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朱江:笔耕不辍的文化杂家

已有 2821 次阅读2017-6-24 04:25 |个人分类:cqzde帖子|系统分类:文学| 访谈录, 扬州 分享到微信

↑:扬州电视台安鬥桑(网名)所赠金钥匙U

 

退翁按曰: 安鬥桑(网名)于2017623日,来舍间赠我以金钥匙的U盘,储有视频和以下文字。因我电脑无播放器,故不得展视。惟这段文字还可以打开下载,虽是2015年的旧事,尚有可阅可推敲者,故录如下,并稍作个别增改,刊发于此。诸君或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非愚意如此,实遵党委宣传部命令执行,改在个园宜雨轩(大厅)录音,扬州电视台节录编辑如是并云(红军已阅)。

 

 

金钥匙U盘所载文字如下

 

标题:【口播】

熟悉扬州历史文化的人,多少都读过清代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这本书涉及扬州的园林名胜、戏曲、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等许多方面,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扬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但是,今天在很多学者眼中,我手中的这一本《扬州园林品赏录》却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扬州画舫录》,究竟是何原因呢?

vtr

扬州园林的美景

【配音】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人们提起扬州,每每会引起一些瘦西湖上水光山色的遐想,但往往忽视了城市山林的柳岸花明。实际上扬州的园林,大体可以分为城市山林与湖上园林两类,人们熟悉的《扬州画舫录》广搜沿湖诸园,将扬州的湖上园林之景细腻描绘,叙述详实,但至于城市山林之类,除康山而外,聊无所记。

【同期声】

2021 《扬州画舫录》看起来跟园林不无关系,画舫是游湖的,当时在那个时代,乾隆南行是扬州园林最盛的时候。这个船沿着河走,所谓画舫就是船能到的地方,游船能到的地方,都记录下来的。扬州有名的影园?休园那个书上所说的里面写很真实的,态度是非常真实的。为什么在地方志和专门的书里面,有关的书里面,我查实了可靠的比如影园,我查了,从多方面印证这个园林的存在,这个园林的美好。

【配音】

补齐城市园林,接续《扬州画舫录》,朱江先生撰写《扬州园林品赏录》写了30年。 

【同期声】

扬大教授潘宝明:《扬州园林品赏录》,实际上是对我们过去园林的一个总结。从明代的计成写《园冶》,也是写有扬州园林,清代的李斗写的《扬州画舫录》,也是写了很多园林,还有王振世写的《扬州览胜录》,也是写的扬州园林。那么,朱江先生就感觉到旧有的这些书,提供了很多资料,问题就是跟现有的园林,可能有的已经不太吻合了,有一些可能有了很大变化,这就需要一本新的书,重新对扬州的园林进行构成、记载、评价,所以他就做了这项艰苦的工作,从这一方面来说,无论怎么样估计,它的价值都不嫌过高。

【配音】

时任扬州大学旅游文化规划研究所所长的潘宝明认为,朱江所著的这部《扬州园林品赏录》集考证、实录、史话、品赏、载述于一体,在某种程度上称其比肩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毫不为过。

【人物名片】

朱江,(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扬州市黄珏区政府文教股长,1951年末调任苏北博物馆文物部主任,1953年(初调任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征集组组长)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训练班。兼任长江流域办公室考古总队江苏分队副队长,及)江苏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7年获江苏省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员资格。1989年调江苏商专任研究员、江苏烹饪研究所长,1997年从扬州大学商业学院离休。他在考古、历史、园林、宗教、海外交通和乡土文化等诸方面研究,均取得了相当成就,发表论文数百篇。《扬州园林品赏录》一书,极具学术、资料、鉴赏价值,为我国园林研究竖起了一杆新的标尺。

【口播】

扬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年88岁的朱江每每提到积三十年之功,几易其稿而成的《扬州园林品赏录》一书,他总是喜欢用“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句诗来形容写这部书的缘起。

【同期声】

0214 我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我家就住在东圈门街“青溪旧屋刘”家斜对过。在我小时候,扬州有城墙围在里面,从抗战沦陷到胜利之后,基本上都是旧扬州。直到扬州解放之后,才把城墙拆掉,才有了今天改变,才有了新区的建设,才有了不同寻常的新气象和形势……

【配音】

朱江早年系考古学家、吴文化研究专家,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行文物调查时,便开始注目于苏州、无锡、镇江、南京和扬州的园林。

【同期声】

0300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干部下放的时候,我回到了扬州,到了扬州博物馆。因为世人只知道扬州瘦西湖,而不知道扬州城里面的园林。所以对扬州的园林,要做一次普遍调查。当时组织上,就把这个责任交给我了,因为我在省里面就分管的这个,如苏州园林的普查,以及南京的园林的事情,都(有)我参加,所以我清楚。回到扬州来了,也是我的家乡,所以把这件事情,组织了一个班子,叫扬州园林普查小组……

