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邗沟东道的遗存与西道的缺失

已有 2087 次阅读2012-9-2 23:54 |个人分类:mrzhu的著述|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文物》月刊封页与内页

大运申遗中的首要的课题,即是沟的开凿年代,及其流经的区域文化遗存状况如何。其开凿的年代,虽首见于《春秋·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条所载:“秋,吴城,沟通江淮” 。但其流经的区域河道,直到北魏郦道元所作《水经注》时,始有稍详的叙述,大致为“初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后在清人刘文淇所撰《扬州水道记》中,才有了较为系统的解说。包括已故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理事、扬州博物馆长陈达祚先生所著《邗城遗址与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存的发现》,均皆详于东道,略于西道。也就是“首受水于江”的问题,即沟与长江连接的河口所在,包括刘文淇在内的著述,因未和两千多年来长江河口的变迁相结合,而是囿于运河所说:“水流,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之述,将之拘泥于由扬州城南向入江水道的延伸。其实这违背自然(地质)地理,与河口学的规律及其实际,以假想代替了演变,遂致沟西道,至今湮没无闻。所幸者,因扬州水利处所修《扬州水利》一书,扬州历史上的江岸线,疑在“-湾头-宜陵”一线之说浮出。继而扬州市考古队长印志华,从出土文物的角度(出发)也证实春秋时期的长江北岸(,也在)“濒临蜀冈,自西向东在-湾头-宜陵一线”。这为追寻邗沟西道的遗迹,无疑提出了合乎逻辑的推论,从而否定了《扬州水道记》与《邗沟七变图说》等著述的立论。但还没有取得邗沟自湾头,延着蜀冈西向河道,与邗沟入江河口所在的具体位置,及其河床遗址与河岸文化遗迹的物证,这还不能进一步证明邗沟西道的实际存在,只有等到考古队(所)通过河道(水文)考古,取得如同陈达祚先生《邗城遗址与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存的发现》文中所说及的“邗沟流经区域文化遗存的发现”, 方才得以证明春秋时期的长江北岸濒临蜀冈,自西向东在-湾头-宜陵一线 的立论。由此可见,大运河申遗办首要解决的问题,即是理清邗江区与仪征县境,由湾头沿蜀冈西流,与胥浦河连接,及其入江河口所在的文化遗迹,才能取得历史的突破,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大运河申遗铺垫成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学术界信服的实际(实物)例证。但遗憾的是,申遗工作还只是停留在文献和口头上…… 

 

最后要说及的一点,即上世纪70年代中期,被扬州甄长官定位于“早期的考古学家” 已于司徒庙以西蜀冈脚下,发现过邗沟西道的一段,由于正在对一大型五代墓葬清理,而未能作对此进一步调查。看来这还有待于“当代考古学家”( 和甄长官)不辱使命,将这一沉睡千年的长江与邗沟河口及河道理清,以彰显“当代考古学家” 的风彩,岂不伟伟大矣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