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古人的心理养生
文:杜美贤
心理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括,包括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特点及道德观念等,古人称心理为“神”而心理养生的预防为“摄神”、或是“调心”等。
古人要求品行端正,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不疾不徐,泰然自若,最佳地契合人体的阴阳五行之运转,全身的精气神是调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气是相通的。
人与自然融合相亲,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 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修炼养生文化的主要特征。
心理养生的思想和方法在道家的养生观里早有论述,他们主张去贪心、减私欲,提倡 “少私寡欲”“守静笃” 甚或 “无欲忘我” 的恬淡养生法。
孔子提出 “仁者寿”“智者寿”“大德必得其寿” 的观点倡导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得长寿,只有自强不息,生命才能持久。孟子与孔子一脉相承,反对苟且偷生,要求通过修养意志,调节情感而无使太过。
《老子》说 “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 后人一直赞赏这种“ 心神恬适 ”的意境。淡泊名利,就是要超脱世俗的诱惑与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事物,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生活。无求而自得,是对生命的安顿,也对自己灵魂的升华,使其自由而坦然。
《黄帝内经》“素问篇”里的“上古天真论”所提倡的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的心理养生法以及“素问篇”里的“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出的四气调神法,更是为后世奠定了心理养生的理论基础。
《淮南子》宗老子“虚静恬愉”之说,提出“ 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更有“大怒破阴,大喜地阳,大忧内崩,大怖生狂”的明训,高度概括了七情过激的致病性。马王堆帛书则突出强调了发泄怒气的防病法。指出“怒若不发浸淫,是为?疽”,并对培养良好个性与健康的关系也有所论及。
嵇康的《养生论》可说是现存最早的养生学专著,其中强调了净化身心以求长寿的观点,指出 “过喜过怒都会逆其正气,过份思虑则会消耗其精神,过份悲哀或快乐会殃及内心所需的平静单纯。”
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中具体表述了“十伤”及三十多条《不伤身》的措施,如十伤中有“才刚不如愿,就被思虑困住了,伤也;绞尽脑汁算尽方法想要达到目地,伤也”等,他所强调的 “凡事务必谨慎细心。不可以不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损而不防” 反映了对平时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视。
东晋张湛的《养生要集》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当时流行的养生方法,列有“十二少”、“十二多”、“二十八禁忌 ”、“如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着重从调七情及节私欲方面,具体而贴切的论述了心理养生的要点。
大医学家孙思邈,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提倡 “济扶苦难”、“不淫声色”, 推崇养生有五难之说,即 “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唐代张公深得养生之道,提倡“忍”〈有百忍〉歌流传于世,其中道 :“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这些论述既有养生意义,又有指导做人的道理。循着先人心理养生思想的脉络,我们窥见古人在养生防病的实践中每将护养心神置于首位,认为心调则形健,神衰则体败。
由此可知,心理养生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今只稍寻一些古人对养生的立论,盼能让更多人明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与整个人类社会道德回升密不可分的,不在医学的技术,不在新药的开发。只要遵从人伦、道德,健康人人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