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益中《仙女镇古今丛谈》原创系列之三,转载于微信聊斋益中原件
扬州市江都区的城区今称仙女镇,老仙女镇的运盐运河(今称老通扬运河)北岸原有一座名为仙女庙的道观,扬州仙女镇的名称就是因这道观名而名的。古代的这个道观虽然早已湮没,而改革开放以来,建议江都区政府重建仙女道观的呼声不断,呼声最高的恐怕还是少数不熟悉江都历史的年轻政协委员吧。笔者早就看出,有一两个最积极呼吁的委员甚至都搞不清他门所建议重建的是佛教庙宇呢还是道观,也不知道道观中所祭祀的道教仙姑姜紫霞的实际身份。另外,现在江都大概只有极少的人会知道仙女庙原名是仙宫观。到目前为止,笔者也还没发现有文史专家研究仙宫观是如何更名为仙女庙的。这就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初衷了。
一些文史专家说江都的仙女庙东汉时就存在了。他们写道:“江都镇(仙女镇曾用名)原名仙女庙,《后汉书·郡国志》等史籍载有杜康二仙女得道升仙的传说,‘仙女庙’因此而得名”(见《江都镇志·概述》)。其实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至少说是不太严谨。我们在《后汉书·郡国志》里是根本不会找到上面的那个说法的。《郡国志》是西晋史学家司马彪(?-304)所著,在有关扬州和江都的内容中他只写了三句话:“广陵郡景帝置为江都,武帝更名”,“广陵有东陵亭。江都有江水祠”。我们也能够看出,司马彪这样写是参考了《(前)汉书》的相关内容。
专家们所说的史籍其实是一些有关神仙鬼怪的笔记小说或神话传说,当属文学范畴,与历史无关,不能称之为史籍的。
有关情况是这样的,由于《后汉书》问世后的影响一直比较大,唐代的高宗李治有个被称为章怀太子的儿子李贤(655-684),这个后来被废太子曾组织了一个文官班子为《后汉书》编写了注释。他们在注释《后汉书·郡国志》的广陵郡这个部分时,对有关江都三句话的注释情况是这样,(1)“江都有江水祠”没有加注;(2)“广陵”一词所加的注解是“汉王濞所都,城周十四里半”;(3)“东陵亭”的补充内容是“《博物记》曰:‘女子杜姜,左道通神,县以为妖,闭狱桎梏,卒变形,莫之所极,以状上,因以其地为庙祠,号曰东陵圣母’”。
从以上笔者介绍来看,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后汉书·郡国志》与仙女镇或仙女庙道观并没有关系,因为司马彪在他的《郡国志》相关内容里谈的是历史地理,是粗线条的概说,细不到县以下的乡、亭里,仅提到一个东陵亭(汉制:五户为伍,十伍为为里,十里为亭),也没有扯到神仙鬼怪方面。我们应该知道,《后汉书·郡国志》与《后汉书·注》是不同的著作,不仅作者不同,成书时代也不一样。后者晚于前者350年左右。第二,即使是《后汉书·注》所提及的神话传说,它与仙女镇或仙女庙也仍无关系,因为李贤等人所说的是东陵圣母祠,不是仙女庙。江都仙女庙也称姜紫霞庙(见《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第十六》),主要祭祀的是一个年轻仙姑。圣母庙的庙主杜姜原是有夫之妇,得道后的尊称是“圣母”。笔者觉得,对她的这个称谓非常恰当,当然也可称她为女仙,但不能称仙女,“仙女”只能是对年轻女仙的称呼。传说中的姜紫霞原是圣母庙中的道姑,故事中的其人还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在她(或他)自称得道之后,人们为她(或她)立庙(道观),其庙名为仙女庙也是恰当的,如称为圣母庙就成笑话了。请注意笔者这里称姜紫霞用的是“她或他”,这是笔者在下一篇拙作中将会谈到的问题,本文主要谈道观(庙),下一篇才着重说人。
笔者觉得,我们的专家们为了论证仙女庙的历史悠久,很喜欢挂钩《后汉书》,若司马彪地下有知,觉得自己常常无辜遭绑架站台,多少会有怨气的吧。
一、仙女庙原名仙宫观
