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悖论问答-致抱锋》

热度 1已有 5846 次阅读2011-6-8 10:40 |个人分类:思考及讨论|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抱锋好:

你的文章我仔细看了。里面涉及了你的学习,你的感悟和你的总结与认识。我没有想到,我的一些反思或说是与你的复习交流的对应会引起那么大的回响。于是好像我们坐在了同一间课堂,聆听生活及思考给我们带来的讲习。

哲学思考和谈论是非常辛苦的事。它,相对涉及较深;它,相对比较中肯。因为我们在哲学思考辨析的过程里,得切离自己的意由情愿,得从非常紊乱了的生活繁琐里挣脱出来,在一个极其平和的心态下,在一个非常冷静客观的思考中,启发起自身最为恳切的由知识和体验箩积的智慧。目的无非是将自己业有的知识积累做一个明晰的分类,归属在独立、清醒和有效的机制里,使自己的文字尤其是思想发生变革,提高它们的叙述的能力和效力。

哲学的思考和论述,必须有一贯到底的逻辑性。一切的推演或讲述,必须撇开所有的浮躁和搅扰,谨以客观的存在为依据,推演出内质非常精密,在写作和思考里非常具有磁力的底质。

磁力的根本效应有两个:
1. 物质的内质高度净化。这样就会具备一种特质,不会被轻易地易化冲淡;
2. 磁力决定于内在物质的密度。从物理学上来说,磁体的密度越高,它的磁力越大。这,如同天体黑洞,大的磁力并不取决于于物体的体积面积,而是取决于内在密度。

物理的磁力上的基本概念,落到物体相应关系和效果时,存在的空间度、距离和彼此的正反变化是关键,决定了物理物质的关系之松紧,也或关系的存在与否。

例子是,他物和我物的关系总是存在又是被反复不断交替位置的。如果内在精度磁力不够大,我物就会离失,跌坐在他物面前暂时地或更为长久乃至永远地失去自己。

他物和我物,如果不存在于一个互为关切的空间度里,那么所谓的关系就可以被节略,省略乃至忽略,不去计较。

他物和我物的另一层最容易被混淆的概念是,同样物体正反两方面的对称性。我们都知道,同样磁力的物体,只有当相反的两级做了对应,才会互相走近或成为独立的两个互为一联的“整体”。而当同样物体完全相同的两极在同样空间度里对应时,互相是推离和排斥的,推离排斥到互相不发生效应,也即本质的关系消失。

这其中,时间和时间的速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决条件既定了的情况下,事情是否会按照合理的物理性做合理的运动。同一的物体是会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不了解这一点,往小里说,很多的知识、智慧和写作之发挥就会出现于本质相关的,“无可奈何”的变化。很多作家的“痛苦”和“纠葛”源之于此。

例子是,唐朝的唐诗和现时的唐诗原本就是不变的同一,穿越了空间和时间后,他们的表层内容似乎没变,其实已经大变了。“唐朝明月宋时酒”我用在了《潇潇雨中人间花》里时,我就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个认识的被应用其实源之于一个很久的思考。
在《三色体》里我说到,袁哲在长江号邮轮上看见涌动的水面时,“找不到诗句”。那样说的深层理由有两个:
1. 自然界之雄壮优美的时间跨度不一样。于是它的内里非常大,人在很多时候,无法按自己业有的知识和感悟被动地去扭歪所见所感。人也没办法去创制那样的雄壮美丽。这又和创作的基本原理相同。创作的基本本质在更多的时候是“描述”和“模仿”。这暗中完全符合契合美学的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
2. 我们学习文化的时候,太多的时间太多的场合里被教唆去崇拜和接受。仅以长江三峡来说,唐诗背得越多的人,在亲眼看见长江时,最容易失去自己的灵魂和叙事能力。挤破脑袋,很多人只会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借以表达自己。这种看似有学问的行为,说到底是知识浅薄和密度不够的关系。根本就是和会背古诗是有学问的表现完全相反的表述和坦白。

