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道教-护法战神

已有 2882 次阅读2017-10-19 08:25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道教-护法战神

王正鹏(土家族)校注

道历4714年丁酉年八月廿九日

道教,是中国人认识世界万象的源泉,包含了天文地理人物万象的记载。

四圣真君

出自隋唐(《道家金石略》,《四圣延祥观碑铭》)的四位神话人物,包括天蓬元帅,天猷副元帅,真武将军,黑煞将军。四圣之奉,著于隋唐”(《道家金石略》,《四圣延祥观碑铭》)天蓬元帅,天猷副元帅,真武将军,黑煞将军。”(《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天蓬紫微大帅万神祖宗,天猷副元帅游行太空,黑煞大圣尧火斩凶,真武角将乞水玄酆。”(《太上三洞咒经》卷五)宋代以来,黑煞将军为朔圣保德真君所代替或合二为一。其全称:天蓬大元帅真君、天酞副元帅真君、翊圣保德储庆真君、真武灵应佑圣真君。(《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九)亦称北极四圣北方四元帅北极天蓬八十一军大元帅、护国消魔真君、证果法云普复天尊;北极天猷大元师普化天帝、证果冲和应善天尊;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储庆保德真君、证果游行三界天尊;北极佑圣真武大元帅、玄天元圣仁威上帝金阙化身、证果终劫济苦天尊。”(《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琼魁元帅天威天蓬,威灵炁焰万神祖宗;明元副帅天猷天雄,自号慧奕诸天齐功;翅圣大神天灵大冲,内讳拓摇斩邪灭踪;真武大圣天武天童,内名玄武严摄北部。北极四圣,显灵威雄,下游尘世,上登玉窿,坐南斗内,立北斗中。”(《太上三洞神咒)卷五)又作为四方上帝,天蓬苍天上帝,天猷丹天上帝,翊圣皓天上帝,佑圣玄天上帝。”(《无上黄箓大斋立咸仪)卷五五)

天蓬元帅

北极天蓬元帅是四圣之首。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赵宜真(?~1382)撰《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帅及十二元神为嗣教外台卿,别有神局,是阴治之有司,号北极驱邪院,如世之殿师,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阴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举仙官为任,使拯治阴魔,禁御万杀,承阳宣化,保宁山川,生育万汇,皆荷道化。,赵宜真(?~1382)撰《道法会元》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帅三头六臂,赤发,绯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结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钟;又左一手执斧钺,右一手结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剑,领兵吏三十六万骑,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剑,乘北方太玄煞气、黑气,气中有五色气,从空降坛。,《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亦述天蓬英武仪貌:三头六臂,执钺斧、弓箭、剑、铎、戟、索六物,身长五十丈,黑衣玄冠金甲,领神兵三十六万众。天蓬一名,本为星宿神之称。赵宜真(?~1382)撰《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即是以天蓬为北斗九宸之首辅,主四时八节、阴阳造化之政。

      道书中首载天蓬者为(宋)陈景元(1258)撰《上清大洞真经》卷二,但已演变成为道教存思之身神。文中曰:次思赤气从兆泥丸中入,兆乃口吸神云,咽津三过,结作三神,一神伏如天蓬大将,二神待立。,并附有存思图,其天蓬大将双手抱于胸前,身披金甲,面容英俊,其形象和善可亲,乃人体脑部泥丸君的化身。赵宜真(?~1382)撰《道法会元》卷一七一曰:北斗七晨,一曰九星。泥丸九宫中有帝席,魂神魄灵,分化列位,隐名曰天蓬,亦曰太微神。事见《上道禁经》、《三匝斗内文》、《紫庭秘旨大洞天书》也。,凡欲修持天蓬大法,须平旦入室朝修,未出户之时,以净水一钟,安神尺于水钟之上,俱置天蓬元帅真形前。次安九天宝印,在水钟下。然后二手结元帅印,存见五脏分明,六甲五脏分明,六甲六丁待卫。次存九晨自北方玄虚中来罩兆顶,紫气出于泥丸后户。盖于泥丸中有天蓬大元帅,长九尺,存之分明良久。先叩齿九通,念净天地神咒。又叩齿五通,念天蓬安神咒,咽津五过。毕,再叩左齿,撞天钟;后叩右齿,鸣天磬;次叩中间二齿,击天鼓,各七通。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随咒绝其影响矣。用印封锁鬼洞,伐戮蛟螭,通达章词,无截遏之侮,吞佩贴镇,有起死之功。由此看来,这位天蓬元帅不仅可以养护身心,亦是辟鬼驱邪的猛将,于是从北斗星神、泥丸身神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护法,影响随之愈巨,其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神尺、天蓬大法遂流传千年,威力甚大。

