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asd12345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33551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胥志义:论消灭贫富差距之不可能与不可以

已有 2183 次阅读2015-3-1 21:03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奢侈品消费, 基尼系数, 生活空间, 富和, 统计 分享到微信

胥志义:论消灭贫富差距之不可能与不可以

一,两种贫富差距

谈到贫富差距,我们首先想到钱。家贯亿万是富翁,月入二千则是屌丝。用钱表示富和穷,既直观,又简易,还可进行量化的表示和研究,比如基尼系数之类。我把这种差别称为货币上的贫富差距。但贫富差距还表现为消费。住别墅与蜗居,感受大不一样,吃鱼翅与咽馒头,显示的是地位尊卑,奢侈品消费与温饱消费,更是天差地别。这种差别,为实际生活水平差别,我把它称为消费上的贫富差距。

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既可用货币来表示,也可用消费来表示。货币上的贫富差距现在有统计,有数据,有研究,而消费上的贫富差距则无统计,无数据,也无研究。但消费上的贫富差距,即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也是贫富差距的表现,甚至是更主要更重要的表现。消费上的贫富差距比较难于用量化的方法来表示,比如住别墅与蜗居,都能遮风避雨,睡觉都占四尺之床,只是生活空间有逼仄和宽大之分,由此带来舒适程度不同,精神愉悦不同。这种不同很难用量化的方法来表征。

社会贫富差距表现为货币差距与消费差距两种。货币拥有的多少与实际消费的高低,关联很高。有钱则有消费,没钱则要受穷。但能否就用货币上的贫富差距来表示消费上的贫富差距?不能。因为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在私有制条件下,货币上的贫富差距不等于并大于消费上的贫富差距。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个人的实际消费具有上限,而个人拥有的货币数量不具有上限。即富翁有钱没处化,这部分钱没有转变为消费,穷人则基本上把货币转变为消费。货币的差别大于消费差别。二是在私有制社会中,富翁的很多财富并不是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投资并不是消费。社会货币的总量中,既有投资,又有消费。此即所谓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从整个社会来说,货币上贫富差距超出消费上贫富差距的那一部分,大体等于社会投资量(另有少部分表现为贮藏货币)。所以我们现在用量化即统计方法表示的社会贫富差距,只是货币上的贫富差距,并不准确反映消费差别。货币上的贫富差距大于消费上的贫富差距。一个资本家家资亿万,我们对他恨恨不已,但他的资产很多是生产性资产,实际消费与一个穷光蛋的工人相比,没有货币上的那么大。统计上的货币上的贫富差距夸大了社会中实际上的消费上的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是反映某一社会个人货币收入差别的经济学指标,但它并不完全反映消费差别。目前美国的基尼系数大约是0*4,由于它是高度私有制的社会,富人的很多货币并不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消费上的贫富差距远没有0*4那么高。中国的基尼系数现在普遍认为高于0*5,而中国的投资多为国家投资,私人投资比之美国要少很多,中国消费上的贫富差距更接近0*5,所以中国的不公平与美国相比,要比想象的大得多。中国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解决温饱,奢侈品消费及奢侈生活,奢侈建设,却令世界侧目。美国则基本上解决了所有人的吃饭,住房,医疗,奢侈品的消费及奢侈生活,奢侈建设,反而没有中国这么厉害。说明美国消费上的贫富差距,远没有中国这么高。用0*4与0*5来表明美国与中国消费上贫富差距的不同,并不准确。

在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条件下,也可能出现消费上的贫富差距大于货币上的贫富差距。现在普遍认为,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是平均主义时代,那是从货币上看。实则不然。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并没有市场和交易,并不存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国家给你的货币是一种实物分配凭证,所以公有制是一种实物分配制。而实物分配官员通过权力可以不用货币直接获得实物。比如,为毛泽东专门建立一个烟厂,这个烟厂为公有,资本由国家投入,工人工资由国家发给,产品为公有,却只提供给毛泽东,毛泽东可以不用货币购买获得香烟。如果这个烟厂为私有,生产如此数量少而又高质量的香烟,价格(或成本)一定很高,以毛泽东的名义工资是无法购买和消费的。毛泽东的实际消费大于他的名义货币收入。最近网上爆出我们一位领导住院,花费三百万,引起舆论哗然。其实在计划经济时代,那个领导住院不是如此消费?只是那时医院提供的服务为公有,领导是实物消费,引起的眼球效应没有现在大。显然,在公有制与计划经济时代,官员可在货币收入上与他人大体平均,但通过实物占有,可以使社会上消费的贫富差距大于货币的贫富差距。

