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华裔老人在纽约法拉盛公交上遭到一名西裔女子恶意攻击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这名西裔女子不但在车上大喊“我恨中国人“,还在老人准备下车的时候使用手中的长柄雨伞,从老人身后用力打老人的头部。两人继而推搡开来。
这则被披露的视频让人感到愤怒与心酸。怒在西裔女子旁若无人的猖狂,心酸在满车乘客,却只有一个年轻的女孩站出来为老人说话鸣不平。在中文网的微信评论里,更有人将矛头指向这位老者,认为“叶落归根,干嘛去美国受这种委屈,当三等公民?”这种逻辑和“女孩子被强暴因为你穿的太少”简直如出一撤。无论老人是基于何种原因来到美国,在这次事件中,作为受害人,他都绝对不应该是承受指责的一方。
纽约华裔老人的生活,并非听起来那么风光。曾有这样一句话,“美国是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坟墓”。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美国同样面临着“老龄化危机”。相关的福利和医疗需求,都面临巨大缺口。而华裔老人,则要比普通的美国老人更“惨”一些。
对此我专门采访了曾在纽约华埠附近老人中心工作的社工朋友丹丹。丹丹告诉我,在他们的老年中心,大多数老人都拿政府补贴,很多也不懂英语。这些老人大多在中年时期来美,做工等到年老后,就领取政府发放的退休金,靠着粮食券生活。还有一些老人,子女在外面餐馆打工,有些子女还会拿老人的退休金。这个朋友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老人,一个人除了粮食券只有100美金,吃饭必须非常节省,就连睡觉盖的被子破掉了,也没有钱去补。
这些被亲生子女”剥削“的华裔老人,却有着几乎全中国父母都有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我的社工朋友告诉他们可以要求警方或者社工介入,但这些老人都会拒绝,甘心情愿做“忍者”,因为在这些老人看来,一旦报警或者上报,他们就失去了子女。
年逾古稀,相比物质稀缺和精神寂寞,他们更害怕的是自己亲手拉扯大的孩子们不再理会他们。
NBC报道截图
NBC最近的一篇报道指出,纽约的华裔群体一直在飞速增加,但政府的各项资金拨款却一直滞后。这一现象在亚裔美国人社区的各项非盈利团体中更为显著。2015年,亚裔美国人联盟发布了一份政府资金援助分析,指出在纽约市440亿针对社会服务的拨款,亚裔美国人社区组织仅仅获得其中的6亿美金,比例只有1.36%。而纽约亚裔人口却增加非常迅速,在2010-2015年中激增15%,目前更占纽约市人口13.5%。这一点丹丹也说过,中心维修设备的费用一直延迟,需要建设的轮椅通道争取了很多年,才得以建成。
社会补助的滞后和语言不通的困扰,其实都比不上来自亲生子女的漠视与欺骗。丹丹告诉我,很多老人都或多或少有抑郁症状,一方面是由于身患疾病,另外一方面则由于子女的漠视。出门语言不通,子女又靠不住,这些老人越来越孤独,也越来越痛苦。一些人会在家里闭门不出,偷偷哭泣,一些人还会出现严重的失眠与食欲问题。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社交媒体看到的一幅图片,摄影师写道,“当你意识到,人生的终点和起点,往往并无什么区别。 ” 而中国也有个词语叫做“老返小”,意思是人在迈入老年后,反而越来越像小孩。进入垂暮之年的他们步伐不再稳健,听力视力都有所下降。如果再遇到疾病或者丧偶,老人的精神和心理往往会更加脆弱。他们的心里其实住了一个孩子,渴望更多的关爱与陪伴,更多照顾与耐心。
2014年,纽约一位84岁华裔黄姓老人在曼哈顿上西区闯红灯横穿马路时,因遭到警方制止后与警方发生争执,当时黄老头破血流,还被送往医院缝了四针。当时这条新闻还引发了对警方是否”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的讨论。黄老人的子女很快请了律师,向纽约市政府和纽约警局提告。
本次纽约法拉盛这件老人险些被打事件发生后,这位受害老人王先生也终于露面接受了采访。王先生说自己早年来美,学过混凝土专业,当过Limo司机。因为这件事心有余悸的王先生本来想息事宁人,但看到美国中文网的报道后,这位王先生决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前往警局报警。
王先生的报警过程也经历了一点小波折。本来以“王先生伤势不够重”为由拒绝调查只做记录的警员,看了视频和中文网报道后才重视起来,立即表示这是“仇恨犯罪”,决定进一步调查,会逮捕这名西裔女士。
我想说的是,美国绝不是“中国老人的坟墓”。语言不通?没关系。文化隔阂?没关系。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里,我们认真工作努力生活,我们遵纪守法按时纳税,不是为了走在街上成为被仇恨的目标,不是为了在公交车上被人竖中指和咒骂。我们有权利被公平对待,我们更有义务维护自己和同胞的权益。
衷心希望海外华人在同胞遭遇不公待遇时,能够尽自己所能勇敢发声,不做冷漠看客。在维权这件事上,美国社会永远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要害怕不会英文,不要害怕遭人白眼,必要时报告警方、求助媒体,或者及时用手机拍下证据。这些都是你可以做的。
不要小看你的正义感与善良迸发出的小小星火,汇聚起来,它会越来越亮,终将壮大成为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