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美美的美好人生 //www.sinovision.net/?334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人生是一段丰富、生动、孤寂而又快乐的旅程,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不退半步的跳一曲动人的华而兹,年年岁岁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sql:郭德刚,赵本山,周立波,Jay Leno

已有 2365 次阅读2010-2-21 22:21 |个人分类:不吐不快|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把郭德刚,赵本山,周立波,Jay Leno这几位搁一块说,因为都是说相声的,北京相声,东北相声,海派相声,美国相声。当然,非管人家叫说相声的,除了老郭,都得跟我急。所以,有时候英文也方便,一个comedian,都明白了。就是干逗人乐的表演的(a professional performer who tells jokes and performs comical acts,)翻成中文费了劲了,搜肠刮肚的,就愣没找着合适的词。不过您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就别难为我了。

中国说相声的多了,不过现实最火的就是前面那三个了。拽上老Jay(有挑理的说,那叫老雷诺,得,复姓),他不是在美国也挺火的嘛?为什么那老哥仨能火,因为都能把人逗乐了。


相声火了,头一次(侯大师以后)是支援亚非拉那时候,马季,唐杰忠说了一援非的相声,结果满都街的孩子都改说外文了,“阿哈利利,阿哈利利”,就是再见的意思。再后来到了文革后,又有了姜昆,跳中字舞吃包子那个。估计后来上面教导,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有教育意义,说相声的就全改当老师去了,上了台就开课,但为了表现讲的是相声专业的,一边教育台下的,一边还得咯叽自己,台上台下都挺别扭的,慢慢的相声也就没人看了。一直到中国出来个郭德刚,摆明了讲说相声是让人乐的,这相声才又火起来。

因为春晚(不光央视那台),这几位的表演这几天都看了一遍。看多了,就想把几位放一块比比。

郭德刚说相声,有一毛病,太严肃,嘴上有相声,脸上没有。不象他那徒弟何云伟,往台上一站,甭说话,那眼睛一转,嘴一撇,甭用他开口,你自己就开始编相声了。

老郭第二个说相声的毛病,是烘托气氛的过程太长了,等抖包袱的时候观众都快迷登了。据说有一回老郭大街上碰上了一老观众。人家说要请吃大餐,顺道的给提点小建议。老郭很虚心,说行啊,就跟人家上车了。上了车这叫一个开啊,开出俩多钟头去,老郭饿了,就问,还多远啊?人家说了,不远,前面就到。好嘛,说话就开到一大饭馆前面,老远儿的闻着饭菜香了,估计老郭也是饿了点。好容易车开到饭馆大门前,那主一打把,往回开了。老郭急了,说怎么回事啊?人家回了一句,明白我给您的建议了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应属巧合。)

第三个,就是老郭太讲传统,讲究基本功,讲究说传统段子(我得说一句,九百八一张票太贵,还没赶上去剧场看呢。)基本功又都是老东西,什么太平词,什么传统戏,太中规中矩,总觉得跟现实差着那么一节儿。再加上开口闭口,师傅,徒儿的,怎么那么象回到解放前了?觉得路子有点问题,你想啊,那传统段子当初创作的时候,不也是用的那时时髦的东西啊。如果总是讲传统,没有创新,贴近现代的生活,那相声的生命力能长嘛?

赵家班的二人转倒是贴近生活,很少见人家演什么经典段子,什么一百年前传下来的。什么东西时髦,二人转里就能很快的反映出来。而且人家演员的基本功扎实不扎实,就反应在表演时髦东西时候的水平了。看赵本山的功力,本人还是有一次看“欢乐中国行”,是在东北的,里面有宋祖英和赵本上表演的“小两口串门”,那二人转唱的,地方特色十足,从唱腔,嗓音,动作,眼神,太过瘾了。不过也有不适应的地方,也可能不是东北人的缘故吧,不了解里面的文化内涵,反正觉得要不就往丑了打扮,要不就台上演员相互克掺,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总觉得提不起艺术水平来。再加上拜师傅啊,几大叩,几大拜的,太有封建人身依附的感觉了,怎么也觉得和二十一世纪搭不上调。当然人家可以说,“哥搞的就不是艺术,哥就是逗你乐”。

