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

已有 7782 次阅读2011-4-7 07:19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

王正鵬(土家族)/編輯

  古董商鑒別銅器,靠眼看、手摸、耳聞、鼻嗅、舌舔來加以斷、推理,辨別其年代與真偽,這完全憑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而現在的專家則擁先進的科學儀器,甚至可用鐳射測定(雖然儀器先進,但在沒有基礎知識專家手中,也是擺設。)。作為一般的古銅愛好者,要識別一件青銅器的真假,到底該從何入手呢?必須掌握古銅器鑒別的要點,即鏽色、手感和聲響、花紋與款識、銅質與器式,才能得出比較近似的結論。

(一)鏽色

銅器經過幾千年流傳,至今大致有三種方式:入土、墜水、傳世。行家們說:銅器墜水千年,則綠如瓜皮,而瑩潤如玉;未及千年,雖有青綠而不瑩;未入土水之傳世銅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說來,流傳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銅器,由於銅質差別及各地土質、水質的差異,入土銅器的鏽色也不盡相同,常見有綠鏽、紅鏽、藍鏽、紫繡等。拿到一件銅器,先要用眼看,若鏽色與器體合一,深淺一致合度,堅實勻淨,瑩潤、自然,則為自然生成的鏽色。若鏽色浮在器物之上,綠而不瑩,表皮鏽,而且不潤澤,刺眼,就是偽鏽了;這時再做進一步的審定,把手搓熱觸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銅腥味,因為千年古銅的無銅腥味的;還可用熱堿水洗刷,偽鏽就會脫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脫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鹽鹵味,也是偽鏽

(二)手感和聲響

用手掂量,若過輕或過重就要引起注意了,當然,這全憑經驗。另外還可用手敲擊實物,聽其聲響,若聲微細而輕脆則可;若聲渾濁,發出音,則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紋和款識

這是鑒別銅器的一個重點,夏代銅器花紋簡單;商代花紋則華麗繁縟,且多遍體生花;西周大致與商同,但後期趨向素樸;春秋戰國的花紋則清新活潑,富於生活氣息,秦漢重實用,花紋少且不及前代精細。另外,還可以從不同時代紋飾圖案內容的改變來推斷、判別。至於款識,則主要可從其字體加以辨別。商代字體規整,筆勢遒勁大方,優美灑脫,後期多典雅秀麗的波磔體;周朝早期沿襲波磔體;春秋時書體有肥體和瘦體,還有形似蝌蚪的笠鬥文,以及圖案化的鳥蟲書;戰國金文字體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體豎筆引長下垂,末端尖銳的懸篆雛形;秦朝統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這此若一件號稱三代時的銅器上卻出現了小篆字體,那就笑話了。另外,還可根據銘文字數的多少、內容來判定。

(四)銅質與器式

銅質的鑒別較簡便,翻看銅器的是底,若出黃銅質地,則是偽品;足底若已偽制了銅色,用熱堿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來面目。除要記清楚銅器的器式、名稱外,還要瞭解什麼年代鑄什麼銅器、什麼樣式的銅器是什麼年代鑄的。例如鈁,鈁是方形,盛器,是戰國末期出現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鏽色制,為偽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蓋、短的鼎則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鑒別銅器,是一件繁瑣而艱難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點,多看、多記、多思、還是能鑒別出真假的。

(五)青銅器主要紋飾介紹

夔紋 表現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說文:……一足。圖案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 有的夔紋已成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多作為器物上的主紋。

龍紋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圖案取傳說中龍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種形式:屈曲形態,幾條龍相互盤繞,頭在中間分出雙身。

蟠螭(chi音吃) 形狀象夔,張口,卷尾,《國語·吳語》為虯弗摧,為蛇將若何。韋昭注:虯小蛇大。圖案以蟠屈的小蛇()構成圖形。

鳥紋 有的長翎垂尾,有的長尾上卷,頭前視或作回首狀。也有的鳥頭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這種形狀的鳥紋,也通稱為鳳鳥紋。鳥紋多作為器物上的主題紋飾。