天猷元帅

天猷元帅,北极四圣中排名第二位。(宋)撰《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圣妙经》说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雄风,猛雾飕飕,真气宛转,星斗回周,千神自朝,五岳巡游,金童鼓吹,玉女歌讴,名列金阙,位镇丰幽,苍禽狮子,巨海蛟虬,三十万兵,从我周游,逢妖即斩,遇鬼皆收,人遭尤善,祟遇无休,降临福气,涤荡无忧。”, 赵宜真(?~1382)撰《道法会元》卷一七四谓其主治元景丹天府,领玄都蛟龙金龙驿吏万千,执印施符,救助万民,气浊者以印上之,灵散者以符助之,亦可镇山川大泽魔鬼群集之所。,《太上三洞神咒》卷五亦曰:紫微之敕,运动灵文,降行天地,帝君天蓬,紫微大帅,万神祖宗,天猷副帅,游行太空。

翊圣真君

翊圣,谓辅佐天子。玄武信仰之兴盛和玄武神地位之提高始于宋代。盖因北宋开国之初,即受到北方外族契丹、辽国的威胁,为了提高防御入侵的自信心,乃乞灵于北方大神玄武的护佑。据杨亿(9741020)撰《谈苑》载,开宝中,有神降于终南山,……”,言:我天之尊神,号黑煞将军,与真武、天蓬等列为天之大将。太宗即位,筑宫终南山阴。太平兴国六年(981),封翊圣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加号翊圣保德真君。与真武(玄武)、天蓬、天猷并为天界大将军,这位翊圣元帅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为护佑宋室的大神。据王钦若(9621025)撰《翊圣保德传》记载,建隆初年(960)太宗命于终南山中筑上清太平宫,每逢三元、诸圣诞节,致醮祀神。于是翊圣真君经常降临,为人祛殄驱怪,灵验不可胜纪。故官吏民众不远千里,或驰诚遥祷,或斋洁朝拜,以祈真受,时有所闻。大抵多随其性习,加以训助。人臣依于忠,人子依于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贪酷者警以要道,词甚平易,颇叶音韵。,如降言曰:尽力事君以为忠臣,浊财勿顾,邪事莫闻,整雪刑狱,救疗人民,动合王道,终为吉人。积愆为咎,必有沉沦。众生本无形之性,配有形之躯,旷劫以来,不能自悟,自有无极世界不夜之乡,混合太虚,杳冥同理。凡此类降言,内容涉及广泛,有讲修心观空,有论炼气养生,有劝善君臣民众,充分显示了道教度人济世的一贯作风,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与祭礼。

      宋以后尊为四圣。四圣中的第三位就是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宋)撰《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说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天庭位列,总三洞五雷之号令,掌八天九地之权衡,悯造化之枢机,僚真仙之将吏,无邪不断,何鬼敢当。摄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华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杀咒》曰:走符摄录,绝断鬼门,行神布气,摄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将军,雷公霹雳,电激风奔,刀剑如雨,队仗如云,手把帝钟,头戴昆仑,行绕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许拒逆。”, 赵宜真(?~1382)撰《道法会元》卷一七五谓翊圣元师主治元照灵虚府,有元照灵虚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斗符传世。《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杀神符,并曰:若黑杀真君闻龙蜃触符,即亲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纸书佩之,不受水厄,大辟水怪,亦能镇宅,除灾驱怪。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即玄天上帝,或真武、北极真君。真武即北方之神玄武,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护神。元始天尊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因此玄天上帝又为主持兵事的剑仙之主,地位仅次于剑仙之祖广成剑仙。真武兴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时地位更加显赫。有关真武的传说中,又皆称龟蛇乃六天魔王以坎离二气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蹑于足下,成为其部将。后世称之为龟蛇二将。玄天上帝每每斩妖锄魔都御剑出行。武当山为玄天上帝的圣地。

