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www.sinovision.net/?32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六集) 罗国正

已有 1272 次阅读2016-7-20 14:07 |系统分类:文学| 美学, 美学心得, 罗国正 分享到微信

美学心得(第一百六十六集)
罗国正
(2016年7月)

   2534、我最近发现有这样不同审美倾向的人群:一群是特别爱听汪锋的歌;另一群特别爱听降央卓玛的歌。我问他们:“你们试过将这两位歌唱家的歌连续交叉衔接地听较长时间吗?”他们都说没有。

我说:“我试过,当时的心境非常奇特美妙。”

听一首汪锋的《河流》,紧接着听一首降央卓玛的《那一天》,接着听汪锋的《怒放的生命》、降央卓玛的《父亲》,……,一刚一柔,一雄强、一甜美,就这样地转换着听,闭上双眼,陶醉在歌声中,突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太极图,一会儿感觉到汪锋在打少林拳,降央卓玛在练杨式太极;又感到汪锋的歌象咖啡,降央卓玛的歌似泉水;又突然觉得他们在合练陈式式太极和自发五禽气功;又顿觉像书法家在写草书;时而风云突变,时而春花秋月;偶尔脑海里又提出诸多问题:雄鹰?雄鸡?鸿雁?此岸?彼岸?崇高?婉美?……。使我产生了很多联想,从中有不少的领悟。真是美的享受,妙不可言。这两者仿佛象征、意旨着人生的情绪、兴趣、走向等等三种选择,要么是汪锋式的,要么是降央卓玛式的,或者是两者兼有的。幸福生活在于有美的体验。有兴趣者,不妨试一试这样听歌。

2535、动态的审美、移情,“干扰”应视为审美、移情的主体和客体对象之外的第三方里其中产生作用的部分而介入的因素。而动态的审美、移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体处于动态中,而客体对象相对处于静态之中;二、主体相对处于静态中,而客体对象处于动态中;三、主体和客体对象都处于动态中;四、主体处于相对静态中,对主体内的动态主体对象进行审美、移情;五、主体处于动态中,对主体内的相对静态的主体对象进行审美、移情;六、主体和主体对象都处在动态中进行审美、移情。
    以上六种动态的审美、移情是与这两种审美、移情相对应,即:一、主体和客体对象相对处于静态中;二、主体和主体对象相对处于静态中。动、静态共八种审美、移情为基本,加上主、客体外的第三方面出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审美、移情,若要具体细分出审美、移情的种类就会非常之多,第三方面影响因素几乎无限多,如:时空变换,社会剧变,新思潮的涌入,理念的更换、各种各样的信息转递、食物对主体的作用,光影作用、声音影响(声音本身已很多品种:音乐、噪音等等)、机械力、天气变化、色彩作用、人体内分泌变化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一点我在此强调,审美、移情主体对主体对象进行审美、移情的体验、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建立正确的审美、移情观和标准不可缺失的重要课题。这课题的内容不易掌握。

 

2536、王骥德是充满戏剧性的传奇式人物,是明朝著名的戏曲家,他“一生书剑飘零,行踪无定,曾浪迹金陵、维扬、吴江、洛阳、汴梁一带。”(引自《中华美学词典》)他以徐渭为师,真可谓名师出高徒;还与沈璟、吕天成等名家常有交游;汤显祖也受他的美学思想有所启发,曾邀请他共同斧正《紫箫记》;屠隆、史槃等名满艺术江湖的人士都称他是“知音”。我以为如果当代、或以后有优秀的编剧和导演,将王骥德的故事拍成电视连续剧,会很精彩。他的戏曲理论,是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前人优秀观点作为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升华,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中国传统文化里所强调的阴阳、虚实的特点,对创作的规律、方法、风格、流派、艺术特征都有较全面的探索,自成体系。真是难能可贵。王骥德能取得如此的成就,我认为重要的原因有七个:一、勤奋、好学;二、以徐渭为师;三、有一批较高精神境界的朋友;四、接触面广和层次多;五、人生阅历丰富,见闻广博;六、对灵感和顿悟的发生,较为重视;七、善于系统地、全面地归纳问题和总结经验。

下面将王骥德在戏曲美学方面的主要观点列出:

1)提出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中并能引起审美主体产生高境界的深层次感觉和反应的两个审美范畴:“风神”、“标韵”。

2)认为作品的“妙处”在于使审美者通过联想而产生美感,他说:“不在声调之中”,“而在字句之外”,让人产生“烟波渺漫、姿态横逸,揽之不得,挹之不尽”的美感。

3)认为以情动人在艺术的表达中非常重要,“摹欢则令人神荡,写怨则令人断肠,不在快人,而在动人。”

4)认为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是须要灵感,“动吾天机”,“不知所以然而然”。

5)主张以实用虚、虚实结合。他说:“戏剧之道,出之贵实,用之贵虚”。“以实用实也,易;以虚用实也,难。”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虚实相生论。

6)着重主张尊重作品的原意和情感风致,“夫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所以委曲婉转,以代说词;一涉藻缋,便蔽本来。”

7)认为艺术应本色与文采有机结合。他说:“本色之弊,易流俚腐;文词之病,每苦太文;雅俗浅深之辨,介在微茫,又在善用才者酌之而已。”

8)主张“大间架”和在重要情节上“大头脑”,注意“以调合情”的创作结构。

9)强调戏曲存在的最基本价值,提出戏曲创作的重要艺术标准是“可演可传”。

10)认为创作戏曲的理想标准是“意新语俊、字响调圆,增减一调不得,颠倒一调不得,有规有矩,有声有色,众美具矣!”

