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四十八寨文物及相关考证

已有 6130 次阅读2014-10-8 20:42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四十八寨, 唐代, 雷满, 城门寨, 秦国寨 分享到微信

四十八寨文物及相关考证

王正鹏(土家族)/

(根据现有文物而断定)

四十八寨系忠勇侯雷万春将军的三个儿子(雷霆发、雷霆俊、雷霆进)及孙子(雷满)重孙(雷彦威、雷彦恭、雷彦雄)活动的主要区域,奉唐代皇帝命令在四十八寨招摹忠勇之士建立了土团军,之后转为晚唐劲旅武贞军(898908),有将兵十五万零九百人之众,在四十八寨开垦了万亩荒山做为军备粮食生产基地,也拥有军械制造基地,将士居住的兵寨。详见《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代皇帝本记》、及四十八寨石刻。

在元、明、清时期,四十八寨是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之内,有瑞王家臣及华阳王、荣王驻守于四十八寨,又有御李自成、张献忠之将军刘风池(兵部职方司主事)驻军于四十八寨(现有文物),李自成、张献忠之兵根本就不可能到过四十八寨。详见《元史》、《明史》、《清史》、《大顺军史》,四十八寨的瑞王家臣遗墨及明崇帧癸未年兵部职方司主事刘风池遗墨。

洪荒时代:

原始时代,四十八寨为恐龙驻足的地方,现有恐龙蛋、恐龙足化石,及其他的4枚动物牙齿化石。

四十八寨境内科学研究价值是:一是古人种学价值。即张家界地区人种学的建立问题(若考古发掘发现,即证明)。二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价值(若考古发掘发现,有30万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不间断的工具种类及使用方式,生活特点、生存状况、生存能力、行为方式、社会组织等重要依据,即证明)。三是第四纪地质学价值。更新世洞穴沉积地质时代序列、古哺乳动物化石等。

五帝时代:

公元前2514公元前2437年:颛顼帝在四十八寨的观国山、五雷山及云朝山一带活动,在四十八寨的观国山、星子山、云朝山、五雷山的金顶、五雷山的梳妆台、五雷山的舍身岩留下了大量修道、飞升的传说,而在云朝山顶凿建玄帝宫及千层阁石洞,部分凿石后为现存的颛顼帝陵外观塔三层,顶层已毁。现有文物颛顼帝陵外观二层完好,塔內凿建的千层阁石洞(待考证)完好,千层阁石洞內其他文物待考证。夹砂红陶罐一个,夹砂黑陶壶一个,夹砂红陶瓦一块。帝颛顼在云朝山古寺铸“神州鼎” 以记九州之分别,为云朝山寺镇寺之宝。《河图·括地象》《邹子》《舆地志》有记。云朝山古寺镇寺之宝“神州鼎” 在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朗州改鼎州。因武陵县境有鼎水(即古渐水)昔有神鼎出乎其间”(《太平寰宇记.朗州》),故此名州。颛顼帝即真武祖师,又是玄武大帝。

 

夏、商、周时代:

四十八寨无史记载。

春秋战国时代:

 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封白国,封楚太子建子熊胜为白国首任郡王,称郡公,故熊胜称白公胜。如鲁国的鲁哀公、齐国的齐桓公一样,白邑即白国。公元前489年白国太宰石乞与大将熊宜僚筑白国都城白公城、太子建家庙、白云戍边城、云朝山戍边城,熊宜僚分守白云城、云朝山戍边城。公元前469年,白公胜自称楚王,月余卒,白国王妃守胜庙。见《烈女传·贞姬》。之后白国归楚,白国不见记传。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白胜公十六年):白国(附楚国,郡国)大臣石乞、大将熊宜僚在云朝山顶筑戍边处,大将熊宜僚驻此,训练弓箭、刀剑兵3500人。后白国王子白张居此,现存有大将熊宜僚剑一柄。

公元前488年:楚国将军白善不参与族长白胜的叛乱,回到家乡澧阳后,在大维山(今四十八寨)境内寻芳览胜,常游赤松山、紫霞山、星子山等地,将从四十八寨采伐到的药草种到澧阳白善将军家园中。慈利蒋家坪遗笔溪传说是白善采药时将笔遗失而得名。现澧县东的药园寺,就是白善将军药圃灌园的旧址。

两汉时代:

公元492月: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领兵40000余人征伐土家首领相单程,马援军至四十八寨。马援将军只带贴身侍卫数人,着农服视查四十八寨军情,途中遇慈利县令花知县公子花柳调戏妇女,并将花柳斩首,又将花知县革职,深得四十八寨的当地百姓拥护。并将土家首领相单程要夜袭马援大军的消息告诉了马援,马援回营后安排妥当,单等相单程来夜袭。相单程于公元492月末日夜,夜袭马援大营,马援合力杀死相单程兵丁2000余人,并趁胜破四十八寨(现桃源县有马援石室文物存世)。

魏晋南北朝时代:

公元211年十一月至公元215年十一月:义阳郡侯张巨隐居在四十八寨的栖霞崖,时在栖霞崖洞壁上题有《栖霞岩记》(今人根据张巨留诗栖霞崖洞内摹写刻于石崖)。《栖霞崖记》“栖朝霞而怀万象,沐星子以涤尘埃。南风吹木潜入道,斜阳微醺恰逢仙。壬辰年春月”。

唐代:

公元620年~公元627年:酆王李元亨赋诗四十八寨的“鸳鸯浦” 和“琵琶洲”。

《鸳鸯浦》

不见鸳鸯飞,共道鸳鸯浦。

二流西北来,交合两无距。

时有浣纱人,临溪笑相语。

《琵琶洲》

何年阮氏琴,别向江头出。

调弹流水情,声逐凄风急。

无俟过浔阳,青衫泪共湿。

附:酆王李元亨(619632),李渊第八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弟弟,母亲为尹德妃。公元6207月封为酆王。公元628年被授予金州刺史,公元632年六月十日逝世,因无子嗣,封邑国除。封邑地为古慈利县,包括四十八寨在内。

公元626年八月:卫国公李靖草创四十八寨五雷山道观,以延续道教始祖李耳的香火(见《慈利县志》)。

附:卫国公李靖(公元571~公元6497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善于用兵,长于谋略,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卫国公李靖第一次到达四十八寨是公元624年八月,尤对大维山(今称五雷山)之道教风俗推崇,于公元626年八月草创五雷山道观,以延续道教始祖李耳的香火(见《慈利县志》)。

