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历史研究,缺少一味药
王正鹏(土家族)/文
慈利县,最近三年来比较热闹,似乎全县的人民都是医生,似乎都是历史学家,都在为慈利县的将来发展诊脉开方子治病,这是好事,也是忧事。
比如说:慈利县有两座医院,一座是慈利县中医院,一座是慈利县人民医院。
慈利县中医院,是继承中国最古老的中医药技术为人民治病,而慈利县人民医院则是引进国外的医疗器械为人民治病,两家医院的收入则是全县的人民生病后治疗的诊治费利润,如果一味药(或是中药一味,或是西药一片)就治好愈了某一味病患者,所得到的收入假如说是中药一味八角钱(10倍利润)、西药一片(不单售,拆零后一片)五元钱(10倍利润)治愈了一种病,对于患者来说没有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两家医院来说利润的差别是四元二角钱,二个医院的医生都看得清这个巨大的利润,而要争病源,对于这两家医院来说,就如屠夫争被屠杀的猪一样,操刀向慈利县全县人民,好在两家医院还有一些医德,慈利县中医院则出了一个全世界闻名的“化脓灸”,向全世界要患者,不与慈利县人民医院去争本县的患者,这就是中医药医德的礼德的利润。
“化脓灸”起源于元·朱震亨(1281 -1358)撰《局方发挥》中对于哮喘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将艾叶作为主药的一种治疗技术。
为什么慈利县中医院有这项元代朱震亨的医学绝密技术呢?我便追寻慈利县在元代和明代、清代的大族和医家源缘,凡医家必有患者大户,大户是谁?大户是土司王唐国政一脉世袭土司王一支、朱悦耀荣王世袭一支、土司王覃垕一代二支;医家有冷谦(公元1364年为朱元璋的协律郎)传承一脉、朱震亨(1281 -1358)传承一脉、龚廷贤(1522~1619)传承一脉、陈修园(1753~1823)传承一脉。
我们把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称为一生,而这个人在一生中所做的事称作事业。一个人的事业一生中做得有大有小,做得最小的是一个人一生没有血液传承而去世,称这一个人的家庭或家族消亡;做得最大的是一个人一生有血液传承,虽然去世,但记入了族谱、地方志、碑刻等。比如土司王覃垕(1311~1372)就是被女婿朱思济(1340~1373)所灭,朱思济就有碑刻;比如土司王覃垕(1311~1372)大女婿慈利县甄家坪彭伯恒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封为大元帅,于公元1373年率儿子彭胜甫、彭胜甫偕其子彭克让、彭克斋、彭克绳、彭克礼从慈利县阳和乡甄家坪迁至桑植县瑞塔铺高堰塔,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袭大元帅父彭克让职,秋在桑植县岭峰山修建了纪念覃垕的黑神庙,此庙为朱元璋准建。而土司王覃垕则是出生于慈利县许家访乡咸水村覃家沟覃家屋场、葬覃家屋场。土司王覃屋的医家冷谦、陈修园传承余氏一脉(溪口古镇瑞生堂),瑞生堂就是红二、六军团在溪口时的红军医院,红军医院院长为余作基(时有医生王唯一给肖克上将治过枪伤病,红军长征后,院长余作基被国民党军打断一条断腿,老中医余作基病故于许家坊乡咸水村覃家沟故居)。
土司王覃垕大女婿彭伯恒(朱元璋封为大元帅)在公元1372年秋在慈利县许家坊乡咸水村建有五龙庵纪念覃垕,覃垕夫人时出家为僧人于五龙庵,死后葬覃家屋场与夫坟旁,覃垕长女(随守五龙庵,带一子留慈利县许家坊咸水村,一直传于彭贤权,彭贤权传有彭冬初、彭月初、彭金初、彭银初、彭烟初等)。
唐国政土司王为军方土司王,唐国政土司王于公元1356年偕弟弟唐国心、唐国顺落户慈利县龙潭湾龙潭坪,守御十所,有官衙二十八座。公元1644年李自成死后李过诈降荣王朱由桢,李过改营为“忠贞营”,忠贞营俾将袁宗弟兵编入土司王唐国祯部,时土司王唐国祯至慈利县城保护荣王朱由桢,俾将袁宗弟乘机焚毁土司王唐国祯二十八座宫殿,后唐国祯子唐宗韬世袭土司王率全土司官兵剃发杀李自成俾将袁宗弟,逐李过于荆州、桂林,使荣王朱由桢得以安宁。土司王唐宗韬死后称野拂和尚,有碑存。
历史研究,缺少一味药!
缺少什么药?缺少历史断代时间药!
有地质学家给张家界市历史诊脉为3.8亿万年,这就好比郎中开方子薄荷30.00克一样,薄荷等于张家界名词一样,3.8亿万年等于30.00克数量词一样,张家界市的历史缺少数量词这一味药。
有人说张家界市的历史从古庸国诞生,古庸国是名词,数量词是多少呢?有人说张家界历史从舜放欢兜于崇山而有史记,舜放欢兜是名词,数量词是多少呢?