11)强调发挥戏曲的“全体力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须“贵剪裁,贵锻炼”,“有针有线”。

12)在审美的感觉上,王骥德把听觉摆上最关键的位置上,认为“曲之不美听者,以不识声调故也”。

一个戏曲家,能得出这么多的美学观点,实在不容易了,虽然主要的观点只是短短十二条,却能长久地影响着戏曲艺术。艺术、美学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所作的贡献来推动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讲,耗尽一生,都难以有一两条被留下来。不少人,在青年时曾豪气万丈,最终也没有成果。这也说明提出有价值、有见地的原创观点是很难的事。这些都是非常值得人们感悟的问题。

 

2537、明代书画家、戏曲理论家陈继儒享年81岁,比很多以前的和同代的书画家和文人长寿,我认为同他的个性和可入世可出世的状态有关,当代不少比较成功的艺术家、文化人也追求这种状态。也有的人既喜欢这种状态,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很多东西放不下,只有羡慕而不可及。

陈继儒是华亭人,即今天上海松江县人。他成了万历年间的补贡生后,转身就回去,取出儒衣冠焚烧弃掉,结茅舍在昆山的南面,后来又住在东余山。这种不受官场约束的生活,比较容易回归人的本性和热爱文化、艺术的本愿。隐士文化、养生文化、修心养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魅力之丰富,非常值得人生美学进行探讨、研究,从中汲取精华。

陈继儒善于诗文,喜欢和学习苏轼、米芾的书法。他的善长绘画水墨梅竹,被评“气韵空远”。当时,他与同郡的董其昌齐名。

陈继儒在艺术美学上主要的观点如下:

(1)“文人之画不蹊径,而在笔墨。李营邱惜墨如金,正为下笔时要有味耳。元四大家皆然”。“有笔妙而墨不妙者;有墨妙而笔不妙者;有笔墨俱妙者;有笔墨俱无者。”他特别强调笔墨的“味”作为审美标准,没有“味”就不美,妙在笔墨的“味”。

(2)把力、巧、神、胆、学、识这六大要素集合在“蕴藉中沉着痛快”。这就是“合相”。以此作为文人画家须达到的创作水平的标准。

(3)认为画家精通书法非常重要:“画者,六书象形之一。故古人金石钟鼎隶篆,往往如画;而画家写水、写兰、写竹、写梅、写葡萄,多兼书法。合是禅家一合相也。”如果用陈继儒这个审美标准,来评估近代、现代、当代很多国画作品、很多画家,不及格居多。其实这个标准,是有合理性的。

(4)他赞扬汤显祖的戏曲美:“最称当行本色”还赞《牡丹亭》在方法上“翻空转换”,其精神达到“化梦还觉,化情归性”。这也实际是对戏曲的一个审美标准。

 

2538、中国很多从古到今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如书法作品、国画、陶瓷制品、木雕、石刻等等,都有盖上印章,而且很大部分不只盖上一个印章。盖上印章的作用有很多,其中强化美感是一个重要作用。这类印章作为一种艺术,也是非常鲜明的中国符号,如何对它进行审美,是一门学问,人们可以从明代文学家、文字学家、篆刻家赵宦光的论述、观点中得到很多的启发,他读书稽古,善熟诗文、六书、书法、行草笔势作小篆,并创草篆;他篆刻的作品苍劲严稳,取法于汉;他与妻子隐居在寒山,夫妇在当时都很有名气;在美学史上,他的人生轨迹,也可属较为奇特;他在篆刻方面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他认为“印处六义,犹如诗在六经。六义端不在文字,而印唯点画寓色。六经端不在文章,而诗唯音调寄声之色,为文章之实体,其他一非文也。”他提出了这样的美学命题:“经文惟诗,字文惟印。”他强烈地表明对印的审美情趣,不能通过经学、理性能表达。

2)他用印、图、书三个美学范畴来讲解印的道理,“解释此三名,了了如指掌,无他蕴矣”。认为“图”受章法限制,“书”以字法指引,“印”靠刀法制造。“不得章法,何以成图,不得字法,何以成书,不得刀法何以成印。”治印家要把书法、绘画和刀法以至相关工艺结合起来。偏执一处,就会似“抚象盲儿”。强调字法、配合法、刀法并用,“夫大小篆一不可为印,虽然,舍篆即俗,印即随灭,故为之说字法第一”;“字法固弊,大半不能合章,是故一法不通,章无权变,故为之说配合法第二;“图书妙境,即不在雕缕,然运斤不风,指不听会,故为之说刀法第三”;“文土操觚偏不骊黄牝牡间,不可离者神,故为之说笔法第四。”他认为篆法是印章的根本,配合是印章和谐美的来源,技巧是印章审美意境的保障,笔法是印章韵味所依。

当然,赵宦光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其实,当代的刻章和相关的理论已有长足的发展,也出了不少专箸,在具体的应用上,更是五花入门,加上现在的刻章工具、材料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引入了一些西洋的审美观念,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和创意也大大增多了,使这门艺术得到了不断的丰富,这也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题材。当印章盖在特定的作品上时,审美的内涵就更为博大了,印章的字、句、理念、形态盖在作品的特定位置与作品内容的呼应关系、印油、印色的使用等等,都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审美体系。这都须要长期学习、接触、观察、思考和应用才能掌握到这种中国符号的美的规律。印章除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作品的效果外,还常常是审美者、鉴赏者确定作品产生的时段、辨别作品的真伪等等的依据,……。所以对作品的审美,尤其是对中国书画作品的审美,对印章相关知识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不少艺术爱好者还将学习刻章作为提高艺术境界和修心养性的一门功课。人们可以从印章这一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