蟬紋 大多數在三角形中作蟬體,無前後足,四周填以雲雷紋。也有作長形,並有前後足的,中間再填以雲雷紋。

蠶紋 頭圓,兩眼突出,體屈曲狀。多飾於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紋 圖案表現象的形態,有長鼻構成明顯的特徵,也有單以象頭、象鼻為圖案的。

魚紋,圖案表現為魚的形態,有的魚形象較呆板,有的形象生動。脊鰭與腹鰭各一個或兩個。魚紋常飾於盤內,反映器物裝飾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結合的。魚紋也常施於銅洗和銅鏡上。

龜紋 其狀一般是刻畫出龜的全形,在銅器中見到的不多,多施於盤內。

貝紋 形狀作貝殼狀,將單獨的貝殼連接起來組成圖案。

雲雷紋,青銅器上的一種典型紋飾。它的基本特徵是以連續的迴旋形線條構成幾何圖形。有的作圓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雲紋;有的作方形的連續構圖,單稱為雷紋。雲雷紋常作青銅器的地紋,用以烘托主題紋飾。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

勾連雷紋 由近似“T”形互相勾連的線條組成。

乳釘紋 青銅器上最簡單的紋飾之一。紋形為凸起的乳突排成單行或方陣。另有一種,乳釘各置於斜方格中,稱為斜方格乳釘紋。

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青銅,古稱金或吉金,是紅銅與其他化學元素(錫、鎳、鉛、磷等)的合金,其銅銹呈青綠色,因而得名。由於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人們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準和歷史源流,因此被史學家們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從夏商周直至秦漢,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史學上稱為"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中國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遠,青銅器則是其縮影與再現。

青銅器簡史

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十分發達,並以製作精良,氣魄雄偉、技術高超而著稱於世。奴隸主把青銅器作為宴享和放在宗廟裏祭祀祖先的禮器。青銅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它作為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徵、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於世。

青銅文化在世界各地區都有發展,這是因為青銅作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優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著天然的純銅塊(即紅銅),因此銅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金屬之一。但紅銅的硬度低,不適於製作生產工具,所以,在生產中發揮的作用不大。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錫礦石,並學會了提煉錫,在此基礎上人們認識到添加了錫的銅即青銅,比純銅的硬度大。經過測定紅銅的硬度為布林氏硬計的35度,加錫5%,其硬度就提高為68度;加錫10%,即提高為88度。而且經錘煉後,硬度可進一步提高。

在中國古代人們已經能夠準確的掌握青銅的含錫鉛比例。可根據鑄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錫、鉛。《周禮__考工記》裏明確記載了製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齊(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齊(劑)。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齊(劑)。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齊(劑)。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箭頭)之齊(劑)。金錫半,謂之鑒燧(銅鏡)之齊(劑)。

一般加錫越多,鑄好的青銅器就越硬,但同時青銅也會變的更脆。其次,青銅溶液流動性好,凝固時收縮率很小,因此,能夠鑄造出一些細部十分精巧的器物。最後,青銅的化學性能穩定,耐腐蝕,可長期保存。此外,青銅的熔點較低,熔化時不需要很高的溫度。所以青銅器用壞了以後,可以回爐重鑄。考古證明中國青銅器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上溯到西元前三千年左右。大約二千年以前,自奴隸社會的夏代開始中國進入了青銅時代,到春秋時代結束。經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會的戰國、秦漢,每一時期都有著前後承襲的發展演變系統。我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形制多樣,包括:禮器、生產工具、兵器、車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禮器又包括了時期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