公元628年~公元683年:澧州道士黎元兴、方惠长在四十八寨的观国山宁极观共著《海空经》十卷。唐高宗时(628683)澧州道士黎元兴、方惠长在宁极观共著《海空经》十卷,今《道藏》本十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另有敦煌残抄本九件,此经对隋唐道教重玄哲学影响极大。

公元707年:忠勇侯雷万春将军到四十八寨赤松山跟随磨镜老人学习拳术及兵法,磨镜老人赐给雷万春将军法名叫道阐(现四十八寨有碑刻遗在言传),雷万春在四十八寨修习拳术及兵法时间达16年之久,后从军,为张巡的偏将。

附:唐代忠勇侯雷万春(701.3.15757.10.9)将军,本名雷震,官名万春,字明空(或作鸣空),又字一元,法名道阐,又称雷王爷、雷大巡、雷霆驱魔大将军,兵部侍郎,荣禄都督大夫,黑脸都督,湫神涂朱爷,本庙在甘肃省岷县清水镇大路村(现红军医院纪念馆址)。土家族,出生于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景龙桥乡攀家坊村,祖籍鄱阳。张巡的偏将,跟随张巡经历了雍丘之战、睢阳血战。详见四十八寨五雷山石刻及《旧唐书》、《新唐书》、《资政通鉴》等书均有记载。

公元730年春:监察御史王维(诗人、画家)赋诗四十八寨的《燕子龛禅师》:

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

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

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

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

上人无生缘,生长居紫阁。

六时自捶磬,一饮常带索。

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

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

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

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

周商倦积阻,蜀物多淹泊。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

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

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

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

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

公元730年春,王维游历了桃源县、慈利县四十八寨、大维山(今五雷山)西境燕子洞等地。在游历桃源、慈利时写有《桃源行》、《燕子龛禅师》、《题赧王墓》三首诗。

《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常时只记入山深,清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题慈利县城赧王墓》:

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

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驩兜。

附:监察御史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官至尚书右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苏轼评价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赋诗四十八寨的“燕子岩”:

玉釜凿幽岑,岑空窟宅深。

大都方丈地,萦曲几千寻。

燕去空遗迹,云还锁翠阴。

册砂传有路,王事岁侵侵。

附: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710756),原名江采萍,唐玄宗早期宠妃。其体态清秀,稍瘦,并且好淡妆雅服。出生于闽地莆田,父亲江仲逊,家族世代为医。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后来,唐玄宗夺媳杨玉环为妃,梅妃渐失宠直至被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后隐居于四十八寨的梅家寨,称“梅仙”,终于梅家寨,她曾作有《谢赐珍珠》和《楼东赋》等著名诗赋。

公元757年:御史中丞张巡颂偏将雷万春将军《一身勇当千万军》: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公元757年守睢阳时作)

附:御史中丞张巡(708757),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开元末进士。博览群书,尚气节;通晓战法,善领兵。安史之乱初,为真源令。天宝十五年(756)二月,为拒安军,率众进守雍丘(今河南杞县),以3000人苦战近年,用坚守与出击相结合的战法,击退了叛将令狐潮等军数万人的多次进攻。随后,移守宁陵(今属河南),授主客郎中、河南节度副使。至德二年(757)正月,引兵与太守许远共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以6800人挫败安将尹子奇所部23万人的进攻,因功授御史中丞。五月,安军再围睢阳,张巡先以佯动疲惫之,然后与部将十余人率500余骑,击溃安军。七月,尹子奇复领兵数万,用云梯、钩车、木驴等器械,并修蹬道,连续攻城。张巡临机应变,巧用战法,破坏其攻城器材,并使部属兵将相习,人自为战,又挫败安军。安军慑服其智,遂掘壕立栅困城。城中粮绝,守军以罗雀掘鼠等充食,至十月初九,城陷,张巡等壮烈殉难。张巡以不及万人之众,顽强坚守孤城,先后歼敌达20余万,阻止了安军南进江淮,保障了唐朝的钱粮来源,在唐平安史之乱中起了重要作用。死后被追封为真三太子

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韩愈和张籍在翻阅家中旧书时,发现李翰撰写的《张巡传》虽然写得很详细周密,但可惜还有不足之处:一是没有替许远立传,二是没有详细记载雷万春事迹。于是韩愈即撰《书张中丞传后叙》来补记许远、雷万春之功绩。

公元806年~公元815年:朗州司马刘禹锡为四十八寨茶叶赋《西山兰若试茶歌》诗: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煮,桐君有录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堕落花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佳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竹枝词》

城西门前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此第三首《竹枝词》就是刘禹锡描写四十八寨春天的景色。

附:朗州司马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洛阳(今洛阳)人。公元793年进士,初任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记室,后为监察御史。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公元806年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常德,公元806815年)司马,达十年之久。刘禹锡任朗州司马后常与崔员外等游桃源、石门、慈利、澧县的风景名胜处,尤为喜游大维山及四十八寨等地。刘禹锡将留传于四十八寨的竹枝词带回了洛阳,将四十八寨产出的茶叶更加喜爱,并留下了优美的诗篇。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襄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刘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刘禹锡之词也。刘禹锡任朗州司马后、就任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公元757(至德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肃宗临丹凤楼,加赠死节之士李憕卢奕颜杲卿袁履谦许远、张巡、张介然、蒋清、庞坚、雷万春等,并封死节之士其子孙官。战亡之家,免两年赋役,郡县明年租、庸免三分之一。准功臣之后招勇士建土团军。

四十八寨系忠勇侯雷万春将军的三个儿子(雷霆发、雷霆俊、雷霆进)及孙子(雷满)重孙(雷彦威、雷彦恭、雷彦雄)活动的主要区域,奉唐代皇帝命令在四十八寨招摹忠勇之士建立了土团军,之后转为晚唐劲旅武贞军(898908),有将兵十五万零九百人之众,在四十八寨开垦了万亩荒山做为军备粮食生产基地,也拥有军械制造基地,将士居住的兵寨。详见《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唐代皇帝本记》、及四十八寨石刻。

雷霆发、雷霆俊、雷霆进、李系(唐肃宗李亨次子)、雷满、区景思、周岳、秦国、何天一、何天二等修建的四十八寨兵寨,立国号“秦国”,建立了土著农民政权,建立了农民武装土团军(公元757置澧朗溆团练使,雷霆发任澧朗溆团练使),土团军后改为武贞军898908,雷满任武贞军节度使,后归附于唐王李系,有官兵十五万零九百人(按武贞军计)。土团军于公元883年湖南观察使升为钦化军节度使,公元885年湖南观察使改为武安军节度使。“湖南”一词始于雷满。土团军与越王李系合在一起,在四十八寨处励兵以待朝庭征用。

