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www.sinovision.net/?32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学心得(第一百五十五集) 罗国正

已有 1522 次阅读2015-9-20 11:49 |系统分类:文学| 美学 分享到微信

 

美学心得(第一百五十五集)

罗国正

20159月)

 

2471、用明朝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王世贞(1526年—1590年)和他的文艺观点为例,进行纵横对比审美,可以得出较多的感悟和启示。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王世贞中进士,年方21岁。在中国古代二十多岁中进士的人数量不少,这批人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很大,他们给我的印象是比现在很多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教授荣耀得多,对后世的影响要大。

王世贞在仕途上步步高升,而同样在明朝的徐渭,他的生活和工作都颠波不定。若论美学和艺术的成就,我以为徐渭比王世贞要高。这也说明重要的问题是:美学、艺术的成就的大小与做官和不做官,与官大和官小,与生活宽裕和贫困潦倒等等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成正比,也不是成反比,但又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而这种关系常是“逐例”而定。

纵观中国历史,很多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有一官半职的,纯是平民百姓的非常之少,而这方面有大成就者,高官居多,其中王世贞就是证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一例。连杜甫这么穷,也有个官职。这说明人的早年教育、互相交往交流的群体、传播系统、主流和上流社会的肯定等非常重要。这也提醒人们关注一个重要的问题,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是单一的因素或简单的条件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立体动态的系统。我举当代的例子说明一下:有不少地方的传统文化是依托着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人文景观、风土人情而形成、而存在的。由于有些地方过度地开发,那里的景物都消失了,当地人也搬出了,当地不少物种已消失了,连想做那种菜的食材也没有了,赖以存在的那种传统文化的条件也消失了,自然这种传统文化也没有了。又如某些旅游景区,本来这些景点,应是当地人、穿上当地服饰、按当地的言行习惯和歌舞特色、用当地的水、泡当地的茶,用当地的具有特色的烹调技术,煮当地的土特产,在当地的建筑风格的空间内进行系列的活动。由于景区的领导换了外省来的新人,结果所有具当地特色的景点、服务点都由新领导的老乡统统接管了,结果就出现了大量的怪异现象:游广东像去了湖南;游湖南像去了四川;或在中国旅游,像去了欧洲;……。莫名其妙。现在很多人的家居装修和摆设,也是“大杂烩”,存在审美水平问题。由此可知,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是只叫口号、挂标语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动态的立体工程,须多方面的人才和条件的落实,并有科学的规划、设计和认真地实施。

王世贞著述甚丰,下面将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列出,并选部分结合现实略作评论:

1)“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格即调之界”。

2)“有俱属象而妙者,有俱属意而妙者,有俱作高调而妙者,有直下不对偶而妙者,皆兴与境诣,神合气完使之然”。

评:文与诗之中,也有集众妙者。

3)“似非琢磨可列,要在专习,凝领之久,神与境会,忽然而来,浑然而就,无歧级可寻,无色声可指”。

评:熟能生巧,渐悟到一定程度就产生顿悟。境、情、才、气顿合为一,得心应手自然爆发,必妙。

4)“诗必盛唐”。“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以雅,其力沉而雄,其言融而无迹。故曰盛唐其则也。”自谓“抑宋者为为惜格也”。

评:从今天来看,盛唐诗是好,应学习。但当代人,视野可更开阔些,宋代也有好诗词,中国历朝历代也有些好诗,世界各国也有不少伟大的诗人,都值得学习。

5)“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宜博”。

6)王世贞批评那些“无致于性情之真,得其言而不得其人,与得其集而不得其时”,“好剽写馀似,以苟猎一时之好,思踳而格杂。”

7)“文必秦汉”。认为唐宋八大家之文都不及秦汉之文。

评:王世贞将“实”作为审美标准,来衡量文章之美,认为不够实则浮。所以他推崇秦汉,不看好秦汉之后的文章。我认为,文章的美应虚实结合,虚实互补。只知实之妙而不知虚之妙,或只知虚之妙而不知实之妙,都是偏激的。文学、艺术应在该实处则实,该虚处则虚。实似大山、雄狮,虚若霞光、流云,动静结合,相映生辉。不这样,难品味苏、欧文之美妙。