禮器:青銅禮器十分發達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區別於其他國家古代青銅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之一,這也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本質特點。禮器的發達是由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異常強大的宗法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們對祖先、對神靈的崇拜遠遠超越了對於自身的認同。夏代已出現了青銅禮器。到了商代,特別是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已十分發展成熟,主要的器類都已具備,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樂器。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中,它被當作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利的標誌。《史記--封禪書》記載:(夏)禹收九牧之金(銅)鑄九鼎,從此九鼎成為王權的象徵、傳國的寶器。後來,桀有亂德,鼎遷于商。周滅商,成王又遷九鼎於洛邑(今洛陽)。春秋時期周定王元年(西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陳兵於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乘機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遭到了王孫滿的有力駁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左傳·宣西元三年》)。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問鼎故事。目前考古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鼎是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銅鼎。1939年安陽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後母戊(司母戊)鼎長方鬥形腹,口沿上有兩個直耳,腹下有四個圓柱足。腹部四周飾以獸面紋和夔[kui]紋,耳外側飾以雙虎食人頭紋,足上部亦飾以獸面紋,並皆以雲雷紋為地紋,神秘而繁縟。腹內壁鑄有銘文後母戊三字,據此可知為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體巨大,高達1.33米,大長1.10米,寬0.79米,1994年經中國歷史博物館科技部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進行標準計量,實測重量為832.84公斤,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銅器。製作精美,系用多塊陶內范和外範拼合澆鑄而成,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業的高水準和中國古代人民無以倫比的智慧與創造力。青銅鼎是在新石器時代廣泛使用陶鼎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于商代早期,即商二裏岡文化期,歷經各個朝代,一直沿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行用時間最長的,因而變化也很大。屬於商代的有圓鼎、鬲鼎、扁足鼎、方鼎等。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陪葬的一般是一具或二具。無論是殷墟或殷墟以外地區大都如此。但是王室的陵墓則懸殊甚大,商晚期殷墟婦好墓出土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圓鼎三十二具,還有少數殘破的碎片,可見中、小型墓和王室墓等級差別的森嚴。表現等級秩序明顯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寶雞竹園溝西周早期1號墓已出現大小相次三具一組列鼎,和另二具配合的鼎。奴隸主貴族等級愈高,使用數愈多,就是說享受肉食品亦愈豐富。據禮書的記載,西周時: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稱為太牢,以下為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諸候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但東周時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實是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鼎實是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實為豕)。

發展時期青銅器

商代早期、中期(西元前16世紀一西元前13世紀),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銅器是中國青銅器藝術趨於成熟的發展時期。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初步建立,兵器種類增多。普遍裝飾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分鑄技術的應用已較嫺熟,制范、合范技術相當進步。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在黃河、長江的中游地區多有發現,奠定了青銅藝術鼎盛的基礎。

鼎盛時期青銅器

商代晚期 西周早期(西元前13世紀西元前11世紀),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銅藝術輝煌燦爛。商代禮器的重酒體制臻于完善,滿布器身的紋飾大量採用浮雕和平雕相結合的方法,精美絕倫。運用誇張、象徵手法表現動物神怪的獸面紋空前發達,既壯嚴神秘又富有生氣。紀事何銘文在商末出現。周初禮器沿襲商制,出現了向重食體制轉變的端倪。鑄記長篇銘文是西周青銅禮器的重要特點。

轉變期青銅器

西周中期、晚期 春秋早期(西元前11世紀末西元前7世紀上半葉),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形成重食的系統。列鼎制度、編鐘制度和賜命作器之習已經形成。新器類出現,器形端莊厚重,紋飾多為動物變形,或流轉舒暢,或朴質簡率。作器鑄銘盛行,多見有長篇銘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紋飾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續。各諸侯國普遍建立青銅鑄造業,水準不一,有的範鑄技術略顯粗疏,大國之器仍較精嚴。

更新期青銅器

春秋中期、晚期 戰國(西元前7世紀下半葉西元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戰國,青銅藝術的發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國青銅器趨向成熟,區域特徵明顯,北方晉秦、東方齊魯、南方荊楚的青銅藝術交相輝映。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加強,禮器的功用逐漸消失。形制的創新,出現了許多譎奇精麗之器。以龍為主題的紋飾細密繁縟,人物活動的畫像創造性地作為主紋出現。失蠟法和印模組範拼合法產生,鑲嵌工藝絢麗工巧。銘文字體亦注重美化。戰國晚期,青銅藝術趨於樸素平實。