四十八寨的城门寨于公元757年修建。

1 秦国寨,秦国(约公元758年)的一位姓秦的大王于此扎寨而得名。位于汤家坪东,是历代文人雅士喜游之地。佚名《五雷山赋》“访秦国寨而海霞若揭。”,清代朱劭濂《望五雷山》“石壁嶙峋秦国寨,香烟缥缈梵玉宫。”。寨麓有一垭口,名马口,是古时游人拴马处。寨正面有10多层自生石墩,层层叠起,似人开梯地,墩壁飞红挂绿,如画卷高悬。寨两边云崖垂空,如挂彩帘。寨顶平衍,广约百亩。上有甘泉,四季不竭,汛期下泻成瀑。两土垭之间有朝天洞,口椭圆,深不可测。扔石入洞,似锣鼓敲响,经久不息。(月鲁帖木耳的女兵驻了三个寨,又御李自成、张献忠之兵的将军兵部职方主亊刘风池驻此。)

2和尚寨,原名美人寨,因丽岩崩落变成秃头,更为今名。寨与扯草坡仅一沟之隔,右上方是自生打鼓台。寨形似和尚依立状,颜色灰中带紫,间有绿丛点缀。

3罗汉寨,在蛤蟆口(今名下马口),一大岩、数小岩均似罗汉,颜色青灰杂染,旁有秀木映衬。大者盘坐在上,小者罗列于大者之前,似欢聚合影状。

4 猴儿寨,与蛤蟆口(今名下马口)相对。两岩一大一小,似大猴背小猴子状。其色黄里浮青,若有光泽。岩下草木茂密,四季葱茏。一到春天,百花竞放,清香诱人。

5鸡公寨,在杨家峪北。峰上一岩突起,高约10米,形似鸡公,色白耀眼,头朝三王峪,伸颈张嘴,若啼鸣状。

6仙人寨,又称仙人打网,在舒家中塆。峰似仙人,其顶如帽,身色灰白如服,呈打鱼状。

7 梅兴寨,梅兴道人(公元759年)在此修炼而得名。在仙人寨东。寨身自下而上由五层岩屋重叠而成。下面最大岩屋可容纳30余人,顶上最小岩屋可容10余人。寨上常有麝、岩鸡等珍禽异兽出没。寨顶有自生岩缽。

8乌纱寨,帽儿寨,在杨家塆。一岩峰色彩艳丽,形如帽,故名。下有人头岩,高约4米,口、眼、鼻甚肖。岩下有三层自生岩屋,每层长10米,宽4米,高23米,旁有黑岩孔,口宽20米,高约13米,内产硝芽。滴水处似有敲鼓之声。

9红岩寨,在澧阳宫塆里,因岩色肉红而得名。岩上多深红色横纹,缝间有兰草、龙骨草。在扯草坡俯视,整个岩形如半开花蕾,故又名花苞寨。

10陀龙寨,盘龙寨,在陀龙塆。岩峰象一龙盘地,昂首张望。须角如生,身尾欲动。

11稻摞寨,在一天门。岩峰如农家摞的稻草树,故名。岩色有青有黄,四时多变。岩下杂木丛生,芳草鲜美,曾有白鹇出没。

12老鹰寨,苍鹰寨,在黄家峪垴上。寨顶一岩如苍鹰高棲。其下悬木滴翠,乱岩危立。

13猴儿寨,金猴寨,在车塆。峻岭上有三大岩,颜色黄里点红,酷似三个金猴,一个朝金顶,一个朝星德山,一个朝观阁山,如放哨状。

14尧人寨,又称转角楼寨,在高家垱,寨岩自下而上旋转上顶,共有三层,一径随之盘旋而上,可登暴顶。

15宝剑寨,在满天星(地名)附近。寨上三峰秀丽如剑,直指蓝天。寨一侧草木争荣,四季葱茏;一侧峭壁垂空,光彩耀眼。

16伢儿寨,孩儿寨,在陈家峪。峰上一岩黄红色,状如小孩。

17金龟寨,在孩儿寨东。翠峦上一石金黄色,如金龟横卧。

18  寨,在羊儿池。一黑色巨岩形似长矛。一黑色巨岩形似古戈,又称古戈寨。

19  寨,在羊儿池。一黑色巨岩形似古盾。

20风轮寨,在古戈寨北。一岩有黄、红、白三色,状如风火轮。

21金盏寨,在胡家桥。岩峰上一石金黄色,象灯盏一般,高阔于上。

22灯台寨,灯塔寨,在孙家塆垴上。岩礅上一淡红色巨石高立,俨如灯塔。其南有石柱如人,名企人岩。

23美女寨,在秦国寨南。一石峰状如美女散发。秦国大王的妇人在此遇难,化而为峰。

24狮子寨,在白衣阁垴上。岩青黑色,形如雄狮,张口朝西,呈怒吼状。

25金龙寨,在王家塆。寨腰横孔内曾现金龙,因名。寨形如钟,光彩艳丽。旁有两岩,一象唐僧,一象八戒,呈“八戒护僧”状。

26探子寨,在金龙寨北。四面环山,十分幽静。寨上一岩壳似坛子纵剖状,可住人,故名。

27牛角寨,在陈家峪。有黑褐色两岩弯曲如牛角。寨下野草芳芬,怪石棋布。

28独角寨,在牛角寨东北。一岩棕色,斜伸如独角。

29响水寨,在碑垭。寨上一泉,自下而上,流声远传,故名。尤春、夏飞流成瀑,响声雷动。

30黑岩寨,在蛤蟆口(今名下马口)里。岩色墨黑,似有光泽。

31白岩寨,在黑岩寨西。岩色灰白,间有悬木。

32金鸡寨,在陈家峪。一岩五光十色,状如金鸡。

33箱子寨,在蒋家峪。峰上两岩排立,如竖置箱子。各高约3米,宽2米,其色紫红,旁有绿树掩映。岩下悬壁,壁下有自生穿山孔。

34背儿寨,在碑垭。有大小二岩,颜色黑里带黄。其形似母背子状。

35擂台寨,在孙家塆东。山坡有方形岩台,高约60米,宽约90米,颜色浅红,人称“擂台寨”。寨之四周是野兔、山雀的乐园。

36锉刀寨,在陈家塆。一长岩朝天,端点稍尖,黄竭色,三方岩梭似刃,宛如锉刀。

37牛鼻寨,在羊儿池。一岩壁紫褐色,上有深孔,俨如牛鼻。

38灯笼寨,距牛鼻寨不远,一岩拔地而起,光彩夺目,美若灯笼。

39斧头寨,在灯笼寨附近。一巨岩黑褐色,一头宽,边缘灰白色似刃,形犹斧头。

40宝塔寨,在秦国寨南,上有自生岩屋,旁有灌木掩映。屋高约4米,宽约3米,色紫红。屋上有紫褐色半圆形大岩,直径约20米。其上一石峰层层垒起,下阔上小,点红着紫,娇似宝塔。

