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侯诞辰纪念册选页 :
世之名家叶恭绰先生《书赠汉侯黄君》签曰:“高人合与山有素,老子能为竹写真”。“为竹写真”者,亦“以竹写真” 也。汉老刻竹,缩临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以来,诸多名家法帖,“写真”之谓也!
至于刻竹,由来久矣!世之所谓“竹简”,乃是战国至魏晋时代,削制而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则称“札”或“牍”,统称之为“简”。一般说来,早期的文字,是刻在甲骨或竹木上的。刻字的工具,名之为“削” ,刻字刀也。所以后世称任“文案”一职者,名之为“刀笔吏”。约自战国时起,随着“笔”的应用,“竹简”多用毛笔墨书。
世之所谓“竹刻” ,多与“竹雕”混为一谈。殊不知“雕如绘画,刻如写字”,相互有别,各具特色也。加之竹刻,又有深刻与浅刻之分。“深刻”者,并不如用笔写字,其一笔一划,每多拟笔而成。“浅刻”者,则如用笔写字,一笔一划,“一气呵成”,无复无拟也!黄汉老临诸家法帖于竹牙,一如临诸家法帖于纸绢,既不可涂抹,又不能改易,即遐翁所赞“能为(以)竹写真”也!
这《纪念扬州浅刻艺术大师黄汉侯诞辰110周年》纪念册第8页,所刊汉老浅刻苏东坡《右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手枕,似可谓为汉老竹刻之皎皎者也。不仅此竹手枕难求(其尺寸为:全长 40.05cm, 弧面宽 8.03cm, 弧径宽 7.00cm),而且是刻给人以“力透纸背”之感,前未之见也。
话再说回来,即世人皆以象牙为贵,而不知象牙易刻,不如刻竹之难也。牙则平滑而嫩,竹则凹凸而硬,且有筋绊,笔力(刀工)稍有不够,字不成形,行不成款,终不能正齐成篇。则如板桥书体:“乱石铺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