秦、漢為青銅器發展史的餘輝。

青銅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和兵器五大類。

酒器

爵用於飲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 爵的一般形制為: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部為杯形,腹側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間有柱(柱可能為過濾之用)。

(音 jue 飲酒器。無柱、流,兩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為四比一。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角當推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二裏頭文化期的異形管流角。

高體,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體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鳥獸尊等三類。

盛酒之用。使用時間從商至漢代或更晚。 鋪首:銜門環的底座,多為虎頭、螭、龜、蛇等,起裝飾壺身的作用。

卣:(音 you 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

觥:(gō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稱觥是約定俗成。出現於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現于商代晚期。
食器

專用於放置醃菜、肉醬和調味品的器皿。青銅豆出現于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山西保德縣出土的商晚期帶鈴銅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銅豆。 豆也屬禮器的一種,通常成對出現。對於用豆數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禮記·禮器》所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出土和傳世的青銅豆都較少,這可能和當時人們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質豆有關。

青銅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現于商代早期,歷經各個朝代,一直延用到兩漢,乃至魏晉,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最長、變化最多的器皿。作為飪食器,鼎並無特殊功用,但作為禮器,它卻是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的標誌。古代社會,對於用鼎的數目,有相應的制度,稱為"列鼎制"。據文獻記載,西周時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稱"太牢",以下盛羊、豕、魚、脂、腸胃、肪、鮮魚、鮮臘;諸侯一般用七鼎,也稱大牢,減少鮮肉,鮮臘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稱少牢,鼎盛羊、豕、魚、臘、膚;士用三鼎,盛豕、魚、臘,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

(yan )為蒸飯器,全器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體用以盛米,古稱""zhèng);下體為鬲(),用以煮水,中間有孔通氣。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鑄造,但為數甚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已較多,西週末、春秋初尤為突出。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禮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飯食的器具。青銅簋出現在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晚期逐漸增加。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在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數為多。

(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以後消失。其基本形制是上下內外皆圓,蓋與器相合成球體或卵圓形體。

(lì)為炊粥器,青銅鬲最早出現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猶如三個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個較短的錐形足。袋形腹的作用為了擴大受火面積,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後,袋腹逐漸蛻化,且多數青銅鬲有精美的花紋,不宜於火煮,當為盛粥器。

水器

盛水器,青銅盤出現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

(音 yi)與盤配套洗手用,一人捧匜 一人捧盤盛水。

(音 jian)大型水器 ,盛水也可盛冰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


管流爵
夏代晚期(西元前18世紀-16世紀)敞口弧沿,雙翼上展,狹長的器身下設有假腹,上有數圓穿,假腹下接三棱形的足。器身一側帶有管形流,流上有2曲尺狀裝飾。腹飾簡單的乳釘紋、弦紋。爵和角都是用於飲酒的容器,但爵有流而角的造型則無流而具有若尾的雙翼。此器形似角而帶有管狀的流,屬於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


戉箙卣
商代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高33.3釐米,口橫15釐米,口縱13.7釐米,重6750克。卣為容酒器。隆蓋高緣,鼓腹下垂,圈足。勁縱向置龍首提梁,提梁飾龍紋。自蓋到圈足置棱脊四道。器及蓋上飾浮雕大獸面。器體獸面雙目特別巨大,手法甚為誇張。蓋沿、器頸、圈足上分別飾以不同形態的龍紋和鳥紋。提粱縱向裝置,與一般橫向裝置不同,利與蓋的兩側挑出雙角,以增強形體的氣勢。蓋內有銘文戉箙兩字。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


獸面紋尊
商代中期(西元前16世紀-13世紀),這件尊口部侈大,超過肩徑,肩部豐圓突起,圈足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見的式樣。此尊的肩部有三個犧首,體現了商代中期鑄造技術的發展。肩腹部獸面紋精麗工整,結構緊密,獸目及軀體上與方整齊排列的羽狀紋飾更見綿密精細的氣質。但整個圖像仍有強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獸面的主幹和地紋沒有明顯的區別。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