41婆婆寨,在陈家峪。山上一岩,上小下阔,颜色青黄交融,如婆婆高坐状,头、手、腰、腿,俨然若生。

42斗升寨,在蛤蟆口(今名下马口)西。峰上多奇岩,中有一岩紫红色,象升子搁于斗口,名“斗搁升”,旁有一岩,其色红黄混交,象斗搁于升口,名“升搁斗”。

43城门寨,在老棚溪北。因一侧峭壁酷似城门而得名。寨的南北两侧,悬崖万仞,五颜六色,横空如屏。岩缝崖间有300多石级,悬若天梯,曾有“楚南一险径”之称。寨顶平旷,是古今游人喜登之地,上有方石宛如棋盘。阴天仿佛有古人下棋,素称“仙人下棋”。寨顶产硒红土,附近村民粉壁,多取此土。雷满(公元758年)帅府。唐僖宗李儇在南逃时,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甲子日住在雷满帅府城门寨,八月辛亥离开雷满帅府城门寨。雷满帅府城门寨也称为唐僖宗李儇行宫。

44秤砣寨,毗连城门寨,石峰峥嵘,上有一巨岩似秤砣,故名。寨西麓是折水塆,一泉曲流其间,两边怪石嶙峋,绿丛掩映,山雀争鸣,风景宜人。口下临绝壁,泉水飞流成瀑,寒冬不见飞瀑,只见冰帘、冰柱、冰棍、冰花,别有惜趣。

45师徒寨,原名和尚寨,下临马栏峪。远看峭壁牌立,其上青灰色石峰参差错落,有如大小师徒,故更名师徒寨。石峰多姿,各具情态;或似静憩,或似远眺,或似呼叫,俨然如生。晴日朝夕,峰间有紫气忽现忽逝。峰下一峪楠竹,蔚若玉盆,是避暑佳地。

46顾公寨,在慈济塌西北。唐代顾公(公元758年)于此扎寨拒寇而得名。寨高海拔880.4米,寨顶原有石垒营房,是顾公将士的主要驻地。寨上一洞可容千人。寨的南、西、北三面石壁陡峻,危岩星罗,无路可上(今有公路绕过),仅东面一径与慈济塌相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顾公曾凭此险多次打退顽寇,但后为诡计所败。寨下是黄莲水库,一望碧波如染,青嶂翠峦常映其中。寨西北有女儿寨,相传顾公战死后,因其女于此扎寨,保一方安宁而得名。

47 何家寨,在大岩板溪之西,海拔624.5米,唐代何天一、何天二(公元758年)两人于此扎寨而得名。从七枞王家铺远望,寨顶似青猴,面向五雷金顶,头、眼、鼻、口、胸逼真,前有小溪紧偎。其上有残存战壕,1943年日军进犯慈利,五雷山一带乡勇坚守此寨。

48女儿寨,顾公寨西北,顾公(公元758年)战死后,其女据此寨。

附:

1雷万春 (法名道阐,公元701315公元757109日年),张家界慈利县景龙桥乡攀家坊人,祖籍地潘阳郡。字鸣空,又字一元。生有三子,长子名启(雷霆发),次子名行(雷霆俊),小子雷霆进。唐代张巡所部偏将。安史之乱时,从张巡守雍丘(属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在城上面中六箭,坚守不动。后随张巡守睢阳(属今河南商丘),坚守不屈。城陷(公元757109日年)后,与张巡同遭杀害。

2,唐澧朗溆团练使(758年置,治州)和唐武贞军节度使898年置,治州)。乾元二年(759)又“置澧朗溆团练使,治澧州,以夔、峡、忠、归、万五州隶夔州。置澧朗溆团练使和武贞军节度使,肃宗乾元二年758澧朗溆团练使治澧州,两年后废,唐昭宗光化元年898置武贞军节度使,领澧朗溆3州治所仍在澧州,此建制于五代时更名为武平军节度使。僖宗中和三年(883),湖南观察使升为钦化军节度使;光启元年(885),改为武安军节度使。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于衡州置“湖南都团练守提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领衡、潭、道、邵、永5州。所以,“湖南”之名自此即公元764年才真正出现。大历五年(769),湖南观察使徙治潭州(今长沙)。湖南观察使李当“自中书舍人,乘廉车问俗湖南”。湖南观察使(治潭州今湖南长沙)。879年十月,黄巢率大军攻下了湖南重镇潭州,歼灭唐军十万,李系逃跑。

公元758乾元元年六月九日肃宗遣使祷于四十八寨五雷山古寺及云朝山古寺。

公元886年(光启二年):因澧州太守雷满上奏唐僖宗而获唐僖宗李儇批准为药山寺,唐文宗皇帝谥惟俨师为“弘道大师” ,塔曰化成。唐伸为其撰碑铭。唐大和八年(公元828)农历116日,惟俨圆寂,终年97岁,澧州太守雷满为惟俨曹洞宗七世大鉴。([日本铃木哲雄:《唐五代湖南地区禅宗的兴起》“药山惟俨(744827)嗣承石头。药山在沣州南面90里,昔多芍药而得名。山顶有长啸峰,惟俨曾夜啸于此。那里有药山寺。后于光启二年(886),因雷满上奏而获赐寺额,《慈云禅寺碑》断碑至今仍在,还有《药山牛栏八字古碑》。”)。

公元886619日:唐代韩人周铎的墨迹内容是:“检副使韩人周铎礼至光启二年六月十九日蒙大礼□□即荒地跋从此喻照以笔为记□□□□□□□□□之阳切记耳。”,释为:“(节度)检(校)副使韩人周铎,礼至光启二年六月十九日,蒙大礼,□□即荒地跋从,此喻,照以笔为记。□□□□□□□□□之阳切记耳。”,文中“韩人”指现在河南人,文中“光启二年六月十九日”即886619日,文中“即荒地跋从”指开垦荒地,文中“此喻”指唐僖宗皇帝的口头讲话。