所以,我的写作理论底层的要求不是创作,而是突破。两种不同的说法看似并不重要,其实不然。我们知识里的绝大多数的事情其实是被规定了的,人,根本无法去改动和创制。人的作为改动和创制其实本质上是思维的角度和表现手法的创新与突破。我的观点。别人尽可以攻击,但不可能改变最终占大比例的事实。

我在写作时,开始就要求自己不要冒进。因为很多思考和思考的方式需要重新整理和定位。我和你商量反向地去看事情,实际是说,很多东西之所以不明不白,是因为被长期颠倒了。而重新厘清,就不得不从诡辩学和悖论上着手去完成必要的整理。我,不可能超越更久更大的时空,穿过诡辩学和悖论,因为之前,世界文化没有对比和争辩。

宇宙、宇宙语言和宇宙生命之下,原本就没有所谓的人的正论和悖论,或是真论和假论,或是说正论(不同于前一个)和诡辩那些个说法。在我的《思远歌轻》里,你读到了一种份量,那是因为文字通过表述法起了作用。在结尾,我说了,“从那里穿过这里,必要远去。”其实就是一种宇宙语言的格式。这里面的学问太大。我也在摸索中,好像悟到了一些。

因为宇宙、宇宙语言和宇宙生命的存在之不可否认,所以正论和诡辩对人和创作有实际的效应,但没有最为本质的关联。所以我非常同意你的说法,悖论作为反思之源头和方法,是关键。

接下去按你的思路我试着谈谈我的看法。

纤夫说:
坐在船上的“主人”(目的和计划方向的始作者)肯定清楚去哪里,为什么。那么纤夫呢?纤夫也知道。不然不能完成协调和统一走到目的地。主人出了钱,纤夫被雇佣;行动开始的瞬间,他们的重要性居然是等同的,尽管主人人花钱买劳力,纤夫赚钱花劳力。这组关系在出发前和到了目的地后可以发生变化,但关系也可以走过时间跨度,在以后发生相同的又一次同样的或别样的关系(如运货而非载人)。关键还在于,行动过程里,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因为拿掉其中任何一组人,整个关系将不存在,或只能发生于另一层同样的关系。于是出钱多少成了本质上不是关键的“关键”。

这个总结或说成是理论小结,放到了写作里一样有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既然“钱”不是关键,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我的看法是,作者规定了具体事情的表述方法和阅读机制,也即感受机制。当然,我们离开了这种机制也能写,那就比较顺溜拍马了:倒过关系,出钱让纤夫坐在了船上。。。。。。

纤夫说,点出了关键的三件与写作思考有关的事:
1. 人与人:谁是主人及辩证关系之变化;
2. 事与人:写作动机和机制的本质定位;
3. 人与己:如何看自己,做自己。

什么叫独立、清醒和突破?首先就是不能被搞乱,不能被颠倒和误弄自己。

我的冬天带棍撒尿说:
有点欠雅。但是这种说法比较能打进更多的耳朵。不妨俗一回。

大家都知道这个笑话。在我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悖论之经典。

在东北的隆冬季节,大雪漫天。半夜有人起床得去室外小解。有人说,别忘了带根棍。意思大家都明白,结了冰不好玩。都是睡意朦胧中,前者或清楚那是玩笑,也会将后者的建议理解为梦话;也或当真带了棍去。里面的悖论由此产生。悖论的特点我们讨论过:善意或不带有恶意的中伤;四脚不沾地地悬在空中使人迷惑于瞬间或时间度;偷换了概念。

故事里的概念偷换:
1. 室内和室外的情况不一样。里面的人觉得不需要,又顺着建议迷惑于外面事实上的结冰;
2. 人体温度和排泄和外部气温不一样。外面的冰形成于不同的气温空间和气候状态;
3. 排解的速度超过气温将水结成冰所需要的时间。


总结:变换了空间;变换了温度等客观条件;变化了时间效应。但是,这种浮于表面的推演,对于没有细想没有清醒认识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极其符合逻辑于是也是无法在一定时间空间里被认识被推翻的“既定”,除非你清醒。