X
商代早期(西元前16世紀-13世紀),壺是古代盛放酒的容器,沿用的時間很長,從商代直至漢代或更晚,其造型的變化也極其豐富複雜。這件小口長頸的壺是商代中期盛行的形式,壺肩上有兩個穿,可見原來連有活動的提梁。器身有華麗繁密的紋飾,除蓋上的卷體龍紋外,壺的肩腹部佈滿婉轉流暢的紋樣,極見精美。壺的圈足內有一個X形的銘文,為作器者的氏族徽記,十分難得,是青銅器中發現最早的銘記之一。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5


徙卣
以兩個相背的鴞(貓頭鷹)合併為器形,蓋為鳥首,首上有雙耳,兩側的角作鳥喙,器腹作鳥身,飾有羽翼,器足為鳥足。器蓋對銘1“字。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6


小子省壺
商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小子省壺是晚商時期十分著名的器物,它直頸,鼓腹微微下垂,僅在蓋、頸和圈足上用單或雙線勾勒出十分簡單的龍紋,風格簡潔質樸,與商代晚期繁紋縟飾、華麗至極的時尚迥異其趣。而壺的蓋上和器內,卻鑄有內容相同的二十二字銘文,表明小子省受賞作器以資紀念。商代晚期青銅器上鑄有銘文並不少見,但一般銘文都較短少,鑄造長篇記事銘文是周人的習慣,並往往因之不飾花紋。小子省壺的出現,表明較長的記事銘文及其在紋飾上的相應簡化並非周人的首創,只是在注重奢華外表的商代格外罕見而已。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7


獸面紋壺
橢圓形壺,長頸,深垂腹,雙貫耳、圈足。頸飾弦紋,身飾虎首、牛首二組獸面紋、龍紋,足飾雲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8

鼎方彝
商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青銅的方彝出現于商代晚期,通常作長方形,帶有四阿屋頂形的蓋。此器的器蓋各有1字銘文,蓋身裝飾有多層浮雕的獸面紋,蓋部的獸面紋呈倒置狀,配合器身上大下小的造型,和諧貼切,體現了商人高超的設計思想。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9


執簋
侈口,束頸,鼓腹,兩側有獸形耳,高圈足。口沿下前後中央各一浮雕獸首。口沿下、腹、足各飾蟬紋、鳥紋、獸面紋、雷紋。耳內各銘1字。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0


戈父丁簋
敞口,卷唇,深弧腹獸首耳。口沿下飾雷紋,前後中央各1浮雕獸首,腹、足各飾乳釘紋、雷紋、鳥紋。腹銘3戈父丁,系戈氏為父丁所作之器。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1


獸面紋鬲
鬲是炊粥器,亦可盛放肉食。青銅鬲最早見於商代早期,其形式自陶器發展而來。鬲侈口,唇邊加厚,長頸,深腹袋狀,下有圓綴形中空足,雙立耳。頸飾獸面紋,上下皆飾連珠紋。腹飾卷角型獸面紋,獸目特巨,圖案條紋粗曠,結構複雜,具有高度的象徵意趣。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2


戈鼎
雙耳厚大,方唇,深直腹上有6條扉棱,柱足。腹飾獸面紋,足飾三角雲紋。腹內銘文是器主之族名。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3


史鼎
商代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 ,雙耳高大,柱足粗壯,氣勢十分雄健。腹部飾精美的鳥紋和獸面紋,突出的扉棱既遮掩了鑄造的痕跡,又具有相當的裝飾性。鼎腹內壁鑄有銘文,表明其為商代的大族史所擁有。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4


鳥紋鼎
商代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 ,小立耳,方唇,深腹,圜底,三柱足。口沿下飾一周回顧式鳥紋,器形厚重,花紋精細,具有晚商銅鼎的典型作風。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5


先壺
器形扁圓,微侈口,收頸,頸兩側有貫耳,垂腹,圈足。頸、腹、足各飾獸面紋。腹內底鑄1字銘文。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6


