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图说中国古代风俗

热度 1已有 8362 次阅读2014-3-4 23:24 |个人分类:王正鹏杂文、摄影|系统分类:杂谈| 中国古代 分享到微信

图说中国古代风俗

王正鹏(土家族)/校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燃爆竹习俗,盛行于宋代澧陵地区,后传遍全国。

    据汉代东方朔著《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唐代诗人来鹄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宋代范成大《爆竹行》中描写燃爆竹的过程:“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元代周密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明代黎淳有《爆竹》诗:“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不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所咏的是“升天雷”,北方称为“二踢脚”。爆竹发源于澧陵。

二 宋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

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妓女自娱,源于宋代。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三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送名片习俗,源于宋代,明代盛行。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宋代周煇著《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明代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四 唐 饰梅花妆 :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饰梅花妆习俗,指农历正月初七日。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五 晋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

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馈春盘习俗,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这一天吃五辛之物。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三国·吴国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宋代刘斧著《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六 宋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

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赐金银幡习俗,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这一天朝贺长辈。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宋代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南宋仍沿北宋风习。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七 明 鞭春牛 !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鞭打春牛习俗,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这一天鞭打耕牛。
   清代顾禄著《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代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明代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八 唐 放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

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放灯习俗,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夜为放灯日。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早在汉代已有庆贺元宵之俗,至唐规模更为盛大。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浓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成为元宵诗经典之作。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金吾不禁夜”,是说京城破例取消夜间戒严,允许市民逛灯三整夜,又称“放灯”。

九 宋 蚕卜   

捉弄米粉状蚕丝,内藏吉语待尔食。

喜得佳兆虽自设,依然欢乐不可支。   

卜蚕卦习俗,指正月十五日夜的卜蚕卦习俗。

宋代杨万里有“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蚕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蚕卜,因戏作长句”诗:“今年上元家里住,村落无灯惟有雨。隔溪丛祠稍箫鼓,不知还有游人否?儿女炊玉作蚕丝,中置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云云。既说是里俗,可知是杨万里家乡江西吉州地方的风俗;也即南方养蚕地区的风俗。  

十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袪病摸墙头习俗,指正月十五夜,妇女为了袪百病而摸墙头的习俗。
  清代冯家吉著《锦城竹枝词》:“为游百病走周遭,约束簪裙总取牢。偏有凤鞋端瘦极,不扶也上女墙高。”,描写当时成都妇女在元宵夜遍游城墙为乐事。

十一 清 猜灯谜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

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猜灯谜习俗,指正月十五日夜猜谜语。
    元代周密著《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十二 清 请紫姑神
元宵之夜请紫姑,保佑吉祥赐安福。

终归女儿同情意,焉辨荒唐事有无。

请紫姑神习俗,指正月十五日夜请厕所神。

前汉刘向著《异苑》载:“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祝云:‘子胥不在(云是其婿),曹夫人已行(云是其大妇),小姑可出’。于猪栏边或厕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后来成为传说:唐代寿阳刺史李景,纳何媚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杀何于厕中。天帝悯之,命何为厕神。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故民间每于正月十五夜用畚箕为架,以扶乩形式迎接她降临,请她保佑蚕桑丰收,人畜平安。陆游曾有诗讥之:“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以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虽为一种迷信活动,实则含有对旧社会不幸妇女的深刻同情,并希望她有保护善良人们的神力。  


十三 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结羊肠习俗,指正月十六日。

眀代刘绩著《霏雪录》:“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


十四 清 走百病摸门钉
  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

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摸门钉习俗,指正月十六日夜,妇女摸大门上的门钉。
  清代项维贞著《月日纪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门钉,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盖妇女藉此节日可以走较远的地方,实为一种健身活动。而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门竹枝词》:“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年宜男定是谁。”。

十五 唐 送穷
  年年晦日送穷神,柳车草船载出门。

沥酒再拜早离去;老穷方走新穷临。

送穷习俗,指正月最后一天弃破衣,送稀饭,送柳车,送草船。

送穷之俗,自汉已有之。西汉扬雄有《逐贫赋》。据唐代李邕著《金谷园记》云:“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衣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传说穷神穿破衣,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之。祝送穷神,永不回来。至唐仍有此俗。唐代韩愈有《送穷父》文;唐代姚合有《晦日送穷》诗:“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十六 宋 春社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祭春神习俗,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便是春社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宋代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十七 宋 斗草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斗草习俗,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便是春社日中,儿童扯草角力的习俗。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春日杂兴”曾描述儿童斗草情形。见画中题诗。盖江南春早,立春草长,儿童互相用草角力,坚韧者胜,折断者败。


十八 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迎富习俗,指二月二日这一天迎接富贵的习俗。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唐代韩鄂著《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又《天禄积馀》载:秦代在这天携鼓到郊外游玩,朝出暮归,名为迎富。南宋魏了翁有《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诗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十九 西周·郑国 踏青
  溱洧河畔钟鼓交,踏青游人乐陶陶。

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踏青习俗,指三月初—至初三日男女青年相约郊游的习俗,现代人把情人节和七月初七日定为踏青日,这是错误的。