仙宫观之名见于唐代僧人怀素(737~799)的《圣母帖》,江都的仙女游园就有一块镌刻此帖的精美壁墙。《圣母帖》的出名在于它的书法价值,其中关于圣母的传说的内容虽不可信,但也为仙女庙人保存了几点有历史价值的成分,为确认仙女庙就是仙宫观提出了部分依据。当然,如果只简单看几遍《圣母帖》内容而不加研究是看不出仙宫观是仙女庙的,如果仅靠《圣母帖》没有其他资料为证也没办法进一步断定仙宫观就是后来的仙女庙。对待古代资料的研究最需要的恐怕要有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学力,知识面越宽越好。粗读《圣母帖》你会觉得这个圣母传说与仙女关系不大,若你反复再读,就会发现怀素虽然将圣母与仙女的故事混为一谈了,但在他的圣母的故事中也还能剥离出仙女故事的成分。
先来讨论《圣母帖》中明白无误的有价值的几个要点:
首先,怀素帖中所写的道观名字是仙宫观,既不是圣母庙也不是仙女庙,帖中提到的康帝是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8-344.2在位)。因这位康帝在位时间短暂,仅一年半,这样我们就能断定仙宫观是建于343年。不过我们从这三个字的观名也能断定出仙宫观不会是汉代就有的。因为道教的活动场所在汉代称宫或观,两个字不合用,也就是不称宫观。如《史记》所记载的甘泉宫、蜚廉观、益寿观等道观,笔者尚未找到一座叫宫观的。南北朝时道教活动场所称馆,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561-578在位)改馆为观。宫观两字合用是从唐代开始的,因此东汉时期不可能有个仙女庙的前身仙宫观。
其次,《圣母帖》不是写杜姜一人得道升仙,而是“仙驾降空,卿云临户,顾招二女”。怀素写的是“二女俱升”,这就比一般的圣母庙多出了一个女仙。尽管怀素在帖里没有说出圣母姓名,仅提到她的老公“杜氏”,但我们参照其他古代传说,能够断定这个仙宫观的庙里所供奉的是姜紫霞和杜姜两个女仙,而且是以仙女为主,圣母为辅。这也就是把仙宫观与其他东陵圣母庙的一个重要区别点明了,所有称为圣母庙 的都是只祭祀一位被称位圣母的已婚女仙。
怀素的《圣母帖》没能写出仙宫观的地址也是有原因的,他写此帖的时间已在晋康帝下诏立仙宫观之后的450年了。我们假设圣母的故事不是传说而是历史的真实,在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很久以后,怀素也不可能把几百年前的故事说得清清楚楚,头头是道的啦。即使到了科学文化发达的当下,有几个人能把江都一百年之前的一些事情还原出来呢?怀素《圣母帖》的内容是根据传说写成,《后汉书·注》中所提及的这类传说通常都查而无考,而且又有多种版本,各版本还相互矛盾。当怀素来到几百年前的仙宫观遗址时,这里已是“芜翳荒郊……栋宇未复”的荒野了,一片满目荒凉景象。他只能依靠“灵踪可讯(问)”的办法获取信息了,怎么能弄得清楚呢。
怀素不愧为也是个文学家,他帖中的“荒郊”一词用得实在是太好了。所谓“郊”指的是“城外”的意思。在我们在结合其他资料的研究之后,已经能够断定出这城外的“城”是非广陵城莫属。汉唐时代的广陵城还在蜀冈之上 仙女镇河北这地方是扬州城的东郊。说不定那时这地方还没有地名呢!怀素在帖中没有写出地址是不足为怪的。如果说仙宫观在宜陵是明显不对的,宜陵是哪座城市之郊呢?当然,仅从《圣母帖》也的确看不出古代仙宫观是在现在的仙女镇。
据史载,江都的宜陵有东陵圣母庙,没有仙宫观,我们不能把这两个道观混淆起来,而且东陵圣母庙是不少地方都有,有些史籍明确记载杜姜是海陵人,而海陵汉唐时代是隶属广陵。比如《太平广记·女仙传》所记载的东陵圣母故事发生地点就是海陵县:“至今海陵县中不得为奸盗之事。大者即风波没溺,虎狼杀之,小者即复病也”。《女仙传》还接着写道:“于是远近立庙祠之,民所奉事,祷之立效。”这就证明了古代东陵圣母庙就不止一处的啦。比如《吴陵(泰州)志》就记载东陵圣母是如皋人。就我们扬州附近来说,蔡家庄有,宜陵有,其他地方也有。又如《寰宇记》记载:“东陵圣母庙在江都县南三十里”。这说明扬州城南也可能有过圣母庙。不过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起先的圣母庙只有一座,后来就多了起来,就与当代的连锁店差不多。