公元886年六月十九月:《覃焽告慰碑》“光启元年十二月,为朗州雷尚书兵马侵扰,遂部领兵士三千余人,在此山屯驻,立七重寨栅。至二年三月累得荆南,差大将送官告,并慰喻将士,其山号为见明山,以澧、朗二州为界,其年六月十九日。节度游卒将充都兵典覃焽题 记。。释文:“光启元年”,即公元885年。“雷尚书”,即朗、澧州刺吏雷满。“光启二年”,即公元886年。“荆南”,即湖北省江陵县。“兵马侵扰”,指秦宗言欲侵四十八寨。查《旧唐书》雷满知:光化元年七月戊申,制以武贞军节度使,澧朗叙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同平章亊、朗州刺史、上柱国、冯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雷满检校太保,封冯翊郡王。释文:“光化元年”,即898年。“开府仪同三司”,官名,从一品。“开”即设置之意;“府”即府邸之意;“议”即仪式的意思;“三司”指“司空、司马、司徒”,唐代后期“三司”指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指雷满享受的待遇是“三司”级别。“同平章事”,官名,指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指尚书省,是商量处理国事的部门,为使相,三品。“上柱国”,勋级,是对作战有功的人的特别表彰。为最高级勋级,正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即从二品。“检校”,指代理之意。“司徒”位次于三公。“太保”,指“太子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太保位次于太傅。雷满被封为开国侯,又加封为冯翊郡王。荆南,在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是郑绍业为节度使,监军朱敬玫建忠勇军三千人,横暴不可制。光启元年三月秦宗权称帝,令弟秦宗言闰三月袭击荆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三月荆南蝗虫荒。光启二年张瑰杀陈儒及朱敬玫,自称节度使。张瑰与雷满是淮南军好友。尽管秦宗言围困荆州近两年,张瑰在饥荒兵困的条件下而稳守荆南。公元877年:四十八寨的土团军主帅雷满被任命为荆南将军,雷满将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征服了王仙芝五万人的起义军,之后,被封有宰相街的将军,称雷满为尚书。公元881年,雷满为澧、朗刺史,称雷满为尚书。公元885年,韩师德、秦宗言、张瑰三路大军多次征伐四十八寨的雷满土团军,于是唐皇帝派御林军步兵将兵典将军覃焽率三千余将士到四十八寨剿击围困雷满土团军的韩师德、秦宗言、张瑰三路大军,至公元886年二月雷满收复了荆南,公元886年六月十九日四十八寨的安危彻底得到了解决。于是覃焽向唐皇帝申报了胜利的捿报,唐皇帝派御史中丞覃为胜将军、将军尹仙到四十八寨犒赏了覃焽、周铎的御林军,及四十八寨雷满的土团军。唐皇帝又传口诏由周铎负责在四十八寨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以供军粮。(详见四十八寨唐代覃焽将军、尹仙将军、覃为胜将军的石刻,周铎将军的遗墨。及《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等。)。覃焽告慰碑一是告诉了四十八寨在唐代僖宗李儇皇帝的重要地位,派三千禁卫军守此。二是告诉了雷满的好友张瑰守住了荆南。三是说明雷满在光启元年已是尚书省的一名尚书了。四是指明了城门寨即是雷满的冯翊郡王府。五是说明了七个寨栅的筑建时间及修建人。六是说明了禁卫军与武贞军的分区守位区划。

 公元900年(光化三年):冯翊郡王雷满幕僚卢延让在四十八寨的城门寨,城门寨不比城市繁花,作为诗人的卢延让就有了一些怀念与感慨,在怀念杜牧时他就写下了樊川寒食二首》,及赋《松寺》(应为云朝山古寺)一首:

之一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

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之二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最有四十八寨情趣的是《松寺》(应为云朝山古寺)一诗,在晚唐四十八寨建有寺庙,香火很旺,故有此景。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

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

附:冯翊郡王雷满幕僚卢延让,字子善,范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复中前后在世。天才卓绝,为诗师薛能,词意入僻,不尚织巧,多壮健语,为人所嗤。侍御史吴融出官峡中,时卢延让布衣游荆渚,贫无卷轴,未遑贽谒。适融北得卢延让诗百余篇,融读之,惊为去人远绝,虽浅近,然自成一体。遂厚礼待之,赠给甚多,且为与扬。公元900年登进士第,冯翊郡王雷满辟为从事。雷满败,卢延让归蜀王建,授卢延让为水部员外郎。累迁给事中。

两宋时代:

公元1095年正月:黄庭坚至澧州,在四十八寨的观国山古寺的双泉井以“韬光匿名,将在双井”之意而书“蒙泉”赠澧州太守赵彦若,“蒙泉”古碑已被拐卖。

北宋苏轼(10371101)在《直隶澧州志·卷三·舆地志·三山·慈利县》称星子山有石莹然,望之若星。

元明清时代:

公元1321年(元至治元年):元女将军月鲁帖木儿与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膳医忽思慧驻四十八寨的秦国寨等三寨。主要为皇后寻找养生之药草。忽思慧女医官之后撰有养生名薯《饮膳正要》。

附: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膳医忽思慧,又译和斯辉,生卒年不详,元朝蒙古族人,中医营养和食疗学家。元仁宗延祐年间忽思慧充饮膳太医,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撰成《饮膳正要》一书。《饮膳正要》“虞集序”称,忽思慧曾经作为赵国公常普兰奚的关系密切的下属。延祐二年(1315年)常普兰奚加金紫光禄大夫、徽政院使,掌侍奉皇太后诸事,忽思慧此时被选任饮膳太医,入侍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忽思慧以饮膳太医之职侍奉皇太后与皇后。《饮膳正要》成书后,进呈中宫供览,受命担任刊刻、校正者《饮膳正要》多数都是和中宫密切的人物:拜住为中政院使,张金界奴为内宰、隆祥总管等。“虞集序”褒颂“圣后”,忽思慧当时在中宫以膳医侍奉元文宗皇后弘吉剌·卜答失里

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道教龙门派名师张道会在地德山修筑了三元宫,并将苏轼所说的星子山更名为星德山。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朱元璋之孙朱悦耀封华阳王,居澧州,辟关山为御果园,置望江轩、思蜀亭,在宁极观旧址上建殿修宇,供道士奉执香火。宋代道士莫元良重建观,敕赐银溪观。元朝赐名清元观,明朝华阳王建中武当行宫,改为观国古寺。华悼隐王七世孙华阳王宣墡(15851597)自号味一道人,卜居中武当观,终日盘桓于乔松奇石之间,与道流畅论养生之方,品茶论剑,呤诗赋词,《四库全书》收入《诗心珠会》八卷。明代镇国将军廓然子(友壁)诗云“云冷鹤归松外壑,春阴鸠唤竹边坡。先园奠此今成古,举目令予意如何?”。祥见石刻“石、冷、松、清”。