【配音】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铅印本《扬州园林实录》,就是当年扬州博物馆朱江参予全市扬州园林普查的成果,也是他开始研究扬州园林的起点。

【同期声】

0419 这个文物普查怎么查?一个是有线索的查,因为在这些人中有的是老扬州人,而且是交际广阔的扬州人,就把全城分成新城南区、新城北区和旧城区几大块,把扬州的大街小巷,全面的查一遍。凡这条街上哪家有园林?那条巷子里面哪家有园林?这样一个不漏的去查一遍,并随时做记录,并(由城建局何时建、邬显明工程)绘制平面示意图(草稿)。在这普查之后由我写成一个普查报告。并将其园林部份,写过一个小册子,只有几千字,叫《扬州园林实录》。就是所谓扬州园林实录就是把存在的园林都记录下来,就是实际的记录。做了这次工作以后,我虽然是扬州人,但也大吃一惊:原来扬州除了瘦西湖以外,除了寄啸山庄,除了个园一些著名的园子以外,哪晓得还有那么多的园子,尚不为人所知……

【配音】

扬州的园林,在这漫长的园林发展史中,见于史书记载的园林数以百计。历史战乱不断,扬州园林屡遭劫难,《扬州画舫录》曾形容部分园林到了清朝时:“按图而索园观之成黄土者七八矣”。

【同期声】

0545所以唐朝有首诗,叫“园林多是宅”,就是形容唐朝那时候扬州园林,比住宅还多。但是到了民国年间,扬州私人家里,凡是有文化的,或者是有钱的家里,园林化的程度很高的,都以有园林为荣,但是很多都淹没在民居之中。扬州的小巷子很出名,大街就几条,小巷子无数,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所以园林调查发现扬州有这么多的实际存在的园子,当时有六十几所,把它记录下来以后……

【配音】

走街串巷,实地统计,朱江不仅摸清了这一时期的扬州园林现状,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颗热爱扬州园林的种子。

vtr

一部分断壁残垣

【配音】

《扬州园林实录》出版之后,朱江并没有停止研究扬州园林的步伐,反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同期声】

0707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家都觉得扬州的园林,就这样消失了可惜。我也觉得:我是扬州人我做的也有这项工作。所以我就回过头来,把扬州园林一笔笔的、一家家的重写下来。同时将我从书上所记载的,包括地方志记载的园林,以及包括《扬州画舫录》、《扬州览胜录》、《芜城怀旧录》(《广陵名胜图》、《平山堂图志》、及明清扬州府县志古籍志)里面所提到的园林,以及扬州博物馆、扬州图书馆、扬州师院图书馆、扬州中学图书馆里面的古籍书里面,凡提到的扬州园林,以及我发现的、存在的园林,梳理出来,这样我就写了一个关于扬州园林的册子……

【配音】

朱江所说的这本册子名为《扬州园林丛谈》,全书共一万馀字。朱江告诉我们,当时社会上兴“扬州园林图”热,因此扬州图书馆古籍部所藏刻本园林图,就成了热门古籍,鉴于此,朱江才决定著写这本图文并茂的《扬州园林丛谈》。

【同期声】

0827《扬州园林丛谈》里面就分了四个部分 这个中间有扬州园林的一个部分扬州园林的实录就是现在《扬州园林品赏录》里面的四个部分之一自古以来“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 就是商业 所以扬州园林有甲天下之称 这本书怎么样来写?写出了三原则;一是可读性 就是这个书拿了以后人家有兴趣读(的)可读性;二是科学性, 绝不是虚构的,而是实在的;第三是资料性,就是说不是看了以后就很直白,而是可以反过来检查资料,所以是根据。上海文化出版社提出来的三性:可读性、科学性、资料性来写这本书。

【口播】

 “注重第一手资料讲究实地考察”,坚守这样的方法,朱江写成了《扬州园林丛谈》,但是朱江依旧没有满足,没有收手,远绝尘嚣,灯窗默坐,增补提炼,三十五万字的《扬州园林品赏录》酝酿着,推敲着,书写着。

【同期声】

1425 我是认为用考古学的方法 用我最大的精力去完成的这本书。凡是古人书上提有扬州园林的,我能看到的,我都看过了。而且我把所有的资料,做成卡片 ,一步一步的 、踏踏实实的、而且不是耳虚(食)之言,而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也不是专门照抄人家的书,而是要(加以)考证,这个记录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真实?

