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退翁《扬州园林丛谈》画图选页:
退翁按曰:时下兴起“扬州园林图”热,因此扬州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刻本园林图,就成了热门古籍,如清代嘉庆年间所刻扬州《平山堂图志》,即成首选之书。但因是书列在善本,阅览则可,复印遭拒。更何况拆散拍照,尤为禁忌。殊不知这《平山堂图志》,除乾隆刻本而外,尚有光绪九年欧阳利见重刊本传世。再说这《平山堂图志》木刻板尚存,若检出印刷成散页,或复印或摄影,转而成电子版本,这无论著书、立说、插图,无所不便也!拈来便成文章,岂不快哉?!因曰扬州园林“十里图画犹在” 也!
但扬州园林图画刻本,并不限于《平山堂图志》,尚有乾隆《南巡盛典》,与《两淮盐法志》、李斗《扬州画舫录》、阮亨《广陵名胜图记》多种,若再补以绘画、刻石、墨拓版本,存世者尚多。更何况石印、铅印、胶印园图,似未可胜数之矣!
即便拙著《扬州园林丛谈》,与《扬州园林品赏录》诸版中,收园图百数。近偶检扬州市土木建筑学会,于上世纪七十年末鉛印本《扬州园林丛谈》第一分册《扬州园林史话》中,就有扬州《休园图》,与贺氏《东园子云亭图》摹本在焉,何况其它。
扬州土木建筑学会编印之《扬州园林丛谈》,其〈刊印说明〉曰:
古典园林,是我国建筑艺术宝库里的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扬州的古典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史上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可是,自清代中叶以来,扬州园林史料,将近两个世纪已没有进行过全面的整理,为了发挥这项珍贵遗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会特将朱江同志编写的《扬州园林丛谈》分为:
一、 扬州园林史话
二、 扬州园林实录
三、 扬州园林记游
四、 扬州园林载述
等篇刊出,以供各地研究我国建筑工程史的同志参考之用。并为扬州园林史的编写,扬州园林的建设,以及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建立,提供一份比较系统而又详实的资料,兼为旅游事业的导游服务。
扬州园林史话
全书:字二万、图二幅。印数:5000册。
这在当时,退翁所著《扬州园林丛谈》,无疑已得到官方的首肯,与建筑工程学界的赞赏,这为后来的出版,起到了先声推荐的作用。而为这本16开本册子题写书名者,为扬州国画院长江轸光先生。摹绘休园与贺氏东园者,为市图书馆科技阅览部主任徐正林同志,图上题记者,退翁也。
扬州古典园林,时至民国时期,有遗迹可寻者,惟明代郑氏“休园”和“影园”几处。休园遗址在新城皮市街东流水桥,为明代崇祯年间郑超宗,在宋代朱氏园址重建,其子郑为光辑有《休园志》。这在清人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与嘉庆《扬州府志》中,刊有宋介三所撰《休园记》。影园遗址在旧城南门外古渡桥北,即今荷花池所在。为明崇祯郑侠如所建,并撰有《影园记》,载在《江都县志》与《扬州画舫录》。有园图可见者,今惟休园而已。但是园之记,刊于清嘉庆年间。早于嘉庆刊有扬州园林之图而集大成者,据今可见典籍,非清乾隆三十年(1765)两淮盐运使赵之璧所辑《 平山堂图志》莫属。
