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8||
导演:韩寒。
莫道沪上无人杰,自有韩寒敢出头! ---今又是
昨夜睡前两个可以作文的要点,机灵般地出现,默默复还了一下那个闪现的过程和含义,立即知道它们可以放在一起调做,也可分开成一篇诗歌和一篇散文诗。标题可以是《黄昏中的青春》,记叙一个如虹般的跨越,在两个与人生关系最紧的要点上,彩绘空野漫际的美旷。
早晨常是充满浪漫玄机的时候,一些早已存在的迹象或声响,会替人轻轻打开一页不同于意愿的叙说,斯情诚浓。每逢如此,我会选择不抵抗,也不去受诱惑和被叨扰;早晨就开始失去原本的自己是件非常罪过的事:一天的开头就丢失了自己,接着用留剩的时间再去苦苦寻找。可惜人不是神仙,所谓定力肯定不是神力,可以拿来随心所欲,无所不能。
比如,今早就被一则新闻抓住,想去看看究竟的,因为这条新闻不同许多一刻瞬间的冒突,对我来说还有着相对较长的连贯性:韩寒公路纪实性的电影《后会无期》首日上演了。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一段纷争后复归自我的一段申诉,也可能是抛开了一切过路云烟后,一次完成自我的过程。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最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文学青年人终究能够冷静下来,以自己的爱好和坚持,完成一次超越自己的跨跃。
没能看见剧本,也没能看见电影。这也不重要。他的行动证实了我对他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有点老,一晃间已有将近三年的光景了。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谓长短就要看时间的质量和价值了。虽然现在对他的电影发出臆测般的评说有点早,但是我敢基本肯定的是,他和他的这部作品,能够成为一个标记,同时挑战中国电影的制式和观念。
方韩之争,曾经闹得沸沸扬扬,一股狂泻里,不少的红脖子绿眼睛,争先恐后,剑拔弩张。我曾经间接地卷在其中一小段时间。并非我觉得这番争论我想去论对说错,我只是觉得一个人天生就有正常发表自己观点和主张的权利,是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的。于是,我等于没有实际介入方韩之争。至于无奈中稍微涉及了些,无论怎样,都不是我意愿的本初。之后我曾经去了解过方韩之争的原委和过程,就发现到处是片面的冲动,那种动辄将本可同一的分辨,做成了黑白背向的两个剑指,其中便有一个出格的倾向:以片面的顷刻,试图对一个年轻作者的全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算和否定。
回想当初一些脑热的愤恨,我就觉得冷静正确的概率很小。其中的一个基本道理是,是年轻人,谁都会犯错误,不至于说一些个不能被及时认证的“事实”,就能归结出中国文化之乱就是出于某个人的错误所代表的社会整体性败坏。或是,中国文化的乱,恰恰是因为张三李四的这种“恶劣”。做出这么一顶大帽子,狠扣在任何一个人的头上都是妄过是非的。那种得理不让人的情势里,一脚踹死人的正气飙炳,大义凛然才是我们中国人必须冷静仔细看清的陋习。
我大致可以算是一个喜爱文学的人,有点不在乎浮面的声浪汹涌也许是我的个性。我还有点老式的传统,喜欢在一个人的笔迹、写势和文笔版式的结构里,去推断文者的心气、度量和上升的可能。也许我不是个喜欢死咬住细节不放的人,因为我的人生观念的不同。我的人生观念里有许多我自认可的信条,其中的一个已经伴随了我几十年的光景了,那是一个如是说:我们之所以应该学会原谅别人,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时候需要别人的原谅。死也不会错的道理。可不是?!
