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0|||
澧州龙潭寺
王正鹏(土家族)/文/书法/摄影
澧水经慈利县城东行七里,有湾曰卧龙潭,潭左岸古称七星山,传公元前221年有郧石落于此七颗,因名。七星山下有一祠,称楚令尹子文之祠,楚成王时鲁班所建,雕令尹子文像及书童石女一人,旁塑一石羊像,农历每年三月初一日州人共祭之。
屈原泛澧沅时,常凭吊于此,偿作天问。
唐开元十四年至元二十三年时北海太守李邕因功而贬为澧州提刑时,住楚令尹子文之祠,常与祠主讨论古时书法石刻景事。出王羲之《兰亭集序》刻于祠,澧州提刑李邕又于开元十五年(727)正月二十五日刻《端州石室记》于楚令尹子文之祠,后人称为“龙象书法” 之景。
僧哲禅师任澧州龙潭寺住持时,时有灵运禅师与大津禅师来投,永隆二年(681)正月,僧哲禅师、灵运禅师、大津禅师师徒三人从澧州龙潭寺澧水卧龙潭出发,经洞庭湖入广州,从广州浮海至那烂陀寺学习佛经。灵运禅师在那烂陀寺专司佛药及喜氏真容、菩提树真容,于天授二年(691)五月十五日回澧州龙潭寺,刻喜氏真容、菩提树真容于寺中。灵运禅师同时从那烂陀寺带回的五棵菩提树、五棵辛夷树、五棵桫椤树等种植在澧州 (慈利县)龙潭寺内,与本地的兰草、贵竹、金竹交织在一起。
道悟禅师(748~807),建中元年(780)道悟禅师到洪州钟陵拜访道一禅师(709~788),建中二年(781)拜石头希迁禅师,之后住洪凌寺(又称龙潭寺),道悟禅师从洪州钟陵辞别道一禅师后到慈利县令尹子文纪念祠址上始建寺,称洪凌寺,以纪念恩师道一禅师,道悟禅师(748~807)始为洪凌寺(又称龙潭寺)第一任住持。之后道悟禅师迎荆州天皇寺邀请,任荆州天皇寺住持,以振复“天皇门风”,被后世称为“天皇道悟” 禅师。龙潭崇信禅师(782~865),崇信禅师湖南省慈利县人,俗姓胡,初在慈利县洪凌寺(又称龙潭寺)旁以卖烧饼为业,经常给洪凌寺(又称龙潭寺)主持道悟禅师送十个烧饼,而道悟禅师又留给崇信禅师一个烧饼,道悟禅师并说“吾惠与你,以荫子孙。”,有一日崇信禅师愤慨而质其故,道悟禅师说“是你拿来的,还给你,有何不对?”,崇信禅师惊奇而求出家,遂在龙潭寺主持道悟禅师下出家,崇信禅师为第二任龙潭寺主持。宣鉴禅师(782~865),俗姓周,简州人,闻慈利县洪凌寺(又称龙潭寺)崇信禅师佛法更甚,遂挑着平日研习的《青龙疏抄》等众经出川,到慈利县洪凌寺(又称龙潭寺)要与崇信禅师斗佛法,当宣鉴禅师到达洪凌寺(又称龙潭寺)时,正饥肠难忍,忽见一老婆子正卖油糍粑,便想买油糍粑充饥,卖油糍粑的老婆子看了看宣鉴禅师挑的担子,问宣鉴禅师挑的是什么文字?讲习何经?周金刚(宣鉴禅师)答“是本衲写的《青龙疏抄》,是讲解《金刚经》。”,卖油糍粑的老婆子一听就说“我有一问,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快请别处讨吃的。”,周金刚(宣鉴禅师)不屑一笑的点点头。卖油糍粑的老婆子说“《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你要点那个心?’”,周金刚(宣鉴禅师)一听,半天无言以对,扎扎实实吃了一“点心棒”,遂空着肚子,投洪凌寺(又称龙潭寺)而进。一进洪凌寺(又称龙潭寺)法堂就大声嚷叫“久闻龙潭大名,来到这里,怎么潭又不见,龙又不现?”,崇信禅师只悠悠的回了一句“你不是亲自来到龙潭了吗?”,周金刚(宣鉴禅师)无言以答,依礼退下栖于洪凌寺(又称龙潭寺),后经几次与崇信禅师较量,在焚经台便一把火把《青龙疏抄》烧了,真诚拜崇信禅师为师,从公元815年至公元845年,周金刚(宣鉴禅师)在龙潭寺一住就是30年,为龙潭寺第三位住持。