在此之后,这《 平山堂图志》四卷本,于光绪九年(1883) 为两淮盐运使 欧阳利见 重刊,重刊者,即重印,非重刻也。但加刻有重刊者言。在此之后,同文书局于清光绪十四年(1883) 有《 平山堂图志》石印本问世。另,日本于天保十四年,即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 传有《 平山堂图志》刻本传世。可见《 平山堂图志》版本之再,影响之大,流传之广,似可谓之为扬州园林图画之最。
但《平山堂图志》所载园林图,多与乾隆临幸有关,主要是湖上园林景区所在。《图志》装订为四册,园图收在首册,题之为《名胜全图》。图-为〈蜀冈保障河全景〉,保障河者,即痩西湖也。图二由“城闉清梵至蜀冈三峰” 起,至“尺五楼至九峰园”止;图三由“迎恩河东岸”园景,由临水红霞起,至杏花村舍听机楼止。并未刊及城市山林,昔之所谓“十里画图犹在” 者,即是此谓也。
总观是志全图,后时所谓“廿四景”图画,尽收于此。即便后此刻本《扬州画舫录》所附园景图,多本于是书。
李斗,字北有,号艾塘,家于扬州翠花街(即今新胜街)。江苏仪征籍人,清代乾隆年间诸生,生卒年不详。著有《永报堂集》,涵《奇酸记传奇》和《岁星记传奇》戏曲两种。撰有《扬州画舫录》,共十八卷。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至乾隆六十年(1795),历时三十年而成书。系根据目见耳闻人文故事,与亲身体验,详细地记载扬州当地园亭奇观、风土人物等情况撰述而成,并附园林风景图三十-幅。袁枚曾为之作序,以为是书胜于宋李廌的《洛阳名园记》和吴自牧的《梦梁录》。现存有乾隆六十年(1795)自然庵初刻本,与同治十一年(1872年)方濬赜重印本等。今此所录图版,即摄自乾隆乙卯自然庵藏版,董肇奎刻本。
《扬州画舫录》园林风景图画,不仅有亭台楼阁、山石水流、花草树木,而且有人物行旅,这是《平山堂图志》所没有,而独有的生活气息和版面风格,共三十一幅,分列各卷之间。其数虽不如《平山堂图志》之图,但其趣却为扬州雕板园林图画另具风格。
阮亨,字梅叔,号仲嘉,阮元从弟,清代文学名家。平生撰有《春草堂丛书》、《珠湖草堂诗钞》、《珠湖草堂笔记》、《琴言集》、《广陵名胜图》等。退翁所见《广陵名胜图》,为雕板印刷袖珍本,据阮亨序云:“翠华临幸以来,山川草木,倍觉光辉,此名胜之图所由纪也”。 这说明与赵之璧所刋《平山堂图志》理念相一,园景相似,但《平山堂图志》园图为通景,《广陵名胜图》为单列式,即一园一景一图。因是序云:
按图金山起,至平山堂,绘为图四十八幅,各具论说,足以信今而传后,使四方慕斯土者,览之当为卧游之具可耳。
阮亨编撰《广陵名胜图》“时(已)年六十有七”。诸家考订其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生,曾于“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不就。太平军起,家业毁于兵火,晚景坎坷,但吟兴不衰”。卒于咸丰九年(1859),享年七十三岁。
阮亨所撰《广陵名胜图》刻本,编次为“广陵名胜图目”,“序”( 行书), “名” “篆书” ,由金山起,至平山堂止,每幅一图一志,即其序所云:“为图四十八幅,各具论说”者也。又因其为袖珍本,类今64开,线装本。不仅携带方便,故可“当为卧游之具”云耳。
清人雕板阴刻《广陵名胜图》墨拓本,上下二冊,不注撰著姓名及其年月,仅知为张鋆所绘。比阮亨撰注《广陵名胜图》开本为大。图与题分页,与阮亨撰注《广陵名胜图》刻本格式相同,只是无序言。图画仅周边笔划稍有异同,题记仅字数略有增减,若不字斟句酌,看不出有什么差异,因是可以认为是阮亨所撰,仅是版式大小与形式不同:一为雕板印刷,白底黑字(画);一为阴刻墨拓,黑底白字(画),仅给人视觉以情同趣异之感而已。