旅爵
敞口,長流,流口處有傘形柱,長尾,卵形腹。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7


亞其爵
商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這件爵的造型和紋飾都極為精美,器形高大瑰偉,器壁厚重均勻,足部粗壯,具有端莊凝重的氣派。除了腹部的獸面紋,流、尾部等部位都裝飾精細的雷紋,裝飾幅度很大,與雄偉的形制構成奇妙的對比,給人以華麗奪目的美感。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8


父乙觶
商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觶是飲酒用的杯,初見于商代晚期,沿用至東周時期。它的形制有扁體和圓體的兩種,往往帶有蓋。這件觶為扁體,紋飾精美,蓋、腹、圈足均飾獸面紋,頸部為三角雷紋,其下還有鳥紋。蓋和器身四周都有突出的扉棱,這是為了掩蓋範縫美化器物而特設的附飾,是獨特而巧妙的藝術構思。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19


獸面紋觶
扁圓體,蓋上有傘形柱,侈口,長頸,垂鼓腹,圈足。蓋、頸、腹、足各飾鳥紋、獸面紋、雷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0

龔子觚
敞口,長身,圈足。身有扉棱。頸、腹、足各飾蕉葉紋、雷紋、龍紋。足內鑄二字銘文。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1


黃簋
商代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簋是盛放煮熟的稷、稻、粱等飯食的器具,它出現于商代早期,但數量較少。商代晚期,飪食禮器的重要性日益顯露,鼎簋之屬均有增加。這件簋的造型採用當時流行的無耳簋式樣,侈口,束頸,鼓腹,圈足外撇。頸飾3獸首,頸、腹、足各飾蕉葉紋、鳥紋、乳釘紋,精細秀美,腹內底鑄1字銘文。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2


獸面紋鬲
小立耳,三袋狀錐足。頸、腹飾獸面紋、雷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3


父戊方鼎
寬立耳,方唇,折沿,斂直腹,柱足。腹、足飾扉棱、鳥紋、乳釘紋、雷紋、獸面紋。腹內壁鑄二字銘文。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4


羊鼎
商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殷墟晚期鼎的造型中出現了一種束頸、曲壁的新形式,此鼎即是其典型的代表。鼎的兩耳三足安排十分妥帖,整個造型富於穩定感。在器物的頸腹部分別裝飾對稱的回顧式鳥紋和獸面紋,襯以細密的雷紋。紋飾線條深刻勁銳,範鑄極精,使粗獷的獸面和精細的雷紋水乳交融,誇張而不失之狂野,精密而不流於瑣碎,呈現出端凝、優雅的美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5


獸面紋鼎
薄立耳,深直腹,柱足稍細。口沿下飾獸面紋,腹飾三角雷紋。器形不失穩重之感,紋飾精緻典雅。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6


劉鼎
商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商代晚期,除了酒器有比較大的發展,在禮儀中起重要作用的鼎和簋也在青銅禮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製作格外雄偉精麗。此鼎體積雖小,但適應當時瑰偉雄壯的審美風尚,製作尤為厚重端莊,氣度不凡。腹內壁鑄一以鉞斬人首形的象形字,為之本字。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7


斜角雷紋觚
敞口,粗身聯圈足,圈足有十字形鏤孔。口沿腹間有一牛首。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8


獸面紋觚
敞口,長身,束腰,高圈足。腹飾獸面紋、聯珠紋。圈足有十字形鏤孔,底有折棱。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29


獸面紋爵
長流,短尾,流口處有1對較高的傘形柱。橢圓形腹,圜底,三刀形足外撇。是商早期爵向商晚期爵演變的過渡形式。腹飾獸面紋、聯珠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0


獸面紋扁足鼎
厚唇,折沿,口沿上一對小立耳,弧腹,圜底,下有三抽象的龍形扁足,龍口侈張托鼎腹。腹飾獸面紋、弦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1

雲紋鼎
斂口,厚唇,小立耳,深弧腹,圜底,腹下有3空錐足。腹飾1周粗疏的斜角雲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2