当然,圣母庙也不可能到处都有,因为在所有圣母传说中都有这么一句话:“因以其地为庙”,这里的“其地”,是指圣母升天的监狱或附近。我们知道古代监狱一般都设在府城,县城或其附近。这样看来,泰州如皋历史上是有可能有东陵圣母庙的,江都蔡家庄也是会有的,因为在它附近的万寿镇的巡检司行使司法职能,在其近处设立禁人犯的场所也很必然。我们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仙宫观,此观因离城区已经较远,圣母能从这里升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从古代直到民国这里都没有监狱,人犯都送扬州关押。另一方面,宫观就是仙女庙的可能性极高,然而这都是笔者以前的假设,关键在于求证。
笔者在这里顺带谈一下”东陵“问题,叫东陵的地方也是不少的。所谓“陵”一是指较高的土山 另一是指高大坟墓。东陵之陵的意思当属前者,这就难怪会有多座东陵圣母庙了,而宜陵之陵应该是后者。当然,古代记载的东西未必都正确,有的仅有一点参考价值,有的并无价值。
二、仙宫观在仙女镇的确认
能证明仙宫观就在仙女镇的不容置疑的第一手资料是唐代日本僧人圆仁(794~864)的著作《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称《入唐记》)。圆仁的这部书早就被日本定为国宝了,只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不为国人所知罢了。《入唐记》是用汉文写成,为日记体裁。作者严肃认真,有时近乎逐日记录,这是唐代日本的一位中国通为我们提供并被保存下来的的第一手历史史料。根据《入唐记》载,圆仁等人于大唐开成三年(838)七月廿四日到达宜陵,
从历史角度来看,圆仁的这部书是高于《圣母帖》无数倍的,一是从时间来看,怀素写《圣母帖》是在晋康帝下昭建仙宫观后的45年。怀素到达仙宫观时庙已不存,眼前是荒芜一片,且无地名可记,他对女仙的故事的了解自然是所知不多了。圆仁是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求法,登陆地点就是当时的扬州海陵县桑田乡东梁丰村。圆仁到达扬州一周后就挂单开元寺,一住就是半年多时间。作为中国通的圆仁入唐求法十年,对中国对扬州情况是熟悉的了。且看他笔下所记(本文所有括号中文字为笔者注):
“廿五日寅时(夜3~5点),(自宜陵)发去。人人患痢。行船不一准,先行之船留为后番,后行之人进在前路。自海陵县去宜陵馆五十里余,去州六十五里(宜陵的确是离泰州近,离扬州远,数字基本准确)。巳时(9~11点),到仙宫观。直行不休。未时(午后1~3点),到禅智 桥东侧停留。桥北头有禅智寺(今扬州边益门门北邗沟中学处)。延历年中,副使忌日之事於此寺修。自桥西行三里,有扬州府。”
为了能让大家看出圆仁写作的认真可靠,笔者在这里一字不漏地引用圆仁一行人从宜陵至扬州的航程。也许有人会问,从宜陵到仙女镇水路怎么会要两个时辰呢?这是因为七八月间为汛期,日本求法僧人的编队船舶是逆流而上,需人力牵引,有时是靠水牛拖曳,行进较慢。何况从仙女庙到达湾头之西的禅智寺也得两个时辰呢。根据圆仁当年记录,从宜陵到仙宫观水路时间与从仙宫观到禅智寺的时间相同,这个仙宫观的位置是在宜陵与今邗江区的邗沟中学的中间位置,这地方不是仙女庙又能会是何地呢?
笔者写到这里就想说一下网络上的一件怪事,你若搜索一下“怀素圣母帖”,说仙宫观在宜陵已是众口一词。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毫不稀奇,这是第一位写手将这一论调发布以后,一些好出风头又不肯动脑的朋友就相互转抄,就此谬种也就流传开来了。
阅读《入唐记》后,就能判定晋唐时期的仙宫观无疑是后来的仙女庙了。日本著名已故学者小野胜年(1905~1988)就曾说过,“仙宫观就是现在的仙女庙”,我国著名考古专家朱江老教授也有过同样论断:“仙宫观就是仙女庙”,笔者的独立研究也确信仙宫观就是后来的仙女庙。
笔者在这里还得说一句,圆仁十年后由长安回国时又途经扬州,他对扬州及其近郊的地名应该熟悉了,在他的《入唐记》中,凡是知道的地名都一律写出,哪怕是个极小的村落也会记上。请注意他经过仙宫观时没说这里叫蔡家庄或龙川!