这两个例子应该把悖论的要素基本说清了。当然生活和写作中的种种悖论,等于是偷换了概念的事情太多太多。如近期发生SL事件。全是偷换了概念的做法。先把一个平台借由公正和写作自由混在一起,然后转移到主观隐藏着的缘由里去,为了一点“私意”。

说宽了点去。如今在中国,大有“民怨沸天”的味道。其实,很多的事情和看法也是走背了。按照悖论的原理有两说:
1. 说事情不能把好的先完全切除了,剩下都是可以被用来抱怨和批评的不好,让一个即将出现的说法没了比较。那样的说法的基础事实再多,也没有完整的可信度,因为取材说事的残破性,以致不可能有结实可用的总归;
2. 我们这代人,上述到上面数代人,几百上千的劳动者,吃得所谓的“苦”不一定是世上最多的,但是也是蛮全的了。我不知道很多文学菁英的历史观是怎么形成的,又要通过什么方式走向哪里。中国的文化和文人从尊崇孔老二开始就必要错乱和吃不尽之苦了,还造了庙香火供了几千年。很多言之凿凿的所谓理论包括对民主、自由和美好的追求,一开始就错乱于起始,哪里会有直接快速的特效药。不做根治,却万众一心地要在那样的根本之上种出另类鲜花。脑袋进水了?

用悖论的思维方式,我大致能“一语中的”地点到要害。都说这个政党不好那个政党怎样。且不说道理有多少。你到也弄个像样的政党出来救世呢?准备好随时要掉脑袋的那种建立。中国乃至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没有规定你不能造反,中国的宪法也没有规定你不能重上井冈山。老蒋也没说过,即便不喜欢,红旗插了上去你又奈何?等于是说,有想法就去为百姓做,空叫没用的,历史不是这样走的,你喜不喜欢是另外一码事。


整个中国历史有多少辉煌,被拿来调“鸡尾酒”;中国历史有多少苦难和艰辛,又被拿来同样调酒。中国几千年来多少最最杰出的脑瓜子一头扎进了花鸟书画里沉了下去,浮在了人文和民生之上,或消失在水面之下,难道仅仅将所有对错调成一大杯历史的鸡尾酒就能让我之中华烁烁煌立于大千世界?

在我的诗作《读流亡之歌》(作者语默)时我这样写了:
牧笛回响 在
翻转的舞台
一切的机构的
腑脏
如春草新绿

是一种变异了的“悖”的写法,却是真正的“正”。(人世)舞台翻转后,我们看见什么?难道不是吗?于是会引起不一样的思考,去做不一样的探视。

归到底,悖论的思考是要学会找到事实的对比,无论正反两方面都可以,为了更生,为了进步。

再望小里走。我觉得中国的文化,暂时抛弃时代的政治的干扰,出乱在文字的结构、应用和推广上。我大致去研究了一下,不能说很深刻,只是摸到了一些我可见的经脉。中国的文字我原来有大篇幅要写的。今天只单单地说说文字的语式和结构。

中国文字的语式好处太多,但是我大致翻了一下,从汉赋,魏晋四声,南北齐篆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清末民初的文学样式。好像倒装句很少,几乎不见。所以我以为,中国文字的软里面其实有非常强势的硬,生生不改的叙述习惯,也即自傲和至死不改。其次,反问很少。再则,排比也不多,因为中文的语式和结构的最大特征就是种类极多的“规定”。所以,我反了过来,在自己的文字里反复使用。

因为想了解并制定自己的习作样式和规制。我去看了一些东西,由古到今的,不多,算是初涉。我看见了数目庞大的规矩和规定。什么都乱了去,也有类似宋词对唐诗的赶超,元曲对汉赋的颠倒和突破,规矩却一个不少,反而是越弄越多。规矩多不一定是坏事吧?我这样想,于是去查阅寻找这样一本书,它能够告诉我这么多的规定的道理在哪里,为什么,有什么好处?我于是去翻寻,希望找到唐诗,三、五、七言音律规定的理论基础和艺术理论样式之解答。可能有吧,但是几周下来我几乎没有找到?有人如果能建议我几本,我会非常感激。问题是,还把九(字,如李白诗)言归于被允许用在七言里。七律和七言之首、颔、颈、尾,为什么必须在颔(第二式)和颈(三式)上公正对仗而且规定除了第三式(句),其他地方必须压脚韵。为什么不可以全压?为什么一样的字用在句首为平仄,移到句中或句尾就不是了。