西周尹吉甫编《诗经·郑风》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说:一对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边上去看集会,他们相互逗笑,并赠送芍药。现代学者高亨《诗经今注》说:“郑国风俗,每逢春季的一个节日(旧说是夏历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在溱洧二河的边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来游玩。这首诗正是叙写这个集会。”,实际上,郑国的上巳节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情人节。后来才移到七月七日。

二十 西周·晋 流觞赋诗
  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

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流觞赋诗习俗,指三月三日这一天朋友几个人一起喝酒赋诗的习俗。
   战国子贡编《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证明周代已有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所谓修禊,即指临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晋代,变为临水流杯的文人聚会。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东晋时,王羲之曾于上巳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会,并作有《兰亭叙》。


二十一 北朝 踏青
  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

  踏青习俗,指三月初—至初三日男女青年相约郊游的习俗,现代人把情人节和七月初七日定为踏青日,这是错误的。

  踏青之俗早在汉代之前已经盛行,唐代房玄龄等人著《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为盛行。如唐代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唐代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诗句,可见当时踏青之风。宋代在清明时踏青,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即描述清明踏青春游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明代冯应京著《月令广义》说“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闽粤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则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见青。”。


二十二 唐 内宴冷餐
  御赐冷食满宫楼,鱼龙彩旗四面稠。

千官尽醉犹教坐;归来月上金殿头。

 冷餐习俗,春分后的十五日为冷餐日。
  唐代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二十三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上坟习俗,指三月三日祭扫祖坟。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二十四 明 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斗百草习俗,指三月三日,百姓踏草的习俗。

明代翟佑著《四时宜忌》:“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时有斗百草之戏,亦祖此耳。”,明代高启《斗草》诗:“摘拾遍丛丛,铺茵曲槛东。众家谁得?胜独有并红。”。


二十五 唐 祭扫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黄泉不知生人泪 ;暮雨萧萧惆怅归。

祭扫习俗,指清明节期间的扫墓活动。
  南北朝梁朝宗懍著《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唐代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二十六 唐 走马射箭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

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走马射箭习俗,指清明节期间的走马射箭活动。


  唐代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二十七 五代 荡秋千
  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

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荡秋千习俗,指三月初三日妇女以嬉戏为主的荡秋千活动。
  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又为打球、秋千之戏。”,注:隋杨广编《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战,以习轻戏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唐代王建《秋千词》:“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足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元代熊梦祥著《析津志》云:“辽俗最重清明,上自内苑,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戏为乐。自前明以来,此风久革,不复有半仙之戏矣。”。


二十八 清 卖柳条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卖柳条习俗,指三月三日这一天卖柳条。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代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二十九 唐 浴佛节
  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浴佛节习俗,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
  相传夏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纪念佛之诞生,称为浴佛节。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此风迄宋明依然。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清代英廉等人编《日下旧闻考》:“京师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记其数。至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以为结缘。今尚沿其旧也。”。


三十 宋 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挂五彩线习俗,五月初五日为挂五彩线日。

  南北朝梁朝宗檩著《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三国·吴国周处《风土记》谓:“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楝叶插头,五采系臂,谓为长命缕。”宋代余靖《端午日即事》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所谓五兵:弓、矛、戟、剑、戈;代表战乱,系朱丝避之。后剪采为小虎,粘艾叶戴之镇邪恶。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


三十一 宋 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染红指甲习俗,指五月初五日女孩子染凤仙花于指甲上的习俗。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再如清代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三十二 辽 射柳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

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射柳习俗,久旱不下雨契丹族人以射柳来祈雨。

元代脱脱等人著《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元代脱脱等人著《金史·礼志》载:射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不能接者为次;其馀皆负。 


三十三 明 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饮菖蒲酒习俗,五月初五日饮菖蒲酒。
   南北朝梁朝宗檩著《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唐代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可证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对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寿。明代诗人瞿佑有《菖蒲酒》诗云:“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三十四 清 挂钟馗
  终南进士舞龙泉,端午时节壁上悬。

仗君辟邪歼群丑,免得鬼魅扰人间。

挂钟馗习俗,指五月初五日挂钟馗绘像的习俗。
  宋代高承著《事物纪原》中说:唐明皇梦小鬼喧扰,有大鬼捉小鬼食之。问为谁,对曰臣终南进士钟馗也。因应举不捷,触殿阶而死,誓除天下虚耗妖孽。唐明皇乃召吴道子画钟馗像供之。后民间亦多供奉。清李福有《钟馗图》诗:“面目狰狞胆气粗,榴红蒲碧座悬图。仗君扫荡幺么枝,免使人间鬼画符。”,即描写在端午时供钟馗事。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三十五 金 晒书翻经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晒书翻经习俗,指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习俗。Y #ap*  
 宋代罗愿著《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三十六 唐 蛛丝乞巧

七夕织女赐新妆,挑来蛛丝盒中藏。

明朝结成玲珑网;试比阿谁称巧娘。

蛛丝乞巧习俗,指七月初七日蛛丝穿针的习俗。
  
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唐代刘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唐代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也写过这种风俗:“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三十七 宋 穿针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穿针比巧习俗,七月初七日妇女穿针比赛。
  三国·吴国周处著《风土记》云:“七月七日,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即牵牛也)织女。”,唐代诗人祖咏《七夕乞巧》诗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
宋代罗烨著《醉翁谈录》:“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而孔大。”。