【配音】

走进朱江的家中,最显眼的就要属这半墙古书了,朱江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五架书屋”,他解释到古人的图书分类分五类:经、史、子、集、丛。从事大半辈子考古研究工作的朱江,自然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古籍了。而《扬州园林品赏录》就是朱江运用考古研究的方法,以“引摘原文”为宗旨,将《扬州园林丛谈》扩写(而成)的。

【同期声】

1011扬州园林丛谈》只有一万几千字后来不受字数限制,(出版社说)你敞开来写进去。所以我就接受了他们的意见。但是我的工作任务是文物考古陈列,就没有园林这个任务。(所以)这是我用业馀时间,就(是)把工作任务完成了,有了空闲,我就写园林。所以这本书后来在华东六城一市旅游读物图书展览里面,被评为一等奖,得了一等奖,(责编齐涤昔因此分到一套住房)。

【配音】

扬州园林品赏录》一书,收录诸家著述,记载的园林竟达二百四十馀所。字里行间运用最多的是对人间孤本的摘引,且在优先之列,可以说这让广大读者得以窥其原貌,让更多的专家得以探究到本源。为了让未曾熟读古文的青年,减少阅读的困难,还采取了在括号内加注和浅化的方式,用以增强引文的通俗性,但以无害原意为准则。

【同期声】

扬大(旅游烹饪学院)教授 潘宝明(说):板凳要做十年灯文章才能不写半句空,他能坐在这里沉在这,也就是说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有的时候说不定看一两天的书也找不到两条,最后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应该说给恰当的评价,看似寻常最崎岖,成路容易最艰辛。

【配音】

这就难怪有人说,这本书在材料收集之多,考证之确,论说之专,以及鉴赏之精等方面超越了《扬州画舫录》。

超越古书,《扬州园林品赏录》的撰写过程,也让朱江养成了与老年人交友的嗜好。

【同期声】

2215仅靠自己眼睛看到的实际的东西不够 因为以我的年龄毕竟还小,在我自己年龄之前的东西,我就先问古人。但是古人说的东西,有片面之言,你就要查证他的真实性。还有许多东西,文献上没有的,要采访??先生??先生 以及??一些老先生,他们老一辈的人, 他们所看到的比我多,所以由他们来提供线索,由他们来证明,这样才能丰富。  

2338你为什么都是跟老年人做朋友?你要知道老年人本来就是历史,他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历史。而且这些历史都是书本上没有,所以《园林品赏录》有不少部分是来自于老一辈的人。你要问我,把我的秘密告诉你了:就是除了书本上的,除了实际存在,还有很多是来自于老一辈的所说的东西。

扬大(旅游烹饪学院)教授潘宝明:他的治学是严谨的,他是从很多的历史资料当中去辩白,比如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五亭桥,有人说每次到八月十五中秋的时候,五亭桥下能见到十五个月亮,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但是这个东西呢有渊源,最初是谁说的呢,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为这个问题,我曾经专门在中秋的时候到五亭桥下租了个船站在那里看,根本不可能。为什么,十五个桥孔不是统一方向的,月亮不会转弯,所以像这个问题应该来说是错的。王振世又是个名家,过去大家以讹传讹,但是朱江先生进行了辩解,认为不可能,我们并不是说像蚂蚁一样把人家的文章拿过来就能用,不是这么回事,对有些东西是现成的,但是有些东西要通过自己的消化同时比较看出来是对的还是错的,这一方面呢,他做了很多辩证的工作,这也是不简单的。

【配音】

凡事就怕认真,事事认真,字字较真地编写《扬州园林品赏录》,就连朱江自己回想起那段历程也是唏嘘不已。

【同期声】

1145你可以在原来的书上增加丰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是(每一版)从第一个字从新写(起),把我在出版之后所发现的新材料,都增补到里面去,更系统化。那一年,我几乎死掉,为什么?太紧张了。用业馀时间,因为休息时间很少,就发了病。发什么病,一旦发到以后,人又吐又泄,能马上就过去了。医生在(我)家里把我儿子叫回来,就是(说)你爸爸大概不保了。后来活过来,发(病)了以后,就送到医院。每个月发一次,发了病,我就把自己稿子背着,把笔带着,睡在病床上挂水,我拿出来就写写,继续完成……

vtr

轮椅游走在个园里

【配音】

往事随风,尽管如今87岁高龄,尽管行动不便,偶尔天气晴朗的时候,朱江总会去离家最近的个园逛一逛,那熟悉的一山一水,浸润着老人的记忆。

【同期声】

1544扬州园林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看到的只是扬州最盛时候的,馀下来的一些,比如说在乾嘉时期最盛文献里记载,那个时候天下第一,扬州园林甲东南。又说扬州园林甲天下 ,虽然今天扬州园林不见得比苏州多,为什么,扬州文革的时候,毁掉了一些。苏州园林文革中间,不仅没有毁掉,文革之后又修复了一些。扬州文革的时候,园子受到损失,把个园变成京剧团,寄啸山庄变成工厂,所以扬州在文革的灾难中间,破坏了不少,废掉了不少。