三、仙宫观更名为仙女庙的历史背景
仙女庙道观在唐代及南北朝时期的名字是仙宫观已确定无疑。我们在元代以后的史籍和一些历史文献中已不再能查到扬州郊外仙宫观的名字,随后出现的是仙女庙了。仙女庙是否就是已经不再能找到的仙宫观呢,这曾经是笔者的假设,后来花了很多时间的求证,总算看出了仙女庙就是仙宫观的眉目。
仙宫观更名为仙女庙发生在宋末元初时期,更准确的时间是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之后。那时蒙古入侵者已经几乎控制了全部中国领土,南宋政权只剩下东南沿海很小地盘。1258年,我国宗教史上出了一件大事情。在此之前,随着外族入侵中原,佛教势力就趁机联合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向有较大影响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发起了挑战,并使道教遭重创。而后佛教等外来宗教领袖人物继续蛊惑蒙古统治阶层举办与道教的辩论会。是年,已经基本统治了中国的蒙古最高统治者组织了高等级的大规模的佛道大辩论。辩论会规定,双方各派出17名具有本教最高理论水平的辩手参加,如果道教胜,17名参辩高僧无论是长老国师还是活佛,从此要畜发为道;如果佛教获胜,17名道长就要全部削发当和尚,也不管你之前被称为真人还是天师。据记载,这个超大规模最高等级的辩论会在开平府的大安阁举行。尚书姚枢是总裁判,其他裁判及公证人200余人皆为忽必烈手下谋士。各宗教最高层人物几乎全部到场,佛教方面有那摩国师、萨迦派教主、白教教主二世活佛、河西国师、大理国师、少林寺长老、五台山长老等三百余人。尤其是当时被认为百年难得一出的奇才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玛拔稀两人亲自出场参加辩论。
道教方面主要是全真道掌门人,真人、道录、通判、讲师之类二百多名精英。
很为不幸的是,在这次规模很大的辩论会上佛教方面以压倒优势大获全胜。据史载,道教方不但毫无还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没有。最后的结果是,忽必烈命手下将樊志应等17个道士带到龙光寺剃发去须当了和尚,道教的45部理论著作被称为“伪经”遭焚毁。这还不算,几乎全国的道教寺观、财物都归佛教所有。
从历史记载来看,笔者觉得也不能说担当这次辩论会裁判的蒙古统治者不公,而是道教辩手心里已有压力。外族统治者把人分成几等,汉人已处于最底层的受歧视地位,另一方面道教方面正处于天才领袖断层时期,缺少高水准的特级大师。辩论会上的道长们的表现则显得学问不够渊博,或问而无答,还乱而说错。而佛教方面则人才济济,而且通晓道教理论,他们知己知彼,容易击中对手要害。
比较起来,在道教横遭厄运的元代,江都的仙宫观还算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仙宫观没有遭到在蒙古兵的干预下,被佛教强占的后果。因为泰州和扬州被蒙古兵攻陷已在南宋皇帝宋端宗投降蒙古人并在被虏走之后。仙宫观地处扬州东郊古运河北岸,离开元骑兵来往的陆路交通线也有不少距离,当地人事前就已想出了保护道观的对策。他们觉得,元兵来后,非常正宗的道观名字“仙宫观”三个字是绝对不能再用的。由于仙宫观里被供奉的姜紫霞原就被称为仙女 ,改成仙女庙也是顺理成章。这就是在佛教名称的仙女庙中看不到菩萨唯有仙姑的原因所在。因庙里供奉的仍然是道教仙姑,和尚尼姑也就不进此门了。
仙女庙的名称从元代开始出现后,周围情况长期没有多大变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过和尚,对道教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打压。直到崇奉真武大帝的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之后,道观的命运才开始好转。从那开始,仙女庙周围的居人渐多,逐渐发展,后来为村为镇。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们是不可能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加之文化落后,那时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迷信思想,还有较为愚昧的一面,求仙拜佛,信神疑鬼是社会普遍现象。我们的先辈起先用仙女两字为地名是希望能得到神灵护佑,应该说这也是他们当时的共同心意。此情况与江都真武、曹王等地名的产生是一样的道理。
附注:插图删略,请见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