     玄帝真武者,盖起于宋代羽客之言,即(南齐)严东《元洞玉历记》(《三教搜神大全》一引)所谓元始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上赐玄帝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下降凡世,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是时魔王以坎离二炁,化苍龟巨蛇,变现方成,玄帝神力摄于足下,锁鬼众于酆都大洞,人民治安,宇内清肃者是也,元尝加封,明亦崇奉。此传所言,间符旧说,但亦时窃佛传,杂以鄙言,盛夸感应,如村巫庙祝之见。初谓隋炀帝时,玉帝当宴会之际,而忽思凡,遂以三魂之一,为刘氏子,如来三清并来点化,乃隐蓬莱;又以凡心,生哥阇国,次生西霞,皆是王子,蒙天尊教,舍国出家,功行既完,上谒玉帝,封荡魔天尊,令收天将;于是复生为净洛国王子,得斗母元君点化,入武当山成道。玄帝方升天宫,忽见妖气起于中界,知即天将,扰乱人间,乃复下凡,降龟蛇怪,服赵公明,收雷神,获月孛及他神将,引以朝天。玉帝即封诸神为玄天部将,计三十六员。

      玄武的人格化过程是漫长的,最终完成于北宋。道士们将玄武形象描述为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净乐国王太子,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出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白日冲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不仅以其深刻的哲理启示着后人,同时也在暗示着人们,玄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紫气元君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铁杵磨针点化他,他将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风餐露宿的折磨而功亏一篑。

      在北宋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玄武从动物崇拜到人、再由人到神的塑造。到了南宋,玄武地位、神格逐步升级,历代皇帝屡加圣号,崇奉至极。武当山也由此形成了以崇奉玄武为主要特征的武当道教。自宋代起,几乎历代的封建皇帝都极力推崇玄武,扶植武当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当道教从兴隆走向鼎盛,武当山成了全国最大的道场。要说各代皇帝推崇玄武的原因,则要讲讲玄武升天后的作为。玄武升天后,道教传说中的彼岸世界——天界里,魔妖迭起,打斗厮杀。元始天尊在天宫中说法传道时,黑毒血光秽杂之气都冲进了南天门。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玄武镇魔除妖。玄武以其勇猛,率三十万天兵天将一夜之间降伏了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对他那次出征战绩的评价。打那以后,元始天尊就命玄武镇守北方,并要经常下降到人间普福生灵,操扶社稷。北极四圣的最后一位即真武元帅。(宋)撰《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谓他乃虚危分宿,壬癸孕灵,化身自金阙之尊,居位极玉虚之奥。玄妙极至,奚止于辅正除邪;正一所生,岂但于消魔护国。保劫终而制劫始,护群品而掌群仙,勇果全才,威神备德。其《真武咒》曰:干元有将,顶戴三台,披发圆象,真武威灵,助吾大道,龟蛇合影,身如山岳,四气朗清,金光赫赫,努目光明,牙如剑树,手执七星,天魔外道,鬼魅妖精,见吾为血,化为紫尘,魁罡正气,是吾本身,天符通现,大保乾坤。随着民间对真武崇拜的日益普及与高涨,真武元帅后来又升格为玄武大帝、玄天上帝,成为与紫微大帝同格的大神。

龟蛇二将

传说,真武来到武当山修炼,把鞋子和袜子脱到一边,日夜盘坐在禅椅上,一动也不动,静心诵道念经,不吃饭,也不喝水。真武不吃不喝,这可苦了肚子和肠子。肚子和肠子相互埋怨,争吵不休,闹腾得真武坐立不安,不能修炼,也不能念经诵道。真武一怒之下,破腹开膛,把肠子和肚子一把抓出来,叭哒一声,扔到了背后的草丛里。真武这才安静下来。肚子和肠子藏在草丛里,日夜听真武念经诵道。经咒入髓,道法附身,变得能说会道,善飞善跑,上天入海,神通广大,变化无穷。一天,肠子哧溜一声拱进真武的袜筒里,在地上打了三个滚,哟!肠子变成一条满身披鳞甲的大蛇。肚子拿过真武的鞋子朝背上一盖,也打了三个滚,嗬!变成一支铁壳大乌龟。从此,真武就没鞋子袜子穿了,打起赤脚来。