三十八 宋 供摩侯罗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

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供摩侯罗习俗,指小儿玩泥巴习俗。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载:“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木渎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称为“湖上土仪”,有泥孩儿、莺歌、花湖船等。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载:“内庭与贵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叫摩睺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襕座,用碧纱罩笼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衣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宋代许棐《泥孩儿》诗云:“牧渎一块泥,装塑恣华侈。双罩红纱厨,娇立花瓶底。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三十九 清 丢巧针

佳节女儿约诸邻,迭将水碗丢巧针。

日光照得龙梭影,绣出鸳鸯如意君。

丢巧针习俗,七月初七日妇女在碗水中丟针的游戏。

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或名丢巧针。清代诗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诗》:“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四十 清 拜魁星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

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拜魁星习俗,七月初七日男子屠狗祭魁星活动。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清代郑大枢《台湾竹枝词·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清代钱琦《台湾竹枝词·拜文昌》诗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当地人称织女为“七娘”;文昌又称文曲星,掌管文运之神。


四十一 元 盂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盂兰盆道场习俗,七月十五日送亡人转身节。
  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
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七月十五日,一应大小僧尼寺院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之日。其日,……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僧寺亦于此日建盂兰盆会,率施主钱米,与之荐亡。”,“盂兰盆”为梵语音译,意为“解倒悬”。通常在道场还设有孤棚,离地六尺,广有十五六平方米,各家施舍之三牲、五牲、山珍海味等摆列其上,并插有“普醴阴光”、“甘露门开”等小旗。在放焰口仪式完毕,群众竞抢祭品,谓之“抢孤”。得到之小旗,被视为出海之护身符。


四十二 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放湖灯习俗,七月十五日放湖灯习俗。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清代
李斗著《扬州画舫录》:“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盖江南中元节,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清代蒋有尨《西湖竹枝词·放湖灯》诗。湖灯,即在小板上用彩纸做成荷花状,中点蜡烛,又称“水旱灯”。传说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四十三 清 荷叶灯
  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儿竞擎荷叶灯。

成群结伴游巷陌,银花万点似火城。

荷叶灯习俗,七月十五日放荷叶灯习俗。

  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清代英廉著《日下旧闻考》:“荷叶灯之制,自元明以来即有之,今尚沿其旧也。”,查清代慎行著《京师中原词》:“万柄红灯裹绿纱,亭亭轻盖受风斜。满城荷叶高价卖,不数中原洗手花。”,清代庞垲《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四十四 清  鸡冠花供祖   

供祖瓶插鸡冠花,一时风靡满京华。

只缘物稀价腾贵,移种四郊入农家。

  鸡冠花供祖习俗,指七月十五日采鸡冠花供祖先的习俗。
  以鸡冠花供祖,在宋代已风行。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索食。”,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载:南宋同。此习迄清代仍存。宋代袁褧著《枫窗小牍》:“鸡冠花汴中谓之洗手花,中元节前,儿童唱卖以供祖先。”,另有祭祖节,在十月初一日。


四十五 辽 屠狗狩猎
  选屠白狗埋帐沟,牵鹰出猎起鸣驺。

忽见御帽簪红叶,方知今日是立秋。

屠狗狩猎习俗,八月初八日屠白色狗于寝帐前。

元代脱脱著《辽史·礼志》:“八月八日,辽俗屠白狗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后七日,中央移寝帐于其上。”,元代熊梦祥著《析津志》:“立秋日,张乐,大宴,名压节序,上簪红叶于帽。”,立秋日,汉人也有簪叶之风,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立秋之日,男女咸戴楸叶,以应时序。或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扑插鬓边。”。


四十六 唐 拜新月
  妆楼鸾镜拜月明,再乞嫦娥驻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叹无情。 

拜新月习俗,八月十五日妇女拜月活动。
  唐代妇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驻。唐代常浩《赠卢夫人》:“佳人惜颜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画堂,下阶拜新月。”,中唐大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张氏有《拜新月》之诗:“拜新月,拜月汝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看来,拜新月应是年轻妇女的事。


四十七 宋 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秋社习俗,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北宋陆游有《秋社》诗云:“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咚咚赛庙回。又见神盘分肉至,不堪沙雁带寒来。书固忌作闲终日,酒为治聋醉一杯。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北宋陆游有《社肉》诗云:“社日取社猪,燔炙香满村。饥鸦集街树,老巫立庙门。虽无牲牢盛,古礼亦略存。醉归怀馀肉,沾遗遍诸孙。”,描写了秋社的热闹场面和老人的心情。


四十八 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

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观钱塘弄潮习俗,宋代盛行。
  
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有《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可见市民对弄潮儿像接待英雄一样欢迎他们。


四十九 清 供兔儿爷  

 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

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供兔儿爷习俗,八月十五日祭月活动。
  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见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清代
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五十 清 走月亮
  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

走月亮习俗,指妇女在八月十五夜要走三座桥的习俗。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代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五十一 晋 饮菊花酒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饮菊花酒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日喝菊花酒。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五十二 唐 登乐游原
  乐游原上游人多,重九登高乐如何。

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登乐游原习俗,九月初九日登山游览的活动。
  据
南朝梁吴均著《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茴香科植物,据说戴其茎、花有避疫的功效。唐代李白《宣州九日寄崔侍御》诗:“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唐代杜牧有《九日齐山登高》诗。  


