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转发梁明院撰《寄舫图寄舫记与一段淮盐史》

已有 939 次阅读2016-11-8 00:11 |个人分类:cqz转贴|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梁局珍藏《寄舫记》与《寄舫图》真迹

 

退翁按曰:日前偶从网间,发现由江都旅游局长梁明院撰著的《寄舫图、寄舫记与一段淮盐史》华章,连在网上博览的老头儿均未及见,由此推见泰州的甄长官和贾秀才,也无暇顾及,故不顾劳碌,遂转发于退翁博文,只有敲得锣鼓响,始入贵人闻耳。泰州若能恢复这一两淮盐务名胜,不仅添一胜迹,而且为旅游发展增一胜迹,又何若而不为?故录梁局网文如下:

 

《扬州园林品赏录》的作者朱江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考古之馀,收集、整理扬州园林史料时,购得书画横披《寄舫记》与《寄舫图》各一幅。《寄舫图》为绢本,作者汪砚山,扬州仪征人。《寄舫记》为纸本,写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作者庄忠棫,镇江丹徒人,清代晚期著名的易学家。由于年代久远,绢本《寄舫图》已碎裂。2010年夏,朱江先生将此两幅书画交我,嘱找一裱画师,修复装裱,以抢救保存地方珍贵的文物与文献。 

我拿到书画后,给江都仙城画廊的裱画师王桂龙师傅看了,他说能装裱如新,但要等梅雨天过后,我说不急,只要能修裱好就行。十二月初,桂龙师傅送来图记,打开一看,喜出望外,特别是《寄舫图》,想当初给他时,有些地方脆碎成米粒状,如今修复完好,令人欣慰不已,其裱画亦技艺之精湛,由此可见一斑。

 

这《寄舫图》与《寄舫记》一画一书,与清代泰州盐业、水运、税收业绩,以及文物、园林遗迹有关,又是地方文化名人所作,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物。今为首次公开发表。

 

关于《寄舫图》:

《寄舫图》作者汪砚山,为清代扬州府仪征县人。据相关史料及其所著《扬州画苑录.序》所载:作者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名鋆,字研山(一作砚山)。与张春蕃(恩焕)同师李馨门。汪砚山工诗,雅好金石文字,善山水花卉,兼能写真。有《扬州景物图》册,清代绘画名家王素为之题名。又有《岁朝清供图》、《梅花图》,自题《研山小照》等图传世。并辑清代扬州画家、画人五百五十九人,著《扬州画苑录》四卷,该书成于光绪九年(1883),时年六十八岁。还著有《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春草堂随笔》诸书,毕生著作等身,盛名于时。

汪砚山的艺术风格多样,或水墨写意,或工笔重彩,交织而成千峰竞秀的画面。此《寄舫图》,为设色绢本,画心宽66cm ,长35cm ,左上角竖写隶书“寄舫图”三字,上款题“鹤侪方伯大人钧鉴”八字;下款书“晚生汪鋆谨呈”六字,下钤一方印,白文篆书为“汪鋆谨呈”四字。另在画幅右下角,钤一朱文篆书“汪砚斋”三字押角方印。

《寄舫图》为设色写景画,工笔带写。画中为一舫形建筑,由《寄舫记》可知坐东面西,石基青瓦,明窗通透,四周有廊,对着疏朗的庭院。厅内设有榻几,门口两张小凳,内有一人似在品茗读书,左廊上伫立一人。舫厅北面隔着院落,有楹小屋,后面一带长廊,长廊外杂树掩映。舫外西南角竹石树木,从色彩看,是秋天的景象。庭院地上长着长长的书带草。整个画面远离尘俗,一派宁静澹远之气,表现了舫厅主人视居官如寄的为官态度,既而传达出苏东坡“人生如寄”的情怀。 

画中题款“鹤侪方伯大人”,为咸丰后期至同治年间两淮盐运司驻节泰州时的盐运使。乔松年(18151875),字鹤侪(一说字健侯,号鹤侪),山西徐沟(今山西清徐)人。乔松年出身于一个世代官宦家庭,同时又是满清政府极为倚重的重臣。曾任工部主事、苏州知府、常镇通海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安徽巡抚、河东河道总督等职。其入仕不久,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从此他的官场生涯便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革命军紧密联系。 

咸丰三年(1853),乔松年任江苏苏州知府,瓦解镇压了起义响应太平天国的上海小刀会。咸丰六年(1856),他跟随两江总督怡良驻守常州,对与太平天国有任何联系的人予以坚决镇压,遏制了太平军东进。 