     龟蛇溜下了武当山,见到百姓的猪羊,三口两口就吞了,看到农人的牛马,几口就吃了,最后连人也吃起来。一次,它俩为争一头豹子吃,打得天昏地暗,民不得安。这时,真武已修炼成神,见龟蛇这般胡闹,就驾祥云,挥宝剑,去收伏它们。真武大帝大喝道:龟蛇伏降,胆敢不从,定斩不饶!,龟蛇尽管是真武大帝肚肠变的,但已得道成精,哪里肯听。它们张牙舞爪,扑上来就和真武大帝厮斗。真武大帝怒发冲冠,挥起宝剑照龟背当当当斩了数下,龟背金光四射,只留下几道印子。从此以后,乌龟背上就有了花纹。蛇趁势哧溜一声扑上来,死死缠住真武大帝,真武又一挥宝剑,轰隆隆一声巨响,五根撑天柱应声而倒,只见天的一下塌下来,顿时把龟压扁了。同时,撑天柱变成了绳子,捆住了蛇的脖子,越捆越紧。从此以后,蛇的脖子就变得细细的了。龟眨眨眼睛,回头一看,背上压的并不是天,而是真武大帝踏的一只脚。蛇也转转自己的脖子,见并不是撑天柱变的绳子,而是真武卡着的大手。这一下,龟蛇才殃了劲,撇着嘴巴,洒着泪珠,苦苦哀求真武大帝饶命。龟蛇二将真武看龟蛇是自己肚肠变的,又武艺高强,也归顺了,就收它们作为自己的坐骑,并封为龟蛇二将。从此,真武大帝就履龟蛇,邀游九天巡视。

      龟将军邪念未收,表面佯装老实,背后继续干坏事,经常趁真武大帝闭目养神,偷吃仙物供果;又常常变成花花公子,溜出仙宫,吃喝嫖赌,为非作歹,干尽坏事。这样天长日久,被人们告到了真武大帝那里。真武大帝半信半疑,便留心观察,想弄个水落石出。有一次,真武大帝闭目养神,佯装呼呼扯长鼾。龟将军以为他已睡熟,头一伸,一口把个大仙果吞进肚子里。真武大帝就势一脚踏下,那仙果就从龟将军的肚子里咕嘟一声滚出来。真武大帝大怒道:乌龟!你偷吃了多少仙物,统统给我吐出来,干了多少坏事,老实向我招来。,龟将军哭丧着脸说:我实在吐不出来,说不清楚啊!,真武大帝心想:龟将军虽是我肚子变的,但败坏天风,触犯天法,岂能饶恕。于是举起宝剑,地一声,龟将军的脑袋应声落地。真武大帝就势一脚,把龟头龟身踢到紫霄宫背后。又令蛇将军缠到龟身上,逼着龟将军往外吐。真武大帝指着龟将军说:你什么时吐光说尽了,我再把头给你安上。从此,紫霄宫后那个大乌龟就没有脑袋了,天天从脖子里吐水。有时龟不想吐,蛇将军就揍它。这一揍,雷声隆隆,暴雨如注,龟将军吓得连忙吐水,只听得龟脖子里咕噜噜发响。因乌龟不好好吐,所以永远吐不完,龟头也永远不能再复原了。

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其神十二位,道经中说他们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将,干宝(283351)撰《搜神记》载:元始命玉皇上帝阵诏,喝玄武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丁甲之名来源于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为阴,盖为女神,甲神六位支为阳,盖为男神。(明)王圻撰《续文献通考》:丁卯等六丁,阴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阳神玉男也。六丁六甲神位虽小,但在道教中却非常重要,经常被道士所役使。范晔(398445)撰《后汉书·梁节王传》记载,汉代方士已经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斋醮,然后召六丁神,可使致远方物,乃知吉凶也。梁节王曾用这种方法来占梦 范晔(398445)撰《后汉书·梁节王畅传》:性聪惠,然少贵骄,颇不遵法度。归国后,数有恶梦,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梦,橱数使卡筮。注曰: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甸中,则丁卯为神;甲寅甸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韩愈(768824)撰《调张籍》诗曰: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唐)张万福(712)撰《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阴阳翕辟,万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纲纪也。南宋王契真编《上精灵宝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如今《道藏》中存有《灵宝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祷秘法》,且《灵宝六丁秘法·后序》中称六丁能长能短,能有能无。道教还有一种六甲符箓,用来驱恶驱耶。《云笈七羲》卷十四称:若辟除恶神者,书六甲、六丁等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后来此就演变成六丁六甲神。魏徵(580643)撰《隋书·经籍志三·六甲贯胎书》。谓妇女身怀胎儿。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这种说法也不能排除其正确性。

六丁为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为阳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华光大帝

