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前扬州晚报博客网博客龚平(赵国平),于2016-6-3 17:03:00秒发帖于网,题目是《方濬颐主张钓鱼岛“设防”》 的博文,文中提到“同治八年(1869年),任两淮盐运使的方濬颐,在他的著作《二知轩文存》中,也曾提到过这座小岛”。 并在“剖析海疆形势,指出钓鱼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鲜明提出应该在钓鱼岛“设防”的主张”。 这为钓鱼岛自古以来,即是中国固有领土课题,提供了晚清时期的文献记载。
至于与其有关的网上资讯,多处提方濬颐在扬州任两淮盐运史,与在扬州修平山堂、开淮南书局事。但忽略了在文献之外的史料,如在平山堂至天宁寺一帶古建正梁上,题有两淮盐运使方濬颐修复题款等遗迹。也忽略了方濬颐在扬州湾子街东首南侧,有其所筑梦园旧址。并在与湾子街通运街西夹剪桥南侧,还有方氏住宅。直至上世纪末,其子方毓臻,即居于此。其宅后门,与扬州画师陈锡蕃画室,即今“爽斋”为邻。其子方毓臻,抗战期间,在城东小学,与青溪旧屋刘家后裔刘模同学。而后入羊巷县中攻读。后改苏北公中,与江泽民等同班同学。解放后方毓臻任某工厂总账会计,退休后尝在家为人书板桥体换点酒资。家藏不匪。方氏夫妇皆与退翁相识,曾谈及其家事。因是而知其方家琐事,未谈及其家藏典籍,因不知其所著《二知轩文存》事,今从龚平网友博文帖中始知端倪,故增其家事如此,使人知方濬颐者,及其家人落籍扬州也。但网上所载方氏后人,多从后世文献资料转述,即便方氏族人,也未有言及方毓臻者,不免有道听途说之嫌,故补于此。
〖补录〗:
方浚颐早就认识到台湾属岛钓鱼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提出在钓鱼岛应“设防”的主张。 在《二知轩文存》第二十一卷《台湾地势番情纪略》一文中,他首先详细描述了台湾岛物产丰富,“田则膏腴,宜五谷,一岁三熟,无霜无冰雪。多飓台,以地震卜丰稔。所产地瓜、甘蔗、落花生之属,一种可活数秋。此华彼实,终岁累累,实硕且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宝岛台湾的挚爱。接着,剖析海疆形势,指出钓鱼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鲜明提出应该在钓鱼岛“设防”的主张。“台湾,南北径二千五百里,东西或五百里、或二百里不等;其形椭似鱼,连山若脊……鹿耳门为至险,其次则旗后口。初仅一小港,道光间,一夕风涛冲刷,口门忽宽;两崖夹峙,中梗块垒,象人之喉;旁皆暗礁,番舶不能出入,其殆天之所以限华夷耶!惟鸡笼山阴有钓鱼屿者,舟可泊,是宜设防。”应该说,方浚颐的这种国防观念,具有远见性,表现出他在军事方面卓识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其定居扬州筑梦园,创办淮南书局方浚颐淡出政界后,对扬州的感情最深厚,退休后扬州湾子街住下,他的好友芥航法师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漫道禅心无著处,半床诗画半床书”。这正是方浚颐晚年生活的写照。
〖附录〗网讯:
方濬颐(1815——1888年),字子箴,号梦园,安徽定远人,进士出身。后擢为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布政使、四川按察史等职。于同治光间,任两淮都转运使。著《二知轩文存》,为方濬颐所撰, 见在清光緖四年刻本。
方濬颐 (1815-1888),字饮苕,号子箴,又号梦园,安徽定远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取进士。同治八年(1869年)授两淮盐运使。曾国藩督两江时,学士袁保恒主张增加盐价,方浚颐坚决反对。历任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道御史,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布政使、四川按察史等职。后退出政界,到扬州开设淮南书局。广揽四方贤士,校刊群籍,重修平山堂等古建筑。著有《二知轩诗文集》、《忍斋诗文集》、《古香凹词》等著作,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