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老天放晴的,居然不得。迷蒙的雨,雾也似地充斥着田野,那半壁不野的景状里,太多人的痕迹。毕竟都还没早起,田野也就得着了一份原始里本有的娴静,只听得风儿的柔顺和鸟儿的初切。
老觉得无事却整日价地赶事,清早里,人还未动,脑子便已转开了:买来两周的花今天得全部抽空种下了;一些个账单也得处理了;前院后舍屋内浮泛的淡黄色花粉也该清除了;还得购物、洗车、写字,而后换得一份安静,归在无事里静默。
一块本来平静的地面有了风便有了生机,一块块镜儿似的水面,也该算是;是心念触动了那份宁静,才使得我们有了观察后的想象和想象后的思想。思想的成份是什么,不外乎向外和朝内的两种趋势,为下意识也或关注点,诠释了选择的内容。轻其便与择其难其实只和有意识的主观动向切切相关,倘若本是无意的,也就没了所谓的方向,没了动机的初衷和选择的理由。没有初衷没有选择不会成为一个个假象出来的结果,而实在地只可能是一连串将会被行为反证了的生命迹象,反侧在那块本来平静的地面上,无所谓存在与否。
最近就会看重斯宾诺萨和蒙田二位。
斯宾诺莎没来得及重新读全,但会以现有的阅读来做两个方面的思考:如何解读宇宙和神也即上帝的平行关系;如何在那种“笛卡尔”似的三位一体的几何形文字讲述中,羽化成新的平衡关系,并在此一关系里,重新阅读、思考和理解之于次级的“人性模样和人性模式”。不然如何谈自由,如何又在那样及底的谈论中,确认民主之于自由,自由建于品性道德的基础与前提?
必要去读蒙田还侧重于对他见识的理解的。以“视死如归”------死得其所在16世纪的立说来理解他另类于同类题材的绝无仅有,是否应该和必要,对我来说不是个问题。一系列的“无理无由“下的大体形式,是”动以静出“的自然行走,这其实一点也不”无意识“。
这二位其实有个共同点,前者是自然地强调了自然之神,神奇之神性而非人妄之神主;后者是自然流放了自己去到自然中。由而这俩在前后百年的时间差里,做成了共同:自然中的人的本质本性并列于自然和人神。接着必然侧重了人这个人类最为关键的主题,而这个主题里,事出有因的原委便在人性二字。否则就难以论及自由和民主,也就不能在类比的对等反切里,在一元的宗旨下,二分出一切道理原委的双重性。知道,纯理论的单调和枯燥,其实,一切所谓的理解和知晓就是为了浓缩和炼制出一小份精致来,而非以现有的理解和知晓,无端扩大出许许多多多于二元以上的似是而非。小样一回借份通俗里可被理解的方式来讲述这一概念吧,就用蒙田的语录一句: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此后我想补充的只是,这不仅仅是一段有用的语录,它更是一条公式,源于一元二分的哲理,初生在“几何原理”或更早的相关条述中,分别由人类历史上多位伟大的思想家共同完成和接续。
我不反对满世界的麦当劳和满世界各个进道出口前麦当劳树立的一块块显眼的广告牌,只因为我的脑海里还有着法国蜗牛、意大利牛排的浮影的诱惑。至于德国的田园和英国的城堡,也会腾现,直到我能在长城之巅重新看见一片寂静的田野上升起一轮,新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