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马王、马神、水草大王、水草马明王等。三只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本是佛殿灯芯,因听经日久,化为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阴、火之魂。独龙大王在雷音寺寻衅,华光将其烧死,被如来罚去投胎。华光先投马耳山,后投彤华宫,在火德星君家降生。3岁因私闯斗牛宫放跑风之桃、火之桃二判官,而遭到紫薇大帝诛杀,华光一灵不散,得金砖、火旗、火鸦,收神荼、郁垒(即千里眼、顺风耳)将功折罪。敕封五显灵官,主持分龙会,因得罪日值官邓化而反下天庭,为荡魔天尊所擒,受到招安。传说中看,华光天王也是个不安分的散仙,性格火爆不羁,倒也符合火神的身份,照旧例,华光天王,不如叫马天君。据道书记载,华光大帝先投胎于马氏金母。(宋)《三教搜神大全》介绍,马灵耀曾经三次显圣,降五百火鸦,杀东海龙王,为救母亲大闹地狱,后来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将才,封他为真武大帝部将,护法天界。《五显灵宫大帝华光天王传》中描述马灵官善于用火。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后来民间又把他视作火神,每年农历九月廿八日,粤剧艺人们都会举行隆重拜祭华光帝仪式,以祈福避灾,俗称华光诞。祈求免除火灾,长年康顺。专门奉祀华光大帝的庙大多称华光庙,但也有马王爷的神像塑在城隍庙中加以祭扫的(明)罗懋登《三宝大监西洋记》中描绘马元帅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称元帅二华光、眉生三眼照天堂。头戴攒顶帽,五金砖在神儿藏。相传,华光大帝的神诞是农历九月十八日。

    大约在明朝前期,华光大帝马灵官又化为王灵官。关于王灵官的行略,干宝(283351《搜神记》、翟灏(?~1788《通俗编》都有记载,本名王善,宋徽宗(11001125)时人,原为术士,后曾从蜀人萨守坚(12271297)受符法,为林灵素(10751119)再传弟子。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朝永乐(14031424)中封为隆恩真君,并敕建天将庙。宣德(14261435)中改为火德观。道观中多塑王灵官像,形象奇特,赤面、三目、披甲执鞭作为镇守山门之神。华光大帝,俗称火神爷。忌火的粤剧伶人奉华光大帝为祖师爷,凡新戏台落成、开新戏或戏班出外演出必祭拜华光大帝。在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是华光大帝的诞辰,粤剧戏班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师活动。时至今日,许多粤剧艺人仍保留着过华光诞的习俗。

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罗汉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吴承恩(15001582《西游记》中王灵官曾与三十六部雷界正神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交战数十合,未分胜负。

     张廷玉(16721755《明史·礼志》称,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王灵官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中,以周思德能传灵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14261435)改庙为大德观,封二真君。成化初,改观曰显灵宫。夫萨真君之法,因王灵官而行。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德而显。而其法之所自,又皆林灵素辈所附会。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并金鞭,准其阴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观察无遗,竟无过错可归咎于萨真人。后至闽中,拜萨真人为师,誓佐行持。萨真人乃以易其名,改王恶为王善,并且奏告天庭,录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又称豁落灵官。

      明朝永乐(14031425)年间,杭州有个名叫周思德的道土,因为会使王灵官元帅的法术,名声显赫于京师。据李调元(17341803《新搜神记·神考》王灵宫条记周思德灵官法,知祸福先,皇帝朱棣(13601424)数试之,无爽。以至招弭除,神鬼示鬼,逆时雨,远疾,无所不能。于是永乐皇帝为王灵官在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以把萨真人和王灵宫。里面塑二十六天将,以王灵宫为首。不久,永乐皇帝便得到了一个世传的灵官藤像,藤像份量很轻,永乐皇帝将其放入寝宫,崇礼朝夕,如对宾客。永乐帝雄武而有大略,征战一生。每次出战,都要带上灵官藤像,作为军中的保护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时,忽然藤像重得抬不动了。永乐帝祷告,答曰:上帝有界,止此也。,不久,永乐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最终病死在返京途中。可见在称史笔记中,神明灵验的的故事不胜枚举,亦表明灵官信仰的深远。宣德年间(14261436)明宣宗将天师庙改为火德观,并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并加封为玉枢火府天将,又在现内建崇恩殿、隆恩殿。成化年间(14651488),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改观为宫,称之为显灵宫,四季为二神更换饱眼,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复换新饱服,珠玉锦绣,所费不惜。每年的万寿圣节(皇帝生日)、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显之日(九月廿三;六月十三;六月廿三日),派遣官员前往致祭。从此以后,先天大将火车王灵官,就取代了华光火车马灵官,成为道数第一殿的护法主神。