五十三 宋 冬舂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冬舂习俗,十二月初八日为舂米日。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南宋范成大有《冬舂行》诗云:“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计米。群呼步碓满门庭,运杵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耀日雪生光。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常生香……”。


五十四 宋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馈岁习俗,十二月月底最后几天,人们互赠礼物的活动。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宋代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五十五 清 卖春联
  塾中先生不甘贫,书写春联卖斯文。

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卖春联习俗,十二月底间。
  据元代脱脱著《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明代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清代
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清代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五十六 清 喝豆粥

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

信士弟子熬粥夜,念佛声声结善缘。

喝豆粥习俗,十二月初八日吃粥撒一粒黄豆的习俗。
  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五十七 宋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祭灶习俗,腊月二十四日为祭灶神日。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唐代
孔颖达著《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晋代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北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五十八 清 吃灶糖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吃灶糖习俗,腊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吃灶糖日。
  在祭灶时,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节物关人意,残年一碟添。蓼花分点缀,粉茧共粘。”。


五十九 清 跳灶王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跳灶王习俗,腊月二十三日为跳灶王神舞之日。

清代顾禄著《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六十 宋 烧火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

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烧火盆习俗,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起一直烧到正月十五日。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南宋范成大《烧火盆》诗云:“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大家薪乾胜豆秸,小家带叶烧生柴。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磔格。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将迎阳艳作好春,正要火盆坐暖热。”。

六十一 宋 照田  
  腊月廿五天正寒,长竿燃炬照南田。

侬家今夜火最旺,定知来年多稻蚕。

照田习俗,腊月二十五日,长竿然炬照田。
  南宋范成大《照田蚕行》云:“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苎麻无节菜无虫。”,南宋姜夔诗《自石湖归苕溪》云:“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六十二 唐 驱傩
  驱傩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

桃弧射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

驱傩习俗,腊月二十日为驱傩日。

  “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唐代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描写了仪式的场面;唐代孟郊的《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描写了傩的形状和人们驱傩的欢乐情绪。

六十三 唐 镜听 
  夫君远宦盼回程,跪拜灶前点香灯。

怀中抱镜藏门候,闻人初言细品评。

 镜听习俗,元旦日为听镜日。
  《月令萃编》载:“元旦之夕,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勺于水,虔礼拜祝。拨勺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又元代
伊士珍著《琅环记》载:“先觅一古镜,锦囊盛之,独向神灶,勿令人见,双手捧镜,诵咒七遍,出听人言,以定吉凶。”,唐代王建《镜听词》云:“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嚓嚓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六十四 宋 儿童卖痴呆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

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媪买痴呆。

儿童卖痴呆习俗,除夕夜为卖痴呆日。

  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招人买。……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六十五 宋 打灰堆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

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打灰堆习俗,除夕日黎明为打灰堆时。

唐代杜光庭著《録异记》云:有商人区明(东晋干宝《搜神记》作欧阳明) 者,过彭泽湖,有车马出,自称青湖君,要明过家,厚礼之。问何所须有人教明:“但乞如愿”及问,以此言答。青湖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许之,乃其婢也。青湖君语明曰:“『君领取至家,如要物,但就如愿,所须皆得。”,自尔商人或有所求,如愿并为即得。数年遂大富。后至正旦,如愿起晚,商人以杖打之,如愿 (以头钻) 走入粪中,渐没失所。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今北人,正月十五 (正旦) 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又以细绳系偶人,投粪扫中,云令如愿,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南北朝梁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云:元日“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南宋范成大《打灰堆词》云在元旦黎明前打灰堆:“除夜将阑晓星烂,粪扫堆头打如愿。”。


六十六 明 贴门神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贴门神习俗,除夕之日为贴门神之日。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明代
刘應钶《万历嘉兴府志》:“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六十七 清 压岁钱
  钟打五更又一年,儿孙长高开笑颜。

分食枣糕与橘荔,更喜遍赐压岁钱。

压岁钱习俗,除夕夜为压岁钱时。
  清代
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征。”,一说:“压岁钱”本为“压祟钱”,贻小儿免受祟之害也。


六十八 清 索罗杆
  昔日乌鸦救汗王,索罗杆顶供斗粮。

如今丹阶少人迹,坤宁宫前月昏黄。

索罗杆习俗,从除夕夜一直至正月十五日止。

满族人家中皆立“索罗杆”,又称“神杆、得胜杆、祖宗杆、妈妈杆”等。立杆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东南侧,下为高一二尺的石座,杆长一丈左右,下粗上细,顶端尖锐。接近杆顶之处,套一锡斗。传说当年敌人追捕努尔哈赤时,他跑到一棵枯树下躲藏,一群乌鸦落在枯树上,追兵以为树下不会藏人,努尔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后来他便命满族人家家立杆,在杆顶放肉和粮食酬谢乌鸦。据考“立杆祭天”是辽金时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传统习俗,在清建国后,才附会种种传说。


六十九 唐 新妇不跪
  并蒂莲花两相偎,红毡展地迎亲回。

新妇不拜新郎拜,感谢天公为良媒。

新妇不跪习俗,指正月初一日新娶媳妇不用给长辈跪拜之礼。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之风俗。最明显的形象证明,即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 (又有记为四七三窟者) 晚唐的《婚礼图》,“礼堂”用步幛遮之,新娘立右,新郎跪左;新郎旁一人司仪。宴席设在对面一大棚之内,长案陈列美食,来贺男女嘉宾分两侧而坐。据
清代赵吉士著《寄园寄所寄》引清代黄维翰著《渤海国记》云:“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此为例。自唐武后尊妇人,始易令拜而不屈膝。”。


七十 清 展示嫁妆

婚礼前夕显嫁妆,衣箱镜奁付杠房。

双抬单顶沿街过,羡煞蓬门绮罗香!

