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
王正鹏(土家族)/文/摄影
[独立考古学者王正鹏] 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土家族,布本,设色,通高93.00cm,宽67.00cm,画心纵83.00cm,横57.00cm。唐天立收藏。
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绣成,这种唐卡坚韧耐用,不易毁坏。刺绣唐卡包括苏绣唐卡、粤绣唐卡、蜀绣唐卡、湘绣唐卡四大名绣唐卡,也包括藏族刺绣唐卡、堆绣唐卡,更包括土家族刺绣唐卡。
土家族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是在幏布上用黄金丝、蓝色线、黑色线、灰色线、赤色线等以绘、刺、绣、染等工艺刺绣成乐王菩萨,乐王菩萨坐在两座山前,山外有云彩及雾气,又有山峦,门楼隐于云彩与雾气中。乐王菩萨的左面、右面、后面各置一宝瓷瓶,真实的记载了慈利县晚唐(758~908)时期诛山御窑生产的瓷器,又详实记录了慈利县晚唐(758~908)时期乐以生产长生不老药酒、仙丹,用瓷器装载随时随地过着享受长生快乐的修仙神景。
西夏(1038~1227)时期藏族刺绣《上乐金刚》唐卡,绘上乐金刚双身像,金刚全身裸露,头戴五釉搂冠,面部和身躯呈蓝色,面有三日,直鼻大耳,双臂拥抱明姐,左手握金刚铃,右手持金刚柞,双腿弓立,双脚各踩一仰伏状魔。金刚身桂五十个釉搂,胯下环绕虎皮,佩戴项圈、臂圳、手锡、脚锡和披巾等饰件,身后有头光。明姐全身裸露,面部和男躯呈红色,面向金刚,左臂搂抱金刚脖颈,左腿与主尊右腿相并,右腿盘绕主尊腰际,明姐头亦戴五釉搂冠,颈部佩戴釉搂串珠,饰樱咯、臂训和腕锡,右手上举执双叉勾刀。仰伏两魔下面为仰覆莲花台。金刚身后有红色半圆形身光,内圈绘金色火焰纹,外圈以浅蓝色衬底,绘有佛木生故亭人物及鹿、玉兔和花草图案。西夏(1038~1227)时期藏族刺绣《上乐金刚》唐卡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代永乐(1403~1424)时期藏族刺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唐卡》,201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刘益谦(1963~?)以3.48亿港元收藏。
关于唐卡绘画的学术争议:唐卡,一是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学者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提出。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认为唐卡源于印度古老宗教布画“钵陀”,随佛教传入中国西藏。“钵陀”与中国汉地绘画不同主要在于画布,中国汉地绘画多为纸和绢,“钵陀”则以“棉布”为底,这与唐卡画布一致。此外,唐卡绘画中曼荼罗画为正方形画布、佛像画画布长宽比例为4:3,这都与“钵陀”相同。二是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释迦牟尼·水晶宝镜》书中所载:法王松赞干布(617~650)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此为西藏学术界对于唐卡起源之说。三是唐卡是由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布画继承发展而来。苯教僧侣实用便携布画以便传教布道,后被佛教所用。四是中国学者谢继胜(1957~?)提出,唐卡受中原绘画的影响产生。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他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演变而成”。
四种唐卡学术起源争议,及苏绣唐卡、粤绣唐卡、蜀绣唐卡、湘绣唐卡四大名绣唐卡,藏族刺绣唐卡、藏族堆绣唐卡完全不能解释清楚《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土家族刺绣唐卡。唯一接近的有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提出“棉布”为底,谢继胜(1957~?)提出“汉地卷轴画”方式,可以从材料“棉布”解释土家族的“幏布”, 可以从方式“汉地卷轴画” 解释土家族刺绣《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唐卡。
从藏族刺绣《西夏上乐金刚》、《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唐卡》唐卡,无法读到藏族刺绣《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唐卡的绘画轨迹,也无法读到“汉地卷轴画”的趣味,这就是土家族刺绣《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唐卡奇妙所在。
土家族刺绣《晚唐金丝刺绣乐王菩萨》唐卡,是研究唐代慈利县诛山御窑瓷器的见证物品,也是研究唐代慈利县土家族刺绣的化石级物证,更是研究唐代慈利县人们宗教信仰活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