附:关山,有宁极观,武当行宫,大同寺,海佛寺,金鸡寺,镇江寺,不二庵,功德林,神龙庙,太子庙,观音寺,关庙,三王庙等。华阳王行宫,昭武馆,竹培所会馆,抚州府会馆,慈善堂,立雄堂,白龙井,白龙潭,酒泉,狮子岩。太子庙即太子建庙,白胜父亲太子建,为白氏祖庙。

公元1443 (武宗正德八年):荣王朱佑枢来常德,解囊出资,大兴土木,重建云朝山太和观和五雷山虚白庐(习惯称虚白楼),规模初具。

公元1509年~公元1554年:明代太子太傅陈圭游四十八寨《燕子洞》赋诗:

出林睎城郭,隔江辨烟树。

但恐无心云,拦住下山路。 

舆人且间息,词客同缓步。

自笑游山人,未曾辨芒履。

岩间石气森,堆垛不知数。

或削如剑戟,或攒如刀锯。

欲吼狮雄蹲,欲号虎高踞。

诧此奇怪形,知有精灵聚。

何年五丁来,鬼斧挥郎住。

洞天欻中开,石扇还坚固。

透此一隙光,端倪未全露。

寒暑外变易,风雷中守护。

钟鼓听无声,幽窦黑如雾。

谁能测其深,掉臂任奔赴。

燎难相续燃,欲入心犹怖。

同人急把手,水母相依附。

藏深物自私,觑破情亦误。

归途尚回头,胜景託余慕。

何当谢永嘉,麻源诗重赋。

附:太子太傅陈圭(15091554)字世秉,明南直隶合肥县(今合肥市)人,平江伯陈瑄后裔,嗣爵平江伯。领宿卫,掌京营佥书中军府,被荐出镇两广,督将讨平封川等地农民起义,加太子太保。召入北京,掌后军府。进总督京营戎政,提督京师外城工程,工成,加太子太傅。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于官,年四十六。赠太傅,谥武襄。

公元1622年:慈利县桃源县两县的官员奉诏修灵宵行宫(朱由检被册封为信王。公元1627年登帝位,年号崇祯,公元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年,在位17年。),三元宫易名为灵宵宫,又修建寝宿殿、火工殿、王爷殿、百子堂、南天门等古建筑群,所以古建筑以紫砂岩为唯一材料,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道教奇观石墙、石阶、石门、石瓦、石柱、石梁的纯紫砂岩道观。纯紫砂岩道观的以风水“藏风聚气”、“负阴抱阳”建道观地理为宗旨,在修筑时,先以长方形条石在峭壁巉岩间垒砌基础,其围栏、台阶、梁柱、墙体、重檐、翘角按照地势走向,由方方正正规格不一的紫砂岩石料垒砌构成,而在石柱、石梁、石门、石墙又雕塑各种反映澧水文化和道教文化的书画文饰,在星德山842.5米突兀无靠的的奇松、奇石、奇峰上,建成了一座又一座巧夺天工的奇观,道观倚石而立,左抱松,右捥月,前推云,后拥雾;观星若掌中数珠,赏月似杯内品茗,一派仙域景象。苟瑞在明世宗时,在观国山寺修成正果。清道人张明乙在观国山凿石洞石棺葬苟瑞,石室进深280厘米,宽185厘米,高216厘米,棺宽80厘米,长212厘米,材质为红砂岩。现石室、石馆尚有,观国山古观及上古文物均被童子香等人损害于1974年埋入蒙泉水库大坝底作为基石了。

公元1643年(明崇帧十六年):兵部职方主事刘凤池驻将兵扎四十八寨,刘凤池驻秦国寨留诗:

至治年间一古崖,乃是秦王三女寨。

自此至今无人上,四处无门是吾开。

崇帧癸未兵戈起,纷纷乱军到,姚黄二者争战不休,加上瘟疫三者何时了?父难至此空,此时跳出去,及时再用功。刘凤池清修自湖题。

释:“姚黄”,姚,指姚广孝,姚广孝理论“只管天子身体健康,不问士民死活”;黄,指黄来儿马守应,黄来僧李自成。“乱军到”, 指崇帧癸未三月庚子日李自成部将马守应陷澧州,崇帧癸未十一月二十六日张献忠占澧州。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元月癸卯(初八日),李自成指挥农民军乘胜攻城掠地,贺一龙攻往德安,李自成部将任光荣、孟长庚与马守应于荆州南下,李自成。罗汝才亲率大军继续东进。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年)十二月甲申(二十四日),张献忠率农民军自岳州渡江至荆州,与老回回马守应部农民军合。与马守应共守荆州的李自成部农民军孟长庚、任光荣撤离荆州。

兵部职方主事刘凤池驻扎在四十八寨,李自成与张献忠就根本到不了四十八寨。

附:兵部职方主事刘凤池(?--公元1644年三月二十日),字文甫,渭南县(陕西渭南市区)人。嘉靖十四年乙未科(公元1535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兵部职方司主事。刘凤池,字文甫,明代渭南县(陕西渭南市区)郭许里(今线王西部)人。好读司马、孙子诸书。在英宗选贡时,以超次就学国子监。嘉靖十四年乙未科(公元1535年)中进士后,任高平、章邱知县(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书章丘“石大夫” 及诗一首公元1541登泰山诗刻二首,当时,边境上并未发生战争,独有他修缮城池,训练兵士,升任工部主事不久,北边外敌果然入侵,朝廷亟求韬略之士。经太宰许公推举,改为兵部职方,协助办理军务大事。刘凤池率兵出塞,前进几百里,进犯者闻风遁走。朝廷把他召回,外敌又来侵扰,刘凤池又去出征,边塞再次平定。刘凤池负有文才武略,朝廷常派他考察各司,引起其他大臣忌妒,被贬,公元1644年三月二十日北京被清朝大将多尔衮统率大军攻破,兵部职方主事刘凤池作遗言付子六经,从容赴水死。家人迹之,见其衣冠整然,植立河中,面貌如生。著有《兵略》10多篇、《东陵集》、《王允宁集》38卷。

