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国家文物局古建名家杜仙洲先生手迹 :
前中央文化部山西文物普查试验工作队、晋东南分队长、古建筑专家杜仙洲先生赠诗曰:
併肩考古晋东南,白首重逢四十年;今到扬州寻胜迹,园林品录说根源。
先生诗跋又曰:
一九五六年春夏之际,吾与朱崔郭李诸君,在晋东南考古调查多日,一面釆风,一面勘测,收获颇多。至今忆之,其情其意,犹历历在目。大作《扬州园林品赏录》,内容丰富,考证详明,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贵依据。
朱江方家鉴正,丙子中秋,仙洲并书。印
这是十七年前,仙洲先生来扬州时所赠墨宝,加上前四十年,已是五十七年前的旧事了!晋东南地区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达2453米。
专区首府,设在长治市,工作组由太谷乘长途汽车而往。所乘长途客车,与抗日战争期间棚车相似,在山崖公路上弯绕行驶,一路七颠八倒。路边崖下,即悬崖峭壁,不时可见崖下翻车的残骸,令人惊心动魄,但也是一种“战时生活”的体验,不无丰富了自家的人生经历。所以仙洲先生四十年后,尚不能忘记那时的人、那时的事,而形诸笔墨!
约在这年的四五六三个月间,徒步跋涉在晋东南长治、潞安、高平、晋城的山上山下不歇,连端午节,都是在调查的路上过的。因在高平山间一所学校歇脚,方从一位乡村教师口中,得知这天是端午节,蒙他盛情,请我和崔淑贞同志,吃了黏小米(粟)裹的黄乎乎的粽子,这是我平生惟一的一次,所以至今无忘,记在我所著《海内饮食回想录·晋东南食录》之中。
晋东南既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的高原地形”,不身处于此,是难以体会到开门见山,出门上山的环境。每天工作组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两至三人,按既订的路线,普遍调查,正如行军小唱所云:
我们越过平原,我们爬山坡;我们经过村庄,我们渡过大河,得弄得弄……也是我们在山行途中,经常哼唱的一首歌,以破荒无人烟之寂。
两人小组既要按订路线调查,也要按既定时间、既定地点集中,但是上了山,也就“路漫漫兮修远”,既订路线调查任务必须完成,其馀的也只能视情况而定了。原以为翻过山到指定地点吃午饭,可是爬到半山腰,已是“荷锄日当午” ,爬上山顶,日已西斜,等下了山,已是万家灯火时候!因此沿途只好以带在身边的熟鸡蛋,或者熟猪肝聊以充饥。有时吃光了,也只能摘路边的桑树果子,或是野杏子果腹。白天遇到滚滚而来被龙卷风捲起的沙柱,要及早避开。有时遇到乌天黑地冰雹天气,赶忙找个荒庙躲避。有时天黑晚行,遇到坐在一旁晌晌而视的野狼,也只有相互鼓励,壮着胆擦边而过。与我一组的是古迠所的年青女同志,我不仅要保护她,还要为她壮胆,说什么武松打虎载在史册,崔淑贞打狼,也将名扬天下。但从狼边擦过,自家也已冷汗湿衣衫了。所以先到达宿营地的同志,如遇到不能如期到达的小组,无不望眼欲穿,心急如焚。就在我们黑行遇狼的那天,先到的同志决定分头外出去迎,所幸我们已赶到队部,刚跨进门,即是一场冰雹而来,不然的话,也要被打得头破血流的了!因此,大家那般欢快的情景,实在难以用笔墨来形容。所以四十年后重逢时,才有“至今忆之,其情其意,犹历历在目”这般的感情迸发出来,所以杜仙洲先生来扬州,下车伊始,即对来接他的人说:我要会见朱江同志。
总而言之,在晋东南文物普查三个月,不仅为全国文物普查积累了经验,而且通过这次普查,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等,不仅为数众多,而且有许多新发现,我所写《在山西潞安北部浊漳河流域及其附近山区调查古遗址》,与《山西高平县石室山的文物调查》等篇,先后发表在北京1956-1957年《文物参考资料》月刊上,引起考古界的瞩目。
try{if(parent.$.Browser.chrome()){var o=document.body.style;o.paddingTop=o.paddingBottom=o.marginTop=o.marginBottom="0px";}parent.JS5.find(window.name).content.setHeight();}cat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