既往拓本多来自碑刻,如棣园图,如个园记等即是。而以板刻少见,这《广陵名胜图》以四十八幅园林图志刻拓,编册成书,是为世之稀者也。
墨拓多为石刻,如额如碑如帖如图,均以刻石者为多。例如棣园,个园、寄啸山庄、小盘谷门额;如个园记、海市帖、安素轩帖;如棣园图等均为石刻,以墨拓之于纸,呈底黒字画白色者,谓之墨拓。若底呈黒字画红色者,谓之硃拓,但以墨拓最为常见,如洛阳龙门二十品,即传世名拓也。
扬州园林墨拓本,以棣园全图最佳,除园景而外,并附园记与园主人包松溪跋题,但其拓为精者,以陶兆周为最。陶氏因善刻石,故精于拓,建国之初,曾拓《史公祠墓记》,与《棣园全图》、《个园记》,及《冶春后社记》等碑石,其陈从周教授所著扬州园林图版所收《棣园全图》拓本,即陶氏所拓,加贴教授印记者也。
中国园林图画,无任木刻板画,抑或石刻拓本,都是由绘画而来。这就是说:均属先画后刻而印而拓而成,可见绘画乃刻拓之本。但非所有画法皆宜园林板刻碑版,其最相宜者,即俗之所谓“界画”也。界画是中国绘画很有特色的一个门类。因其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
百度百科略云:
界画起源很早,晋代已有。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的话。到了隋代,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好。《历代各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评董伯仁的界画,赞他“楼生人物,旷绝古今”。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宫苑图》等,也是很高成就的,到晚唐出了尹继昭,五代有卫贤、赵德义、赵忠义等人,宋初有郭忠恕。元代有王振鹏、李容槿,明代有仇英,清代有袁江、袁耀等。
故自古以来,园林图画,多为界画,或以界画为主,辅以山水花鸟之法而成画幅。在扬州存世园林绘画中,仅拙著台北蕙风堂版《扬州园林品赏录》图版中,即有清初界画名家袁江所绘《东园胜概图》、袁耀所绘平流湧瀑、春台明月、平冈艳雪、万松叠翠图,与清代书画名家高翔绘平山雅集、廿四桥图;罗聘绘筱园宴饮图,以及棣园主人包松溪所辑《棣园十六景图》中的絜兰称寿、鹤轩饲刍、沧浪意韵等图。据退翁所见《棣园十六景图》,还有两种绘本,一是焦山画僧几谷所绘《棣园十六景图》,为已故天津市政协常委蒋重山先生珍藏,另为晚清名家王素所绘《棣园十六景图》册,为扬州博物馆收藏。其馀如史常镳所绘秦氏意园小盘谷图,汪研山所绘小松隐阁图与寄舫图等,不可胜数,皆为扬州园林传世珍品,但还有待于扬州图书、博物馆征集宝藏,整理陈列和出版,公诸于世,与世共享也!
若论扬州古典园林图集,时人每每想起清人所绘《廿四景图》,与《棣园十六景图》;所刻《平山堂图志》,阮亨编撰《广陵名胜图》,往往忽略今人陈从周教授编著之《扬州园林》一书,其书〈图版〉所载园林图画,包括现已不存的清骆在田所绘《扬州名胜图》题与画幅,即便是书所绘古典园林与古代住宅建筑测绘图,也能体现出园林与住宅有机结合之城市山林构造特色。这是前所少见,甚至未见的首例。即便所摄园林相片,无论其彩照,还是黑白,无一不体现出园林之气质,具有独特的美术特色,可是,这不仅为园林学界所忘,且为淘宝者不见,岂不哀哉!
