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臧修臣創作的追求和意義 包明德
在新世紀的前十年,臧修臣先生創作出版了十部文學作品。它們是二00五年七月由花城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史詩》,二00六年三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鄧小平史詩》,二00七年二月由遠方出版社出版的詩歌散文集《再壯民族魂魄》與《靈魂的呐喊》,二00七年六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燕趙之魂》,二00七年七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文學史詩》(上下卷),二00八年六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時代》,二00八年七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 《軍魂》,二00九年九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奠基·新中國的禮炮》,二0一0年六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志願軍頌》。
現在,時光進入二0一一年,臧修臣先生又創作出版詩集《大國學基石》。“今朝揚帆覓源頭,創世東方大智慧”。這部詩作以靈動的詩句,以激蕩的情懷,懷著強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表現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從人文始祖伏曦到至聖先師孔子,道家鼻祖老子,墨家創始人墨子等,直到法家宗師韓非子,都給予精要地概括和詩意的禮贊。這部詩作充分表現了作者對國學閱讀之廣,熱愛之切,領悟之深。
做為一個在業餘時間讀書和寫作的詩人來說,在創作和發表的數量上是令人驚歎的,在文學思想的探尋與思考上是深邃的,給人們的啟迪和教益則是多方面的。“文化創世文明啟,中華神韻布九州”,“尋根溯源推前浪,吸納百川匯主流”。文化是國之所維,民之所系。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必須重視文化建設。而在我們這個多元文化衝撞互補的世界,只有立足自己的文化根脈,自己的文化經驗和自身文化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從《中華史詩》直到《大國學基石》,臧修臣詩歌創作中,滲透的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與自豪感,表現的是民族文化的知識譜系,呐喊的是要挺直民族文化的脊樑,呼喚的是時代的文化精神,期待的是提高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文化軟實力也在加強。世界日益認識到中華文化是世界文明進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實,對於近現代西方在建構文明觀念時,缺少中華元素這一點,某些有影響的學者早有省悟。羅素就曾說:“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這些好的東西“若能夠被世界採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維柯則承認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但是和外國民族在相當時期是隔離的。這些話語,有的是表示缺憾,有的是真誠呼喚,有的則是由衷期待。“文化殿堂根基厚”“承繼發展起高樓”。應該說,臧修臣先生的詩作,是在廣闊的文化視野與文化格局中去醞釀書寫的。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告訴人們,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要有自己的根脈,學習借鑒外國的東西,要立足於本土,並以此為依託,創新發展我們的民族文化。同時,把我們最好、最美和最有價值的東西,展示推介給世界各國各族的人們,互相學習,互補互促,從而豐富世界文化,促進人類的文明進步。
臧修臣先生的詩作,總體上體現著所謂“官員寫作”的水準,對文學創作和文藝的發展,帶來某種寶貴的啟示和意義。愛好文學,創作文學是不分職業的,作品品質的高低,並不完全取決於作者的身份。專業作家也有低俗之作,業餘作家也能寫出佳作。新時期以來,文學主體性被凸顯,文學逐漸恢復了他自由強壯而審美的本性。但也有論者偏頗地把這個問題解讀為只是要擺脫政治的束縛。有的創作規避時代維度,漠視百姓呼聲,缺乏精神文化的內蘊,缺乏藝術的震撼力。有的創作向市場傾斜,有的則一味追求時尚,這同樣也會窒悶文學的主體精神,消弱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臧修臣先生的詩作,既擺脫了政治工具論的束縛,也不受市場和時尚的左右,是自己思想和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是真性情的創作,是有追求和擔當的創作。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才體現出鮮明的文化價值和個性特點。
在構成真正詩人的一些必要條件中,貼近時代和人民是占首位的。臧修臣先生有豐富的經歷,有淵博的知識,有敏銳的藝術感受。他關注民生苦樂,心懷強國之志,而且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把全部業餘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閱讀和寫作之中。這種勤苦精神和不懈追求是值得人們欽佩和學習的。
(包明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文學評論》雜誌社社長、博士生導師)
注:臧修臣新著長篇史詩《大國學基石》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此文在編發時略有修改。(《作家報》特約主編王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