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今天(10月26日)是九九重阳节,忽然想起我经历的一件事情,特意记下来,与诸位体味。
一天去医院体检,在走廊等候检查时,座椅旁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于是和老汉闲聊起来。老人对我又是夸奖又是羡慕,感叹说年轻真好。我转过身问他:“您儿子怎么没陪着过来?”
这一问,老人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他先是把头低下,少顷抬起头,两眼直直地盯着远方。我忽然意识到问了不该问的问题,可能戳疼了老人心。难道是不孝之子?我极力在内心搜索着有可能安慰老人的词语,正准备开口,老人转回头,像对我,又像自言自语地说:“他,去世了,半年前……”
老人说这话时语调极低,但不啻一颗炸弹在我耳旁响起。我惊愕地看着老人,看着他的眼神。这时他又低下头,两手在腿上无力也无助地搓来搓去。又是片刻沉默过后,老人这才告诉我说,他就一个儿子,以前身体一直非常健壮,很少生病的,去年因胃疼检查才忽然发现患有胃癌,而且到了晚期。半年前,挡不住病魔的折磨儿子含泪告别了人世,他们老两口从此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因老年丧子过于悲痛,老伴得了一种眩晕病,今天,他是陪老伴来医院看病检查身体……老人尽量以平静的语调向我述说着这一切,但我分明看出他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悲伤,似乎怕把悲伤传染开来。
我大为吃惊地看着老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安慰他。我们静静地、静静地坐在那里。初秋仍然强烈的阳光从窗口照射在老人身上,可他全然不知般一动不动,从侧面看去像一尊未经修饰的雕像。雕像两眼无神、无力而又显迷茫。就这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对面检查室的门打开了,一位护士搀扶着老大娘走了出来。老人立刻站立起来,迎上前去,临走前拍拍我,似乎又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出。
我感到我应该做点什么了,于是随之起身,连忙过去一只手帮助搀扶大娘,另一只手从裤袋中摸出两张钞票悄悄塞在老人上衣口袋中。但这个动作立刻就被老人发现。他一边说着“谢谢”,一边不容分说地把钱塞回我的手中。抬头的那一瞬,我看到老人瞟了我一眼,眼神中除温和、感激以外,还有一种让人心酸的东西。
老人搀扶着老伴就那样步履蹒跚地走了。我呆呆地站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忽然想起,这不就是朱自清先生那篇著名散文中的“背影”吗?当年,我就被这背影不知打动过多少次。如今尽管时代与环境不同,但通过背影所折射出来的那种艰辛与负重还是有些一样。尤其是这一对老伴,他们比朱先生《背影》中的父亲更加不幸。老年丧子,这是人生中的多大灾难啊,然而我却在无意中硬是撕开了老人的伤痛,触动了老人惟恐触动的伤感话题,这对老人是多么残忍!
想到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在走廊一个拐角处,以手掩面,眼泪夺眶而出……
事情已过去有些日子了,但医院那一幕在记忆中却怎么也挥之不去。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过1.6亿,占总人口的12%以上,已步入联合国规定的老年型人口社会。作为弱势群体,对孤寡老人实施民政关怀,让他们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我想这也应是题中之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