  展示嫁妆习俗,凡嫁闺女人家出嫁前向人展示的陪嫁物品。
  北京婚礼之前,展示嫁妆。较富裕人家,雇杠房由双人抬箱笼等物,多者可十抬至数十抬,以显豪富。一般人家送嫁妆,则雇用一人扛之,因低头承扛箱瓶、镜奁等物,北京方言称为“窝脖儿”。清代袁枚《嫁妆词》云:“东家嫁女儿,珠翠盈千箱;道路多侧目,门阁生辉光。……西家嫁女儿,荆苕与布裙;奴婢嗤其陋,戚里嫌其贫。”。  


七十一 宋 抓周啐
  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却令婴儿求。

  抓周啐习俗,凡生儿女满一周岁时,让儿女自已抓喜爱的东西。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至来岁生日,谓之‘周’,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筹秤、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生儿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啐。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啐’,其日诸亲馈送,开筵以待亲朋。”。

七十二 唐 折柳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折柳习俗,古人离别时,以折柳枝相赠之风俗。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此为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诗。唐代王之涣《送别》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唐代韩翃《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敦煌出土唐代民间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最初因相思而咏柳,后来送别时折柳以示相思。唐代王翰《凉州词之二》:“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折杨柳》者,乃胡笳与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杨柳,当与离人相思有关。

七十三 唐 步障
  国殷民富夸盛唐,豪门出行步障长。

可怜明皇幸蜀路,难遮风雨任凄凉。

步障习俗,富贵人出门时不让富贵人看见贫穷的一种目的。

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唐代房玄龄等人著《晋书》:“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祟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但更多的不是长形固定步障;而是方形活动步障,以横梁展障,梁中间接一竖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七十四 元 驿站送信  
  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赖远征。

驿站健卒鞭快马,山高水长亦贯通。

  驿站送信习俗,从秦朝开始就有了。
  秦汉已有驿传制度。但至宋代才废除唐代以民为驿夫的制度,而代之以军卒传递。并实行急递铺。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
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宋雍熙二年,允许私书附递。宋代苏轼就有“乱山横翠嶂,落日淡孤灯。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的诗句,可能苏轼托邮吏(驿卒)捎的就是私人信件。跑路送信的人称“急足”或“急脚”。如宋代洪迈著《夷坚甲志》:“陆氏晚步厅屏间,有急足拜于庭,称郑官人有书。”,到元代,设有“站”,邮递的覆盖面加大,速度也更为提高。  

七十五 宋 茶贩
  银针碧螺漫自夸,玉壶沏煮胜紫砂。

夏至日长行人少,担歇柳荫闲斗茶。

茶贩习俗,源自晋代。
  唐代陆羽《茶经》引晋代《广陵耆老传》云:“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茗不减。”,所谓茗,即茶水;这老妪是最早的茶水小贩形象。后来虽发展有茶棚、茶馆、茶楼,而小茶贩仍然存在。宋代范祖述著《杭俗遗风》:“杭州有茶司一行,最为便当:每担一副,有锡壶两张,其杯箸、调羹、瓢托、茶盅、茶船、茶碗……无不足用。”,
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在五间楼前大街坐铺中瓦前,有带三朵花点茶婆婆,敲响盏,掇头儿拍板,大街游玩人们看了,无不哂笑。”,桥道坊巷,“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冬闲,担架子卖茶、馓子,葱茶始过。公私营干,深夜方归故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宋代刘松年绘《斗茶图》,描绘茶贩间比美茶的活动。  

七十六 金 货郎担  
  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

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

  货郎担习俗,宋代盛行。
  
宋代李嵩绘《货郎担图》有数幅。宋代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中即有两架货郎担子;元代王振鹏绘《乾坤一担图》,明代也有《货郎担图》。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中所记挑担卖物者种类甚多:“并挑担卖油,卖油苕、扫帚……瓜、茄、菜蔬等物。”,属生菜类;“又有铙子、木梳……与各色麻线、鞋面、领子、脚带、粉心、合粉、胭脂等物。”,属小百货类;“又有挑担抬盘架,买卖江鱼、石首……河蟹、河虾、田鸡等物。”,属水产品类;以及卖熟食、花草、糖果、玩具等,都有挑贩,“并于小街后巷叫卖。”,一般称货郎担,主要指卖小百货之货郎。  


七十七 明 磨镜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

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

磨镜习俗,明代还有。

古代用铜镜照面,用久则不明,需倩工磨之。如遇喜事,为使镜面光洁,也要磨之,如唐代王建《镜听词》即有:“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即载有:“修磨刀剪、磨镜,时时有盘街者,便可唤之。”,与现今磨刀工相似。


