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
王正鹏(土家族)/文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在五代十国为独立郡国,区域辖澧阳国(今石门县、桃源县、慈利县、桑植县、大庸县、永顺县等地),扼交通要塞襄涪驿道陆路,及沅水、澧水交通要冲,以茶叶、陶瓷、青铜器、木器、竹器、棉麻织品而获利益民,建国起止时间为(924~963)年间,历五帝。在慈利县境内创建了无以论比的诛山御窑柴皇窑(950~960)瓷器,在慈利县创制了御用酒壮阳酒,在石门县安溪创建了贡品茶膏御用茶叶。所有茶叶与酒具用诛山御窑制造的瓷器做为包装物品。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开国皇帝高季兴(858~929)武信王,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开国皇帝。高季兴(858~929)早年曾为朱温(852~912)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852~912)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昭宗李晔(867~904)有功,被授予“迎銮毅勇功臣”称号,迁宋州刺史。随朱温(852~912)扫荡青州,累功升至颍州防御使。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温(852~912)称帝,任命高季兴(858~929)为荆南节度使。后梁乾化四年(914),被封为渤海王。后唐(923~936)灭后梁(907~923)后,高季兴(858~929)向后唐(923~936)称臣,并亲自入朝觐见。后唐同光二年(924),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885~926)封其为南平王。高季兴(858~929)在荆南,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荆南天成元年(926),高季兴(858~929)截获蜀地入朝贡物,又向后唐(923~936)索地,妄图扩大地盘。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罢黜高季兴官爵,发兵征讨。高季兴(858~929)不敌,辖地日蹙,遂向南吴(902~937)称臣,被封为秦王。荆南天成四年(929),高季兴(858~929)病死,其子高从诲(891~948)继位,重新向后唐(923~936)称臣,因此后唐(923~936)追封高季兴(858~929)为楚王,谥号武信。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第二任皇帝高从诲(891~948)文献王,字遵圣,南平武信王高季兴(858~929)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第二任皇帝。高从诲(891~948)初仕后梁(907~923)。高季兴(858~929)建立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天成三年(928)十二月十五日,被后唐(923~936)册封为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皇帝高季兴(858~929)长子高从诲(891~948)嗣位。由于高季兴(858~929)在位末期曾与后唐(923~936)决裂,并向南吴(902~937)称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从诲(891~948)嗣位后,回归向后唐(923~936)称臣,为后唐任(923~936)命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长兴三年(932),被封为渤海王。后唐闵帝李从厚(914~934)应顺元年(934)被改封南平王。荆南国(又称南平国、北楚国)地狭兵弱,但因位处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区向中原政权的进贡,只要经过荆南国(又称南平国、北楚国),高季兴(858~929)、高从诲(891~948)父子就会款待使者,掠夺财物,等到对方加以款待或赞赏,就把财物归还,而且还不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丢脸。后来后唐(923~936)、后晋(936~947)、辽国(907~1125)、后汉(947~950)先后据有中原,南汉(917~971)、闽国(909~945)、南吴(902~937)、南唐(937~975)、后蜀(934~966)皆称帝,高从诲(891~948)为求赏赐向他们都称臣,所以各国都叫他们为“高赖子”或是“高无赖”。乾祐元年(948),高从诲(891~948)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谥号文献王,其子高保融(920~960)继位。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第三任皇帝高保融(920~960),字德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891~948)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第三任皇帝,(948~960)年在位。乾祐元年(948),高从诲(891~948)去世,高保融(920~960)继位。高保融(920~960)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勖(924~962)决断。高保融(920~960)在位时期,称臣于后周(951~960),并曾劝说南唐(937~975)、后蜀(934~966)向后周(951~960)称臣。建隆元年(960),北宋建立后,高保融(920~960)愈发恐惧,因此一年内三次向北宋进贡。同年高保融(920~960)病逝,死后追赠太尉,谥号贞懿王(一作正懿王)。因其子高继冲(943~973)年幼,故遗命其弟高保勖(924~962)继位。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第四任皇帝高保勖(924~962),亦作高保勗,字省躬,文献王高从诲(891~948)第十子,贞懿王高保融(920~960)同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第四任皇帝,(960~962)在位。建隆元年(960),高保融(920~960)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943~973)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924~962)继位。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勖(924~962)因病去世,被宋朝赠侍中。遗命其侄即高保融(920~960)之子高继冲(943~973)嗣位。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末代皇帝高继冲(943~973),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皇帝。为高保融(920~960)之长子,高保勗(924~962)之侄。高保勗(924~962)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宋军假道平国,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城巷,高继冲(943~973)只得纳地以归,南平国(924~963)灭亡后,宋朝一度任命高继冲(943~973)为荆南节度使。不久,高继冲(943~973)举族归朝,被改命为武宁节度使(约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一带)。开宝六年(973),高继冲(943~973)于武宁节度使任内去世,赠侍中。高继冲(943~973)镇守彭门(今江苏省徐州),政事委诸僚佐,然有德政,因此被百姓请求留葬当地,但不被宋太祖允许,享年31岁,葬处不明。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高氏皇族成员:
高保勋,高保勖长兄。
高保正,高保勖次兄。
高保绅,曾出使后周(951~960),居慈利县,其后裔为慈利县高氏起源之一。
高保寅,高保勖之弟,曾任检校司空。归顺北宋后,担任光化军节度使。
高保绪
高保节
高保逊
高保衡
高保膺
高保勖侄子
高继充,高保融之子。归顺北宋后,官至归州刺史。
高辅政,高保寅之子,北宋进士,官至秘书丞。
高辅之,高保寅之子,北宋进士,官至太常丞。
高辅尧,高保寅之子,北宋进士。
高辅国,高保寅之子,北宋进士。
南平国(又称荆南国、北楚国)高氏皇帝及皇族成员墓葬不明,或者历代被盗,出土器物不明,为考古史上遗案。
地上不可移动文物遗址较多,无保护措施,有“荆南”字迹出现在今慈利县境内。
见正史文献欧阳修(1007~1072)撰《新五代史·卷六十九·南平世家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