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慈利县贡茶历史沿革考
王正鹏(土家族)/文/摄影
什么是贡茶?
是地方政权承认中央政权的一种贺礼中的单列礼品。有史以来,地方政权自夏代禹立国被地方政权开始,沿袭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朝历代,随着历代皇帝的要求不同,慈利县境内所贡的礼品也不同。
用纸记载各种事件的历史,当从公元580年记算,慈利县境内的历史当从公元580年记算。
用竹、木、石、布、陶器、青铜器等记载各种事件的历史,当从新石器时期记算,慈利县境内曾出土过这样的文物可以佐证。
关于慈利县境内的贡茶如何上贡?
一是地方政府最高长官向中央政权长官的官方上贡法,一是本慈利县籍名士向中央政权长官的民间上贡法。例如:贺龙元帅的家人托人从慈利县境内三合口购得茶叶,于公元1967年五月向毛泽东主席贡茶的民间上贡;慈利县江垭镇一位女士向丈夫(胡耀邦主席司机)带慈利县金香柚、三合口茶向胡耀邦主席贡茶的民间上贡,胡耀邦主席经常喝三合口贡茶。
慈利县在夏代时称镛国疆土,禹立国于塗山时,禹元年(公元前2035年)慈利县(镛国)向禹上贡櫄、幹、栝、柏、箘、簬、楛、檟(茶)八种物品,至禹元年(公元前2035年)年底禹才收到慈利县(镛国)贡茶,随定慈利县(镛国)茶为贡茶,称《禹贡茶》,详见《荆州•禹贡》、《尔雅•释木》、《竹书纪年》、《考工记》、《周礼》、《周礼注疏》等。
商天乙元年(公元前1600年)时,慈利县(镛国)向禹沿用《禹贡》“櫄、幹、栝、柏、箘、簬、楛、檟(茶)八种物品”,定慈利县(镛国)茶为贡茶,称《商天乙贡茶》,详见《荆州•禹贡》、《尔雅•释木》、《竹书纪年》、《考工记》、《周礼》、《周礼注疏》等。
周武王(姬发)元年(公元前1100年)时,慈利县(镛国)向禹沿用《禹贡》“櫄、幹、栝、柏、箘、簬、楛、檟(茶)、锦鸡、象十种物品”,定慈利县(镛国)茶为贡茶,称《周武王贡茶》,详见《荆州•禹贡》、《尔雅•释木》、《竹书纪年》、《考工记》、《周礼》、《周礼注疏》、五种《左传》等。
春秋战国,慈利县(庸国)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庸国)不贡茶。
秦,慈利县(黔中郡、武陵郡、义陵郡),慈利县(黔中郡、武陵郡)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黔中郡、武陵郡)不贡茶。
汉,慈利县(武陵郡、义陵郡、澧阳县),汉高帝(刘邦)二年(公元前205年),慈利县贡品:茶(二百五十斤)、柑子(二千颗)、五加皮(二斤)、杜若(二斤)、芒硝(四十斤)、鬼臼(二斤)、蜡(百斤)、幏布无数。慈利县因赋税重,随有陈丛、谭戎、覃儿健等溇中蛮、澧阳蛮起兵抗税。中央政权采取“以夷制夷”法之后,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慈利县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澧阳县)不见贡茶。
北周郭彦治慈利县(557~564)时,慈利县称沣州(沣读澧),慈利县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沣州)不见贡茶。
唐巫山公、驸马冉仁才治慈利县(557~564)时,慈利县称沣州(沣读澧),慈利县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沣州)不见贡茶。武则天驸马汪爽治慈利县(688~725)时,慈利县称沣州(沣读澧),慈利县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沣州)不见贡茶。此时,澧州龙潭寺(慈利县城东行七里)有禅茶记载。李邕治慈利县(726年十一月十四日~735年十二月十日)时,慈利县称沣州(沣读澧),慈利县不见贡品记载,慈利县(沣州)不见贡茶,慈利县(沣州)有茶走突厥等地。此时,澧州龙潭寺(慈利县城东行七里)有禅茶记载。越王李係(?~762年四月十八日),乾元二年(759)越王李係置澧朗溆都团练使,慈利县茶叶为土军团《军贡茶》。
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纳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潘炎治慈利县(780年七月~783)时,慈利县称澧州,慈利县境内茶叶始收税。陆羽在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公元780年) 著《茶经》,慈利县境内茶叶在陆羽《茶经》无记载。
唐宪宗李纯(805~820)在位,禁无名茶上贡称贡茶。翰林学士钱微恳谏罢之,帝密戒後有献毋入右银台门,以避翰林学士钱微。礼部员外郎裴汶治慈利县(807~811)时,慈利县称澧州,慈利县境内茶叶有蒙山绿芽茶名茶一种,蒙山指有雾气蒙罩的大山,如三合口、庒塌、云朝山、四十八寨、饭甑山等。元和二年(807)二月初三日礼部员外郎裴汶贬任澧州刺史。元和三年(808)裴汶著《茶述》,介绍了慈利县境内的蒙山绿芽茶。慈利县境内茶叶于元和三年(808),因裴汶著《茶述》而得名“蒙山绿芽茶”。慈利县的“蒙山绿芽茶”作为上品贡茶,急程送至唐宪宗李纯享用,称唐宪宗“贡茶”“蒙山绿芽茶”。