七十八 清 拉车卖酒
  蒸出佳酿入酒海,驱车赶到围场来。

曲香何惧鲸饮量,醉倒猎手卧虎台。

拉车卖酒习俗,清代盛行。
  用车载酒在街市卖,唐代已有之。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这种车就是运酒或卖酒的车。宋代挑酒桶卖酒,见于《水浒传》中。清代烧锅造酒,多用大型容器贮存;如用高丽纸裱糊大竹篓,涂以猪血,一般为酒篓;可容酒百斤以上者,名为酒海。以车载酒海售酒,多在人数众多场所,如庙会、围场等处。承德离宫藏有清代“长白山老满洲京旗驻防热河兴隆阿”所绘之《围场风俗图》,其中即有大车载酒海售酒之情形。


七十九 唐 骑驴打球
  吐番马球号波罗,传入大唐靡中国。

民间亦好击鞠乐,无奈马少骑驴多。

  骑驴打球习俗,唐代盛行。
  马球藏语称波罗。在唐初传入长安后,即为皇帝和贵族们所喜好。盛行情况可见
唐代封演著《封氏闻见记》。尤其到唐玄宗时,打马球风气大盛。波罗球大如拳头,用坚韧木料制成,内部挖空,外面涂色或装饰。故又称“朱球、画球、彩球、七宝球”等。球杖长数尺,击球一端呈弯月形。球场宽阔平坦,两端各有球门,两队球手骑马入场,打入球门为胜得一筹,将筹插在球门上。当时也有在大街上打球者,也有骑驴打球者。如唐代卢氏著《逸史》载:李林甫“年二十,尚未读书。在东都,好游猎打球,驰逐鹰狗,每天城外槐坛下,骑驴击球,略无休日。既惫舍驴,以两手返据地歇。”,后来也有步行打球者,如唐代王建《宫词》:“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近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八十 唐 相扑
  孟贲古冶两相搏,强者角抵在必得。

今番对阵显身手,他日三军勇报国。

相扑习俗,唐代盛行。
  我国古代角觝最早进入宫廷,战国·秦国吕不韦著《礼记·月令》:“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在秦汉时的角觝不作为体育项目,而归于百戏一类。唐
代赵璘著《因话录》载:“文宗将有事南郊,礼前,有司进相扑人。上曰:我方清斋,岂合观此事!左右曰:旧例皆有,已在门外祗候。”,可见唐代相扑久已有之。巴黎藏敦煌唐代写经上画有两个赤身着犊鼻裤者相扑的形象,可为形象佐证。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及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载:宋代宫廷御用之相扑手,乃御前卫队左右军士,名为『内等子』。市井职业相扑手,则皆有名号。胜者受赏物品有:旗帐、银杯、彩缎、锦袄、官会(钞票)、马匹等;“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亦有以相扑设擂,如《水浒传》中所描写者。故我国职业相扑,要早于日本(十六世纪日本出现职业相扑)。北宋还有“小儿相扑、乔相扑”。更有早于全世界者,南宋景定年间(12601264)临安有著名的女相扑手,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记载了她们的名字: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相扑始于日本之说,并不正确。因为角力、相扑之类,欧亚许多民族都有,例如蒙古、伊朗、土耳其等,只是规矩有所差异而已。 


八十一 宋 蹴鞠

一脚踢出天边月,两肩擎起海中星。

何叹国足英雄少,当知高手在圆情。

  蹴鞠习俗,宋代盛行。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西汉
刘向著《战国策·齐策》中说临淄富实,“民间无不吹竽鼓瑟、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东汉班固著《汉书·霍去病传》注:“鞠,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蹴蹋而戏也。”,宋代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胜负。”,据元朝《蹴鞠图谱》载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踢称打鞠;二人对踢称白打;三人以上称场户。宋代更重无球门踢球,钱选绘《宋太祖蹴鞠图》,《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争足球源于中国,正如火药、造纸印刷,如今言之,底气已不甚足矣。

八十二 宋 捶丸
  城间小儿喜捶丸,一棒横击落青毡。

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捶丸习俗,宋代盛行。
  
崔世珍著《朴通事谚解》中有关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记载:“用有柄木勺接球,相连不绝,方言谓之球棒。球用木为之,或用玛瑙,大如鸡卵。”(也有皮球的记载) ,其场地“掘地如碗,名窝儿。或隔殿阁而作窝,或于阶上作窝,或于平地作窝。人打球儿,先掘一窝儿,后将球儿打入窝内。”,盛球棒的器具,称为“提揽”,筐上有圆圈,用手提携。在宋代绘画有小儿《蕉阴捶丸图》;成人亦有捶丸活动,金代元好问著《续夷坚志》:[京娘墓]:“他日寒食,元老为友招,击丸于园西隙地。”,最早系用小木棒击球。可能至元代有所改变。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之祖源。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没有高尔夫球起源记载,只说最早1457 (明代)苏格兰禁止高尔夫球。

八十三 明 妇女踢球
  阳春三月小桃开,笑语飞过百花台。

五彩毛团翻上下,原是双娇踢球来。

妇女踢球习俗,明代盛行。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宋代
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宋,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明代王誉昌《崇祯宫词》:“锦罽平铺界紫庭,裙衫风度压婷婷。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明代画家杜堇绘有《仕女蹴鞠图》,画中三位妇女在踢一白色大球。明代钱福有《蹴鞠》诗:“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几回蹴罢娇无力,恨煞长安美少年。』”,清代年画中仍有戴花帽缠足妇女踢五彩球之形象。 