公元1645年十一月二十日:明代末年的遗墨:“大明隆武元年乙酉岁冬月二十日佘市桥刘少南男瑞臣先之孙九冝家丁共十六人被流贼杀人放火护妇女牛为绪鸡鸭一群十分利害奔命到此躲避不知何日得见太平同邻熊述南元启周杰宇共此洞。”,释文:大明隆武元年(1646)乙酉岁冬月二十日,佘市桥刘少南(男),瑞(朱常浩,瑞王)臣先之孙九冝(刘九冝)父子孙见(刘见)、家丁共十六人,被流贼(张献忠兵)杀人放火。护妇女,牛为绪,鸡、鸭一群,十分利害,奔命到此躲避,不知何日得见太平。同邻熊述南、元启、周杰宇共此洞。文中所提到的明瑞王,即明瑞王朱常浩(1591927日~1644724日),明神宗朱翊钧第五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母周端妃。朱常浩1627年封瑞王,封地在陕西汉中,朱常浩喜欢佛事,不近女色,更喜欢钱财,除了上缴朝延的税外,再加课盐税等各种名目的税,加重人民的负担。1637年王斌在汉中发动了农民起义,朱常浩为逃避大顺军的追捕,南逃四川避难,受到总兵侯良柱援助到了重庆。1644年张献忠攻破重庆,走投无路的朱常浩及随行人员被俘。张献忠先斩四川巡抚陈士奇,欲斩朱常浩时,天无云却大打雷,斩了朱常浩及其家属和重庆官吏后,再砍了三万多被俘明军的右臂后释放。文中所提到的刘少南,即明瑞王朱常浩之家臣,主要负责掌管明瑞王朱常浩之财产之事。湖南省临澧县佘市桥人。刘少南的父亲刘九冝,刘少南的儿子刘见。文中所提到的流贼,指张献忠兵,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乙未,张献忠攻陷武昌,将楚亲王朱华奎活沉西湖,湘阴郡王朱俨伊全邸遇害,楚藩诸宗无得免者。州绿林好汉联络张献忠夺取常德,张献忠陷常德后,辰、沅两州惶恐不安,迫使明代皇室人员及家臣纷纷逃避躲乱。文中所提到的熊述南、元启、周杰宇,都是明瑞王朱常浩之家臣,主要协助刘少南的工作,担任警卫之责。四十八寨明代遗墨告诉了我们:刘少南是掌管明代瑞王朱常浩王室的家臣,主要负责财政、经济、后勤、保卫工作,同僚还有熊述南、元启、周杰宇等,及刘少南父亲刘九冝,及刘少南儿子刘见,家丁十六人。牛、鸡、鸭无数,妇女无数。也就是说四十八寨附近几县当代刘氏、熊氏、元氏、周氏四姓的共祖共住此地避难。遗墨宽17厘米,高44厘米,用墨书于悬崖洞穴的顶部,为行楷书体。四十八寨明代遗墨为整个张家界市地区唯一遗墨,是记录明代瑞王家臣的唯一遗墨,属一级文级,应予以保护。

清代:

晚清国子监学阎镇珩赋诗四十八寨的《观国山古寺》:

一条白练飘沅澧,四十八寨隐王帝。

八百奇峰联玉柱,三千弱水绕琼溪。

附:阎镇珩(18461910),字季蓉,号北岳、嵩阳,湖南省石门县人。阎镇珩与王湘绮、王先谦、皮鹿门同为清末湖南四大文人。曾任石门天门书院山长,御封为湖北荆门州教谕加国子监学正衔。阎镇珩天资聪慧,狷狂强记,古体文出于老泉、介甫之间,名震京湘,孙依言、张之洞、郭松焘、瞿子玖诸公均加礼重,著作等身。《六典通考》二百卷留传日本,多次再版。著作计有《石门县志》六卷、《北岳山房文集》十四卷、《诗集》四卷、《越游日记》四卷、《北岳山房骈文合刻》四卷、《六典通考》二百卷、《渔浦课艺》、《天门书院课艺》、《杭游日记》、《隐民天录》等十多卷、《读明史论》十卷、《惜唾编》二卷。肖伯亨说:阎镇珩“其研究之勤,著述之富,实为澧水流域之空前。”。覃濬说: “网罗一切学问,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皎如日月,愈久而弥光……”,有著作被清廷收入“四库全书”。

民国时代:

 1928224日:贺龙、周逸群率领贺锦斋、卢冬生、李良耀等10多人到达慈利广福桥,在四十八寨建立了谭家山、老棚、三王峪等村级中国共产党支部。这三个共产党支部直接归中共湘西特委领导。主要目的是扩建湘西工农革命农军。19284月,湘西工农革命军第4支队广福桥游击大队组成,张学阶(张学陔,19031928.8.25)担任湘西工农革命军第4支队广福桥游击大队大队长。在四十八寨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时三个月,湘西工农革命军第4支队广福桥游击大队900多名官兵,有枪600多只,在慈利、石门、桃源等县联合“围剿”中全部遇难,偶有逃散者也捉住严酷烤打,董学全就是被反动派用背火笼的酷刑烤死的。湘西工农革命军第4支队广福桥游击大队,19284月成立,张学陔任大队长,下设四个中队,共有官兵900多人,有枪600多只,自19285月起,遭到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代理主席陈嘉估(为程潜,19282月~5月在任)自任总指挥的国民党第十四军附独立第十九师李觉师长的围剿,于1928825日,湘西工农革命军第4支队广福桥游击大队全部壮烈牺牲。为了惩罚反动派,19288月贺龙率工农革命军在四十八寨东出石门,在石门县楚江镇渫阳、石门县泥沙镇之战中,伤亡惨重,参谋长黄鳌(1928.9.7)、师长贺锦斋(1928.9.8)相继阵亡。一九二八年二月在石门南乡成立了“湘西工农红军第四支队”,根据地包括四十八寨在内,佘泽元任支队司令员,袁任远任党代表。 1928329日,陈昌厚与郭天民奉常德地委到南乡一直指导四十八寨的工作,直到19288月。