咸丰九年(1859)乔松年任两淮盐运使,具体掌管食盐的运销、征课、钱粮的支兑拨解以及盐属各官的升迁降调,各地的私盐案件、缉私考核等。乔治盐有方,设关收税,严查私盐贩卖,有效地防止偷逃税;同时设法招徕盐商,恢复贸易,保证了江北大营镇压天平天国的军饷。 

同治二年(1863),乔松年被任命为安徽巡抚,配合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对捻军进行夹击,致使捻军重要首领张乐行、苏天福等人被害,重创捻军。同治五年(1866)乔松年调任陕西巡抚,对镇压捻军立下汗马功劳。随着天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后,乔松年任河东河道总督,转而治河,最后身心交瘁,于光绪元年(1875)病逝。纵观其一生,在王朝岌岌可危之际,殚精竭虑,为维护统治秩序恪尽职守。 《寄舫图》当是乔松年在泰州两淮盐运使任上,汪砚山寓居泰州所绘。当时正值太平军占领扬州,两淮盐运司被迫从扬州迁来泰州,同来的有大批盐官和盐商,而原集聚在扬州的江南名士亦随之流寓泰州。汪砚山和吴让之为同时的仪征金石书画家,此时同寓泰州首富姚正镛迟云山馆。

 

关于《寄舫记》:

与《寄舫图》相配的是《寄舫记》,纸本,尺寸与《寄舫图》同等,小楷抄写,其字敦厚秀丽,结体宽扁,继承了我国的小楷书法优秀的传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左下角钤白文“庄忠棫印”和朱文“蒿庵”印。《寄舫记》记载了《寄舫图》的缘起,更主要的是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时期的政绩。原文如下:

 

寄舫者运使徐沟(今山西清徐)乔公之所作也,在泰州运司治东北隅。创于辛酉,为堂三楹,两旁达户牗,座西向,如舫之制,因名寄舫。林木森秀,庭院疏朗,夏无愆阳,冬无伏阴。于以接参佐,于以燕宾客。政靡有遗,民莫不怿。于是汪君砚山作图,而棫为之记。曰:

惟淮盐之利甲天下,东迤海,西及汉,南踰淮,北溯江。治其事者为淮运司,常□江淮间榷其税,以供度支。用兵以来,江北饷糈胥,于是赖莅是任者,多不能久于其位。自公来是官,于今四年矣,政成赋充,民物殷阜,声威所慑及于江介。洎九虎,臣惟公命是听,上游乂安,待公酌剂,斋民以礼,宗祀夙沙,报本反始。公于是邦,将蒸蒸然丕变,为世所宗法,而何以寄名也?盖公之心与天下共忧乐,不以职守自限故,以寄视所居官。昔人所谓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公殆近之矣。然能兴天下共忧乐,兢兢业业,不稍自懈,属吏下僚,必承流恐后。兴利除弊,商民熙熙,如子依父,不可一日离。故公虽以寄自处,公之政不得以寄言,况今江淮渐定,海波不兴,中流一苇,赖公砥柱。异日匡济艰难,民生安奠,出膺疆场之任,入赞庙廷之上,若济大川,用作舟楫,舍公之外,复谁须哉?在古贤哲名卿大夫,必扩其志,视位若寄,识乃以远,无所拘阂,宴飨军食,遇辙举办,不劳经营。闻其风者,歌咏忭舞,谓不世有,在上之人泊焉。无为自循其职,公之言寄,何独不然?公谦而自下,侈张誇靡之论,不敢加于公。然不求公之行事,而察公之心,将何以垂公之休,而使后之人有所观美也。

丹徒庄忠棫记。

时同治元年秋九月。庄印忠域﹝白文)  蒿庵(朱文)

 

这篇《记》的作者是丹徒人庄忠棫,《丹徒县志摭馀》对庄忠棫有记载。其祖上是从事盐业生意的,后来由于清政府加强了对私盐贩卖的控制,于是家道中落。后来因文学才华得以结识两淮盐运使乔松年,推荐他到盐运司任“同知”一职。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庄潜心史学,尤其在经纬学方面造诣很深,著有《易纬通义》八卷。庄工诗,有《蒿庵词》,同时代人评价极高。 《寄舫记》写于同治元年(1862)秋九月,距乔松年任盐运使正好四个年头,此时庄忠棫应该还在盐运司任职。所记“寄舫”,乃乔松年于辛酉年(1861)年所建,位置在泰州两淮盐运司东北隅。此舫的功能,庄记中说得很清楚,“于以宴参佐,于以宴宾客”,当是一个公务之余会客、休闲、怡情的场所。另乔松年在泰州时期曾购得名园“日涉园”,为私邸,即今“乔园”。
   

