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杜甫春秋笔法《禹庙》对照柳忠秧春秋笔法《岭南歌》

热度 3已有 2469 次阅读2014-6-3 08:13 |个人分类:王正鹏杂文、摄影|系统分类:杂谈| 杜甫, 诗歌, 春秋笔法 分享到微信

从杜甫春秋笔法《禹庙》对照柳忠秧春秋笔法《岭南歌》

王正鹏(土家族)/

    老实讲,我是一个粗人,也不懂诗歌,不懂就不去读,所以对柳忠秧这个诗就不是很了解,故没弄懂柳忠秧的《岭南歌》属于什么体,用什么笔法写的,好在柳忠秧先生自己讲了这个“古诗”,是用“春秋笔法”写的。

    关于“春秋笔法”,最早是出于春秋时代的孔子,孔子为了达到修改左丘明著《春秋》30卷丶公羊高著《春秋》11卷丶谷梁俶著《春秋》11卷丶邹氏著《春秋》11卷丶夹氏著《春秋》11卷成为孔子的《春秋》,孔子奉行“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将邹氏著《春秋》丶夹氏著《春秋》彻底删除,又删改左丘明著《春秋》丶公羊高著《春秋》丶谷梁俶著《春秋》,改为今天我们读到的断乱朝报孔子《春秋》了。

    历史可以用“春秋笔法”曲解,史诗可以吗?

    我查了一下资料,唐代诗人杜甫用“春秋笔法”写过《禹庙》,我用农村人的眼光对照了一下柳忠秧春秋笔法《岭南歌》,结果,不比较就不知道,对比之后,我找不到比较文雅的词形容柳忠秧春秋笔法《岭南歌》,只能说是“硬词捏造”,让读者无法去读,让评论者无法评论。我用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明,如农村修茅厕有用好砖与乱石头硬堆混砌的作法,我观柳忠秧就具备这种搭茅厕硬砌砌墙的功夫,完全不具备梁上雕花的手艺,实为诗史之罕见之作。

附录柳忠秧《岭南歌》节选:

岭南歌

柳忠秧

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

讲习所黄埔军,众志成城。

陈独秀孙逸仙,国共合作。

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

名词解释:

国民党,即中国国民党,18941124由孙中山创立,现分为內地和台湾两个政体。内地194811日创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任党首,现任中国国民党党首为万鄂湘,台湾中国国民党党首为马英九。在此为混淆名词。

共产党,即中国共产党, 192171日由李大钊创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现任党首为习近平,在此不是混淆名词。

讲习所,即农民运动讲习所,19247月创立,19263月毛泽东任所长。

黄埔军,即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616日由孙中山创立并任校长。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第一丶二丶三丶四丶五届党首。

孙逸仙,即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丶中华民国创始人。

蒋中正,中华民国主席丶中国国民党党首。

毛泽东,自19491976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丶中国共产党主席。

柳忠秧说:这一句恰好就是春秋笔法。稍有诗学修养和史学修养的都知道。这一句确实有很大争议。从文化意义上讲,不能说自由民主就是唯一的价值标准。比方说汉武帝的功绩丝毫不比华盛顿差,因为他体现的是另外一种社会价值。

附录唐代杜甫用春秋笔法写的《禹庙》,及何庆善的赏识文:

 

杜甫

  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 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 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 疏凿控三巴。

  杜甫写的禹庙,建在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县)临江的山崖上。杜甫在代宗永泰元年(765)出蜀东下,途经忠州时,参谒了这座古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开门见山,起笔便令人森然、肃然。山是的,可见荒凉;加以秋风瑟瑟,气氛更觉萧森。但山空,那古庙就更显得巍然独峙;加以晚霞的涂染,格外鲜明庄严,令人肃然而生敬意。诗人正是怀着这种心情登山入庙的。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庙内,庭院荒芜,房屋古旧,一,不免使人感到凄凉、冷落。但诗人却观察到另一番景象:庭中桔柚硕果垂枝,壁上古画神龙舞爪。桔柚和龙蛇,给荒庭古屋带来一片生气和动感。垂桔柚画龙蛇,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含着歌颂大禹的典故。据《尚书·禹贡》载,禹治洪水后,九州人民得以安居生产,远居东南的岛夷之民也厥包桔柚”──把丰收的桔柚包裹好进贡给禹。又传说,禹驱龙蛇而放菹(泽中有水草处),使龙蛇也有所归宿,不再兴风作浪(见《孟子·滕文公》)。这两个典故正好配合着眼前景物,由景物显示出来;景与典,化为一体,使人不觉诗人是在用典。前人称赞这两句用事入化,是老杜千古绝技(《诗薮·内篇》卷四)。这样用典的好处是,对于看出它是用典的,固然更觉意味深浓,为古代英雄的业绩所鼓舞;即使看不出它是用典,也同样可以欣赏这古色古香、富有生气的古庙景物,从中领会诗人豪迈的感情。

  五、六两句写庙外之景: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云雾团团,在长满青苔的古老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江涛澎湃,白浪淘沙,向三峡滚滚奔流。这里二字特别传神。古谓:云从龙。从迷离的云雾,奔腾的江流,恍惚间,我们仿佛看到庙内壁画中的神龙,飞到峭壁间盘旋嬉游,口中嘘出团团云气;又仿佛看到有个巨人,牵着长江的鼻子,让它沿着沙道驯服地向东方迅奔。……在这里,神话和现实,庙内和庙外之景,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迭合到一起了。这壮观的画面,令人感到无限的力与美。

  诗人伫立崖头,观此一番情景,怎能不对英雄大禹发出衷心的赞美,故结句云: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传说禹治水到处奔波,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是为四载。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今四川忠县、云阳、阆中等地)。传说这一带原为泽国,大禹凿通三峡后始控为陆地。这两句诗很含蓄,意思是说:禹啊,禹啊,我早就耳闻你乘四载、凿三峡、疏长江、控三巴的英雄事迹;今天亲临现场,目睹遗迹,越发敬佩你的伟大了!