消费上的贫富差距反映一种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是社会贫富差距更本质的体现。

二,市场经济中货币累积与消费扩大的背反效应

市场经济是交易的经济,即非自给自足经济。交易是社会财富的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不直接表现为财富,只有通过交易,转变为消费者即他人的消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服务,才由潜在的财富转变为现实的财富。生产者获得货币与消费者获得消费是交易的一体两面。在交易过程中,生产者获得货币意义上的财富,而消费者获得消费意义上的财富。

交易的这种功能,使货币意义上贫富差距扩大所带来的实际效应,却是消费意义上贫富差距的缩小。既然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只有通过他人的消费才能实现其价值,那么,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越多,意味着社会中消费此种产品或服务的人越多。而这种消费群体的扩大,正是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反映。在成熟和健康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者追逐货币财富的行为,不仅表现在更多更快的生产非货币形态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表现在拼命使更多的人来消费自已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以,生产者货币财富累积的过程,也是消费群体消费质和量的扩大过程。货币意义上贫富差距的扩大,可以转变为消费意义上贫富差距的缩小。我把这称为货币累积与消费扩大的背反效应。手机生产商希望更多人来买手机,他的货币才会增长,而更多人有手机,则表示更多人提高了生活质量,此正是消费意义上贫富差距的缩小。这是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危机是什么?普遍的观点是生产过剩。如果说,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由于信息落后,经济危机是由盲目投资使生产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产生,那么,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成熟阶段,经济危机则主要是由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衡而引起。简单说来,就是货币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扩大,而消费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没有被缩小。当货币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在社会货币量一定的条件下,意味着社会中大多数人货币的减少。如果集中的货币(即富人的货币)不能转为消费(受消费上限影响,即有钱无处化)和投资,重新流向社会,向其它人转移,形成购买力;或投资被凝固(投资失败),只能形成一次购买力无法流转;或投资进入虚似经济领域,不能形成实际购买力,会导致社会购买力下降,使需求疲软而生产相对过剩,于是危机出现了。

这种经济危机的生成过程,实质上也是货币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过程。产生这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A,生产效率提高,而消费多样性没有获得发展,即生产的多样性没有获得发展。机器先进性的发展,可以使其代替工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但会增加失业,这一方面使购买机器的资本获得更高利润,即更多货币,另一方面,失业工人则不能获得货币。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出现(如新产品的出现和新的服务产业增加),失业工人通过新的就业来获得货币,生产就会受需求疲软而陷入停滞。所谓市场经济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生产多样性的发展滞后于生产先进性发展一种必然现象。当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而工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及时吸纳农业剩余劳力,并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危机即会出现。同样,当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吸纳因工业日趋先进带来失业工人增多,而达到临界点时,危机同样会出现。

B,垄断。一般而言,生产者为了获得货币,既希望交易量的扩大,也希望价格畸高,但这两者是有矛盾的,价高会遏制消费。所以有远见的企业家,都是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价格,来达到交易量扩大的目的。由于交易量的扩大,生产者获利并不会因价格降低而减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货币财富的增加,才会导致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生产者并不都具有远见,追逐高价是他追逐利润的首选,甚至用较少创造实质物质财富的努力,却通过较高价格而获得不应拥有的货币财富。但在自由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这种逐利方式很难实现。因为生产者争夺市场份额即交易量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价格竞争。唯有垄断,破坏了市场的自由和竞争,才会出现这种追逐高价的获利方式。所以消除垄断,能使经济发展迅速转变为大部分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也有两种方法。提高大多数穷人的货币收入是一种。如,通过向富人征税,用这些税收收入,建立穷人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工会组织,改变劳动在收入分配上与资本博弈的弱势地位,使劳动在分配上获得更多收入等属于这一种。另外,建立自由和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清除各种显性和隐性垄断,促使产品和服务价格降低(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不降价也是一种降低),加快高端产品与服务消费的大众化过程,则是缩小消费意义上贫富差距的另一方法。实际上,自由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内在地蕴含着不断缩小消费意义上贫富差距的机制。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不断产生高端产品和服务,又不断转变为大众化消费的过程。如果说,产生高端产品和服务,是经济进步,而高端产品和服务转变为大众化消费则是经济扩张过程。这一过程的快与慢,当然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相关,但也与经济的自由度相关。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市场经济自由度较高,市场经济发育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消费意义上的贫富差距已然不大,这可以从高端产品消费(如汽车)已经大众化,高端服务业(如文化体育产业),已变成大众产业,便可获得验证。