1928年正月初八晚:慈利县广福桥一带在中共湘西特委的领导下,建立谭家山、老棚、三王峪等党支部。并在石门县共产党员龚受家举行了第一次党代会,与会者有:袁任远、汪毅夫、陈昌厚、宋鹤鸣、周南、肖先之、张三烈、贺任植、肖炎泉、刘子甫、贺文成、杨文林、杨三级、龚受益、张绍栋。袁任远主持会议。会议目的“发动群众,举行暴动,组成割据的局面。”,之前,贺龙的一支小型武装部队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前几天一直住在石门官渡桥宋古成家,带队的是一个姓赵的营长。192819日中央去信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郭亮:“中央决定在湘西北组织特委,发动群众,造成暴动割据的局面,并派贺云卿、周逸群等同志返湘工作。特委书记,由兄担任,其他委员,为贺云卿、周逸群、柳直荀、徐特立”。1928115日,贺龙、周逸群、卢冬生、史施元等10余人乘轮船到达汉口,与郭亮及湖北省委会面。贺龙于1928118日晚乘船离开汉口去湘西(柳直荀、徐特立留武汉),1928119日船到长江北岸观音洲(岳阳县城对西),贺龙听说岸上有个小团防局,便上岸缴了团防局的枪。1928120日到达岳阳反咀,与贺锦斋、李明诠(党派来鄂西长江两岸开展武装斗争)领导的武装会合。贺龙在此留下领导荆江两岸的年关斗争。湘西北特委与鄂西特委在石首焦山河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贺龙、周逸群、贺锦斋、卢冬生、史施元、李良耀、陈太阶等人仍按中央原计划前往湘西北。1928224日贺龙、周逸群、贺锦斋、李良耀、卢冬生、到达慈利广福桥。张海涛等一行十来人,从汉口经津市去桑植开辟湘西革命根据地,途经官渡桥,歇脚四斗坪张海涛家,在张海涛家召开了南乡革命形势分析座谈会。宋鹤鸣、周南、肖炎泉、董学阶、张学陔等参加了会议。贺龙听取汇报后指示:“坚持就地革命,深入发动群众,牢牢控制农村。”最后贺龙交待“如果游击队在军事上遇到难以坚持的困难,三个月后到磨岗隘去找我,我派队伍来接济你们。”, 磨岗隘贺龙留守了一位姓赵的营长协助四十八寨的武装斗争。由于由于侯宗汉等人叛徒出卖,“南乡暴动”失败,四十八寨工农革命军根据地失守,我(袁任远)与余策源同志等三人在群众的掩护下,由南乡转到北乡的陈昌厚、郭天民、曾庆轩等同志与原在北乡坚持工作的伍伯显、盛联熊、陈奇谟等同志,在贺龙同志的领导下,北乡的武装斗争更大规模地展开了,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为湘鄂西根据地之一部分。(根据《袁任远四忆录》、《石门南乡起义》等史料)

附:1,袁任远(1898.51986.1.2),湖南省慈利县三官寺人,原名袁明濂,号毓灵。曾用名袁思贤、袁明廉。19285月参与领导发动石门南乡农民暴动,任湘西工农红军第四支队党代表。193011月任红七军第二纵队纵队党委书记,1934年任中共湘赣省委秘书长,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政治部副主任。194011月至19429月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起任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司令部政治委员。194612月任吉林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党组书记(至19492月),19496月至8月任湖南省政府副主席、湖南省临时政府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195312月至19584月任内务部副部长,19584月至19626月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青海省省长、青海省人民委员会党组书记。197812月被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副书记。19829月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七大正式代表。是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陈昌厚(19051932.4),常德县石板滩人,19264月当选为中共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农运部长。192711月任中共湘西特委委员,19285月领导参与了石门“南乡起义”,组织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并任党代表,开创了以太浮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295月任桑植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299月,红四军退出桑植,他随军征战,任营长。3,郭天民(1905.81970.5.26),开国上将,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人。1928329日,郭天民与陈昌厚奉常德地委到南乡一直指导四十八寨的工作,直到19288月,19288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排长、副连长,红八师参谋长,独立第六师师长,第六十二师师长,红九军团参谋长,冀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副司令员,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院校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4,曾庆轩(1901.12.41928.10.11),19277月在家乡组织了一支50多人的游击队,争取了罗效之掌握的1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带领这支队伍先后参与了石门年关暴动、石门南乡起义,1928928日率游击队驻八仙桥,被团防局便衣短枪队包围,在掩护队员撤退时,不幸左腿中弹被俘。于1011日他被敌人用铁丝穿透双手,绑在粪筐上,抬着游街示众后,在蒋家洲被杀害,时年26岁。5,伍伯显(18951963),原名伍经忠,1895年出生,湖南省石门县第七区竹溪河村人。1927521日,被任命为中共石门县县委书记,1930年,担任工农红军第四师秘书,1931年被任命为鹤峰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桑鹤县县委书记,1933年担任红二军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506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010月特邀为湖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6,盛联熊(19031932.10),1928年参加石门南乡暴动南乡暴动失败后,继续坚持武装斗争,任石门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同年9月,率部分战士编入红军,转战湘鄂边,后任红二军团四师政治宣传科长。19313月,调湘鄂边独立团二营任营长,率部参加了湘鄂西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战斗。19329月,升任湘鄂边独立师二团团长。同年10月,与敌作战牺牲。7,陈奇谟(1901.71933.3),石门县磨市镇商溪黄龙岗村陈家坪,19263月从事编辑《湘西民报》工作,湘鄂谟边特委委员,石门苏维埃主席。19275月任中共石门县磨岗隘区委书记,19288月,任石门县磨岗隘农民暴动队队长。9月中旬,被推选为石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在石门、鹤峰两县交界处的走马坪创办一所红军后方医院,使许多红军伤病员得以治疗,重返前线。1931年秋,以石门县游击队为主体的鹤峰游击队,任游击队政委。后相继调任湘鄂西红三军教导(后改称湘鄂边独立团)一师政治部主任、中共长(阳)巴(东)县委书记兼县游击大队政委,随部转战于黄柏山、洪湖一带坚持游击斗争。19333月,在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运动中,被诬为改组派错杀于鹤峰后坝。

1928719日:因湘西革命军第四支队二路司令侯宗汉(临澧人)投敌叛变,暗杀了党代表冯希廉(华容北景港人,黄埔四期毕业),大队长候占魁被捕,陈百川、贺荣臣、陈毓南、贾福桥等57名共产党员和二百多名革命军战士英勇牺牲后,四十八寨等山区落入匪首侯宗汉的手中。开国中将曹里怀、开国中将文年生于1950年的三月亲临四十八寨指挥剿匪战斗。四十八寨的土匪陈子贤、杨佐治、侯宗汉、郭和尚等匪首纷纷落网,杀人魔王张平被击毙,歼灭土匪二万余人。195049日匪首侯宗汉深夜爬出四十八寨的秦国寨向解放军投降,自此四十八寨始得安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