  这首诗重点在于歌颂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象洪水横流,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山,正是当时整个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诗人用春秋笔法暗暗讽刺当时祸国殃民的昏庸统治者,而寄希望于新当政的代宗李豫,希望他能发扬大禹乘四载控三巴的艰苦创业精神,重振山河,把国家治理好。

  在抒情诗中,情与景本应协调、统一。而这首诗,诗人歌颂英雄,感情基调昂扬、豪迈,但禹庙之景却十分荒凉:山空,风寒,庭荒,屋旧。这些景物与感情基调不协调。诗人为解决这个矛盾,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相衬的手法: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这样一抑一扬,既真实地再现了客观景物,又不使人产生冷落、低沉之感;加以后四句声弘气壮,调子愈来愈昂扬,令人愈读愈振奋。由此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何庆善,安徽大学文学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回复 王正鹏 2014-7-3 12:35
yinnenglai: 我也觉得《岭南歌》缺少诗歌的艺术性,纯属吹牛拍马、沽名钓誉。
对头
回复 王正鹏 2014-7-3 12:35
yinnenglai: “断乱朝报”应为成语“断烂朝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孔子“尊卑”与“等级”的腐朽观念的体现。 ...
谢了
回复 yinnenglai 2014-7-3 08:40
《岭南歌》不管时古诗还是新诗,都配不上是诗。
回复 yinnenglai 2014-7-3 08:39
我也觉得《岭南歌》缺少诗歌的艺术性,纯属吹牛拍马、沽名钓誉。
回复 yinnenglai 2014-7-3 08:36
“断乱朝报”应为成语“断烂朝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孔子“尊卑”与“等级”的腐朽观念的体现。
回复 王正鹏 2014-6-6 20:16
今又是:   
    
回复 今又是 2014-6-6 10:10
王正鹏: 我只是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玩玩
  
回复 王正鹏 2014-6-5 11:10
今又是: 你是有良知的人,在如今浑浊的人文世道里,非常地不易,也就珍贵!
我只是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玩玩
回复 今又是 2014-6-5 09:49
王正鹏: 谢了
你是有良知的人,在如今浑浊的人文世道里,非常地不易,也就珍贵!
回复 王正鹏 2014-6-4 18:57
今又是: 这玩意儿说来话长。《岭南歌》在右半部算他是携了个半音,按三音四声讲,说得过去;后面就全不对了。生硬地对仗就算可以吧,也没对齐,如果也去生硬,做成天开辟 ...
谢了
回复 今又是 2014-6-4 12:39
这玩意儿说来话长。《岭南歌》在右半部算他是携了个半音,按三音四声讲,说得过去;后面就全不对了。生硬地对仗就算可以吧,也没对齐,如果也去生硬,做成天开辟地也许更好些。
杜甫的这东东,在律诗格上讲,已经是非常“行歌”般地舒放自由了。其中要点是那个画字,是个名词化的动词,是“留寄”的涵盖,若是用作动词的话,文理上不通了。因为诗本身想说的的是双重含义的“无人”。诗里面叫“空出境”大写意的手法。最佳处是在于行文的格制,正如我刚才在你的博文又一处留言所说:出位、出画、出势、出意!全齐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家手法。
如果说《禹庙》”不合情理“、比较”生硬“也是不错,相比李白,杜甫正规正经了许多,那时的老百姓,谁个懂得四载疏凿的道道?估计长江山中游部分居民才知道里面的故事。
诗调音味是两个极具灵性的诗歌元素,很多所谓行步般的“同手同脚(同一边同行)其实因为背了常理,就会显得别扭。但是毕竟是文字,有些音声韵调把握住了,还是可以出趟的,这在《诗经》和骚体中常可看见。不过是成了对后,两个字用作一个声调延长的手段;还有就是复调重歌的做法,比如我曾写过的:驞騎騑騑;还有典故中的又一种”反式“:微微予式,换成予式微微也行,之后懂的人,拆解用成:式微;或予微。予微用作人名,起这个名字的人就非普通凡俗了。
道道太多,无以为尽。没事瞎侃了。问好!
回复 王正鹏 2014-6-3 10:01
ImYoona: 记得王老师上篇说方方说的全票通过不可能,那凭你广泛的人脉能不能去了解一下,究竟是几票同意几票反对?
实话讲:鲁奖还没开始评,只是各省市评完了,方方讲全票通过是指湖北省的,湖北省可能是方方所说的全票通过。
回复 ImYoona 2014-6-3 09:24
记得王老师上篇说方方说的全票通过不可能,那凭你广泛的人脉能不能去了解一下,究竟是几票同意几票反对?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