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扬州大运河入江河口述略

已有 1598 次阅读2012-4-2 22:49 |个人分类:mrzhu的著述|系统分类:杂谈| 江河, 大运河, 扬州 分享到微信

扬州大运河入江河口述略_图1-1
扬州大运河入江河口述略_图1-2
:扬州水道记附图 :

扬州大运河的入江水道,前人所撰,几乎众口一说,即自今城南向入江。所不同者,只是随江岸演变,而分段南移:先是延伸至扬子津,后是延伸至瓜洲渡。这从清人刘文淇所著《扬州水道记》附图中,即可看出。殊不知随着长江河口不断东移,引起的扬州与镇江之间江面变化,及扬州城池由蜀冈走下平原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一长江河口的变化,扬州的城池,直到隋代增筑罗城时,方才走下蜀冈。旧时名做老虎山的土岗,即是隋唐以来的南垣。因此隋代运河由是南折,延伸至扬子津。其时因江面宽阔,风大浪险,渡江船只,大都沿着后世名做“仪扬运河”的岸河,西行至白沙(仪真)渡江。扬州运河南向入江的河口虽在扬子津,直到唐代瓜洲沙涨,与北岸相连,润州刺史齐澣于此开伊娄河时,扬州运河南向入江的河口,方又移至瓜洲渡,来往船只以由此渡江为便。而后的宋元明清,以至现代,皆以此为扬州运河南向入江的河口,以及航船渡江的渡口。清人所著《扬州水道记》《邗沟七变图》所附之图,即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增减绘制而成的,殊不知地理学是随着时间与空间变化而变化着的。那种从文献到文献的考据学,以文献加想当然立说,就必然与历史事实不符。遂以所谓的项羽所都的江都城址,想当然已沉没于江,而被奉为锡。

殊不知修历史地理学者,务须熟知地质地理学知识;修水经与水道学者,务必熟知河口学的演变。那种从文献到文献,在故纸堆中淘生活的方式,必然误入歧途。古人早就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由是而知,清人关于扬州邗沟入江河口的演变,与扬州运河入江河口演变的撰述,存在着许多不确切性。凡是以此求索者,要有所取有所舍,即如毛主席所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方能达到求是的目的,才有可能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

后记]:退翁老矣!再加上前番近两个月无妄之灾的折腾,只剩下半条老命了,已是神疲力倦,不胜笔耕之劳。更难以田野考古之法,证文献之误,求文献之实。但,这必竟是殊途同归的科学之举,也只能有待于后之来者,绝非上世纪“20前” 一代人,所能为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