【配音】

历史的遗憾残存在朱江的心里,久久不能褪去,如今的苏州园林已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朱江看来苏州对于园林的研究和保护是我们扬州所要学习和深思的。

【口播】

在《扬州园林品赏录》的后记中,朱江写到:“我爱扬州完全是出于一片乡情”。“著作此书本非我的初衷也非受名利的驱使或是任务所逼完全是受乡亲父老的期求和督促所致他们鞭策着我激励着我鼓励着我促使我开足马力克服了难以预想的艰难困苦才使这本书得以问世。”

因为爱扬州而写扬州,因为爱这座城市而研究这座城市——考古、园林、海外交通、乡土文化……朱江乐此不疲,而且与时俱进。

【同期声】

2950我是杂家,园林只是我一个部分,你说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学,饮食文化,我这辈子决定的我就是一个杂家。但是我不是做了以后就丢的,我把它做了以后,我就拎起来,需要充分的去充实,需要改正的就改正,现在能坐下来读书的不多,都是欢喜要一个题材了,到网上去找,马上扫描下载改改,什么东西就变成自己的。我不这样做,但是我也不一定完全是书本资料,网上资料我也看,但要验证,要跟历史验证,要跟史料验证。

【配音】

考证犹太人在扬州的踪迹,考证扬州新罗文化遗迹,考证唐代扬州城址,特立独行的朱江,不迷信、不妥协,他的研究打上了深深的“朱氏”烙印。这“朱氏”以实物印证史载,既继承了扬州学派的考据传统,又有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

【同期声】

2826做学问首先要学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违心主意(的做法),实事求是,虽然是唯物主义,但是,不辩证。所谓辩证,由好能变成坏,由坏能够变成好,(事物)是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你不学习哲学,你要有一个符合科学的认识不可能。所以有人觉得我这个人好像跟人观念不同,不是的,首先我有一个哲学观念:这个哲学观念,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另外还有一个我是搞考古学的,考古学的东西并不是靠书本而要从实际(而来的)……

【配音】

朱江曾说,平生最得意的学术成果有三,即《扬州园林品赏录》、《扬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及《饮食三录》,但这三部无一是考古专著,却都是凭着一套自己的考古研究方法去研究写作的。

如今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正在稳步推进,朱江所著的《远逝的风帆——海上丝绸之路与扬州》用诚信的文字更加明确了扬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价值,被收编进《世界的扬州·文化遗产丛书》。

【同期声】

2433我是搞考古学的必须懂得中国的通史、地方史,所以我觉得需要研究对外关系。所以我后来写了一本《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港口扬州》,扬州如果没有海上贸易的话,扬州发达不起来,唐代的扬州全国第一、亚洲第二,就是今天的上海。国际上人家都知道扬州,为什么?因为扬州在世界的影响比较大,不是现在的影响,而是历史上的影响比较大。

【配音】

(七十岁)离休后的朱江,从当年的古籍书堆里抬起头来,敞开胸怀拥抱自己的互联网时代,在博客里已经发表了近万篇博文,乐此不疲的朱江告诉我们:耄耋之年的老人,无名可沽,无誉可钓,乃为后人留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东西吧。

【同期声】

要成立扬州园林史料陈列馆,这个陈列馆,不仅要有各种各样的记载的书,更重要的,扬州的二十四景图,以及许许多多的园林图,(单)东园图,一张图就三米多长,我们把它复制以后陈列出来,这个东西牵涉到跟红学等,许多方面的关系,你一天到晚只看瘦西湖看园林,但是人看不到扬州园林甲天下,有那么多的名园存在,把这许多的名园的图都把它成列出来,系统化,全国还没有哪一家能做这个事。虽然这是历史,但是可见的历史,而不是耳闻的历史。(扬州)园林不是到我就终结了。你学问做完了,园林还有没有可做的学问,扬州园林图册(只是)小而言之,大而言之“扬州园林史料陈列馆”,就把扬州园林图集中起来,布置出来,再把它模型化,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扬州园林)。

vtr

写博文,游园林,扬州品赏录

【口播】

热爱家乡,严谨治学,生命不止,笔耕不辍,一代扬州文化杂家朱江,87岁了仍在努力给扬州留下更多。

多少不论,光是朱江先生的这份精神就值得我们敬仰,是扬州人都会为他点赞!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