把毛泽东的七律拿了出来,去和唐宋的诗词做了比较,如果说七律有四式之说的话,我用不同的写法“照葫芦画瓢”,结论居然是,怎么写基本都不会错。因为平时的说话写作里的中文“意味”决定了基本我的律例音韵整体大致不会错。

又去读《题都城南庄》(崔护之人面桃花),如果按诗律和用词不得重复或不可多次重复的规矩来衡量,那就不是什么好作品了,毛病不止一处。倘若再去读平仄,那我就吃惊的很了。

毛泽东的诗词也去看了,按诗律音律,我地乖乖,到处是毛病。怎么写的?什么叫原驰蜡象?整个压不住韵找不到词的“硬切”。“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工整吗?“问询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吴刚能这样重复使用去上下链接起声落韵的吗?哇!照此种种规矩去看,岂非唐宋之后写诗词的人除了照搬照抄在前人肚子里翻来翻去,都只能该死了?

我觉得毛的诗词非常好,非常欣赏且佩服。谁管那些桎梏中国人几千年的劳什子。
有本事,拿出自己像样的东西来!

说什么呢,绕了远去了。说的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怪现象,给你一口气,切断了一汪水,给了你几口水,你得坐上别人的船。真憋屈!

记得文革时常被要求写革命体会、心得和决心。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是:
现在世界上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国的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逻辑性和音乐感特强.

又有:
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全部压了韵的,平仄有错?

还是看平仄。除了平仄,中国南北方不同的四腔八调十二声呢?半音和虚词如“兮”怎么精准规定用法呢?怎么玩啊?

不去管它了。我开始思考,开始试验。文字在我单数的字节比双数的在更多的时候更富有音乐感。而单数字节落底时总归为双数,结果会出来不同音节的不同节拍和韵律。如此下去,还可回返,从文的中部通过简化,在文末总归起来,化入同样的内容里的不同阅读机制和效应。《大野青梦》就是我的实验,结果挺好的。我多少走了出来,开始还原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脚下出发。以后也就不写什么五言七言或什么绝什么律了。就写我自己的“青歌体”结了。

仅作初步交流,或有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9 个评论)

回复 今又是 2011-6-10 07:39
To: 听雨潇潇 你曾经说:
复制了,得空深读。
我就是自说自话,照直按自己没太大出息的出息说事了。其实我需要对应。否则容易“虚浮”。值得安心的是,我写的时候很冷静,很平和。人需要朋友才会做到大于自己,文字也是。
回复 听雨潇潇 2011-6-10 07:09
复制了,得空深读。
回复 今又是 2011-6-9 08:13
To: 琴心明月 你曾经说:
你好:去学刊发表的好处是可以及时了解时下最前沿学术的焦点;而且可以为你在学术上奠定雄厚的基础;好处多多,谢谢你太太的抬爱,祝她快乐,安好
我只能说我会试试联系几个出版界的朋友。时间久了,离了太远了。不熟悉。
多谢建议。
回复 琴心明月 2011-6-9 07:35
To: 今又是 你曾经说:
现在不懂发表了。也不敢,好像是属于“聊天”。上海和云南等地出版界有很多朋友,随着时间远去了。有跟我说随到随发的,我也没那个意趣。说不清楚。但是我很想再进一步或几步,至少完成青歌体的实践和理论。
多谢明月关爱。太太大人看了你的东西,非常喜欢。
万安!