玄坛真君

玄坛真君,即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终南山下西安周至县赵大村人,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相传为武财神。在许仲琳(15601630《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后来,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如今道教主要把他作为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盖因其曾为张天师守护丹室,后来民间还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作为门神,镇邪祈福。关于其来历,前已有介绍,其所司之职中,除了有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一项,还有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之功能。

      张道陵(34156)天师入鹤鸣山精修时,上天命赵公明为其护法,并使其骑黑虎,守护丹室。张天师炼丹功成,分丹使赵公明食之,遂能变化无穷,形似天师。张天师命其守玄坛,所谓玄坛,即道教之斋坛。赵公明因而被天帝封为正一玄坛赵元帅,故又称其为赵玄坛。因其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他在许仲琳(15601630《封神演义》中成为财神,是源于元明朝之间的(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描绘赵公明形象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黑而多须,跨虎。这正是后世所供武财神赵公元帅的典型图像。书中又称其授正一元帅,手下有八元猛将,六毒大神,还有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二十八将等。又称他能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镶灾,功莫大焉。

      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以加强财源福辏之效果。中国历史上关于赵公明财神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是终南山人,商朝武官……有的说他是氐羌人,叫杂谷明,是淘金能手……晋代干宝(283351《搜神记》中,赵公明是冥神,是收瘟布疫的五瘟神之一;(宋)《三教搜神大全》中,赵公明是头戴铁冠,手持铁鞭,黑面多须,胯黑虎,剪恶扬善的神人;也有传说,赵公明是雷神,是四元帅之一……事实上,赵公明是青城大面山烁罗鬼国大巫师,在传说中的西蜀六大鬼国中,烁罗鬼国最为强盛。汉末,张道陵(34156)入川,在青城山收服六大鬼帅,赵公明随张道陵(34156)创立了道教,担任道教正一玄坛元帅,职守库廪钱粮,负责巡山守护丹坛。赵公明羽化后,大面山改称赵公山,人们在山上筑赵公明衣冠墓,称公明墓地为王玟岭,王坟岭旁有赵公祖庙。岁月沧桑,赵公山上的宫观庙宇受到损毁,现仅存祖庙残基石刻;赵公山至今尚有赵公明得道的一捆柴、赵公明修真悟道的琼楼仙室洞,赵公明设坛驱邪、除瘴的古银杏,古祭台遗址,有赵公明的结义姊妹金霄、银霄、玉霄三霄坟。由于赵公明的人物传说历史跨度最大,社会影响最广泛,许仲琳(15601630《封神演义》把历史传说和道教历史编纂在一起,在许仲琳(15601630《封神演义》中赵公明是西蜀峨眉山道士,有黑虎、铁鞭和百发百中的定海神珠、缚龙珠等法宝,他助纣为虐,被姜子牙用桃木巫术致死。姜子牙受元始天尊之命封神,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招财、纳珍、招宝、利市四大财神真者,成为中国第一个财神爷。

岳元帅

在中国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其声名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一首《满江红》至今仍为人们所广为传颂。死后,人们即祀之为神,岁时奉供。据丁传靖(18701930《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五引(元)程棨《三柳轩杂识》曰:太举夺士之神,岳候也。,可见宋代将其奉为土地神,地位不太高。而(宋)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则视岳飞(11031142)为张飞(168221)、张巡之后身。至近代,又有说其为东岳速报司之神者(见李家瑞(18951975《北平风俗类证·岁时》)。据脱脱(13141355《宋史·岳飞传》载,宋孝宗赵昚(11271194)赐号为褒忠 宋宁宗赵扩(11681224)嘉定年(1211)封其为鄂王。又据[]1637《汤阴县志》记载,宋理宗赵昀(12051264)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道教称岳飞(11031142)为元帅,列为护法元帅之一。民间也有将其视为门神加以敬奉。人们普遍敬仰岳飞(11031142)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赞颂他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更同情他告冤而死于盛年,所以水远怀念他,奉其为神,立庙祀奉。因为他生前是抗金的大元帅,所以他成神之后,人们仍称之为岳元帅。据丁传靖(18701930)撰《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五引(元)程棨《三柳轩杂识》日太学守土之神,岳侯也。可见宋代将其奉为土地神,神位不算太高。旧时道士设坛驱妖降魔时,总要召请各路有法力的神明,而在所请的诸神中,最常见的神祗就是岳元帅。此外,民间还有以岳飞(11031142)为关羽(162219)转世之说,旧时北京有双帝庙合祀二位。据脱脱(13141355《宋史·岳飞传》载,宋孝宗赵昚(11271194)赐号其为褒忠。又据[]1637《汤阴县志》记载,宋理宗赵昀(12051264)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明代祀祭岳飞十分盛行,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景泰时(14501457)特封赐庙额为精忠。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一些道经中列岳飞为护法元帅之一,民间也有将其视为门神加以祀奉的。如今杭州有岳王庙和岳飞(11031142)墓,其故乡河南汤阴也有宏大的祠庙,瞻仰者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温元帅

