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函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博士生孙翀的来信

已有 1796 次阅读2014-6-6 01:01 |个人分类:mrzhu的著述|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退翁网上头像图志 

 

 

引言〗新浪与腾讯微博“小淘气19860411”, 在退翁新浪博客上留言说:

 

先生,您好。我看到《元代扬州基督教徒墓碑出土记》一文后,急切想与你联系。我现在是浙江大学的博士生,现在陪一个美国教授在关注这一块内容,不知能否留下联系方式?多有叨扰,还望见谅!

 

我给了他一个腾讯邮址,他又来信说:

 

朱老先生:

您好,我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的博士生孙翀,现在是一个美国教授的助教,这位教授现在书写《全球化的文艺复兴艺术》,涉及到了您专长的领域,希望得到指教,不知道“元代扬州拉丁文墓碑”(凯瑟琳和安东尼拓本或者原墓、原碑在何处?)急盼指点,有机会一定前去叨扰、讨教。麻烦了。

谨祝安康!

学生:孙翀

 

退翁于是回复如下:

 

孙翀助教,来信收阅,并知尊意。信中所言之事,这已是老话题了,但也由此而知美国学者对学术问题的执着和深入。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根据中美学术交流协议,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一位助教授,曾因研究中国汉代绘画来扬州找过我,他因研究需要,竟对西汉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里的〈服像制〉全文,能背诵如流,因而感动了我,我遂结合中国汉墓考古所见,结合《春秋繁露·服像制》,对他作了扼要的讲解,后来他送我了一套汉画幻灯片以谢。除此而外,美国《全国地理杂志》副主编麦克爱德华兹,因作“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研究,于2001年,曾经到扬州找过我,在我家谈及马可波罗在中国踪迹问题,我向他讲解了元明两朝交替时期的历史背景,及文献与文物发现情况,论证了在扬州担任总管一职的可能性。后来他在回国后,写了一篇题为《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论文,刊美国《全国地理杂志》上,并全文转载于中国《参考消》报,与香港《读者文摘》上,这些与你所提及的《元代扬州基督教徒墓碑出土记》,同属于一个类型的研究课题……但这些课题,亦已过去十几,以至二三十年了,而我己经是从扬州大学离休在家养老的老人了,对你和你那位在浙大执数的美国教授来说,在直接交流方面麻就大了:首先是你们要到扬州来面谈,再者是你们要得到扬州大学离退休干部处同意,并由他们作出安排,我才有可能接待你们,因为我已年迈,无力对来自外地和外国的朋友劳神费力了!即便是接收和回复你的这封信,你从新浪微博的“小淘气”,又到腾讯微博的“空气蛹”,把老头儿闹头昏眼花,丧透脑筋,才弄明确是回什么事。因我只是网史上的“传统派”,不适应网络“新潮流”了,还请予以体谅为幸。即颂

夏祺!

扬州大学离休教授朱江谨复。甲午五月吉旦。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