但这只是指缩小贫富差距,而不是指消灭贫富差距。

三,消灭贫富差距之不可能与不可以

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从消费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来看,人类有史以来就没有消失过。现在中国货币意义上的贫富差距可能是世界第一,于是有人怀念计划经济时代货币上的大体平均。但从实质消费上的贫富差距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的等级差距,比如高干病房,按行政级别配置的住房,汽车,生活待遇等,与现在存在的实质消费上的贫富差距并没有什么两样。比如现在的亿万富翁要看病,最有钱也只能享受以前高干病房的消费。物资的分配制降低了货币的作用,货币上的大体平均与实物分配上的特权,使那时消费意义上的贫富差距,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我想,一万年之后贫富差距还会存在。这是因为贫富差距不仅根源于各种社会性制度性原因,还根原于社会个体差异。从理论上看,我们可以消除产生贫富差距的社会性制度性原因,但即便从理论上看,我们也无法消除产生贫富差距的社会个体差异。勤劳的,懒惰的;精打细算的,挥霍浪费的;聪明的,不那么聪明的,恐怕一万年之后还会存在。社会个体的差异决定社会个体的收入不同。如果用人为的暴力的方法实行平均,不仅是对那些能力较高人的一种剥削和压迫,而且会窒息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社会的主流便不是创造财富,而是争夺财富。

贫富差距无法消除的另一原因是非货币形态财富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永远存在。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品或我们称之为高端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在开始出现时总是数量有限,不可能人人得到。而且,高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传统高端产品和服务消费大众化了,新的高端产品和服务又会出现,以至无穷。这些高端产品和服务一出现,总要有人消费,短时间内又不可能人人消费。从理论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均分货币来达到人人平等,但即便从理论上看,非货币形态的某些产品或服务因其刚出现时有限而无法均分。所以,从消费上的贫富差距来看,永远都会存在。

贫富差距不仅不可能消灭,而且不可以去消灭。

A,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差距,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皆因有这高低之差,没这高低之差,人还能走,水还会流吗?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仅因某些非货币形态财富(产品或服务)有限因而无法实现人人同时消费,而且还因其会失去经济发展的激励,似不可取。马克思说只有人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即不自私,才能实现共产主义,但我们能去消灭自私吗?广义自私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没有自私,人类为何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去发展生产,创造财富?其实我们说自私不好,是指为了自私运用暴力欺骗等等的不正常手段,我们应该也需要谴责实现自私的不正当手段,却不能谴责自私。所以共产主义不仅是乌托邦,而且会停滞社会的发展。

B,贫富差距是社会生产阶梯型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不断出现。这些新产品新服务在开始出现时,一方面它需要有人消费,否则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又只能一部分人消费,另一部分人不能消费(因这一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一个较长甚至是一个漫长过程),所以社会一定要有较富的人和较穷的人,使新产品新服务出现之后,而生产规模又未达到使全体人能消费之前,有人(较富的人)能消费这种产品或服务,有人(较穷的人)不能消费,这无关乎道德,而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客观过程。在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有刚出现的生产规模很小,只能满足少部分人消费的生产(比如现在的大空旅游),也有生产规模较大,但无法满足所有人消费的生产(如现在的汽车),当然也有能基本满足所有人的生产(如粮食)。所以社会一定要有很富的人,较富的人,和比较穷的人,来适应这种社会生产结构。所谓社会阶梯型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一个高端产品不断出现,并通过其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变成低端产品的过程。阶梯是指产品由少到多的逐步演进。而社会在任何时段,都会存在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低端产品,社会进步的表现一是高端产品(即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出现,二是高端产品变中端再变低端的数量演进。而要使这种阶梯型发展得以实现,社会就必须存在贫富差距。

 这个世界争吵不休,其实是在争谁应该做富人,来获得消费相对短缺产品和服务(或叫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权利。因为社会总有一部分产品和服务,不能所有人都去消费。我们应该让那些对社会贡献大,创造财富多的人,而不是那些通过权势暴力欺骗手段获取财富的人,来消费新出现并处于相对短缺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可以也应该去反抗和消灭不合理的贫富差距,使贫富差距合理化,包括财富取得的合理和贫富差距的合适,但无法也不能去消灭贫富差距。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