你好:去学刊发表的好处是可以及时了解时下最前沿学术的焦点;而且可以为你在学术上奠定雄厚的基础;好处多多,谢谢你太太的抬爱,祝她快乐,安好
回复 今又是 2011-6-9 07:18
To: 琴心明月 你曾经说:
你好:可以到相关的学刊上发表,祝你快乐
现在不懂发表了。也不敢,好像是属于“聊天”。上海和云南等地出版界有很多朋友,随着时间远去了。有跟我说随到随发的,我也没那个意趣。说不清楚。但是我很想再进一步或几步,至少完成青歌体的实践和理论。
多谢明月关爱。太太大人看了你的东西,非常喜欢。
万安!
回复 琴心明月 2011-6-9 07:12
你好:可以到相关的学刊上发表,祝你快乐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3:00
To: 小月 你曾经说:
天路漫漫而修长,你将上下而求索?!人本该张弛有度,紧张一刻,逍遥一阵.
即颂 文安!

当下,酷暑当头,却是难挨,不是清晨凉风可人,真还不想苦熬文字。但是抱锋看得起在下,我就顶真了。哈哈哈。
听您的,心不静,思不明,若不能敞开怀面对日子,倒是对不住自己了。我会调节的。您的关照和厚爱永远是沁心的,受领了。
多谢!你也保重。
回复 小月 2011-6-8 21:42
天路漫漫而修长,你将上下而求索?!人本该张弛有度,紧张一刻,逍遥一阵.
即颂 文安!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1:41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今人着古装,如道士赶鬼;今人着透明未来装,即皇帝的新装。
里外或正反一个转身,真假好坏立见。所以做不得假的。你的话是大道理,正道理。等于是真正地立规矩,体现提示文理。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1:40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文学艺术不是两人下的象棋,在有限的棋谱上别死对方的将而定输赢,而是在棋艺棋德上显示出所学的技法。
文学和艺术,如同易中天之类“冒牙”的,是文化的“罪魁”。花团簇锦地糊弄人。如你所说,说到底不就是德和艺吗?难道还有其他?当然认真和执着也是要的,那只是态度和做法的事。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1:34
To: yellowtiger 你曾经说:
敬佩!
谢虎兄。我,没什么本事,就喜欢磨牙,较真。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1:32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韵脚如象棋中的马,乱走会别腿,不出格的士都可别死一匹乱蹦的马。
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除此之外的过多糊里糊涂的讲究都是自残行为。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1:31
To: 抱峰 你曾经说:
老师:
您引领我了解悖论,丰富思维方式,目的在于进一步获得思想上的自由,自觉,自立。应该说是大有感悟的。
下一步,把这篇长文打印下来,慢慢读慢慢想。我的知识缺口很多。非常感谢老师的热诚。

我们共领大世风光。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1:30
To: Ken Lee 你曾经说:
文化人不愧是文化人...
多谢Ken到访。你也是好作品连连。挺不容易的,多少的爱好又是多少的辛苦,吧美好送给大家。都是贼好的人。夏安,保重。
回复 今又是 2011-6-8 20:09
To: 王正鹏 你曾经说:
“青歌体”改一下,叫“亲哥体”。哈哈,有趣
晚上有空一一答复。你也可搞一个“正歌体”。回见。
回复 王正鹏 2011-6-8 19:16
“青歌体”改一下,叫“亲哥体”。哈哈,有趣
回复 Ken Lee 2011-6-8 18:35
文化人不愧是文化人...
回复 抱峰 2011-6-8 17:37
老师:
您引领我了解悖论,丰富思维方式,目的在于进一步获得思想上的自由,自觉,自立。应该说是大有感悟的。
下一步,把这篇长文打印下来,慢慢读慢慢想。我的知识缺口很多。非常感谢老师的热诚。
回复 王正鹏 2011-6-8 12:20
今人着古装,如道士赶鬼;今人着透明未来装,即皇帝的新装。
回复 王正鹏 2011-6-8 12:17
文学艺术不是两人下的象棋,在有限的棋谱上别死对方的将而定输赢,而是在棋艺棋德上显示出所学的技法。
12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