守着“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约,所以,祭月多由妇女承当。通常总是跟在母亲身边的小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产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爷儿。 
  小孩买回兔爷儿也像成人一样供养祀拜。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印制的木版年画中,有一幅“桂序升平图”,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儿童拜兔爷儿的情景:图中兔爷儿高坐案上,西瓜、石榴、桃和月饼供放于前;两童子跪拜,一童子击磬,神态动人。这种民间节令习俗也传入宫中,皇家也按民间习俗供奉兔爷儿。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故宫博物院现藏多种兔爷儿,那就是皇家小儿祭月的遗物。 
  兔爷儿既然为儿童专用,就不免带有玩具色彩。通常供奉之后,就成了孩子们的玩具,于是又出现了牵线操纵可使手臂活动的活动兔爷儿。据《春明采风志》记述:“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乱捣。”与兔爷儿同时上市的还有多种兔子造型,如“兔子山”,一群小兔集于山石之上,形态各异,持诸般乐器吹吹打打,情同庆典;有活动小兔,下安弹簧,稍有碰动,即乱颤乱抖,活泼有趣;还有一种“兔儿奶奶”,大概是兔爷儿的“配偶”,一副老妇人的装束,与兔爷儿并排供奉。山东济南市则盛行“兔子王”,也是泥塑成型,兔首人身,两臂抱拢,执药杵,作捣药状。 
  北京的兔爷儿家喻户晓,因此还派生出许多与兔爷儿有关的俗语和歇后语,例如“兔爷儿的旗子——单挑”,这是因为兔爷儿的靠旗只有一边;还有“隔年的兔爷儿——老陈人儿”,因为兔爷儿是泥制的,很少能保存到第二年,所以,如果见到去年做的兔爷儿,那可就属于老兔爷儿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