父乙觥
商代晚期(西元前13世紀-11世紀),這是一件器形和紋飾都很別致的盛酒器。觥蓋前端為一昂首而出的獸首,後端作牛首形,中脊為一小龍,前端獸耳後部各有一小蛇。器身周體飾鳳紋,主鳳特大,長尾逶迤,形態優雅。整器裝飾手法純熟靈巧 ,是商代晚期中較為獨特的作品。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3


四羊首瓿
商晚期(西元前13-11世紀),瓿是一種食器.此瓿大口,短頸,廣肩,深腹。肩部置羊首四具,間隔一鳥。腹部飾乳釘紋.圈足飾獸面紋,並有三方孔。整器體積宏偉,頗為壯觀。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4


黃觚
商晚期(西元前13一前11世紀),觚是飲酒器。此器喇叭口,高圈足,中間細腰可以把手。頭部飾三角形變形獸紋,中腹部飾兩組對稱的龍紋。尤為特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龍紋採用透雕的樣式,裝飾性極強,同時也顯示出極為高超的鑄造技術。圈足內銘有字,是作器者的氏稱。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5


龍紋扁足鼎
商晚期(西元前13一前11世紀),鼎是青銅禮器中的大類,在古代社會裏曾被用來"明尊卑,別上下",是統治階級劃分等級和權力的標誌。鼎有烹煮肉食,實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種用途。扁足鼎,傳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淺腹、圓底,下置三個龍形的扁足。每一個扁足既薄又寬,且兩面都有繁密而遒勁的龍紋,龍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撐點,使整個鼎有穩定感,從而增強了造型的氣勢。鼎的腹部飾長鼻獸紋,圖案結構別致協調。這件鼎從整體到局部的設計都很和諧,沒有其他不必要的裝飾堆砌,具有相當高超的工藝水準。高30.9cm,口徑16.3cm,重1.26kg。觚高體細腰,大口外侈,圈足。頸部飾蕉葉紋,腰部上方飾蠶紋,腰與足飾獸面紋。圈足上方有十字孔。足內刻二字銘文。“”代表某一氏族的族徽,表明此觚是族為其父輩名者所做的器物。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6

亞簋     商代
亞簋,通高22.4cm,寬26cm,重3.16kg。簋圓體,有蓋,蓋頂正中有一圓握,上有二穿孔,握兩旁各有一系鈕,與二穿孔在平行線上,深腹,腹兩側各有一獸耳,圈足較矮,且外撇。蓋邊、頸部及足上均飾夔紋組成的獸面紋,頸部正背兩面各飾一浮雕犧首。蓋、器有對銘,316字:己亥,王賜貝,在闌。用作父已尊彝。亞(音貫)。銘文記述,己亥這一天,王賞賜貝,在闌地。因此為父已做祭器。做器者的族名是。此簋造型普通,紋飾簡單,但商代帶蓋的簋較少,傳為河南洛陽出土。章乃器先生捐獻。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7


乳釘三耳簋  商代
乳釘三耳簋,通高19.1cm,口徑30.5cm,重6.94kg。簋圓體,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獸耳,高圈足。頸部飾目雷紋,腹部以鞭形雷紋作襯托,飾乳釘紋。耳上獸首採用浮雕手法,雕刻精緻,突出了裝飾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組成三組獸面紋。商代三耳簋較為少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8


癸簋  商代
癸簋,通高12.7cm,口徑12.8cm,重1.78kg。簋侈口,鼓腹,圈足。通體以雷紋作地,口沿處飾蕉葉紋,頸部飾浮雕獸首及夔龍紋,腹、足部飾獸面紋。器內底有二字銘文。“”為族徽。銘文表明此器是為族名為的先輩做的祭器。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39

亞鳥寧盉  商代
亞鳥甯盉,通高31cm,口徑12.5cm,重3.86kg。盉圓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蓋與頸有鏈相連,蓋頂有一菌形鈕。器身前有一管狀流,後有獸首鋬。蓋、頸部飾獸面紋一周,流飾蟬紋,鈕上飾火紋。鋬內有銘文6亞鳥甯從父丁為官名;均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親名父丁者。銘文記載有這個職官身份的三個族為其死去的父親名父丁者做此盉。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0