8)南北风格的差异:“北主要劲彻雄丽,南主清峭柔远”。

9)王世贞以“情”为审美标准评论戏曲:“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

10)提倡书画形模和气韵兼备:“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

评:在现代书画里,也有与王世贞这观点相反而成功的作品。

11)“书道成后,挥洒时入心不过秒忽;画学成后,盘礴时人心不能丝毫”。“大巧若拙”为“书家之上”,“纯绵裹铁”为“书家三味”。

评:这是王世贞所爱的风格和境界。事实上,好的风格和高的境界远远不止一种。

王世贞的美学观点,反映了中国传统古典的美学观一路,传统古典的美学观还有很多路(这当然包括中国以至世界各国的传统古典美学观)。

 

2472、我认为,明朝著名哲学家李贽和世界上很多大哲学家一样,有这样伟大的理想:努力穷尽真理,以实现自己的思想的独尊和永恒地位。有这样抱负的很多哲学家终其一生奋斗,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两种现象:一、确实有很多理论成果和惊人的观点;二、结果还是穷尽不了真理,得不到独尊的地位,更不可能在精神上永恒独尊。原因其实很简单:任何精神巨人,都有时代的局限性,都受当时人们的认识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制约;人类的知识、认识不管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已知的东西,永远都是有限的,永远都存在着无限多的未知。人类认识的进步,永远都只能是在路上,没有终点。本来这道理很简单,但很多具有高度理性的哲学家却在这简单的道理上充满幻想,甚至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行。从人类的认识发展史来看,重要的是前一种现象的存在。后一种现象对人们的作用不大。后一种现象只对有这样抱负的哲学家来讲,具有推动力和牵引力。

李贽的思想是博大的,其中涉及美学的内容也不少,下面摘要并选部分结合现实进行点评,以供大家参考:

1)“道之在人,犹水之在地也;人之求道,犹之掘地而求水也”。

评:这比喻虽生动,但欠恰当。人与道的关系,并非象地与水那样可明确地分开的两样物质。

2)李贽反对“一”、“理”、“太极”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

评:我认为关键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归纳的问题。如果研究具体的物象,则既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又有两生一、也有三生一、四生一、……;本原总是物质的。物质又总是与规律并存的,但我们不能说规律就是物质,或说物质就是规律。这就很容易引起不同角度理解起源问题。强化偶然性,则突出物质性。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宇宙无限大,宇宙本来什么都有了,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你这样理解本源问题,在逻辑上也可以讲得通,但永远都找不到齐全的实证。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是不承认没有实证的东西的,任何没有实证的事物,列为“假设”。等等。等等。

3)李贽在继承王守仁的“良知”理念上,发展为“童心”说,并以此为他的美学核心和重要审美标准。他说:“童心者,真心也”。即是“绝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他认为:“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

评:童心、童趣、天伦之乐、真情、童心未泯,是真、善、美力量永恒的根据地,是对抗假、丑、恶的一种不会消失的力量。但真与美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不能混淆。

4)作品应“有为而发”,“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情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

评:即艺术是人格的外化。与麻衣相论中的“相由心生,相由心灭”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情、书画亦属相。

5)称“穷巧极工;不遗馀力”,但不激动人心为“画工”,称“百卉具在”、“造化无工”、“至觅其工,了不可得”为“化工”。

评:这也是将工匠艺术与文人艺术区分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文人艺术包括受过专业艺术训练与非专业艺术训练的文人的作品。不能认为,凡文人艺术则无专业艺术训练。

6)对《水浒》等小说、戏曲等,“不本经传”、“背于儒术”给予肯定。认为“啸聚水浒之强人”“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这些文艺作品“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评:这既表达了李贽对文艺的美学观,也反映出李贽从明朝正统封建思想的官僚集团的一份子,走向其反面的表现。

(7)“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评:这说出了艺术是人格外化的核心,就是思想的外化

李贽对同时代以至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不少名人的思想中,可见到他观点的痕迹,如冯梦龙、王国维等。从研究人生美学的角度看,李贽从因立志而有的遭遇,因遭遇而改变了人生的奋斗方向,以至有了这样大的学术成果和人生的结局,非常值得人们研究,里面可以有很多生命的感悟。

(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