八十四 明 放纸鸢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放纸鸢习俗,明代盛行。

唐代张鷟著《朝野佥载》:“鲁般者,尝作木鸢乘之而飞。”,元代诗人谢宗可《纸鸢》:“画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避雨飞来芳草地,乘风游遍绿杨天。黄昏人倚楼头望,添个红灯到上边。”,清代诗人描写放风筝:“槐榆舒绿柳含青,阵阵东风拂面生。最是儿童行乐事,置身檐瓦放风筝。”,“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北京称风筝为“鹞子”;缚竹笛于风筝背上,因风播响,称为“鹞鞭”。据说初春的风,由下往上刮,过清明风则不稳;故易吹落。


八十五 清 打陀罗
  冰上乐兮鞭陀罗,随风旋转呼如何。

貂帽锦靴小阿哥,明年跃马金盘陀。

打陀罗习俗,清代盛行。 
  陀罗,又作陀螺,
清代翟灏著《通俗编》:“陀罗者,木制,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卓于地,急掣其鞭则转,顶光旋旋,影如不动也。”,北方正月,天气正寒,儿童多在冰上打陀罗,俗称“冰嘎”。清代李孚青《都门竹枝词·打陀罗》:“清明佳节柳条拖,放学儿郎手折多。早送爷娘上坟去,好寻闲处打陀罗。”,此指在平地打陀罗也。  

八十六 汉 六博
  六白六黑十二棋,双方相争博一局。只缘获筹心欢悦,废寝忘食仍嗜迷。 Gf6p'(zun  
  六博在汉代流行。出土汉俑即有二人对坐六博者。隋朝鲍宏《博经》:『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后行棋。棋到水处则食鱼,食一鱼得二筹。更多具体玩法,已失传。

八十七 唐 双陆
  桐阴对坐品香茗,一局双陆赤与青。

    掷骰滴答如铜漏,深宫又闻小尨声。
  双陆是古代一种棋类游戏,有固定长方形盘,上画左右各有六路,双方分黑白各十五个马子,状如保龄球的小木棒。马子按规定在盘边摆放,双方轮流掷骰子,按点多少移动马子。白马子自右向左,黑马子自左向右。马子先出尽者为胜。晚唐反映宫人生活的绘画中有打双陆的形象。

八十八 汉 弄剑与踏杯舞
  壮夫弄剑不弄丸,上下青光慑人寒。

长袖应随笙鼓乐,跳踏圆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汉画像砖中百戏部分有『跳丸』或称『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双手上举,空中有五个圆球,加其手中一球当为六球。汉代壁画百戏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着衣,似为妇女。沂南汉墓石刻百戏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为四把短剑。东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又南阳画像石中有长袖舞女在五个杯上舞蹈之状;荥阳出土汉代陶楼所绘人物中,亦有长袖舞女在五个覆杯上舞蹈的形象。这些可视形象证实:我国的杂技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了相当高超的水平。


八十九 唐 西域歌舞
  西域歌舞名胡旋,传入宫掖靡长安。

吹奏何必琼林宴,市间到处闻管弦。 

西域歌舞习俗,唐代盛行。
  隋唐时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饰 (如胡服翻领窄袖)、饮食 (如胡饼、烧饼)、绘画、歌舞、音乐及乐器等一起传入长安。音乐主要有龟兹乐、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等。乐器舞蹈也随之而流行。著名的“胡腾舞”出自石国;唐代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诗:“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唐代李端《胡腾儿》诗:“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又有“胡旋舞”,出自康国;唐代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画中也有舞女张臂作舞形象。


九十 宋 瓦子内说书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瓦子内说书习俗,宋代盛行。
  
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有谭谈子……等;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又有说诨经者,……讲史书者,谓讲说北宋司马光著《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所谓“四家数”即对曲艺说话的分类:小说、讲史、谈经、诨话。银字儿指演出前先吹银字管乐而得名。烟粉指烟花、爱情故事;灵怪指神鬼故事;说诨经指滑稽说唱。


九十一 宋 傀儡戏
  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

载歌载舞赖提举;博得欢笑落夕晖。

傀儡戏习俗,宋代盛行。
  
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中已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宋代吴自牧著《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奇解围故事也,今有金线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更有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赛宝哥、王吉、金时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戏,往来出入之势,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九十二 金 酒楼唱曲
  路歧天涯沦落人,酒楼赶座唱清音。

不入勾栏打野呵,瞽女弹词说陶真。

酒楼唱曲习俗,金朝盛行。
  宋代耐得翁著《都城纪胜》:“诸色路歧人在此作场。”,路歧人指歌唱卖艺者。
宋代周密著《武林旧事》云: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场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即露天卖艺,或称“打野火”。明代蒋一葵著

《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
 


九十三 清 高跷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

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高跷习俗,清代盛行。
  清代高跷,俗称秧歌。较早组成的内容,系表现《水浒》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两班;以执器来分,则左棒武松,右棒张清,渔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时迁,俊鼓杨雄,丑锣顾大嫂,俊锣孙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许仙、丑婆、傻儿等,乃进入二十世纪之事,早已失却歌颂梁山英雄之传统矣。