矢壺  商代
矢壺,通高34.6cm,寬24.5cm,重6.49kg。壺扁圓體,侈口,束頸,雙貫耳,鼓腹下垂,圈足。從口沿至足部共有6層紋飾,一、三、五層飾獸面紋,二、四、六層飾夔紋,雙耳飾獸面紋。通體以雷紋作地紋,整體紋飾細密華麗。壺內底鑄銘文,“為做器者的族名。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1


冊方斝  商代
冊方斝,高28.5cm,寬16.2cm,重3.12kg。平口,平蓋,方體,圓角,垂腹。平底,下有四個三棱尖足,足略外撇。蓋頂上有一雙鳥形鈕,鳥背向而立,蓋上飾獸面紋。口兩側各有一傘形方柱, 柱上飾齒形紋及雲雷紋,口下飾葉紋一周。腹部四面飾獸面紋,間飾八個倒置的夔紋,腹側有一獸形把手。足外側飾蕉葉獸面紋。該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穩重。腹部以雷紋為地,上面平雕獸面紋及夔紋,紋飾精美,細膩。斝體方者少見。器內底上的銘文,代表族徽。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2


父已角  商代
父已角,通高20.5cm,雙尾間寬16.5cm,重1kg。角口部雙尾呈凹弧形,圜底,腹側有一獸首鋬,三錐形足。腹飾獸面紋。鋬內有銘文父已兩字,表明做器者是為祭祀自己的父親父已而做此器。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3


父戊舟爵  商代
父戊舟爵,商代晚期,通高23cm。爵長圓腹,圜底,前流後尾,流側有傘形柱,獸首扳,三錐形足。器身起扉棱,兩面均飾獸面紋,輔以三角紋和雷紋。流外側有銘文父戊舟,一柱上有銘文作尊,表明是這件青銅器的所有者,為祭祀父戊做此爵。商周時期,既指一種盛酒器,又是對酒禮器的統稱(共名)。此件器物的銘文是第二種含義。此爵的流與柱上分鑄的銘文構成完整的內容,這在爵中十分少見。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4


子工萬爵  商代
子工萬爵,通高21.1cm,寬16cm,重0.76kg。爵圜底,有流,有尾,三錐足,口上有二菌形柱,腹上有一獸首鋬。口、流、尾下均飾蕉葉紋,腹部飾獸面紋。鋬內有銘文子工萬為爵稱,是貴族男子的稱謂;表示負責管理工匠;是族徽。此銘文表明這個氏族是承擔管理工匠之職的貴族。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5


亞方罍  商代
亞方罍,通高60.8cm,寬37.6cm,重20.8kg。罍方體,方口,有蓋,直頸,肩部兩側各有一獸首銜環,鼓腹,正背兩面各有一浮雕獸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獸首鋬,方圈足外撇。蓋、頸、腹、足上均有8條縱向凸棱,蓋作屋頂形,頂上有一鈕。鈕、蓋、腹部飾獸面紋,頸、肩、足部飾夔紋。蓋、器有9字對銘,蓋銘2行,器4行:亞(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彝銘文大意是:為祭祀歷代先王后妃及太子而做該器。是做器者的族名。

王正鵬:巧識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_图1-46

獸面紋甗  商代
獸面紋甗,通高80.9cm,口徑44.9cm,重40.02kg。甗侈口,雙立耳,三蹄形足。頸、腹部起扉棱。頸部飾由夔紋組成的獸面紋,腹部飾變形三角形夔紋。三足上部飾長有牛角的大獸面紋,下部飾弦紋三道。此甗花紋精細,型體高大,為青銅甗中之較大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王正鹏 2011-4-7 22:54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学海无涯。见识了。必几番拜读几番思考。这里面“文化”的学问非常深。多谢拿出来让我类见识。
多谢。

还没弄完呢
回复 今又是 2011-4-7 21:11
学海无涯。见识了。必几番拜读几番思考。这里面“文化”的学问非常深。多谢拿出来让我类见识。
多谢。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