韩寒给我的最初印象,不是网络上的翻腾,我是冷静的,依然按我的经历和理式去了解了韩寒书写的笔划、手法、版式和文字背底可被统一归纳的基本线路,之后我就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看法:此人只要静得下来多读点大书、多交点格调和知识高点的朋友、学会挫掉一点年轻人都会有的粗略、在坚持中保持对社会问题和人的种种观察的锐利,经而有之,除非不出手,一出手便能华彩亮丽。而且我断定,韩寒的自我证明将与众不同。有关我约莫的初见,写在我与韩寒现象有关的两篇博文里了。此处就不在重复了。
不怕得罪人直说一回的话,方韩之争中,前者走势是由大入小,后者是由小出大。这个迹象将被二人的各自不断重复和验证。其间,仅以倾向性为主的情绪宣达是没有所谓本质性强的道理的,情绪就是情绪,不能拿来作为既定的,无论是既定的即说,还是既定的牢靠。
对于习惯掏鼻孔、抠眼睛、揪耳朵,拿着一些所谓别人的长短斤斤计较顺便用扩大了的声音扬张自己的人,行为和话语的最终必然会是自相矛盾的。原因其实也是很简单,就因为我所看重的那个道理。
一则美式谚语哲理地说,One cannot undo what's done,说的是这么个道理:自缚无解;或是,所就既成。人生世界里,有很多的所谓既成是无法回过头去将之清除的。所谓的知错而改,也是这一准则下一个认错后的修正,前提是不再去犯同样的错误。另外的一个实存的隐侧是:人类世界中,很多原则性的错误时需要一个人所不接受的时间长度来加以认识和修正的;更多的会是,人们在非本质的对错发生对撞时,选择互让(Compromise:妥协退让),前提是本着人性共同有着的善意,为了错误被更为及时地得到更好的纠正,做出必要的让步。有关此类道理,其实普通得再也不能更普通了,可是就有许多人习惯性地选择忘记和抛弃。例子也是太多,如哥白尼的揭示,如联合国的本旨和要义。这些,本来都和世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无直接关系,但却是一个个人类总结出来的理性道理和行为准则。而人类之所以在纷杂的争执和冲突中遭受了过多的人为灾难,恰恰就是经常地忽略了这些个道理。
这是起码是我对自家孩子一贯的教导。
扯开一点再说。儿子昨天跟我说,做作业绕不过来的时候,听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有着莫名的助益,让他耐不住感动,跟我讲了。我的反应是,为了你这一说的举动,我送你一个奖励。他问我是什么。我说,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他又问我,谁比谁更好。我说,世界上的许多好是同质量同水准同向往的追求,没有谁比谁更好的一说。他去查了一下,反身又问:为什么不是他的第二、第三和半就的第四。我回答说,因为第一里所彰显的属于拉氏的本在,最为真实和壮丽。第二被人吹得太过太大,倒不一定能够像众人吹捧和被以为的那样,更显拉氏的真章。一个人作品的首尾两头,最能看见一个人的本质,而中间的高潮封顶,不过是那个真章表现成熟进化的过程。除此之外,别无其它。
我为什么要怎么做?我完全可以更加轻描淡写或是重笔浓墨的。我不那样做的理由是,不要怕年轻人因为幼稚和无知犯错,幼稚中犯错是年轻人天生的权利,也是他们获取真知灼见的机会和可能。我凭什么、拿什么作为我的权利和资本,生要自以为是地去剥夺的?不是道理的道理就为告诉他我知道的有限,而那样做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我花掉的时间比他多、走过的路程比他长?其实就是要命的伪命题。世上有多少人活在伪命题之下洋洋得意的呢?我不知道,知道我也不回答,因为真正的知识做成的智慧不完全依赖靠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和勇于坚持去获取的。这里面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一个人中肯的谦和中,自我认识的秉性和诉求。
所以,我选择了相信韩寒,所以,我因为如此寄望了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而有了今天我判断的不错。
我注意到,整部影片简短介绍里的这么一说:韩寒经常采用了远镜头高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将十分地高兴了。中国的电影此一处是向来的贫弱,好的也有,如当年一部王志文演过的爱情片的结尾,高吊的镜头下,一立山、一座屋、一片秋爽里扶摇的枫叶。。。。。。象征着成熟的美好。我也期待该片带有先锋样,因为韩寒的意识端底有着这件东西;我更期待看见深景阔放中,那种“弧线的后缩”,移动中不是去推近,而是反拉出一段走动的青春变化中似虚却实的印象。如果敢于奢望,我还希望里面有类似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克蒂嫚两人在电影《Far and Away》(极目远途,今又是译)里那类骑着快马在抢地运动中(1893年,Land Run)驰骋的激情与壮观。我有点贪了?也许吧,我就想看见一个曾经饱受怀疑和责备的年轻人,以豪放和豁达的飞翔,展示出一个时代的昂扬。这对我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过份的寄望和期待。
还想真真地说一声:韩寒,好样的!你没有让我失望。
《后会无期》主题歌:《平凡之路》,演唱者:朴树。
http://my.tv.sohu.com/us/221249300/71615128.shtml
babybaby: 哈哈哈,私奔了还真是让我清静几天,两父子回来你亲我爱的,好不恩爱 我说你们俩再奔个把月吧,我闭关修行写小说,最少也能一举成个名呗....天下 ...
babybaby: 恩...倒是,您说得对,不看也罢,要不然自己灵夺一闪的思想被这些无聊的情绪给控制了,这几天被他们两父子弄得焦头烂耳,一个不听话,两个接着也不听话,还跟我 ...
今又是: 如今韩寒的任何东西都是没有深读必要的。读是为了了解当下人的情势状态,主要原因还是同一个:情绪化的成份太大。你帮我仔细想想,受情绪操控的人,有几个写得出 ...
babybaby: 今又是家有的是银子,家底那么厚,怎么花也用不完,是吧
这个时代就是作家越来越空洞,文人越来越俗雅,出书的人越来越多,看书的人越来越少, ...
今又是: 我听了三遍,马马虎虎还可以。朴树的歌的特点就是情深柔长,有了就行了。词和曲做得一般般吧。电影的结尾非常大气,是种归述,一种哲理性的反述。谢谢来访,问好 ...
田螺姑娘: 哈哈哈....忘了你《后会无期》主题歌 我听了几次...呵呵 忘记了
babybaby: 我能坐到第二排也不错哈,今又是大哥家样样都有得吃,有得看,我要看好一会儿才走,今大哥家既有得看,又有得吃,双重享受,哈哈..待会我午餐都能省掉,韩寒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