陈从周编著《扬州园林》
全书为787×1092 1/12 印张13大开本, 145页。〈总论〉文字占14页,即“扬州园林”也。其馀131页皆为图版,分〈园林〉、〈庭院住宅〉、〈建筑类编〉三大类,凡图多与“湖上园林”及“城市山林”有关。可以谓之为当代“扬州园林图志”洋洋乎大矣哉!凡修“扬州园林图志” 者,不可不读之书也。
朱江著台北蕙风堂版《扬州园林品赏录》,为大16开本, 道林纸精印中文繁体字版,其中图版多达89页,图139幅,收《平山堂图志》图十五幅,《广陵名胜全图》二十五幅,《广陵名胜图》三幅,《扬州画舫录图》一幅,以及袁江、袁耀所绘“东园”与“春台明月”图五幅,及高翔、罗聘所绘“平山雅集图”等三幅,似可谓集清人雕版、墨拓与绘画扬州园林之大成,此乃是从周教授编著之《扬州园林》图版所缺,似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者。
再说,在《扬州园林品赏录》图版中,并还注出《平山堂图志》、《扬州画舫录图》、《广陵名胜全图》编撰与绘制者姓名,并在文字版有《广陵名胜全图》刻本与拓本的异同考证,这也是从周教授编著之《扬州园林》所未及载入者也。这正如清人刘大观所云:“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持,不可轩轾” 之谓也。
再者,若能将这两本扬州园林著述之图,选编而成《扬州园林图志》,稍加增减,或可谓集古今扬州园林图之最,但可惜为著作与知识产权所限,因从周教授仙逝,其子辞世,版权谁有?尚不得而知之故,今惟叹息而已!
〖附录〗《扬州园林丛谈》拾得记略:
俗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从二月二梅岭赏梅的馀暇,偶然在梅岭西舍旧地,发现了约三十年前的〈扬州园林丛谈〉打印本,但已是世群老弟的画案上,被拆散写字练笔的一叠废纸,使退翁在惊痛之馀,又找到两本全页、一本缺少封页的本子,令人喜出望外了。因今由上海出版的〈扬州园林品赏录〉,还可以在扬州古籍书店,或网上孔夫子旧书店里买到,而作为〈扬州园林品赏录〉脚本的〈扬州园林丛谈〉,虽出双倍的价格,已无处可买了。这从版本学的角度来看,七十年代的手动打字刻印本,已经成了古董,不仅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版式,而且是了解一本著作创作过程的原始资料。更何况在这本〈扬州园林丛谈〉中,还有许多没有引入〈扬州园林品赏录〉内容和意境,包括个别章的体例和写法。
这〈丛谈〉打印本被上海美术出版社胡海超先生传到上海之后,正如〈扬州园林品赏录〉第二版〈新版自序〉中所说:“因被上海文化出版社所赏识,才有了〈扬州园林品赏录〉的出版。” 已非昔日的泛论,而是由木而林,由学而治的专著。
今从〈扬州园林丛谈·版本记录四〉得知:这打字合订本,作者自装订,全108页。封面设计:作者,书名题签:江轸光,封面刻图:余培厚、徐正林,封面插图:清初扬州乔国桢家〈东园图〉一景,与曹寅〈寄题东园八首〉诗之一,总共装订60本。据今所知,此次拾得的三本,连同被拆散残存的一本,即此60本中的4本了。而吾乡版本学者、藏书家蔡贵华绍湘斋所藏〈扬州园林丛谈〉,还只是封面缺如的残本。
这个〈扬州园林丛谈〉版本,虽然已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事了,不仅从目录中看出,它和后来的〈扬州园林品赏录〉的几个版本,有着姊妹般的关系。如同1983-2002年近二十年,上海所出的三个版本一样,虽书名与体例相同,但其内容在大同的前提下,就各有千秋和保留了。而〈园林丛谈〉的〈记游〉部份,恰有它的自我特色。用记游的手笔,留下了旧游的路线和旧时的景物,以及旧日的人文故事,情与景的融会贯通,格外增加了游的兴致。
加之,这版本的封面的题签,出自扬州国画院已故老院长、吕凤子先生的弟子、国画名家江轸光先生的笔墨;这封面画,乃是清代康熈年间,由界画名家袁江所绘乔氏〈东园图〉上的片断;这封面上的题诗,原是康熈年间在扬州任两淮巡盐御使、〈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作。这些已是人间孤本了,平常难得一见。这封面是由城北徐公摹刻而成,代表着上世纪人工打字刻画的水平,也是难得的印刷史料了。
扬州近修瘦西湖大虹桥时,发现曹寅所撰碑记残石,已为扬州晚报记者慕相仲,发在微信网页,这为扬州园林史,以及《红楼梦》的研究,又添了一份实物史料,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