后迎德山乾明寺邀请,出任德山乾明寺住持,法号宣鉴(唐懿宗赐谥“见性禅师”),从此以棒喝“德山棒” 威震天下,传承了石头希迁一脉,开启了中华南禅“一花五叶” 的“云门”、“ 法眼” 二宗。智弘大和尚曾任澧州(慈利县)龙潭寺住持。智弘大和尚在任澧州(慈利县)龙潭寺住持时收慈利人灵药慧宗禅师(1605~1671)为徒。湖南沣州(即今慈利县)人。18岁时,礼沣州(即今慈利县)龙潭寺智弘大和尚剃度出家。清顺治年间入滇,主昆明五华山五华寺法席。因为禅师在天童寺参学时,密祖命他主管药寮。禅师精于医术,善为丹药,而且药到病除,活人无数,大家盛赞慧宗禅师“妙手回春”,密祖因而召慧宗禅师嘱咐说:“你既精岐黄,又善疗疾,有药王菩萨之妙行,你的法号就叫灵药吧!”(即灵丹妙药之意)。灵药慧宗禅师开山重建护国西化禅寺以后,在弘法之余,广施丹药,拔苦济众。识者以为灵药慧宗禅师乃药王菩萨应世。颖秀真悟禅师(?~1666),临济宗三十三世。巴渝长寿黄氏子。明永历元年(1647),任澧州慈利七星山菩提禅院主持。长明性炅禅师(~1670),临济宗三十四世。号长明,蜀东石氏人。明永历十四年(1660)庚子,任澧州慈利七星山菩提禅院主持。法柱海栋禅师,俗姓陈,父名三桂,母姓赵。澧州石门人。二十五岁,因思亲恩难报,乃弃俗出家。往慈利七星山菩提禅院,礼长明性炅禅师主持披剃,参“三不是”公案,亲炙三年。治明正觉禅师(1880~1944),慈利汪氏子。民国元年(1912)出家慈利县七星山菩提禅院。
明代一瓢道人为龙潭寺绘有墨龙一幅,刻于王羲之书法石刻之旁。世称誉“右军书、道人龙” 的书法绘画石刻佳境。明代华阳王朱悅耀于于洪熙元年( 1425 ),在王位时。为澧州龙潭寺铸大小铜钟两口,大者重约一吨,小者重约半吨。每当龙潭寺钟声敲响,震彻鼎澧,有“龙寺晓钟” 之誉。
澧州龙潭寺寺门边便是澧水龙潭,稍上为卧龙湾,有卧龙渠引水路从澧州城出。往上索溇江便是人间天堂武陵源;稍下有白龙涧,涧水飞出入澧水,过白龙涧下纳渫水、道水、涔水等便是常德城,在常德城一走可入沅江窥陶渊明的《桃花源》,再往上便是沈从文的《七星岩》,再往上过完沈从文的《边城》便是巫江重庆了;二走下津市小渡口便是浩浩荡荡的八百里洞庭了。
澧州龙潭寺经过了四次劫难,才彻底荡然无存了。第一次劫难是唐代大中初年(847)武陵太守薛廷望在德山修了精舍,想请宣鉴禅师担任住持,宣鉴禅师每次都被婉言谢绝了。无奈,薛廷望便设计,派差吏以茶盐之罪、纳妇藏奸诬陷宣鉴禅师,诬陷宣鉴禅师是“骚道和尚”犯了禁法,武陵太守薛廷望放火烧了龙潭寺,把宣鉴禅师抓到州里,然后再具礼坚请宣鉴禅师驻锡德山精舍,大阐宗风。从此人们便称宣鉴禅师为德山禅师,民间史称武陵太守薛廷望放火烧的龙潭寺为“火烧洪凌寺”。第二次劫难是清顺治五年(1648)四月十八日堵胤锡、马进忠由九溪城顺溇江下入澧州龙潭寺进行了烧杀抢,一口明代华阳王铸造的古钟落入寺中龙潭,过往船只商人可见落入龙潭中的澧州龙潭寺古钟。之后,澧州龙潭寺不再有“龙寺晓钟” 之誉,民间史称这一次“遭兵燹庙废”也称是“火烧洪凌寺”。 第三次劫难是民国24年(1935)7月2 日、7月5日9时左右7月16 日,慈利县大雨倾盆,不分昼夜,慈利县属二、三区人伏山巅,慈利县城东南西三门要划船行进,田庐被毁,人畜漂流,哭声凄惨。大雨倾盆,昼夜不息。澧、咀、零三水陡涨,慈利县城内水深近3米,人蹲屋顶,船撑街心,境内沿河平原,尽成泽国,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澧州龙潭寺遭发洪水冲毁,民间史称这一次为“水冲龙潭寺”,或“水冲龙王庙”。 第四次劫难是公元1961年,两户无房屋的吴贤桂、卓大丛贫穷雇农分了澧州龙潭寺的庙产,从此名震中外的澧州龙潭寺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