温元帅是东岳十太保中的第一太保,影响最大,也最忙。他还兼任道教护法将神,他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一身数职,非常的累,影响也最大。温元帅姓温,名琼。字子玉,后汉东瓯郡(浙江温州)人。父亲温望是位儒生,憾于没有后代,以为非孝也,遂与夫人张氏祷于后土娘娘。当晚梦一金甲神,持巨斧,手托一颗明珠,对张氏说: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将,欲寄母胎托质为人。遂委珠于其怀而醒。张氏因而怀孕。十二个月后诞生,乃以六甲神所赠玉环名之曰,字子玉。温琼幼而神明,七岁学习推算星象,十岁通儒经传,十九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考了多年不中。一天,忽然叹曰:男子汉生不致君泽民,死当助帝诛奸灭邪,以酬吾志。,抑郁间忽见苍龙坠珠于前。拾而吞之。突然变幻,面青发赤蓝身,英毅猱猛。东岳大帝闻其威猛,召为佐岳之神。后被玉帝封为亢金大神,左手执玉环,右手执铁简。又奉帝旨,为岳府猛将众神之宗、岳班之首。宋时,位列东岳十太保之首,并为之立庙。以上所述温琼事迹神话色彩很浓,他的前身被说成是玉帝帐前的金甲神,他在青少年时其实是个书生,后来变得勇猛是因为吞了一颗宝珠。他的功德讲得也很简略,不如(明)余象斗《北游记·真武神师出身传》讲得生动感人。该书中讲了个瘟元帅的来历。大体于温琼相同,但名字作雷琼,成神的经过 也有区别:却说玉帝一日升殿,斑竹村中灶君出班奏说:斑竹村中有三百灶火,百姓俱不行善,恶人为生,作恶非常,不信天地。玉帝闻奏大怒:准奏。即宣行瘟使者钟仕贵,领旨降凡行瘟,灭了斑竹村一村人民。,仕贵领旨出朝,下中界,土地迎接。钟瘟神日:玉帝闻奏大怒,说这一村人民不信善事,可灭,差某下凡,你可将我此药明日巳时,放于各井中,于众人饮水,则尽瘟死他一村人民。土地禀曰:这里人果不信善,该灭,其中只有一人,姓雷名琼,卖豆腐为生。其人为人心好,常种善根。施舍心重,此人不可害他。使者日:善人当救,余者不可卖放。将药吩咐土地。土地接了药,变一老人,去到井边等候。正遇雷琼来打水作豆腐,土地于琼背后曰:此水你多担些去,明日巳时,此水放药,吃人会死,吃不得。,琼听见回头一看,不见其人,琼大惊,心中付曰:若天降之神,明日入药于井,害却一村之人,吾安可知而隐之。偷存自己性命?不若宁作我死,倘若救得一村人,亦是一件阴功。古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次日自天光一起,直至井边等候。看果如言否?果见一老人,手拿一包药而来,正欲放入井中。琼向前一抢在手,土地大惊,正欲抢回,那男子一气吞下,即时瘟死于地,四肢青黑。土地大惊,即时带此男子三魂七魄,上天官去见玉帝。玉帝闻奏感叹,封雷琼为威灵瘟元帅,头戴百姓帽,赐金花一朵,金牌一面,内有四字无拘霄汉,出入天门无忌,下界助师。雷琼谢恩奏帝,赦一村人民。玉帝准奏。雷琼回转斑竹村,托村中人梦,个个改过行善。这位瘟(温)元帅真是个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好汉!他死后到阴问担任要职,协助东岳大帝工作,应该是很称职的。

