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明代龍頭鳳尾泥金銅燈盞
王正鵬(土家族)/文/攝影
燈盞,自東漢時期起就出現了青瓷燈取代青銅燈具的說法,東漢前則是青銅器燈具一統天下的局面。六朝時期開始,燈盞造型上定型為油盞、托柱、承盤三個部分。自三國西晉以後,有越窯青瓷作托柱做成熊造型,在承盤下安三個獸形或是蹄形足。南朝燈盞無足,托柱很高。唐代是作為裝飾物,造型常為碗碟狀,內壁有一圓環。宋流行各具特色的陶瓷燈,而承載“汝、官、哥、定、鈞”五大窯瓷的盛世輝煌。明代式樣變化多端,有一種燈盞上部似一把帶蓋小壺,下為盆式托座,燈芯從壺嘴插入壺中,造型新穎別致。
龍頭鳳尾是吉祥之物,在宮廷早在先秦之前就流行了,燈盞作為裝飾物則在唐代盛行,雖有宋代瓷器充實裝飾燈盞,在明代就更具藝術與民俗的造型了。筆者今發現兩隻明代泥金龍頭鳳尾銅燈盞,高約1.7米,龍頭至鳳尾約0.9米,正面龍嘴中托出一燈盞,鳳尾頭頂有三冠,通體銅質泥金,造型美觀古樸典雅,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