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八十年代可不是这样,谁先第一个提出破产法,谁可以提出开放出国留学,很多开天辟地的大话题都在七十八年代沙龙里提出来,一句话出来,一场报告做下来,全社会立刻传开,新的行动开始,一个气象开始,没有。我也参加过,也能拿到钱,这个我觉得不是文化活动。
去年办的理想国文化沙龙,从参与的立场,参与的热情来看,大家在这么一个电子传媒时代,汽车、酒吧越来越多的时代,年轻人希望有这样的时间,而且太少了,能够坐下来,能够听一些所谓专家、学者谈话,跟他们互动。去年晚上出来以后,一群青年不想走,他们觉得太高兴了,我觉得谈这么点东西他们就高兴成这样,可见他们没吃过什么东西,喂两口就非常高兴。这就是现在80后、90后的情况,他们不知道知识有多么好玩。
翁菱是我中央美院的同学,她都不愿意待在那儿,以前有侃协,有化妆舞会,她都不满足。我2000年回来,就看到她很美丽的照片,难怪她不愿意待在美院,她敢做、敢想,她就一直做到现在。现在70后、80后、90后他们有这样的东西吗?没有。巴不得赶紧念个博士,一棵树上挂着,吊几年是几年,就这么混。咱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愿意做这件事情,而且愿意长久做下去,我得来啊。
主持人:今天下午在腾讯微博上和网友有互动。
请翁菱女士来谈一下,我们今年和去年的活动都得到了各方面的事情,场地是一个难点,去年我们在、JW万豪酒店和今日美术馆两地,万豪做论坛,然后其他的部分沙龙什么在今日美术馆,今年我们所有的活动或者节目全部聚集在前门23号院的天安时间,也是很难得的,想请翁菱跟我们谈一下。
陈丹青:我插一下,沙龙这个词是法国人过来,十八九世纪是法国沙龙时代的。沙龙就是沙龙的女主人牛逼,她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拿坡仑手下的上将进入这个女主人的沙龙,出来以后他开始反拿坡仑。你看托尔斯泰的小说等,十九世纪的小说,里面都有沙龙,而能够调理一桌子一桌子人讲话,有同志、有敌人,有刚刚认识的人,都是精英,只要这个女主人,那儿冷了,她走过去,马上就会话题起来了,这儿有冲突,她会调节。我们呼唤沙龙女主人才可以。
翁菱:我以前也容易字面化,像陈老师说的,法国小说我们以前这些都看的比较多。小的时候,我有两个理想,就是读小说的经验让我觉得做一个沙龙这样的空间我觉得很简单,我从小喜欢音乐指挥,所以做指挥的梦想没实现,从1996年到现在,一直在北京或者上海的城市中心有一个当时比较活跃的艺术空间,所以有点像沙龙的这种性质吧。
瑞琳这次理想国,其实她也在搭建沙龙,自由交流的平台,所以我跟她说,平常咱们经常做展览、讨论会,是一个精神知识沙龙,和我们常常做建筑展,未来城市这样一个现实当中的可能的乌托邦国都,我们好像是两种搭建沙龙或者平台的方式,如果你们这个沙龙我们可以一块儿有所交叉合作的话,可能是更浪漫一点儿。
所以,瑞琳这个事儿其实理想国整个沙龙打开所有的事儿都是广西出版社从头至尾全盘操作的,我以前虽然常常主持各种活动,但这次其实就是一个配角,我们前门23号和天安时间其实只是一个场地的支持方,但是说实在的,我们没有这样全方位的支持过其他的活动,主要是汽车或者商业品牌来用我们的花园,用我们的地下的空间,全用的话,要收很多钱。
这次我们觉得一个是瑞琳做这种理想的文化交流的平台,丹青老师,许知远老师都是我们喜欢的知识分子,朋友,所以,其实这一次23号和天安,我们也觉得挺高兴的、欢迎大家、欢迎知识分子朋友们和年轻的知识青年们,所以我觉得这次是在做大家联合做一件,希望做一件比较理想主义的事情。
主持人:之前在天安时间也有一场大的展览,也是完全免费的,这次也有一个,这么多场活动连续三天举行,现在想请许知远先生谈一谈,他是我们的新作者,他10年前出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今年要出一个新版,又有一本新书叫《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是他近些年他走访了很多国家所沉淀下来的一本书。而且从2005年大家都知道,许知远和其他的几位朋友一起创始的书店,现在已经办了六个年头了,出版的活动,我觉得是开了书店办沙龙的一个风气之先,请许知远来谈一谈,你办沙龙参与沙龙,无论是做嘉宾还是观众的一些经验和我们分享一下。
许知远:有时候突然想,谈话不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乐趣和意义来源,我觉得大学的时候大家每天宿舍里都不睡觉,都在聊天,但是没有漂亮的女主人,我希望有,黑灯瞎火她们不会去。我印象深是2002年,第一次去美国旧金山,那里有一个城市之光的书店,他们在那里出版,做书会。正好我去的时候有一个活动,一个波兰的诗歌,我坐在后面,他讲的波兰语,我什么也听不懂,你觉得虽然听不懂,但是诗一句一句的,环境特别好,这个对我打动非常大,我想我们为什么不读这样的诗啊?到2005年,我们开书店一开始就想,有这样一个读诗的会。
我第一次沙龙活动是2006年初,春天,出了一个新的诗集,西川在圆明园里面,坐在沙发上,天有点冷,但是声音会特别清亮在那个环境里面,在读诗的那一刻我觉得特别陶醉,而且在场的好多年轻人都有特别多的感受。大学里不提供这样的场所,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们就做了下去。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在过去十年,我们不管是城市普通人还是年轻人,大家对精神生活有多么强烈的渴望,过去在中国的崛起过程中,是在物质上空前胜利的时代,对个人精神的声音是很微弱的。所以在北京这么一个城市,可能是一个文化中心,在过去到现在来讲,每个周末有活动不是很多,少的可怜,这种沙龙的谈话或者应该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看来仍然是一个仪式,我们每周末参加一个沙龙,等待做这么活动,洗礼一下。
但是这个城市的规模和建设又不允许我们在街角转过来就是这样的咖啡馆或者什么新的小博物馆,这样的点缀的城市可能就有魅力了。现在仍然是一个像我们有点像什么?展览式的东西,北京如果把展览色彩,文化沙龙的展览去掉,这个城市可能真的富有魅力和意味了,活动可能不需要太多,可能就是二三十个人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或者十几个人,或者极少。这样一个方向可能是我们一起努力的话,通往那个方向可能是非常迷人的一个过程。
很多年我一直希望在广西师大社出书,非常高兴,他们的书我都非常喜欢,确实创造了一个纸上的一个美妙的世界,他们把纸上美妙世界延伸到一个更飘忽的语言的系统,谈话的场地,当然是非常美好的东西。
~~~~~~~~~~~~~~~~~~~~~~~~~~~~~~~~~~~~
博主提示:
青年是社会的力量,在我们的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对社会饱含一份责任~而这些资料在这个时代里显得是来之不易的~希望每个人看后都或多或少有所思考~~~
版权说明:本文版权归原策划人或公司以及其他最初版权拥有者所有!属于转载分享文字,其观点不代表本人观点!请勿用作其他商业使用以及其他不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