      民间的传说更富人文色彩:平阳县有个不第秀才,叫温琼(也有说叫凌原)。某晚,因夜读,闻窗外有人窃议:这井汲水的人多,放这里大有功效。凌出去观看,而无所见,后捂此为疫鬼。至晨,凌站在井栏边,阻人汲水,众不信,凌乃投井而死,以表心迹。后经众人捞起,全身中毒发蓝。后封忠靖王,为泰山神所部的元帅,所供神像为蓝面、蓝手、蓝脸。因为是温州人,赐姓温,俗称温元帅,为驱疫之神,通常又叫东岳爷。每年三月初,民间必请王出庙,巡行城内外,以驱瘟疫。()孟剑秋撰《东瓯轶事随笔》:此间东岳即杭所谓温元帅者,温元帅本青脸也。,故郑之珍(15181595)撰《目莲救母劝善戏文》第25折有末扮蓝面温元帅执查槌舞上。,实则鹿城区东岳殿巷东岳庙里的温忠靖王就是蓝面的,可见民间传说是有事实根据的,绝非主观臆造。按理说,温元帅青面睁目状是其本来面目,他是因吃了瘟药(一说宝珠)而瘟死才变成可怕样子的,明清的一些水陆画、鬼神画中的温元帅就是青面睁目模样。其实,不管面凶面善,要紧的惩恶扶善,主持正义。温州的温忠靖王是由地地道道的温州人上升为神,折射和反映了温州民间的神信仰,实是人的人格化,由于他生前为人民做了好事,死后人民敬仰他、纪念他、祭祀他,体现并传承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

李靖

在中国神话中,李靖又称托塔李天王,是著名的道教护法神,也是中坛元帅哪吒的父亲,协助武王姬发(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克殷有功,后位列仙班。许仲琳(15601630)撰《封神演义》、吴承恩(15001582)撰《西游记》中出场。他的形象特征是: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还会使用宝剑。托塔天王,姓李,名靖,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陜西人,是唐初名将,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又因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到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托塔天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中国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身穿铠甲,头戴金翅乌宝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征,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门安置经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圆寂后火化的遗留物)的地方。唐僧经常训诫悟空说的救人一命,生造七级浮屠浮屠就是指塔。

    李靖,是天宫中的卫戍司令所生三子,长子金吒侍奉如来佛祖,二子木吒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大徒弟,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帐下效力。早年因与三子哪吒反目,如来佛祖赐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李家父子武艺超群,法力深厚,又对玉帝忠心耿耿,在天界享有崇高而又重要的地位。每逢大事,玉帝必先钦点李天王挂帅。两次平息孙猴子造反,都是任命他为降魔大元帅,手下的巨灵神、鱼肚将、哪吒三太子等十万神将天兵,均是天王所统率的精兵良将,在取经途中帮了唐僧四人度过不少劫难。 

哪吒三太子

哪吒三太子,是相传中的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其兄为金吒、木吒。哪吒三闹东海之传说,为民间乐道。在香港亦有三太子庙。据传是玉帝驾前的“大罗仙转世。原大罗仙是身长六丈,头戴金环,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脚踏磐石,大喝一声能使彤云下塌大雨滂沱。玉皇大帝叹息人间魔怪太多!所以派大罗仙下凡收服。即转生为李靖之三子--哪吒,成为一位手持火尖枪。金砖,乾坤圈。混天绫,脚踏风火轮,三头六臂的神童形象。道教中说他是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台海会大神”。玉帝命他永镇天门。

二郎神

二郎神杨戬,又称:显圣二郎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江神、赤城王、清源妙道真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的神祇人物。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有些戏班说二郎神就是戏神老郎神。一般认为二郎神居于四川都江堰市,也类似都江堰市的乡土神,都江堰有二郎神庙。二郎神杨戬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曾经力抗天神劈山救母,也曾出手阻挠其外甥沉香救母。杨戬也是中国神话中第一得力的一位战神,作为玉帝的外甥,他与玉帝的关系并不好,玉皇大帝封杨戬为英烈昭惠显圣仁佑王,道号清源妙道真君,但他始终对这个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帐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于玉帝是听调不听宣,就是说只服从命令,没事别套近乎。这就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杨戬在古典神话中被描述得“清奇秀气”, 许仲琳(15601630)撰《封神演义》中的“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的杨戬并不迥异,只可能是麻鞋换了锦靴。杨戬也是个高傲之人,我输与他,列公不必相助;我赢了他,列公也不必相助。,从这句话就可看的出来.由于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战神,民间对其恭敬之盛,可说是数一数二。有关他的出身传说之多,在民俗中可是少见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