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献给幸存者》
余下的时代将仍然这样:
所有的水奔向那里,神秘的壶口
巨涛随同它们所有的物理属性和抱怨
即将接近
新的悬崖——
奋不顾身的掠影之下
永远有新的集结和流浪的咆哮
崖柏和高峰会怎么看呢
——岸行老虎:这有意义吗?
所有事物随同地表震颤
仿佛有人埋下一颗巨大心脏
这个秘密只有少数人知道
更少的人在黑暗中执行任务
如同流沙在震耳欲聋的浑浊里作业
有人手持电筒,站在
冲刷和流动性之中,双眼湿润
因前往山头盗火而感到了危险重重
每一个夜晚,一场战争后
光荣者都会回来
有的死了
有的活着
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不*恭与出*恭》
在接近天堂的地方
一条小蚯蚓抬起头来——
哇塞,多么辽阔的高原
我用便便就筑起了一座座高峰
看完凤凰网文化徐鹏远的文章《<幸存者诗刊>重出江湖 杨炼:诗歌是文化之船的压舱石》(点击“原文链接”),我忽然有一个顿悟,那就是:朦胧诗之所以朦胧,是因为当时的读者们普遍“朦胧”,而不是诗歌作者朦胧。诗歌作者们的象征性和抒情性笔触其实是相当清晰明确的,因为他们有相对多的地下阅读和地下写作经验,对西方诗歌有一定的技术把握和思想继承,而当时的读者并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其实是编写者们在写读者史。诗人们一直没有失去他们的先锋性和实验性,但是读者流对于西化思潮的感受程度,却导致了诗歌潮流的起伏。
另一方面,自五四以来,中国在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说明了以世界性方法解决中国式问题的重要性。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使命之一,就是用最接近西方的方式进行美学和哲学思考与实践,从而将中国和中国文化带进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全球性、普世性的文化汇流势不可挡,在整体共性上求个体独特性是全球化带来的后果,最近的所谓“五四反思”,一些人的所谓古典化和民族化尝试,也不过是一时沉渣泛起,螳臂当车,不可能逆转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