名词称:古庸国,数量词是:公元前2213年~公元前611年。
名词称:舜放欢兜,数量词是:公元前2257年~公元前2208年。
无论是古庸国,还是舜放欢兜于崇山,都是在夏禹立国的历史数量词上打转转,夏禹立国时间是公元前2235年。是与古庸国立国时间、舜放欢兜于崇山的时间几乎是同一个时间,不足以清楚说明张家界的古历史。
我们先看看己经有考古学结论的古遗址:
【芙蓉恐龙化石】 出土于桑植县芙蓉桥乡芙蓉桥村,故名。1970年7月,由湖南省405地质队,会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发掘出两架恐龙化石。其骨架长3米多,重150多公斤,无牙。又名无牙恐龙。经鉴定,系古龙亚纲槽牙齿恐龙中一新科新属新种。距今2.1亿年,誉称“恐龙之父”。填补了中外古生物考古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在环绕发掘场的芙蓉桥、刘家坪、洪家关3乡比邻三角形红壤丘陵区、方圆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这类化石呈窝状分布,仅出土处水塘洛四周及下层,又发现4具化石骨架。1980年,被县文管所封闭。已发掘的两具化石骨架,分别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及湖南地质博物馆。
名词称:芙蓉恐龙化石, 数量词是:距今2.1亿年。
【沅古坪剑齿象门齿化石】 1979年12月2日,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队同大庸县文化馆等有关单位,在大庸县沅古坪公社桑木大队老屋生产队出土一剑齿象门齿化石)。化石呈乳白色,微有粘性,高度损毁,其中一截长23公分,圆周38公分。剑齿象在动物类中属长鼻目类。这类化石从地质年代上划分,属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更新世又分为上、中、下更新世。剑齿象长鼻目类化石,属于下更新世),距今约一百万至三百万年。沅古坪剑齿象门齿化石的出土,对于研究大庸,乃至湘西远古时代的物候、地质、地形等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化石今存自治州博物馆。
名词称:沅古坪剑齿象门齿化石。数量词是:距今约一百万至三百万年。
【大市村水井洞化石点】 1984年在慈利杉木桥镇大市村水井洞发现,山洞坐东朝西,高出地面约3米。洞内保存大量第四纪古生物化石。有犀牛、豪猪、巨貘、鹿、牛、羊等20余种,严重破坏。
【毕家山洞化石点】 1979年在慈利龙潭湾乡毕家村山洞内,发掘出第四纪化石5目13种。有猕猴、犀牛、貘、鹿、牛、羊、猪、豪猪、熊猫等化石,保存较好。如长臂猿左上第二乳齿,猕猴左右上犬齿,巴氏大熊第三左下门齿、左下犬齿,中国犀牛右下第三臼齿,巨貘左上第一、第三臼齿,鹿下颚骨、上下臼齿,斑鹿残角,等等。1982年又在该洞发现第四纪古生物化石50余件。
【鸡公洛洞化石点】 1978年在慈利熊家庄乡鸡公洛一溶洞中发现第四纪鹿、猪、羊等古生物化石,破坏轻微。洞内保存有完整的金丝猴下颚骨化石1具,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是一成年母猴的化石,被定名为金丝猴丁氏亚种。
由【牧羊冲猿人遗址】至【大市村水井洞化石点】不足5公里,至【毕家山洞化石点】不足15公里,至【鸡公洛洞化石点】不足20公里,为什么不能定猿人遗址?!
【璞榔岗遗址】 位于慈利县溪口镇桃坪村澧水南岸,面积约700平方米,1986年被发现。文化堆积厚约0.7米,采集有屈家岭文化的泥质黑陶、泥质红陶、夹沙红陶;纹饰有弦纹、镂孔;器形有钵、杯、器盖等,对研究湘北原始文化有重要价值。
【象鼻嘴遗址】 在慈利县甘堰乡勤中村澧水北岸,1986年被发现,面积约25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55米。采集陶片有泥质灰陶、灰沙红陶;纹饰有乳钉纹、弦纹;器形有豆、鼎等。
【樟树塔遗址】 在慈利县溪口镇杜坪村,1986年被发现。面积约56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5米。采集陶片有泥质红陶、灰陶、黑陶;纹饰有乳钉纹、绳纹;器形有鼎、罐、釜等。为商周文化遗存。慈利县同年发现的古遗址还有像市镇龙新村大田遗址、龙潭湾乡柳枝坪村柳枝遗址、胜岭岗遗址等,出土的陶片、器物同属商周文化遗存。
【康家溪遗址】 位于慈利县岩泊渡星明村康家溪,1986年被发现,面积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7米。采集陶片有商代泥质黑陶、泥质灰陶;纹饰有席纹、云雷纹等。
从卧虎沟古天文学遗址,到【象鼻嘴遗址】处,就处在在慈利县甘堰乡勤中村中;至【璞榔岗遗址】,不足5公里,至【樟树塔遗址】,不足15公里,至【康家溪遗址】不足10公里,为什么不能定卧虎沟古天文学遗址?!
独立考古学者王正鹏与高中雪先生、刘世迪先生先后发现了云朝山古观星台、牧羊冲猿人遗址、卧虎沟古天文学遗址群,目前只有慈利县文物局局长孙凯、慈利县文物局副局长吴贤龙、张家界市文物局局长伍元军到过此三处,进行了粗步的考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如果说我王正鹏是体制外的业余爱好考古者,我的考古专业知识不够,那么有体制内的专业考古工作者,应该对牧羊冲、卧虎沟、云朝山三处做出公正的结论。
王正鹏对卧虎沟古天文学遗址结论是:发生在公元前7721年的柱下国,由国王柱下史创造,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柱下历》历法,为世界历法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