唐穆宗李恒(820~824年)在位时,两镇用兵,帑藏空虚,禁中起百尺楼,费不可胜计。盐铁使王播乃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荆襄茶,播自领之,天下茶加斤至二十两,王播又奏加取焉。文学家李肇治慈利县(821年十二月~825)时,慈利县称澧州,慈利县境内茶叶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名茶四种贡茶品牌,慈利县境内茶叶因李肇著《唐国史补》而得名“仙芝、玉津、先春、绿芽” 四种贡茶品牌。慈利县的“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作为上品贡茶,急程送至唐穆宗李恒享用,称唐穆宗 “仙芝、玉津、先春、绿芽” “贡茶”。
唐文宗李昂(826~840)在位时,王涯为相复置榷茶使,自领之,徙民茶树於官场,榷其旧积者,天下大怨。令狐楚代为盐铁使兼榷茶使,复令纳榷,加价而已。李石为相,以茶税皆归盐铁。邠国公、唐宪宗驸马杜悰治慈利县(826~836)时,慈利县称澧州,慈利县境内茶叶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名茶四种贡茶品牌,慈利县的“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作为上品贡茶,急程送至唐文宗李昂享用,称唐文宗 “仙芝、玉津、先春、绿芽” “贡茶”。
唐武宗李炎(840~846)在位时,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拓地钱”,故私犯益起。光禄卿、驸马都尉韦让治慈利县(839年十二月~844)时,慈利县称澧州,慈利县境内茶叶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名茶四种贡茶品牌,慈利县的“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作为上品贡茶,急程送至唐武宗李炎享用,称唐武宗 “仙芝、玉津、先春、绿芽” “贡茶”。
唐宣宗李忱(846~859)在位时,唐宣宗大中元年(847),盐铁转运使裴休请《请革横税私贩奏》:“正税茶商,……今请委强幹官吏,布置把捉,令所在公行,更无苛夺。……”从之。裴休著条约:“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长行群旅,茶虽少亦死;顾载三犯至五百斤、居舍侩保四犯至千斤,皆死;园户私鬻百斤以上,杖脊,三犯加重徭;伐园失业者,刺史、县令以纵私盐论。庐、寿、淮南皆加半税,税商给自首之帖,天下税益增倍。”。蔡京治慈利县(848年~851)、崔芸(852年~854)时,慈利县称澧州,慈利县境内茶叶有仙芝、玉津、先春、绿芽名茶四种贡茶品牌,慈利县的“仙芝、玉津、先春、绿芽”作为上品贡茶,急程送至唐宣宗李忱享用,称唐宣宗 “仙芝、玉津、先春、绿芽” “贡茶”。
雷满任武贞军(898~908)节度使时,慈利县茶叶为武贞军《贡茶》。武贞军有官兵十五万零九百人(按武贞军计)。
五代•后晋荆门军(936~947),天福元年(936)十一月,石敬瑭称帝,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石敬瑭征慈利县贡武贞军茶为荆门军《贡茶》,慈利县荆门军《贡茶》始走契丹辖幽(北京)、蓟(蓟县)、瀛(河间)、莫(任丘)、涿(涿州)、檀(密云)、顺(顺义)、新(涿鹿)、妫(怀来)、儒(延庆)、武(宣化)、蔚(蔚县)、云(大同)、应(应县)、寰(朔县)、朔(朔县)十六州地区。
宋代慈利县茶为荆门军(972~1236)《贡茶》,自北宋开宝五年(972)至端平三年(1236)。慈利县茶不见皇帝饮食记载,无贡茶。
元代慈利县茶走蒙古。
明代慈利县茶走香港、西藏两地。万历四年(1576) 慈利县知县陈光前纂编《慈利县志》载:“甑山银毫”名茶。陈光前御任后自开商号“永隆号”将慈利县名茶销往东南亚、英国等。
南明时慈利县茶为潘王荣王朱由桢(永历皇帝、肇庆王)贡茶,慈利县茶时走广东境内。慈利县茶称荣王朱由桢《贡茶》、称肇庆王朱由桢《贡茶》、称永历皇帝朱由桢《贡茶》。
清朝慈利县茶禁,无皇帝饮用记载,无贡茶。
中华民国,慈利县茶无皇帝饮用记载,无贡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贺龙购慈利县三合口茶请毛泽东主席饮用,属私贡茶。有慈利县江垭人购三合茶请胡耀邦主席饮用,属私贡茶。
慈利县茶只有慈利县县令茶神裴汶有记载,只有慈利县县令李肇有记载,只有慈利县县令陈光前有记载,与茶圣陆羽无关,与茶仙卢仝无关。
皇帝喝茶以:地产、天时、采择、茶压、制造、鉴辨、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俱佳为上品之法。纵观慈利县境内茶叶,以四十八寨、云朝山茶为上品,因土壤中含硒与硃砂,历代以硃砂可以增寿为神品。以三合口、国太桥为中品,以金岩等地为下品,下品含煤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