九十四 清 子弟书
  太平歌词子弟书,开篇妙语似连珠。

单弦牌曲八角鼓,风送时调满京都。

子弟书习俗,清代盛行。
  清代初期,出征的八旗子弟采用俗曲、巫歌等曲调,填词演唱。传说乾隆时凯旋的阿桂部军士即用八角鼓击节,演唱这些俗曲以颂武功,又传说军士乘骑入京,以鞭击镫,边行边唱天下太平,谓为太平歌词,京城为之轰动。后以此八旗子弟军乐为基础,形成以八角鼓伴奏的说唱形式“八旗子弟书”。八角鼓为满族乐器,传说由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好木料镶嵌而成。李镛在顾琳《书词绪论》序中说:“辛亥夏(乾隆五十六年)旋都门,得闻所谓子弟书者。”,
清代震钧著《天咫偶闻》:“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轫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子弟书在文人参与下,提高其艺术含金量,创作许多曲目。清末,子弟书由盛转衰,其曲本被北方各种大鼓所采用;部分曲调亦被借鉴和吸收;有的曲牌仍保留在单弦唱腔之中。


九十五 清 太平鼓
  太平年间太平鼓,边打边唱边起舞。

宛转九腔十八调,祭祖敬神求多福。

太平鼓习俗,清代盛行。
  太平鼓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汉族很早即有,宋代称打断,明代称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层高丽纸;或呈圆形,鼓边缀以绒球,铁柄下打成环中套环之形。一是源于满族萨满祭祖跳神时用之单鼓、呈椭圆形,蒙以马、驴或羊皮。清何耳《燕台竹枝词》:“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


九十六 清 盲人走街卖艺
  命运乖舛苦盲人,学得数术养自身。

风吹雨淋街巷走,难免饥寒守清贫。

盲人走街卖艺习俗,清代盛行。
  明代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旧社会盲人,一般只有两种职业:曲艺或算命。曲艺包括时调小曲、著名唱段、长篇评弹等;算命包括批八字、合婚嫁娶、细批流年等。兼业曲艺者携带三弦;专业算命者,敲小锣,锣名“报君知”;或吹横笛或打竹板。
 


九十七 唐 刺青
  长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竞相比雕青。

精刺五彩多奇妙,东传扶桑有遗风。

刺青习俗,唐代盛行。
  刺青是古代纹身风俗的遗迹,许多民族都曾有过。古书记载:周代的越人即披发文身。后来民间的刺青已没有上古图腾崇拜的内容。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唐代
段成式著《酉阳杂俎》载:“荆州街子葛清,自颈以下,遍札白居易诗。段成式尝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记,反手指其札处,至‘不是花中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黄夹缬窠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窠,文绝细。凡札三十余首,体无完肤。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唐代刺青的技术水平已很高妙,“又有王力奴以钱五千,召工札胸腹为山池亭院,草木鸟兽,无不具悉,细若设色。”,《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浪子燕青等皆刺得一身好花绣,说明宋代仍有刺青。宋后便少见。刺青唐代传入日本,迄今仍有满身刺五彩图形者。


九十八 晋 斗鸡
  斗鸡芥翼争英雄,双距利刃逞威风。

羽毛飞扬分胜负,终在纨绔欢乐中。

斗鸡习俗,盛行两晋。

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西汉刘向著《战国策·齐策》:“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西汉司马迁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东汉应瑒《斗鸡诗》中描写道:“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难分。”,斗鸡之风,至唐代仍很盛。宋代花蕊夫人《宫词》:“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


九十九 明 猴戏
  黄毛红臀小胡狲,翻斗爬竿踏车轮。

顶盔挥旗羊做马,妆扮美女笑煞人。

猴戏习俗,盛行于汉代。

  汉代画像石中百戏图里有猴戏形象,可知我国驯猴作戏的历史甚早。迄明清时,玩猴者多为谋生之计流浪江湖。玩猴艺人多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或牵羊,带助手扛一长十字竹竿。在选好场地后,敲锣引人驻足。一般令猴翻筋斗、担水、走索;或爬高竿;或开箱戴面具,穿戏衣走场。: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


一百 清 斗蟋蟀

底事清闲爱小虫,重价得来藏玉城。

交恶皆因争异性,不惜搏斗逞英雄。

斗蟋蟀习俗,清代盛行。
  
: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有白麻头、黄麻头、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节须之别,以其能战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购得,名虫必用青白色泥罐贮之。“蛐蛐罐有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之别,佳者数十金一对。”,每一罐内须置一小扇面形过笼,作为雌雄蟋蟀交尾的“洞房”。清代北京俟冬至这天以虫会友,进行传统的“封盆”格斗。早年间斗蟋蟀规定:以二十四罐为一棹,斗之前,要先比较蟋蟀的个头大小,同一等级的即大小相当的才放入一盆决斗。两条体重相等的雄性蟋蟀一旦移进斗盆,彼此寻觅“情敌”,相遇后即互相厮杀,战胜的蟋蟀,皆冠以“将军”称号。输赢亦有赌注,一般为数斤月饼或水果,主要在求一乐。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唐生满与他的疣瘤光
下一篇: 雾重庆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