从《寄舫记》,可证几点:  

其一,寄舫建于辛酉年(186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政治大事,即“辛酉政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60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18618月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不久,咸丰病死,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发动政变,垂帘听政,改明年(1862)为同治元年,从此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期。此时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列强紧逼,风雨飘摇。而此时乔松年任两淮盐运使,励精图治,为清政府平定太平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成为清廷的中流砥柱,为此而声名远播。《寄舫记》用大半篇幅,来讴歌其政绩。 

其二,舫之名寄,庄忠棫记中言乔松年“以寄视所居官”、“以寄自处”,但其为政却不以寄言,寄托了乔松年为官理想和人生情怀。另一方面,这也与两淮盐业的一段历史有关。自古“煮海之利,两淮为最”,所谓“两淮”,指“淮南”与“淮北”,正如记中所言“惟淮盐之利甲天下,东迤海,西及汉,南踰淮,北溯江。”淮盐以巨大的课税成为历代朝廷和政府最主要的财源,清顺治年代,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盐税总数的62%。 

元代时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署置于扬州。明太祖洪武元年,改设泰州。清雍正年间,又迁往扬州。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硝烟四起,扬州城三度被太平军占领,原设在扬州的两淮盐运司,于咸丰三年(1853)不得不又迁往泰州。咸丰九年(1859),乔松年任两淮盐运使,在司署东北隅筑舫,名之“寄舫”,此为另因。 

其三,舫形之筑,在扬州园林中多有,如寄啸山庄园中央主体建筑船厅,西园曲水池中的不波航及汪氏小苑前院中的船厅等。人在舫中,可宴、可赏、可憩、可眺、可览、可读……由此寄舫,可见主人营造这一小园的匠心,体现了乔氏的审美趣味。 
其四,寄舫,是否为“小香崖”园一隅?咸、同之际,太平军一度占领扬州,清朝的两淮盐政机构被迫从扬州迁来泰州,商贾、名士聚集,使泰州城一度繁华如扬州。诗人朱宝善在《海陵竹枝词》中称“眼底烟花太寥落,淮南赖有小扬州”。乔松年于清同治元年,将原来城西泰州画家顾坚的住所,购买作为盐务公所所在地,并在其间兴建了“小香崖”花园,在太平军占据扬州城,时局动荡日子里,在此从事盐政事务。《安乐康平室随笔》记载,“泰州西门内有小香崖者,中供先贤管子塑像,为淮鹾官、商宴集之所,拓地约十余亩,亭馆池柑,位置井然”。小香崖园建成后,乔松年在此地日了公事,夜接词人。此未作考证。

 

此《寄舫图》和《寄舫记》,尚未公诸于世,这一画一记,涉及晚清三个名人,以及一段非常历史,实为泰州地方珍贵文物和文献。若能据此恢复寄舫旧观,将为泰州增添一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从而兼收旅游经济利益,可谓善莫大焉。

附录】《丹徒县志摭余》对庄忠棫有记载,兹录如下:

庄忠棫,字希祖,号中白。性玄穆,好深湛之思。少治易,通张惠官、焦循之学。又好读纬,以为微言大义,非纬不能通经。世业盐销,鹾(盐)纲改,家中落。及忠棫好读书,益尽废生产,贫甚。走京师应京兆试,数被斥。偶以文学见知乔侍郎,荐为府同知,雅弗愿。兵间有所自试,卒无成。 

乱定,校书淮南,往来扬州、江宁,传食大府,学以大就,著书数十万言。尝与书仁和谭廷献曰:仆所著不下十数万,皆可散弃,唯所著《周易通义》八十一篇,为生平心力所注,以待后世子云者。又与书仪征刘寿曾曰:忠棫治经,于声音训诂无所通晓,所服膺者在董子公羊春秋之学,以为孔子微言寄焉。忠棫此书,合易、春秋为一,放繁露而作也。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人道之大专,爰托始于此。而终于易不言禹,悲哉悲哉!事未可一、二为外人言也。非通经而能最言之得失者,不能序其书,以属子矣!又著《蒿庵词》二卷,穷源竟委,根柢盘深,与谭廷献齐名。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有曰:《蒿庵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有词人以来,罕见其匹。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殆息于淮海大成,而寝馈于碧山也。 

光绪四年,年未五十,卒。女夫许承家为刊《蒿庵遗集》十二卷;其《易荀氏九家》九卷、《易纬通义》八卷,未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