我现在最喜欢的表演风格就是周立波了,当然如果他讲太多的上海话,本人基本上连10%都懂不了。不过懂不了也没挡了笑,就看他往台上一站,嘴里说着,身上动着,总觉得不定从哪就能翻出个笑话来,还特损,就想乐。最乐的就是那段说东北人的。说东北人笑话上海男人太软弱,两人嚷嚷半天就是不动手,要是东北人,早打起来了。周立波说话了,说我们上海只产大流氓,什么杜岳笙啊,黄金荣啊什么的,那打打杀杀的从来不自己动手,都派东北人去干。

海派相声更象美国的脱口秀,从来不是一上台就讲一个故事,而是时事啊,身边人的小故事啊,顺手捏来,三句话做个铺垫,第四句准让你笑出来。说完就转下一件事,跟前边说的完全不搭界。

这礼拜周立波在东方卫视搞了个“立波一周秀”,往台上一站就一个笑话,一个笑话的甩,足足半个小时。不过一次要讲那么多笑话,一讲讲七天,可乐的段子感觉就少了许多,笑料也不足。完了就找名人访谈,什么姚明啊,姚晨啊,反正光找姓姚的(玩笑啊)。感觉象是Jay Leno show。估计是想投石问路,效果好会长期搞。不过搞的不如Jay,前面讲笑话的时间太长,观众都麻痹了。嘉宾也配合的不好。比如姚晨,估计以为是上朱军的节目,光准备着主持人要提感动的事,就一直憋着准备掉眼泪。挺有喜剧细胞的人,愣就是放松不下来。你倒是跟周立波对着逗啊。气氛一下就不对了么。搞得周立波也没辙了,也不知道是要往搞笑上走,还是想办法要让姚晨哭几下。

要说上海人在整个大陆,是最愿意,也最有能力跟西方接轨的,但民族性也是很明显的。很多东西能成功,是和民族性分不开的。比如在美国,甭管开什么会,老板上来,开场白一定是几个笑话,先把全场逗翻了再讲正事。因为在美国,幽默感是很让人看重的,是所谓领导才能的很重要的方面。所以Jay Leno show 也好,还是 David Letterman show,走的都是一个路子,前面先一小段讲笑话开场,然后进入访谈。进了访谈,也甭管嘉宾是明星大腕,还是参议员,总统,都是使出全身解数的配合着主持人想法搞笑。可中国人的民族性就不一样,一开大会,领导正襟危坐,翻开讲稿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一念能念几个钟头,领导越大念的越长,下面的人就翻开笔记本,还拿一笔记录。记什么记?旁边摆着的讲稿,跟领导念的一个字都不差。有差的地方也一定是因为领导念的白字。结果到了周立波这也只好开始长篇的讲笑话,一讲半个小时,讲短了怕观众说能力不够。

所以我看周立波想走这条路子,悬。得再等个十年,八年的,等再多点中国旅游团春节到美国多扫扫货,顺道的再多熟悉熟悉美国的这种幽默风格,否则就是周立波再搞笑,嘉宾再配合,下面的观众尽等着嘉宾感动,掉眼泪了,你说这能幽默得起来嘛?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bluescj1109 2010-4-13 04:24
To: Ryan 你曾经说:
观察的挺细,说得也在理。
其实,我倒不觉得是民族性的问题。想来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充满幽默感和智慧的民族。我们的先人那诗词歌赋,一个典故、一个幽默的笑话,真够美国人琢磨一天的(也未必能琢磨明白。)
只是这几十年被“伟光正同志”统治的失去了我们精神和传统,失去了最值得骄傲的东西。而且,种种所为让人们还有力气乐得起来吗?唉!
当然,文化的差异也确实是存在的。但关键是精神垮了,脊梁断了,心

很有意思的话题啊。
有人说:“但关键是精神垮了,脊梁断了,心变坏了,那幽默感自然就没了”。
此言过矣。
话说面对困境而转进他乡的人士,垮掉的不过是自己的精神和脊梁罢了。

个人的思想和生存发展无不依赖社会的存在,至少你不想过原始人的生活。
而社会发展的规律必然和民族性有很大的关系,这点上中外没什么区别的。

关键在于个人思想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